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诊断双侧乳腺浸润型导管癌1例
1
作者 张宝军 刘道芳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647-1647,共1页
女,56岁。主诉:右乳及左乳无痛性包块。临床表现:右乳及左乳肿块,右乳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右乳头内陷。患者无意中发现。查体:右乳外上腺可扪及2.5×2.7厘米肿块,左乳处可扪及2.0×1.5厘米肿块,界欠清,质硬,活动... 女,56岁。主诉:右乳及左乳无痛性包块。临床表现:右乳及左乳肿块,右乳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右乳头内陷。患者无意中发现。查体:右乳外上腺可扪及2.5×2.7厘米肿块,左乳处可扪及2.0×1.5厘米肿块,界欠清,质硬,活动不佳,与皮肤有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双侧乳腺浸润型导管癌
下载PDF
MRI预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许东 陈代辉 +3 位作者 斯光晏 刘勇 王欧成 郭锐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45-948,952,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MRI表现,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8日—2021年12月1日经样本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分型的MRI表现,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疗提供更优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8日—2021年12月1日经样本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Luminal型和非Luminal型的临床特征及MRI影像特征。绘制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及截断点。结果:119例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中,Luminal型72例,非Luminal型47例。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最大径、肿瘤形态、TIC曲线、最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平均ADC值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当最小ADC值和平均ADC值分别为0.851×10^(-3)mm^(2)/s、0.849×10^(-3)mm^(2)/s时,其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553、0.806和0.681、0.75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761。结论:MRI可以提高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效能,其ADC值可作为其临床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有利于临床进行更精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非特殊浸润导管 Luminal分 临床价值
下载PDF
M2型丙酮酸激酶、自噬相关基因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亚型的关系
3
作者 石代伟 姚宝忠 李良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究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自噬相关基因2B(autophagy related gene 2B,ATG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分子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 目的探究M2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M2,PKM2)、自噬相关基因2B(autophagy related gene 2B,ATG2B)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分子亚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IDC患者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KM2、ATG2B表达,分析癌组织PKM2、ATG2B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的关系;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根据其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分析癌组织PKM2、ATG2B表达、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IDC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月经状态、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情况IDC患者的PKM2阳性表达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不同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情况IDC患者的ATG2B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Luminal A型IDC患者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三阴型,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三阴型(P<0.05);死亡组中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的人数比例及PKM2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ATG2B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生存组(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存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的人数比例及PKM2蛋白阳性是影响ID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DC癌组织PKM2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亚型有关,且PKM2蛋白阳性是影响ID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导管 分子亚 自噬相关基因2B M2丙酮酸激酶
下载PDF
MRI、钼靶摄影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对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文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71-73,76,共4页
目的:探究MRI、钼靶摄影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对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 目的:探究MRI、钼靶摄影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对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治疗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肿块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MRI检查、钼靶摄像检查及病理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可知,88例肿块型乳腺IDC患者出现前哨淋巴结转移患者31例,未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患者57例,两组患者在肿瘤最大径、HER2、孕激素受体、淋巴结触诊、脉管浸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钼靶摄影检查中两组患者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MRI检查中两组患者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中,结果显示,HER2、淋巴结触诊、脉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钼靶摄影)、腋窝淋巴结转移(MRI)为肿块型乳腺IDC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HER2、淋巴结触诊、脉管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钼靶摄影)、腋窝淋巴结转移(MRI)的AUC分别为0.612、0.745、0.795、0.763、0.744,而五个指标联合预测概率AUC为0.990,相较于每个指标均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术前临床病理因素(HER2、淋巴结触诊、脉管浸润)及影像学特征(钼靶摄影下腋窝淋巴结转移、MRI下腋窝淋巴结转移)预测肿块型IDC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新方法,能帮助临床医师提前对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进行预测,减少疑似患者非必要的淋巴结切除及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钼靶摄影 临床病理特点 肿块乳腺浸润导管 前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罕见双侧同时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微乳头状癌1例及文献复习
5
作者 王登 阚艳芳 +1 位作者 李艳 袁静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一例罕见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imultane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收治的一例SBPBC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常规HE染色、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病... 目的探讨一例罕见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imultane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9年收治的一例SBPBC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常规HE染色、应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48岁,发现双乳肿块5天入院。双侧肿块大小约为1.0×1.0cm,界限欠清楚,切面灰白。镜下组织病理学特征为肿瘤细胞突破反应性间质区域,浸润至乳腺间质,大部分肿瘤细胞呈索状,簇状,部分肿瘤细胞呈微乳头状排列,大小不等,与周围间质裂隙状分隔,裂隙透亮,微乳头状缺乏纤维血管轴心,细胞质较丰富,细胞核级别中-高级别,另外可见导管原位癌成分,穿插于微乳头结构中。双侧乳腺组织免疫组化结果相同,均显示ER(+,约90%),PR(+,约70%),HER-2(1+),Ki67(+,约20%),P120(膜+)(图4),CK5/6(-),E-Cadherin(+),D2-40(淋巴管+)。结论双侧乳腺浸润性乳头状癌较为罕见,预后较差,血道、淋巴结转移率高,其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乳头状 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研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6期2332-2336,共5页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2月该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6例结节肿块型乳腺IDP患者、30例乳腺IDC患者MRI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学、平... 目的探讨结节肿块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2月该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6例结节肿块型乳腺IDP患者、30例乳腺IDC患者MRI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特点;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结节肿块型乳腺IDP的MRI影像学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56例结节肿块型乳腺IDP患者中,单纯结节肿块型乳腺IDP 41例(73.21%),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伴非典型上皮增生15例(26.79%)。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与乳腺IDC的病灶形态、大小、边缘、边界、毛刺、血管增粗、强化、ADC值及早期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伴非典型上皮增生的MRI影像学特征介于单纯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与乳腺IDC之间。无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早期强化率低、无增粗血管及无毛刺的MRI影像学特征提示为单纯结节肿块型乳腺IDP(P<0.05),早期强化率低、无增粗血管的MRI影像学特征提示为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伴非典型上皮增生(P<0.05)。结论 MRI表现有助于结节肿块型乳腺IDP与乳腺IDC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结节肿块 乳腺浸润导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常见乳腺良性肿瘤和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研究近况 被引量:1
7
作者 蓝晓珊 庞丹梅 张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35期3988-3990,共3页
乳腺是哺乳器官,实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汗腺组织,也是女性美的重要标志.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8%左右[1-3].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非... 乳腺是哺乳器官,实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汗腺组织,也是女性美的重要标志.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8%左右[1-3].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浸润性乳腺癌分类中最大的一组异型肿瘤,由于缺乏丰富的特征表现,难以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将其分成一种特殊组织学类型[4-6].本文对常见乳腺良性肿瘤和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微观病理生物学诊断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非特殊浸润导管 影像学分析 PAX2 GH CD117 CD146 Rho活性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双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
8
作者 刘艳群 杨磊 王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5-245,281,共2页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 浸润导管
下载PDF
钼铑双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癌及微小浸润导管内癌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裴莉 曾献军 +1 位作者 刘润 张宝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7期67-68,71,共3页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X线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微小浸润导管内癌(DCIS-M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DCIS与6例DICS-MI患者的钼铑双钯X线片特征。结果 DCIS X线征象:①多发细小钙化5例,钙化范围局限;②局限... 目的探讨钼铑双靶X线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微小浸润导管内癌(DCIS-MI)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DCIS与6例DICS-MI患者的钼铑双钯X线片特征。结果 DCIS X线征象:①多发细小钙化5例,钙化范围局限;②局限性致密、结构不良7例,边缘部分清楚;③间接征象:伴有乳头凹陷1例,血运较对侧丰富1例,腋下见致密增大淋巴结影2例。DCIS-MI X线征象:①多发细小钙化4例,范围较广泛,钙化形态不规则,见模糊的钙化影;②局限性致密、结构不良2例,边缘不清;③间接征象:伴有乳头凹陷1例,2例皮肤有增厚,腋下见致密增大淋巴结影1例。结论肿块或局限性致密与多发细小钙化为DCIS及DCIS-MI最常见X线表现形式。对钙化的分析有利于术前判断病变是否浸润,有利于临床制定手术范围及手术方式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导管 微小浸润导管 钼铑靶X线诊断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庭庆 万红芳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我院1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此类疾病的相关特征、治疗及...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我院1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此类疾病的相关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本例NF1患者2014年4月首次在我院诊断右乳腺癌(Ⅱb期T2N1M0),行右乳切除术+右腋窝淋巴结清扫+右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右腋窝纤维瘤切除术,术后化疗4疗程,并随访。2015年12月发现并诊断左乳腺癌(Ⅳ期T2N2M1),行左乳腺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化疗。此例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两次病理类型均为为浸润性导管癌;两次乳腺癌免疫组化:ER(-)、PR(-)、Her-2(++),为HER2过表达型;首发右侧乳腺癌Ki-67约20%,后发左侧乳腺癌Ki-67约70%。结论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合并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属罕见病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双侧异时性原发性乳腺癌两侧病灶的分子生物学行为具有相关性,其恶性程度相对较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Ⅰ 异时性原发性乳腺 乳腺浸润导管 预后 预防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鉴别诊断浸润性导管癌与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齐云 马东东 张珍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554-1557,共4页
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IDC)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是乳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IDC[1]。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mastitis,GM)临床发病率较低,属于乳腺慢性非干酪样坏死炎性肉芽肿性炎,依据... 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ductalcarcinoma,IDC)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是乳腺癌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IDC[1]。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mastitis,GM)临床发病率较低,属于乳腺慢性非干酪样坏死炎性肉芽肿性炎,依据患者病灶强化后形态的不同,GM分为肿块型GM和非肿块型GM。肿块型GM和IDC临床表现相似,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均表现为片状或结节状,不规则影,导致临床鉴别困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 浸润导管 非肿块 磁共振成像 价值分析 鉴别诊断 CARCINOMA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浸润型导管癌诊断分析
12
作者 梁小静 王莉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4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对乳腺浸润型导管癌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浸润型导管癌的价值。方法对25例乳腺浸润型导管癌的患者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声像图特征:腺体内实性低回声占位,形态不规则,内可... 目的对乳腺浸润型导管癌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浸润型导管癌的价值。方法对25例乳腺浸润型导管癌的患者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声像图特征:腺体内实性低回声占位,形态不规则,内可见沙砾样微钙化,彩色多普勒有血流信号,阻力增高。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对诊断乳腺浸润型导管癌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乳腺 浸润导管
下载PDF
双侧乳腺浸润性癌1例报告
13
作者 陈慧 王伏生 梁宏莉 《临床医药实践》 2014年第4期307-308,共2页
乳腺癌已成为危害妇女健康恶性肿瘤之首,双侧乳腺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临床预后较单侧差。本文报告了本院手术的1例双侧乳腺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关键词 乳腺 乳腺浸润 临床病理特征 恶性肿瘤 妇女健康 临床预后 年轻化
下载PDF
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与浸润性导管癌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明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696-697,共2页
目的:旨在研究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经病理检验确诊的浸润性导管癌共有30例,肿块型肉芽肿乳腺炎共有26例。对病... 目的:旨在研究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分析,经病理检验确诊的浸润性导管癌共有30例,肿块型肉芽肿乳腺炎共有26例。对病例中病灶的轮廓、信号强度、形态、边缘程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其它相关发现,并且经过X2检验和单独的一个样本(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16例累及乳腺区段,14例累及乳晕后区;圆形病灶10例、分叶状病灶12例、不规则病灶8例;边缘光滑6例、模糊16例(53.3%)、呈毛刺样8例。26例肿块型肉芽肿乳腺炎中,累及乳腺区段的19例、累及乳晕后区7例;圆形病灶11例、分叶状病灶4例、不规则病灶11例;边缘光滑4例、边缘模糊4例、呈毛刺样16例。结论: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GM)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表现与MRI检查表现上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是病灶的轮廓、信号强度、形态、边缘程度、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有助于区别二者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肉芽肿乳腺 浸润导管 鉴别诊断 MRI
下载PDF
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大明 张洁 +3 位作者 史卫红 薛洪淼 梁立娟 刘娜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2082-2086,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10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症。观察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10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症。观察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分析Caspase-3、P53、Ki-67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显著低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P53、Ki-67阳性表达例数均显著高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P53及Ki-67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表达与P53、Ki-67呈负相关(r=0.445,P<0.05;r=0.417,P<0.05),P53与Ki-67呈显著性正相关(r=0.387,P<0.05)。结论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相比,Caspase-3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低,P53及Ki-67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高,而且上述三种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非特殊浸润 非典导管增生组织 Caspase - 3 P53 Ki 67
下载PDF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用于非肿块样强化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陈军 葛金丹 +5 位作者 魏盼盼 杨光 华蓓 王勇 荣小翠 全冠民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CESM)影像特征对非肿块样强化(NME)乳腺导管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与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完成CESM检查的NME乳腺癌女性病人63例,经病理确诊为导管原位癌(DCIS)或浸润性导管癌(IDC)...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CESM)影像特征对非肿块样强化(NME)乳腺导管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与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完成CESM检查的NME乳腺癌女性病人63例,经病理确诊为导管原位癌(DCIS)或浸润性导管癌(IDC)。根据组织学类型分为DCIS组(32例)和IDC组(31例);根据有无微浸润将32例DCIS病人分为单纯DCIS组(18例)和DCIS伴微浸润(DCIS-MI)组(14例);根据ALN转移情况分为转移阳性组(19例)和转移阴性组(44例)。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比较各分组的CESM影像特征的差异。将筛选出来有统计学意义的CESM影像特征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DC、DCIS-MI及A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结果DCIS与IDC间在内部强化方式、头足位减影影像相对强化比值(%RSCC)及时间信号强化曲线(TIC)类型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纯DCIS与DCIS-MI的最大截面面积、%RSCC及TIC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LN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内部强化方式、形态分布特征、%RSCC及TI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SCC>3.42%和集簇/簇环强化是IDC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其AUC值分别为0.732、0.704;%RSCC>2.47%和最大截面面积大于4.37 cm2是DCIS-MI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其AUC值分别为0.802、0.764;%RSCC>2.71%和集簇/簇环强化是A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其AUC值分别为0.717、0.786。结论在CESM上测得的%RSCC、最大截面面积、TIC、形态分布特征及内部强化特征对于非肿块型乳腺导管癌组织学类型及ALN转移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医生决策及病人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乳腺病变 对比增强能谱乳腺摄影 导管原位 浸润导管
下载PDF
43例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ER-β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鲁祥石 何川 +3 位作者 李万喜 徐宏刚 李志高 庞达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3例Ⅰ、Ⅱ型DCIS-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ER...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患者的病理与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43例Ⅰ、Ⅱ型DCIS-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ER-β及Her-2染色。结果①ER-β、Her-2阳性率分别为69.76%、25.57%;②病理分型DCIS-MIⅠ与DCIS-MIⅡ组,ER-β与Her-2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肿瘤大小与ER-β、Her-2表达呈正相关;淋巴结转移数量增多,Her-2表达增高。Her-2过表达与乳腺癌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结论乳腺癌ER-β、Her-2表达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ER-β阳性可认为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指标,而Her-2的过表达则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浸润 导管浸润 雌激素Β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v5、HER4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慧玲 师秀琴 +1 位作者 吕新全 李惠翔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 IDC中可能存在的CD44v5、HER4蛋白表达差异。方法选择60例汉族和60例维族B ID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CD44v5、HE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个民族B IDC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无差异性...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 IDC中可能存在的CD44v5、HER4蛋白表达差异。方法选择60例汉族和60例维族B IDC病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CD44v5、HER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个民族B IDC组织中CD44v5蛋白表达无差异性(P>0.05);汉族HER4蛋白表达率(60%)高于维族(36.7%)(P<0.05)。结论汉族IDC组织中HER4蛋白表达率高于维族,可能与种族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4 CD44V5 维吾尔族 汉族 乳腺浸润导管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和粉刺样坏死的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冰天 高海东 +2 位作者 张凯 张翠娟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和粉刺样坏死(comedo-necrosis)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整理分析112例DCI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本组DCIS病例中,DCIS-Mi占25%,DCIS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和粉刺样坏死(comedo-necrosis)病例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整理分析112例DCIS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本组DCIS病例中,DCIS-Mi占25%,DCIS伴粉刺样坏死占31%。(2)病灶越大,发生微浸润的危险越高(P=0.025),病灶>2 cm时,DCIS-Mi的发生率为37.8%。微浸润的发生与粉刺样坏死、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38;P<0.001),与ER、PR的表达无关。(3)DCIS-Mi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受累率为17.9%,不伴微浸润的DCIS患者腋窝受累率为0。(4)粉刺样坏死与ER、PR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01),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168)。结论:伴有微浸润的乳腺导管内癌患者应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含有粉刺样坏死的DCIS易发生微浸润,手术方式的选择应倾向于全乳腺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 浸润 粉刺 淋巴转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磷脂酶A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曲蕴慧 庞霞 +3 位作者 赵乐 李晟磊 陈奎生 贺付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Ⅱa及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PLA2-Ⅱa... 目的:探讨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Ⅱa及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蛋白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sPLA2-Ⅱa及cPLA2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PLA2-Ⅱa(75.4%)及cPLA2蛋白(68.4%)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0.0%,26.7%)及正常乳腺组织(13.3%,13.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85及18.989,P均<0.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PLA2-Ⅱa及cP-LA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有关(sPLA2-Ⅱa:χ2=6.428、16.336和6.007,P均<0.05;cPLA2:χ2=10.072、7.140和3.959,P均<0.05),且二者表达有关(rp=0.373,P=0.002)。结论:sPLA2-Ⅱa及cPLA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浸润、转移及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磷脂酶A2 胞浆磷脂酶A2 乳腺浸润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