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少山 施文娟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50-53,57,共5页
目的对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分析12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住院患者,其中64例行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手术组),58例行双介入栓塞术(介入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12月... 目的对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分析12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住院患者,其中64例行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手术组),58例行双介入栓塞术(介入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12月与治疗前血细胞及肝功能变化;两种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随访观察1年期间患者死亡率与再出血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均得以改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介入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手术组;术后随访观察1年期间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介入组再出血率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远期疗效优于双介入栓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鸿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B组(双介入栓塞术组)40例和治疗A组(门脉断流术联合脾...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B组(双介入栓塞术组)40例和治疗A组(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50例。结果治疗A组的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治疗B组,治疗A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B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门脉断流术加脾切除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轲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6期38-39,87,共3页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和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介入组,每组各63例,手术组采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进行治疗,介入组采用双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和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12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介入组,每组各63例,手术组采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进行治疗,介入组采用双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及1年的血细胞分析和肝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死亡率及再出血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手术组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介入组白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死亡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相对于双介入栓塞术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较低的再出血发生率。但两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
下载PDF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志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4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中,采取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50例对照组患者中,采取双介... 目的探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中,采取门脉断流术与脾脏切除术合用;50例对照组患者中,采取双介入栓塞术。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细胞计数、肝功能情况、并发症、随访1年后再出血率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1年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4、6.481、4.104、2.234,P<0.05)。但是在红细胞计数、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方面对比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2、0.084、0.142,P>0.05)。对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2,P<0.05),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对比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3,P<0.05)。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若患者的肝脏储备能力较强时,应该先选择外科手术方式,其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疗效对比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昌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4期529-53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对比分析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与双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某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双介入栓塞术,观察组采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联合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用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对剖宫产后CSP大出血患者应激反应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冰 高丽丽 习开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CSP大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对患者应激反应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剖宫产后CSP大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治疗过程中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第1天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d1β-hCG)下降百分比等手术相关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窦卵泡数、黄体生成激素等卵巢生育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NE、AngⅡ水平较术前均有所上升,GSH-Px值较术前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NE、AngⅡ水平分别为(57.71±3.82)ng/mL、(46.98±2.04)ng/mL和(146.21±8.92)mmol/L、(114.15±7.22)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1±3.98)ng/mL、(71.14±2.19)ng/mL和(184.15±9.21)mmol/L、(180.48±8.05)mmol/L],GSH-Px水平为(55.25±4.02)、(51.44±3.92)U/L,显著高于对照组[(40.92±3.93)、(34.92±4.0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分别为(128.98±19.93)mL、(5.98±2.04)d、(31.09±3.02)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9.93±18.84)mL、(7.01±1.98)d、(39.27±3.1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为(10.98±2.04)U/L,明显低于对照组[(15.39±1.98)U/L],窦卵泡数、黄体生成激素分别为(5.49±1.52)个、(15.92±2.01)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09±1.44)个、(11.09±2.21)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发热、下肢麻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加强患者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 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正青 高丽丽 +5 位作者 习开超 李冰 佟雪 张素萍 张洪莉 曹淑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40-1743,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 目的分析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行剖宫产术+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胎盘剥离术者64例,设为A组,行剖宫产术+常规治疗者49例,设为B组。观察并记录两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转阴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切口感染、胎盘排出失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和肾功能损害]。结果A组子宫切除率为10.94%,显著低于B组(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多于B组,抗生素应用时间、HCG转阴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切口感染、胎盘排出失败、DIC、失血性休克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对尽量保留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子宫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 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 剖宫产 子宫切除率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恒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7期3159-3160,共2页
目的探究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研究组35例。研究组接受门脉断流术联合脾... 目的探究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鲁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研究组35例。研究组接受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双介入栓塞术治疗。随访1 a,统计两组复发率及病死率,并对比治疗前后血细胞计数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对照组,白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门脉断流术联合脾脏切除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白蛋白水平,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断流 脾脏切除 双介入栓塞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下载PDF
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菁 孙莹 +3 位作者 晋一超 袁雄 纪统慧 戴辉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Ⅰ型剖宫产术后CSP患者,21例选择子宫颈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Ⅰ型剖宫产术后CSP患者,21例选择子宫颈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试验组),对比同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联合清宫术(对照组)83病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后行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CSP的临床疗效确切。与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相比,清宫术前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 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宫腔镜 垂体后叶素
下载PDF
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联合子宫修补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荣兰 魏莉娟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清宫术治疗,观...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术(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清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CSPDS+子宫修补术治疗,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低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SPDS联合子宫修补术治疗CSP效果更佳,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血液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且并发症少,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瘢痕病灶清除 子宫修补 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莉莉 杜瑞娟 +3 位作者 黄娜 袁乐 王苓 王雪梅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血压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剖宫产术+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 目的分析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血压患者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高血压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剖宫产术+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胎盘剥离术64例作为观察组,行剖宫产术+胎盘原位保留法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子宫切除率、相关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素(hCG)转阴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穿刺部位情况(感觉异常、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穿刺部位感觉异常、出血,术后发热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产褥感染、切口感染、胎盘排出失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和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抗生素使用时间、hCG转阴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术能够尽量保留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高血压患者的子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 侧子宫动脉介入造影栓塞 剖宫产 子宫切除率 新生儿窒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