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低菜籽油营养特性简述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新军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营养特性 脂肪酸 疾病防治
下载PDF
双低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探索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军峰 王忠 +1 位作者 孙平 江清扬 《柴油机》 2003年第3期43-45,共3页
实验研究双低菜籽油在催化剂NaOH的作用下与乙醇发生转脂化反应生成菜籽油乙脂(生物柴油)。实验结果表明:该转脂化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为:NaOH用量为菜籽油量的0.8%;油醇摩尔比为1:4.5;搅拌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20~30℃;水的含量必须控... 实验研究双低菜籽油在催化剂NaOH的作用下与乙醇发生转脂化反应生成菜籽油乙脂(生物柴油)。实验结果表明:该转脂化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为:NaOH用量为菜籽油量的0.8%;油醇摩尔比为1:4.5;搅拌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20~30℃;水的含量必须控制在油重的0.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生物柴油 制备工艺 转脂化反应 菜籽油乙脂 内燃机
下载PDF
预处理技术对冷榨双低菜籽油中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欢欢 高飞虎 +5 位作者 黄桃翠 曾志红 张玲 张雪梅 李雪 梁叶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61,共5页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总酚等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中均检测到5种植物甾醇,包括胆甾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随微波...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中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总酚等脂质伴随物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中均检测到5种植物甾醇,包括胆甾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和β-谷甾醇;随微波时间的延长,微波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中各甾醇单体及甾醇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微波2 min预处理组甾醇总量最高,为982.12 mg/100 g,比对照组高59.85 mg/100 g;烘烤预处理对冷榨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量具有显著影响,180℃烘烤5 min预处理组甾醇总量最低,180℃烘烤10 min预处理组甾醇总量最高;各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中主要含有α-生育酚和γ-生育酚这2种生育酚,油菜籽经微波或烘烤预处理后,冷榨菜籽油中的生育酚单体含量及生育酚总量均显著上升;随着微波或烘烤时间的延长,冷榨菜籽油中的总酚含量不断增加,且微波0~1.5 min组比1.5~2 min组菜籽油中总酚的增长速度快,180℃烘烤0~10 min组总酚的增长速度较10~15 min组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技术 冷榨双低菜籽油 植物甾醇 生育酚 总酚
下载PDF
预处理技术对冷榨双低菜籽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欢欢 曾志红 +5 位作者 高飞虎 黄桃翠 张玲 张雪梅 李雪 杨世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33-238,共6页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等品质,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的酸价在0.64~0.88 mg/g之间,过氧化值在1.65~1.95 mmol/k... 以双低油菜籽为实验材料,研究微波和烘烤预处理对冷榨双低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等品质,以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的酸价在0.64~0.88 mg/g之间,过氧化值在1.65~1.95 mmol/kg之间,微波和烘烤预处理技术对冷榨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有影响,但其值均在冷榨菜籽油质量标准范围之内;微波和烘烤预处理技术对冷榨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1-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为180℃烘烤15 min组>180℃烘烤10 min组>微波2 min组>180℃烘烤5 min组>微波90 s组>微波1 min组>对照组;7种不同预处理组菜籽油共检测出4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为硫化物、硫苷降解产物和杂环类化合物,微波和烘烤预处理技术对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有显著影响,随着微波和烘烤时间的延长,菜籽油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由以硫苷降解产物为主导转变为以吡嗪类物质为主导,整体风味由硫味、菜青味转变为烘烤香、坚果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技术 冷榨双低菜籽油 品质 挥发性风味成分
下载PDF
灌注不同水平双低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万栋 郝力壮 +4 位作者 刘书杰 柴沙驼 崔占鸿 张晓卫 牛建章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9-63,共5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灌注不同水平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96.7±12.80)kg的去势牦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灌注水平分别为0%、3%、6%,各灌注水平均为在... 本试验旨在探讨瘤胃灌注不同水平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96.7±12.80)kg的去势牦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灌注水平分别为0%、3%、6%,各灌注水平均为在基础日粮上灌注。结果表明:6%灌注水平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低于0%、3%灌注水平瘤胃液氨态氮浓度(P<0.05);随着菜籽油灌注水平的升高,丁酸含量随着灌注水平的提高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0%灌注水平极显著高于3%、6%灌注水平(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量随着灌注水平的提高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0%灌注水平显著的高于3%、6%灌注水平(P<0.05);随着菜籽油灌注水平的提高,牦牛血液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结果显明,添加菜籽油有提高瘤胃p H、改善瘤胃发酵模式、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能力和机体免疫能力的趋势。综上所述,瘤胃添加3%菜籽油对牦牛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瘤胃灌注 双低菜籽油 瘤胃发酵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双低菜籽油水平饲粮对牦牛体外瘤胃发酵特征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群英 郝力壮 +3 位作者 牛建章 孙璐 多吉欧珠 刘书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02-531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双低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特征及甲烷(CH4)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双低菜籽油调控牦牛瘤胃发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发酵底物为配制的4种精料和青贮燕麦风干草按照精粗比50∶50混匀得到的4组不... 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双低菜籽油对牦牛瘤胃发酵特征及甲烷(CH4)产量的影响,为合理利用双低菜籽油调控牦牛瘤胃发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发酵底物为配制的4种精料和青贮燕麦风干草按照精粗比50∶50混匀得到的4组不同双低菜籽油水平饲粮,各组双低菜籽油水平分别为3.26%(Ⅰ组)、4.58%(Ⅱ组)、5.45%(Ⅲ组)和6.27%(Ⅳ组)。体外模拟瘤胃发酵培养48 h,分别在3、6、9、12、24、36和48 h时记录产气量,计算体外产气参数;并测定体外干物质消失率(IVDMD)及发酵液CH4产量、pH和氨态氮(NH3-N)、微生物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1)Ⅳ组48 h产气量和慢速降解部分的产气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理论总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Ⅳ组发酵液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P<0.05),Ⅲ组发酵液的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Ⅳ组发酵液的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1)。3)Ⅳ组24 h IVDMD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Ⅲ组发酵液的12 h CH4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Ⅳ组发酵液的24 h CH4产量极显著低于Ⅰ、Ⅱ组(P<0.01),Ⅳ组发酵液的48 h CH4产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5) CH4产量与饲粮粗脂肪(E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利用饲粮EE含量(x)预测其体外CH4产量(y)的方程为:y=-0.53x+13.52(R2=0.962 7)。由此可见,不同水平双低菜籽油饲粮中油脂含量的提高对产气动力学参数及动态变化有一定影响,会改善瘤胃发酵并有效降低CH4产量。当饲粮双低菜子油水平达到6.27%时,会抑制产气量及IVDMD。饲粮EE含量可作为预测牦牛体外CH4产量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体外发酵 牦牛 甲烷产量
下载PDF
3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双低菜籽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魏红艳 张玉斌 石岩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0,共3页
分别向双低菜籽油添加0.2 g/kg的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茶多酚棕榈酸酯,采用Schaal烘箱法进行13 d的贮藏试验,测定贮藏过程中酸值、碘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的变化,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双低菜籽油的抗氧化效... 分别向双低菜籽油添加0.2 g/kg的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茶多酚棕榈酸酯,采用Schaal烘箱法进行13 d的贮藏试验,测定贮藏过程中酸值、碘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的变化,研究3种天然抗氧化剂对双低菜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贮藏期间添加抗氧化剂组双低菜籽油酸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茴香胺值及过氧化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均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低,且添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组的4个指标上升速度低于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和维生素E组的,贮藏13 d时其过氧化值(0.23 g/100 g)未超过国标限量(0.25 g/100 g);此外,在贮藏13 d期间,添加茶多酚棕榈酸酯、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生素E的双低菜籽油碘值分别降低了69.34%、55.00%、73.02%,较未添加抗氧化剂的(75.83%)低。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得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抑制双低菜籽油氧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抗氧化 茶多酚棕榈酸酯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维生素E
下载PDF
以双低菜籽油为基质研制的一种新型营养平衡调和油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业笛 刘配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8,共2页
双低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含有相当数量的α-亚麻酸;玉米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茶籽油含有丰富的油酸;核桃油是亚麻酸和亚油酸的良好来源.根据营养学研究原理,以双低菜籽油为基质,加入玉米油、茶籽... 双低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含有相当数量的α-亚麻酸;玉米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茶籽油含有丰富的油酸;核桃油是亚麻酸和亚油酸的良好来源.根据营养学研究原理,以双低菜籽油为基质,加入玉米油、茶籽油、核桃油等经科学配方优化设计,研制成营养平衡调和油,其n-6PUFA:n-3PUFA为(4~6):1,其SFA:MUFA:PUFA为10:45:45.营养平衡调和油的研制,可以推动企业不断向油菜产业纵深领域拓展,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健康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茶籽油 核桃油 天然维生素E 营养特性
下载PDF
“盈成”双低菜籽油
9
作者 彭华 《湖南农业》 2011年第8期5-5,共1页
双低是指低芥酸、低硫甙,用双低油菜籽制取的食用油则称为双低菜籽油。按照国家标准,双低菜籽油中的芥酸含量在5%以下,制取的每公斤饼粕中硫甙的含量低于30微摩尔。现代医学证明,菜籽油中的芥酸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脂肪酸,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双低油菜籽 国家标准 现代医学 低芥酸 低硫甙 食用油 脂肪酸
下载PDF
“冷榨双低菜籽油粉末油脂生产新工艺”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10
作者 魏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省级技术鉴定 生产新工艺 双低菜籽油 粉末油脂 冷榨 中国粮油学会 科技成果鉴定 科学研究
下载PDF
高油酸双低油菜籽油脱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玥 周建平 +1 位作者 郭华 廖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3,共3页
通过研究影响脱胶的主要因素来确定最适高油酸双低油菜籽油的脱胶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脱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834 mg/kg聚合氯化铝添加量4.0%,在46.6℃,保温静置2.5 h。在此条件下,磷脂残留量为(0.206±0.005) ... 通过研究影响脱胶的主要因素来确定最适高油酸双低油菜籽油的脱胶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脱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了脱胶的最佳工艺条件:834 mg/kg聚合氯化铝添加量4.0%,在46.6℃,保温静置2.5 h。在此条件下,磷脂残留量为(0.206±0.005)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 双低菜籽油 脱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关于“双低”菜籽油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卫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3年第9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油料油菜种植 品种 油菜籽 发展情况
下载PDF
双低菜籽营养调和油的研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青哲 姜秋水 +2 位作者 沈华 徐可 刘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共3页
双低菜籽油富含油酸,以双低菜籽油为主研制了两种适合不同人群的调和油,两种产品油酸含量接近5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80%以上,脂肪酸组成合理,n-6与n-3 PUFA比例为 4.7:1和5.6:1。油品氧化稳定性良好,品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价格... 双低菜籽油富含油酸,以双低菜籽油为主研制了两种适合不同人群的调和油,两种产品油酸含量接近50%,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80%以上,脂肪酸组成合理,n-6与n-3 PUFA比例为 4.7:1和5.6:1。油品氧化稳定性良好,品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且价格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调和油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四川省双低油菜籽深精加工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胥岚 李芝凡 +3 位作者 汤天泽 蒙大庆 刘念 范其新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大省,2010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1400万亩,总产量近200万吨,油菜面积总产已进入全国前三位。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的时代,油脂加工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双低菜籽油优良的营养特性,对双低菜籽饼粕...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大省,2010年四川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1400万亩,总产量近200万吨,油菜面积总产已进入全国前三位。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的时代,油脂加工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双低菜籽油优良的营养特性,对双低菜籽饼粕的精深加工,在宣传和认识上很不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得健康吃得营养将是人们的追求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籽 四川省 产业化发展 精加工 油脂加工企业 种植面积 营养特性 双低菜籽油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5
15
作者 廖浩书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2期27-28,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5%。在中国油菜种植品种中,双低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0%,约占全世界油菜总种植面积的50%。双低杂交油菜所产菜籽油因含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和高油酸,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广受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菜生产国,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世界的25%。在中国油菜种植品种中,双低杂交种种植面积占70%,约占全世界油菜总种植面积的50%。双低杂交油菜所产菜籽油因含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和高油酸,被称为最健康的油,广受市场欢迎。双低菜籽油不仅有利于人体吸收,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双低杂交油菜生产国,中国在栽培双低杂交油菜时更应关注油菜产量、品质和安全,以提升国内双低菜籽油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研究双低杂交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提升中国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油菜种植面积 双低菜籽油 油菜产量 低芥酸 胆固醇含量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四川省双低油菜精深加工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胥岚 李芝凡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2年第6期46-48,共3页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大省,2010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93.33万hm2,总产量近200万t,油菜面积总产已名列全国前三位。但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的时代,油脂加工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双低菜籽油优良的营养特性,对双低菜籽饼... 四川省是我国油菜生产大省,2010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已达93.33万hm2,总产量近200万t,油菜面积总产已名列全国前三位。但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的时代,油脂加工企业和广大群众对双低菜籽油优良的营养特性,对双低菜籽饼粕的精深加工的认识还很不到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油菜生产出的菜籽油由于芥酸、硫甙含量偏高,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精深加工 四川省 产业化发展 双低菜籽油 油脂加工企业 市场经济发展 油菜生产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油脂类型对北京鸭胸肌烤炙前后脂肪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洪芳 穆春雨 +5 位作者 卢连水 谢明 王春明 孙海层 王建 冯振兴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4-17,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肉鸭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油脂对鸭胸肉烤炙前后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将750只1日龄健康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豆油)和试验组(双低菜籽油),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肉鸭,试验为期6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烤炙前... 文章旨在研究肉鸭日粮中添加不同类型油脂对鸭胸肉烤炙前后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将750只1日龄健康Z型北京鸭随机分为对照组(大豆油)和试验组(双低菜籽油),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75只肉鸭,试验为期6周。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烤炙前分别检测出16种和20种脂肪酸,烤炙后分别检测出18种和21种脂肪酸,其中试验组亚麻酸(C18:3)烤炙后显著高于烤炙前(P<0.05)。对照组烤炙前肉豆蔻酸(C14:0)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烤炙前油酸(C18: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十碳三烯酸(C20: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烤炙后油酸(C18: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饲料中不同油脂类型可影响鸭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变化,可根据需要选择添加油脂,提高鸭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菜籽油 鸭肉 烤炙 脂肪酸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 被引量:13
18
作者 安广杰 侯冰冰 +1 位作者 王瑛瑶 魏翠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UPLC-ELSD)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以双低菜籽油为研究对象,以丙酮-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探讨了流速、柱温条件对双低菜籽油中不同等价碳数(ECN)甘三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UPLC-ELSD)测定油脂中甘三酯组成。以双低菜籽油为研究对象,以丙酮-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探讨了流速、柱温条件对双低菜籽油中不同等价碳数(ECN)甘三酯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以丙酮-乙腈(体积比63.6∶36.4)混合物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5℃,方法简单快速。以此法测定不同油脂样品的甘三酯组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此法在甘三酯组成测定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低菜籽油 油脂 甘三酯组成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玉生 陈翔 +1 位作者 王瑛瑶 张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68,共5页
以ω-溴苯乙酮作为脂肪酸衍生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双低菜籽油和结构脂质中脂肪酸组成与位置分布,探讨了流动相、柱温对脂肪酸衍生物分离检测效果的影响。经优化确定以(甲醇-乙腈)(90∶10)-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 以ω-溴苯乙酮作为脂肪酸衍生剂,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双低菜籽油和结构脂质中脂肪酸组成与位置分布,探讨了流动相、柱温对脂肪酸衍生物分离检测效果的影响。经优化确定以(甲醇-乙腈)(90∶10)-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检测波长246 nm,柱温35℃,流速0.35mL/min的色谱条件下,18 min内能完成对13种脂肪酸衍生物的分离检测。UPLC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检测时间短,溶剂消耗少,分离度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脂肪酸 双低菜籽油 结构脂质
下载PDF
上海油菜薹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延莉 江建霞 +4 位作者 蒋美艳 张俊英 朱吉风 沈淳 杨立勇 《长江蔬菜》 2020年第14期32-34,共3页
随着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自此高品质的双低油菜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高芥酸、高硫苷油菜。这一变化,使得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得到根本性改变。在大宗食用植物油中,双低菜籽油因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不... 随着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取得了长足进步,自此高品质的双低油菜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高芥酸、高硫苷油菜。这一变化,使得双低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得到根本性改变。在大宗食用植物油中,双低菜籽油因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且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和比例合理,是最健康的大宗食用油之一[1,2];双低化后,甘蓝型油菜成为一种高品质的蔬菜[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饱和脂肪酸 双低菜籽油 食用油 双低油菜 根本性改变 检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