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CA1/2突变异时性双乳癌首发癌和对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欣韵 孙洁 +4 位作者 陈久安 姚璐 徐晔 解云涛 张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652-657,共6页
目的比较BRCA1/2突变异时性双乳癌的首发癌和对侧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纳入首发为单侧乳腺癌的BRCA1/2突变患者496例(BRCA1196例,BRCA23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4年(0.4~20.8年)。结果196例BRCA1和300例... 目的比较BRCA1/2突变异时性双乳癌的首发癌和对侧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纳入首发为单侧乳腺癌的BRCA1/2突变患者496例(BRCA1196例,BRCA230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4年(0.4~20.8年)。结果196例BRCA1和300例BRCA2突变患者中分别有31例(15.8%)和49例(16.3%)发生异时性对侧乳腺癌。在31例BRCA1突变发生异时性双乳癌的患者中,首发癌和对侧癌的三阴性乳腺癌比例分别为61.3%和67.7%。BRCA1突变双侧乳腺癌的首发癌为三阴性乳腺癌时,对侧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概率(89.5%,17/19)显著高于首发癌为非三阴性乳腺癌而对侧乳腺癌为三阴性乳腺癌的概率(33.3%,4/12)(P=0.004)。BRCA2突变异时双乳癌的首发癌和对侧癌主要的分子表型均为HR+和HER2-乳腺癌(77.6%vs.67.3%,P=0.53)。结论约60%的BRCA1突变患者为三阴性乳腺癌。如果发生对侧乳腺癌,有近89.5%概率为三阴性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突变 异时性双乳癌 分子分型 三阴性乳腺
下载PDF
留置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尚立华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676-676,共1页
关键词 双乳癌 术后化疗 患肢Picc 护理
下载PDF
贾英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阶段的双乳癌一例
3
作者 张瑶 贾英杰 《现代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11-12,共2页
双乳癌现阶段运用内分泌药物治疗呈现越来越大的优势,但其治疗期间出现的更年期综合症也不容忽视。贾英杰教授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内分泌药物治疗阶段的双乳癌1例取得确切疗效。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症 双乳癌 中医治疗 医案
下载PDF
留置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4
作者 尚立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20期131-131,共1页
目的:观察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留置PICC前的准备工作及留置PICC时间,肢体选择、静脉选择、导管尖端位置、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穿刺过程顺利,留置... 目的:观察PICC在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留置PICC前的准备工作及留置PICC时间,肢体选择、静脉选择、导管尖端位置、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方法。结果:9例患者穿刺过程顺利,留置时间均为首次化疗,留置PICC的肢体选择在病变相对较轻且术中对腋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无损伤的一侧,穿刺部位首选贵要静脉,导管尖端经X线检查确定在右胸骨旁第3肋间。结论:留置PICC为双乳癌术后化疗患者减轻痛苦,未造成肢体肿胀及功能障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癌 术后化疗 患肢PICC 护理
下载PDF
双乳、右肺三原发癌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彩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806-806,共1页
关键词 双乳癌 肺瘤 多原发
下载PDF
565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晟 张霄蓓 +1 位作者 郝晓甍 张瑾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71年1月—2011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565例双乳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同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和异时性双乳...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971年1月—2011年11月间我院诊治的565例双乳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同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和异时性双乳癌(bilateral a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在发病年龄、发病间隔、月经情况、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淋巴结数目、激素受体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异时性双乳癌首发癌年龄要早于同时性双乳癌(P<0.05)。同时性/异时性双乳癌在家族史、肿瘤体积、临床分期、腋淋巴结数目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性双乳癌两侧病灶内分泌受体表达一致率高于异时性双乳癌(P<0.01)。无论同时性或异时性双乳癌其第二癌的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情况都优于第一癌。同时性双乳癌与异时性双乳癌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第二癌与第一癌可视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癌灶。单侧发生乳癌之后对侧乳癌发生的累积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异时性双乳癌的5年无病生存率与10年总生存率均高于同时性双乳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双乳癌 同时性双乳癌 异时性双乳癌
下载PDF
双乳原发癌不同分型1例报告
7
作者 陈贵林 吴兴业 《吉林医学》 CAS 2004年第8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双乳原发 临床分型 病例报告 肿瘤 BPBC
下载PDF
双乳原发多灶浸润性导管癌1例
8
作者 朱晓红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1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双乳原发多灶浸润性导管 病例 肿瘤转移 病因 病理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6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董赟 吴毓东 +1 位作者 熊萍 戈卓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6期654-655,658,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侧为浸润性小叶癌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同期...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第一侧为浸润性小叶癌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约4%,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占18%,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占8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均应遵循普通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异时性双乳癌的总生存率(OS)高于同时性双乳癌。结论单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第二癌,提高双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发性双乳癌
下载PDF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岚 刘桂凤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总结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植入及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植入材料介绍与操作过程中部位选择、长度测量、手术植入、确认导管功能及位置,以及在乳腺癌患者输液期和治疗间隙期的应用方法等。认为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有效解决... 总结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植入及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植入材料介绍与操作过程中部位选择、长度测量、手术植入、确认导管功能及位置,以及在乳腺癌患者输液期和治疗间隙期的应用方法等。认为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有效解决乳腺癌患者静脉治疗途径,应根据乳腺癌疾病分期等具体情况考虑植港需求,根据病情及手术部位合理选择植港部位,合理选择封管液浓度,避免伤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日常维护及安全性指导及手术取港的注意事项等举措可充分发挥输液港的优势,更好为患者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乳腺 双乳癌
下载PDF
女性双侧乳癌SPECT全身骨扫描显像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康龙 莫逸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488-1489,共2页
目的:通过对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的SPECT全身骨扫描分析,了解骨转移病灶分布特点。方法:病人注射99mTc-MDP显像剂,2-3小时后,行全身SPECT骨扫描。结果: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大部分发生多发性骨转移。结论: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易发生多发性... 目的:通过对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的SPECT全身骨扫描分析,了解骨转移病灶分布特点。方法:病人注射99mTc-MDP显像剂,2-3小时后,行全身SPECT骨扫描。结果: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大部分发生多发性骨转移。结论:女性双侧乳腺癌病人,易发生多发性骨转移,常规行SPECT全身骨扫描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癌 骨转移 SPECT扫描
下载PDF
双臂肿胀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1例处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莹佳 《上海护理》 2014年第2期78-79,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先进的输液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肿瘤科,化疗患者的带管率高达80%以上,使以往的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现象大幅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然而,PICC置管禁忌证的存在,...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作为先进的输液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肿瘤科,化疗患者的带管率高达80%以上,使以往的化学性静脉炎和化疗药物外渗的现象大幅度降低,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然而,PICC置管禁忌证的存在,使部分患者依然毫无选择的接受传统的穿刺方式,承担着穿刺并发症的风险.禁忌证是必须绝对禁忌,还是可以视治疗需求而定,成为临床护士的难题.我科成功地为1例完全符合PICC禁忌证的患者置管并顺利使用,现将处理过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乳癌根除术 双臂肿胀 外周置入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