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下颌管的CBCT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晓莉 刑一栋 +1 位作者 吕成奇 邹德荣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 :应用CBCT对下颌骨双下颌管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统计其发生概率,为下颌后牙区种植及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病人200例,征得患者同意登记个人信息并拍摄CBCT。观察患者有无... 目的 :应用CBCT对下颌骨双下颌管情况进行观察和研究,统计其发生概率,为下颌后牙区种植及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病人200例,征得患者同意登记个人信息并拍摄CBCT。观察患者有无双下颌管,描述其走行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下颌管发生率为29.5%,并发现三分支下颌管2例。下颌管分支根据走行方向分成3类:磨牙管、颊舌侧管、前行管。其中磨牙管发生率为20%,颊舌侧管发生率为8%,前行管发生率72%。结论:经CBCT观察发现,双下颌管有较高发生率,在下颌后区进行种植术等各种手术治疗前应拍摄CBCT,警惕双下颌管的存在,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颌管 变异 CBCT 磨牙管
下载PDF
基于CBCT的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蕾 朱钢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713-716,共4页
目的利用CBCT分析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发生的概率及各型双下颌管的形态学特征,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2016年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拍摄CBCT的汉族患者300例,观察患者有无双下颌管,描述其形... 目的利用CBCT分析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发生的概率及各型双下颌管的形态学特征,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口腔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2016年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拍摄CBCT的汉族患者300例,观察患者有无双下颌管,描述其形态学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的发生率为19.33%。其中,磨牙后管占比最高(58.75%),其次为根尖管(23.75%)和前行管(15.00%),颊舌向管最少(2.50%)。结论基于CBCT的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汉族人双下颌管有较高的发生率,并且各型分支存在形态学差异,临床工作中需重视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颌管 形态学 CBCT 中国西南地区 汉族人
下载PDF
双下颌管分支的CBCT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芹 杨永进 李广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13-716,共4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双下颌管分支情况。方法:用InVivoDental软件对600名(男、女各300名)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双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类型、概率,测量磨牙后孔中心点距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釉牙骨质界的水平距离,并对数据...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双下颌管分支情况。方法:用InVivoDental软件对600名(男、女各300名)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双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类型、概率,测量磨牙后孔中心点距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釉牙骨质界的水平距离,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0名(1 200侧)患者中,有双下颌神经管分支174名,209侧;其中男90名,女84名,男、女比无差异(P>0.05)。双下颌管根据其走向的分类中,前行管的发生率最高(106侧,48.62%)。双侧下颌管均有分支35名;仅单侧有分支139名,其中左侧67名,右侧72名,左右侧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中神经管分支的发生率以40~49岁组较高(40%),各年龄组间两两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磨牙后孔中心点距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釉牙骨质界的平均水平距离为(14.67±2.67)mm,不同性别和左右侧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下颌管分支的有9例,为磨牙后管和其他类型神经管的组合,均位于单侧下颌骨。结论:双下颌管分支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前行管的发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颌管分支 CBCT 磨牙后孔
下载PDF
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矢状劈开截骨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立冬 马文 +5 位作者 付帅 张长彬 崔庆赢 彭灿邦 陈雅琦 黎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 目的:探讨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O)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BSSO的牙颌面畸形患者24例(48侧)。行颌面部CT扫描,激光扫描石膏模型建立三维模型。数字化技术制作下颌骨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截骨导板。48侧手术由同一医师术中随机使用(27侧)或不使用导板(21侧)完成,并对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前缘矢状骨切口(向前约1 cm)的时间进行记录。术后CT复查,按照lingual split scale(LSS)分类来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导板组和非导板组完成下颌升支内侧水平骨切口及下颌升支前缘矢状骨切口(往前约1 cm)的时间分别为(125.67±2.23)s和(141.15±3.69)s(P<0.05)。使用截骨导板后下颌骨按照Hunsuck标准截骨线劈开的概率由42.86%上升至66.67%,截骨线经过下颌神经管的概率从33.33%下降到7.41%。并且使用截骨导板避免了截骨线LSS4类的发生。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截骨导板的使用影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裂开方式(P<0.05)。结论:个性化牙骨支持式截骨导板在BSSO中能够帮助医师更好更快的完成截骨,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骨支持式手术导板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双下颌管的CBCT研究
5
作者 李惠玲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3期181-182,共2页
目的使用CBCT检测下颌骨双下颌管情况,旨在为下颌后牙区的牙齿种植和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做出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口腔科接诊的患者180例,对所有患者使用CBCT检查,观察双下颌管的发生率,并描述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8... 目的使用CBCT检测下颌骨双下颌管情况,旨在为下颌后牙区的牙齿种植和下颌第三磨牙拔出做出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口腔科接诊的患者180例,对所有患者使用CBCT检查,观察双下颌管的发生率,并描述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80例患者中有41例出现双下领管,发生率为22.78%,同时发现1例三分支下领管。按照走行方向可将下颌管分成3类,分别是模压管、前行管和颊舌侧管,其发生率分别为19.51%、70.73%、29.26%。结论双下颌管的发生率较高,在进行下颌后区种植术前使用CBCT检查是否存在双下颌管,术中注意预防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颌管 CBCT 变异 磨牙管
下载PDF
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症状及髁突位置影响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郭美玲 黄臻 +1 位作者 王宠 王予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 目的探讨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BSSRO)对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TMJ)症状及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4例行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BSSRO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按Helkimo指数整理记录关节症状,并行锥形束CT(CBCT)扫描,在三维方向上测量髁突水平位及冠状截面最大径、髁突短轴径、髁突颈部宽度、髁突高度、不同角度(45°、90°、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双侧髁突间距及髁突角度(水平角、垂直角、受力角),分析不同时期TMJ症状及骨性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BSSRO术前与术后的Helkimo指数均为Ai、Di 0级或1级,二者之间无差异。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髁突水平角、45°及90°下关节间隙宽度增大,135°下关节间隙宽度减小(P<0.05);术后12个月时,除髁突水平角增大(P<0.05)外,其余测量项目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BSSRO不会对Helkimo指数为Ai、Di 0级或1级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TMJ症状及髁突位置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关节 髁突 锥形束CT
下载PDF
下颌双侧游离端附着体义齿远中基牙支持组织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宏斌 高平 +2 位作者 殷恺 周晖 孙迎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06-607,共2页
关键词 牙缺失 义齿 牙应力分析 下颌侧游离端 附着体 义齿 远中基牙支持组织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对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志诚 伊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 目的通过对下颌前突患者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前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硬组织结构变化的洲量分析,评价手术对患者下颌骨宽度及形态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年至2001年在我中心行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的下颌前突患者18例,男性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2.22岁,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一周、术后一年拍摄静止位头颅正侧位定位片,在正位片上测量下颌骨宽度(Go-Go),并从头颅正侧位定位片上测量与下颌骨宽度变化有关的参数数值。结果①下颌骨宽度由107.30mm±5.84mm(术前)增加至109.24mm±5.72mm(术后一周)、109.31mm±5.66mm(术后一年),其中有4例宽度减小,1例保持不变。13例增加,②下颌骨宽度术前、术后一用、术后一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差别有显著性。③分析表明下颌骨宽度变化与各参数变化之间没有线性相关。结论①下颌骨宽度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较术前有轻微增大,但对容貌没有大的影响。②下颌骨宽度变化机制可能与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下颌前突 下颌骨宽度
下载PDF
改良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固定法在矫正面部不对称畸形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立 柳稚旭 +2 位作者 张雷 沈舜尧 王旭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BSSRO)中保留凹陷侧近心端骨板联合双皮质螺钉固定法在矫正面部不对称畸形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正颌手术治疗的8例成年偏突颌畸形患者作...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BSSRO)中保留凹陷侧近心端骨板联合双皮质螺钉固定法在矫正面部不对称畸形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7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正颌手术治疗的8例成年偏突颌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临床检查和三维CT检查,确定双侧咬肌区的不对称情况,术中常规行BSSRO和(或)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在下颌骨旋转后退后,肥大侧去除近心端多余骨板行4孔小钛板固定,凹陷侧保留近心端多余骨板用双皮质螺钉固定。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面部对称性的改善情况,并通过正位片测量、计算患者手术前、后两侧结构的对称性,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利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患者的面部不对称性均得到很好改善,未出现钛钉脱落、骨块移位和复发等情况。手术前、后患者面部对称性相关指标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SSRO中保留凹陷侧近心端骨板联合双皮质螺钉固定法能更有效地矫正面部不对称畸形,可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不对称畸形 改良下颌支矢状劈开术 正颌手术
下载PDF
双下颌骨巨大造釉细胞瘤1例
10
作者 杨长有 张骏诚 +3 位作者 鲁伟 毛永惠 解保宏 周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下颌 造釉细胞瘤 X线片 口腔科
下载PDF
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的建立
11
作者 李刚 彭玲玲 +1 位作者 孙玉华 唐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使用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并评价其牵引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只,行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安置牵引器。延迟5天后,两侧下颌骨均以0.5mm/次,2次/天的速度牵引15天,牵引结束后固定8周,新... 目的:使用CBX01-15型兔下颌骨专用牵引器,建立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并评价其牵引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8只,行双侧下颌骨截骨术,安置牵引器。延迟5天后,两侧下颌骨均以0.5mm/次,2次/天的速度牵引15天,牵引结束后固定8周,新骨分别行大体、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动物均良好耐受牵引及固定,未发生死亡,双侧下颌体均显著延长。固定8周时,两侧新骨均接近正常骨。结论:兔双侧下颌骨牵引成骨动物模型牵引效果可靠,新骨再生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牵引成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对髁状突影响的小型猪动物模型建立
12
作者 王昊 张熙恩 王松灵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建立髁状突移动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对4只小型猪分组施行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将双侧髁状突向前移动3mm、6mm及向后移动3mm,应用螺旋CT扫描及组织学,初步观察髁状突向前或向后方向移动不同的距... 目的建立髁状突移动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方法本研究对4只小型猪分组施行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将双侧髁状突向前移动3mm、6mm及向后移动3mm,应用螺旋CT扫描及组织学,初步观察髁状突向前或向后方向移动不同的距离后对颞下颌关节产生的影响。结果4只小型猪所建的模型在观察期内生长良好,观察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此术式对髁状突的影响。结论本研究在小型猪上建立了双侧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对颞下颌关节产生影响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此术式对髁状突的影响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 髁状突 小型猪
下载PDF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偏突颌畸形患者咽腔容积的影响
13
作者 王娟 查治安 +1 位作者 李雯 朱保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747-6750,共4页
目的评估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对偏突颌畸形患者咽腔容积的影响及下颌骨后退量与咽腔容积变化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4例已完成术前正畸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 目的评估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对偏突颌畸形患者咽腔容积的影响及下颌骨后退量与咽腔容积变化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24例已完成术前正畸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完善术前锥形束CT(CBCT)检查,行BSSRO治疗,术中记录下颌骨后退量,术后6个月、1 a复查CBCT,将影像资料导入Mimics 17.0软件,测量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 a的口咽部、下咽部咽腔容积,分析术后咽腔容积变化量及下颌骨后退量与咽腔容积变化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6个月、1 a口咽部、下咽部及咽腔总容积均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1 a口咽部、下咽部及咽腔总容积均较术后6个月增大(P<0.05)。BSSRO术中下颌骨后退量与术后6个月、1 a口咽部、下咽部及咽腔总容积较术前减小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BSSRO术后偏突颌患者咽腔容积较术前减小,与下颌骨后退量呈正相关,但咽腔容积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恢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偏突颌畸形 咽腔容积
下载PDF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坚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翰文 林娜 +1 位作者 关键 张国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可吸收板和钛板坚固内固... 目的: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应用自身增强型可吸收内固定系统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及Ansys有限元软件,在计算机上建立下颌支矢状劈开术可吸收板和钛板坚固内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4种固定方法在3种咬合状态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以及骨劈开处的位移,比较固定效果以及不同咬合状态下对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在相同咬合状态下,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基本相似。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为钛板大于可吸收板,双板大于单板,双板中上板大于下板。相同固定方式下,内固定系统的最大应力值及骨劈开处的最大位移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前牙咬合、前磨牙咬合、磨牙咬合。结论:双板固定时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单板固定。坚固内固定板材料对应力遮挡有影响,钛板的应力遮挡作用大于可吸收板。单板固定时位置应偏上缘,前牙咬合对内固定系统的不良影响较大,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劈开术 有限元分析 坚固内固定 生物力学 应力遮挡
下载PDF
采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矫正方脸畸形的研究
15
作者 许春鹏 何莹婷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第4期2-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方脸畸形矫正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疗的56例方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观察治疗... 目的 探讨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在方脸畸形矫正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4月期间于我院整形外科接受治疗的56例方脸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手术治疗后,方脸畸形患者的左侧下颌角角度由(119.02±5.33)°提升至(129.01±5.71)°,右侧下颌角角度由(119.14±6.08)°提升至(129.25±5.92)°,下颌平面角度由(119.14±6.08)°提升至(129.25±5.92)°,双侧颧点间距由(145.73±6.85)mm降低至(130.25±6.19)mm,双侧下颌角间距由(124.08±6.39)mm降低至(110.67±5.43)mm,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 <0.05)。患者对于手术矫正效果的满意度为98.21%。方脸畸形患者术后的局部肿胀症状完全消退时间为(18.12±1.96)d,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91.36±6.74)d,面部轮廓及曲线基本稳定时间为(93.19±7.16)d。结论 方脸畸形患者接受手术矫正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双侧颧骨截骨降低加双侧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改善患者的脸部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颧骨截骨降低 下颌角截骨整形术 方脸畸形 矫正
下载PDF
下颌骨双段骨折牙弓夫板外支架联合应用1例
16
作者 闫奇 王广山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6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下颌段骨折 牙弓夫板外支架 联合应用 下颌骨折
下载PDF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BSSRO)后退术对下颌角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青香 侯敏 +1 位作者 杨佑成 肖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研究BSSRO后退术后下颌角区形态的变化。方法:通过38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BSSRO后退手术前后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及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片对硬组织结构定点测量。结果:2种测量均显示术后下颌角角度较术前减小,下颌升支坡度亦减... 目的:研究BSSRO后退术后下颌角区形态的变化。方法:通过38例骨性下颌前突患者BSSRO后退手术前后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及口腔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BCT)片对硬组织结构定点测量。结果:2种测量均显示术后下颌角角度较术前减小,下颌升支坡度亦减小;下颌骨的宽度将增加。结论:BSSRO术后下颌角变小,下颌骨宽度增加;将使患者的面貌变宽,咬合功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 下颌前突 下颌
下载PDF
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三个根管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卓骏 宋玉荣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227-227,共1页
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三个根管发生率低,多为单根管,偶有双根管,颊侧2个牙根,舌侧1个牙根十分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双侧下颌三根管第一前磨牙。
关键词 下颌 第一前磨牙 3个牙根
下载PDF
手术护理临床路径在重度皮罗序列征患儿双下颌牵张成骨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洁群 陈亦阳 +1 位作者 刘佩珍 舒丽丽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评价对重度皮罗序列征患儿实施牵张成骨手术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实施牵张成骨术治疗的49例皮罗序列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即术前访视路径、手术日支持路径及术后回访路径为一... 目的评价对重度皮罗序列征患儿实施牵张成骨手术护理临床路径的效果。方法将实施牵张成骨术治疗的49例皮罗序列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实施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即术前访视路径、手术日支持路径及术后回访路径为一体的围手术期护理于预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前访视和术中配合的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评分,分别比较两组手术开台准备时间、手术时程、住院时间、医生和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入院时、术前1 d观察组家属SAS评分分别为(66.60±5.36)分和(57.70±5.15)分,对照组分别为(67.31±5.75)分和(64.22±6.09)分,两组家属在入院时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5);观察组手术开台准备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医生和家属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牵张成骨手术重度皮罗序列征患儿实施手术护理临床路径,能有效缓解家属的术前焦虑,缩短手术时程和住院时间,提高手术医生和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临床路径 下颌牵张成骨术 满意度
下载PDF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患者可施加合适咬合力的数值研究
20
作者 周卫源 石广玉 +1 位作者 马文 侯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临床手术中广泛用于治疗缩颌、凸颌和颌面不对称患者的颌面畸形症状。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并前移下颌骨后患者可施加的合适咬合力。首先,用缩颌患者的CT断层扫面数据建立下颌骨、关... 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在临床手术中广泛用于治疗缩颌、凸颌和颌面不对称患者的颌面畸形症状。本文用数值方法研究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并前移下颌骨后患者可施加的合适咬合力。首先,用缩颌患者的CT断层扫面数据建立下颌骨、关节盘、关节窝和相关软组织的高度几何相似性的几何模型;然后,用有限元模型模拟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后患者的咬合过程。通过分析发现,术后关节盘上的位移处于正常的范围,而应力却远远超过正常范围,因此,将应力因素作为确定术后患者可施加的合适咬合力的标准。当施加正常咬合力的25%时,关节盘上的应力分布和术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下颌骨上的应力水平也处于正常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 合适的咬合力 关节盘 应力分布 数值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