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双二极管式无桥Boost PFC电路
1
作者 刘运欢 韦熹 《电气开关》 2016年第2期47-50,共4页
针对在中大功率应用时传统Boost PFC电路的整流桥损耗较大的问题,采用双二极管式无桥Boost PFC电路代替传统PFC,它省去了整流桥,导通器件少,能有效提高变换器效率。详细分析了该电路原理和传导损耗,通过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芯片UCC28070制... 针对在中大功率应用时传统Boost PFC电路的整流桥损耗较大的问题,采用双二极管式无桥Boost PFC电路代替传统PFC,它省去了整流桥,导通器件少,能有效提高变换器效率。详细分析了该电路原理和传导损耗,通过平均电流模式控制芯片UCC28070制作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Boost PFC电路相比,效率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左右,电路整体效率得到了较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极管式无桥boost电路 导通损耗 功率因数校正 平均流模
下载PDF
基于Boost电路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
2
作者 刘必旺 孙传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3-16,37,共5页
传统上光伏并网发电大都采用工频或者高频变压器,但他们都有一些缺点。而非隔离型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前级boost电路不仅能够提高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精度,而且又能使网侧逆变器... 传统上光伏并网发电大都采用工频或者高频变压器,但他们都有一些缺点。而非隔离型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应用可以尽可能地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前级boost电路不仅能够提高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精度,而且又能使网侧逆变器较好的控制直流母线电压。后级逆变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电网的跟踪控制确保逆变电路输出稳定、高质量的正弦变流电,因此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这种控制系统前级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后级的并网是互不干扰、相互独立的,不仅提高了系统控制可靠而且更有利于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与集成。在Matlab/simulink建仿真模型,证明了该逆变系统的可行性并且达到了并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 光伏并网发 最大功率点跟踪 两级非隔离逆变 闭环控制
下载PDF
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 被引量:25
3
作者 孙孝峰 刘飞龙 +1 位作者 熊亮亮 王宝诚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3-82,共10页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 在传统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的基础上集成两个双向Buck/Boost电路,提出了一种双Buck/Boost集成双有源桥三端口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实现了桥臂开关管的复用,提高了功率密度。以光伏-蓄电池混合发电系统为例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分析,采用移相+PWM进行控制,通过控制移相角实现输入与输出端口间功率传输,通过调节占空比来匹配输入端口电压等级,以实现光伏端口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和平衡蓄电池端口的能量传递。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稳态与软开关特性,该变换器较大程度地改善了传统移相控制下DAB在移相角较小时的软开关条件,使得在宽工作范围内能够实现所有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最后建立300W实验样机进行方案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变换器 向Buck/boost 有源 软开关 移相+PWM控制
下载PDF
血氧仪核心硬件电路设计及Multisim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东明 万频 +1 位作者 张伯威 廖丽敏 《电子科技》 2011年第2期60-62,65,共4页
为了实时检测血氧量,能使缺氧特别敏感的脑组织或心脏类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采用近红外双波长透射式光电脉搏血氧测定法,以H桥电路对发射光源进行控制及通用运算放大器搭建滤波电路。运用参数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对比的方法,通... 为了实时检测血氧量,能使缺氧特别敏感的脑组织或心脏类疾病患者得到及时治疗,采用近红外双波长透射式光电脉搏血氧测定法,以H桥电路对发射光源进行控制及通用运算放大器搭建滤波电路。运用参数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结果相对比的方法,通过Mu ltisim软件对所设计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理论参数计算相吻合,证明了电路参数设计的可行性,为血氧仪的实物制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IM仿真 血氧饱和度 波长透射测量 二极管 滤波器参数计算 H驱动
下载PDF
基于SiC和Si器件的燃料电池汽车DC-DC变换器的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晓敏 马后成 高大威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与控制,采用了一种交错式双Boost电路的大功率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其中应用了Si和SiC功率器件。基于电路损耗计算和效率仿真手段,对比分析了全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器... 为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输出电压、功率的调节与控制,采用了一种交错式双Boost电路的大功率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其中应用了Si和SiC功率器件。基于电路损耗计算和效率仿真手段,对比分析了全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器件、SiC二极管]、SiC MOSFET和Si二极管的混合器件和全硅Si[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Si二极管]的变换器在电路损耗。结果表明:Si IGBT的开通和关断损耗约是SiC MOSFET的3倍和10倍,在不同工况下,全SiC变换器的转换效率比全Si变换器高1%~3.1%。因而,SiC功率器件在大功率DC-DC变换器的应用中,能够提高功率密度、可靠性和动力系统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池汽车 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 交错boost 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Si绝缘栅极型晶体管(IGBT) 损耗
下载PDF
矿用变频器IGBT尖峰电压抑制的协调优化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越 史晗 +1 位作者 荣相 蒋德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136,143,共9页
目前常用优化母排结构参数、改变栅极驱动电阻、设计吸收电路等方法抑制因杂散电感引起的矿用变频器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尖峰电压,但现有研究未揭示各方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及协调优化准则。针对该问题,以BPJ5−630−1140型矿用... 目前常用优化母排结构参数、改变栅极驱动电阻、设计吸收电路等方法抑制因杂散电感引起的矿用变频器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尖峰电压,但现有研究未揭示各方法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及协调优化准则。针对该问题,以BPJ5−630−1140型矿用四象限变频器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杂散电感对IGBT电−热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IGBT尖峰电压抑制的协调优化方法:①分析母排结构参数、栅极驱动电阻对IGBT尖峰电压和功率损耗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流母排长度增大、宽度减小,IGBT尖峰电压和功率损耗均增大;随着栅极驱动电阻增大,IGBT尖峰电压减小,功率损耗增大。②设计二极管钳位式吸收电路,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电路可降低IGBT尖峰电压和功率损耗。③考虑到交流母排宽度对IGBT布局和散热性能无影响,选择栅极驱动电阻和交流母排长度为决策变量,采用BP神经网络−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BP−NSGAⅡ)实现IGBT尖峰电压、最高结温及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的多目标极值寻优。试验结果表明:在散热器表面最高温度为55~65℃、IGBT最高结温为74~80℃时,IGBT尖峰电压最小值为1861 V,相应的栅极驱动电阻为5Ω,交流母排长度为300 mm、宽度为200 mm;优化后BPJ5−630−1140型变频器IGBT尖峰电压为1856 V,较优化前的2856 V降低了35%,有效抑制了IGBT尖峰电压,提高了矿用变频器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变频器 绝缘栅极型晶体管 尖峰压抑制 栅极驱动 二极管钳位吸收 BP神经网络−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下载PDF
RELIABLE 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LED DUAL BUCK HALF BRIDGE INVERTER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军 严仰光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 liable topology-dual buck half bridge inverter (DBI) is introduced. The existenc e of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 operation state requires the bias of in du ctor current for DBI imple... A highly efficient and re liable topology-dual buck half bridge inverter (DBI) is introduced. The existenc e of 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DCM) operation state requires the bias of in du ctor current for DBI implemented with linear controllers like ramp comparison SP WM (RCSPWM) controllers. A novel operation scheme for DBI and a hysteresis curre nt controlled dual buck half bridge inverter (HCDBI) are proposed. The bias curr ent required by RCSPWM DBI is eliminated and conduction losses are dramatically reduced. HCDBI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modulation performance in DCM region for the benefit of its excellent command tracking capability. The operational schem e and control strategy are presented. Power losses of the conventional half brid ge inverter (CHBI) and HCDBI are compared with mathematical computation, and exp erimental verification is also executed. Both calcu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res ults verify that HCDBI has a superior switching performance over CHBI. Its exce llent high frequency operational capacity provides another access to realize high fre quency operation of inver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frequency switch ing INVERTERS hysteresis current control half brid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