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103例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余科达 狄根红 +4 位作者 吴炅 陆劲松 沈坤炜 沈镇宙 邵志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2-366,共5页
背景与目的:和单侧乳腺癌相比,目前对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breast cancer)的了解相当有限。本研究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了2001年1月~2005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3位确诊为原发性... 背景与目的:和单侧乳腺癌相比,目前对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breast cancer)的了解相当有限。本研究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了2001年1月~2005年6月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3位确诊为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双侧乳腺癌患者占同期全部患者的3.22%,同时性(12个月以内)双侧乳腺癌27例。并分别回顾了发病年龄、月经情况、肿块大小、治疗方式等资料,侧重分析单/双侧,第一/第二侧,同时/异时性乳腺癌的临床分期、腋淋巴结状态和病理类型的差别。结果:双侧乳腺癌较单侧乳腺癌起病早(P〈0.001)。舣侧发病中位间隔时间48个月(0~480个月)。比较单/双侧乳腺癌发现双侧癌有更多O/I期病例,单侧癌中浸润性导管癌比例较高(P=0.017)。双侧乳腺癌内第一/第二侧间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同时性双侧乳腺癌较异时性痛淋巴结转移数更少(P=0.031),浸润程度更低(P=0.031),导管内癌比例更高(P=0.012)。未发现浸润性小叶癌在单/双侧间发病有差别。治疗方式上,第二侧癌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的比例大大提高(10.8%和2.6%,P=0.042)。按第二原发出现算起,经过中位13个月的随访,有3例复发或转移,1例死亡。结论:对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单侧发生后宜积极随访以早期检出对侧病变。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有较早的临床分期和较高的DCIS比例,为乳腺癌保乳手术提供了条件,但也不能忽视双侧乳腺癌潜在较高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肿瘤 同时性和异时性 病理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0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德善 罗建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12期940-94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双侧乳腺肿瘤 诊断 乳腺 治疗
下载PDF
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3
作者 刘昕 高海东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465-469,共5页
乳腺癌单发患者对侧乳腺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群体,然而,双侧乳腺癌双侧病灶间的关联性目前并不明确,对侧乳腺的二次肿瘤是独立原发肿瘤还是首发肿瘤的相继转移事件仍处于讨论阶段。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于双侧乳腺癌的病... 乳腺癌单发患者对侧乳腺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群体,然而,双侧乳腺癌双侧病灶间的关联性目前并不明确,对侧乳腺的二次肿瘤是独立原发肿瘤还是首发肿瘤的相继转移事件仍处于讨论阶段。随着科研水平的进步,人们对于双侧乳腺癌的病因学研究已不拘泥于流行病学方面,而是致力于从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来揭示双侧病灶间的关联性,明确二次肿瘤的来源,指导单侧乳腺癌患者积极预防双侧乳腺癌,为双侧乳腺癌患者选择适当的个体化治疗。目前,已有观点认为首发侧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激素受体水平对于对侧肿瘤的发生和病理学特征有一定的指导和预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肿瘤 诊断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外科治疗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苑树俊 李世拥 +1 位作者 徐一石 袁强 《华北国防医药》 2008年第3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发性 外科手术 鉴别诊断 综合 预防
下载PDF
安珂(EnCor)微创切除70例双侧乳房良性肿瘤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侯利华 张孔明 +2 位作者 孙艳 范仁宴 曹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0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双侧乳房肿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安珂(En Cor)微创旋切系统对70例双侧乳房肿瘤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术后疗效。结果:70例双侧乳房肿瘤均准确完全切除,病理报告示:双侧纤维腺瘤26例;双侧乳...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双侧乳房肿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应用安珂(En Cor)微创旋切系统对70例双侧乳房肿瘤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术后疗效。结果:70例双侧乳房肿瘤均准确完全切除,病理报告示:双侧纤维腺瘤26例;双侧乳腺腺病15例;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15例;右侧纤维瘤、左侧腺病6例;右侧腺病、左侧纤维瘤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右侧纤维瘤、左侧囊肿2例。术后手术残腔淤血4例(予注射器抽吸处理治愈),皮下瘀斑3例,1~3个月后瘀斑消失。术后切口无感染,切口小而隐蔽,瘢痕不明显,乳房外观形态正常。术后3个月B超复查未见肿瘤残留,患者恢复好。结论:B超引导下安珂微创切除双侧乳房良性肿瘤在临床使用中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微创、恢复快、外观美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 安珂微创切除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仲坚 唐金海 +1 位作者 马蓉 秦建伟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7%,发病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3岁...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7%,发病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3岁.同时性双侧乳腺癌7例,发病年龄41~54岁,中位年龄47岁,5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9例,第2癌的发病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8岁,1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第1癌与第2癌间隔14个月至196个月不等,中位间隔时间52个月.结论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早,多见于绝经前.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一侧发生乳腺癌后宜积极随访对侧乳腺,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应坚持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肿瘤 同时性 异时性 病理
原文传递
螺旋断层放疗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贺先桃 龙雨松 +5 位作者 谭军文 李钢 冯永富 杨慧 陆颖 王占宇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3-949,共7页
目的研究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治疗出束时间差异, 探讨HT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选取2017年2月... 目的研究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 H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在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治疗出束时间差异, 探讨HT技术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并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9例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每例患者分别使用Precision计划系统制定HT计划和RayStation计划系统制定VMAT计划。所得所有计划按照计划类型分为HT组和VMAT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的剂量学参数及治疗出束时间。结果两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治疗要求。HT组的靶区覆盖度(D_(95%)和V_(100%))、适形指数CI、平均剂量D_(mean)和中位剂量D_(50%)均优于VMAT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3.39、-5.03、3.76、4.97, P < 0.05);两组计划的靶区最大剂量D_(2%)、最小剂量D_(98%)、高剂量体积V_(107%)和V_(110%)、均匀性指数H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OAR方面, HT组的双肺V20、D_(mean)均明显低于VMAT组, 但双肺V5明显高于VMAT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1、3.83、-2.81, P < 0.05);同时HT组明显降低了心脏的V_(20)、V_(30)、V_(40)、D_(mean)以及肝脏的V20、D_(mea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2.83、-2.74、5.93、4.57、4.48, P < 0.05);其他OAR脊髓、甲状腺、肱骨头的受照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T组的治疗出束时间显著高于VMAT组(t =11.32, P < 0.05)。结论与VMAT相比, HT具备更大的剂量学优势, 能提供更优的靶区覆盖度、适形度和平均剂量, 且可明显降低OAR双肺、心脏和肝脏的整体受照剂量, 但双肺的低剂量区V5、治疗时间多于VMAT, 不过仍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故可考虑将HT技术应用于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改良根治术后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螺旋断层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剂量学
原文传递
双侧乳腺癌40例组织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慧兵 王越华 易铁男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2期827-830,共4页
目的 分析40例双侧乳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临床判断对侧乳腺癌是原发性还是同侧转移性的合适和简便方法。方法 根据Chaudary组织学标准,对16例同时发生和24例不同时间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和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N... 目的 分析40例双侧乳腺癌的组织学特点,探讨临床判断对侧乳腺癌是原发性还是同侧转移性的合适和简便方法。方法 根据Chaudary组织学标准,对16例同时发生和24例不同时间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和生物学指标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Nottingham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是否过表达。结果 40例 患者首次诊断乳腺癌的平均年龄为41岁(26~68岁)。在不同时间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中,对侧乳腺癌的确诊距离首次诊断乳腺癌的平均时间为34个月(7~209个月)。在同时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中,组织学类型一致者占93.8 %(15/16),非同时发生者为58.3 %(14/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同时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中,肿瘤分期一致者占68.8 %(11/16),非同时发生者为25.0 %(6/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在同时发生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中,PR表达的一致率为87.5 %(14/16),非同时发生者为54.2 %(13/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两者ER表达和Her-2表达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果不考虑Chaudary标准和研究病例数量的局限性,联合应用组织学类型、肿瘤分期和PR状态可大致鉴别对侧乳腺癌是原发性还是同侧转移性。双侧同时发生的乳腺癌为转移性的可能性大,非同时发生的为原发性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学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9
作者 姚玲莉 王金秋 +1 位作者 叶丹 郭宇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步发生原发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隐匿型乳腺癌的发现增加,其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老龄、-级乳腺癌家族史.癌前病变硬化性腺病与首发癌病理特点是目... 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是指两侧乳腺同步发生原发肿瘤.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隐匿型乳腺癌的发现增加,其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老龄、-级乳腺癌家族史.癌前病变硬化性腺病与首发癌病理特点是目前认可的危险因素。与单侧乳腺癌相比,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预后不佳。应增强高风险女性风险意识,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非触及病灶。通过对高风险单侧乳腺癌患者采取各项预防性治疗,可有效减少乳腺癌事件.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文献,阐述同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病理组织学特征、预后和预防性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同时性乳腺 危险因素:病理 预防与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