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9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洪智 宋科官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4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健康教育 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医疗水平 医疗费用 手术技术
下载PDF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附16例32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胡裕桐 沈是铭 +2 位作者 贾学文 毛宾尧 应忠追 《现代实用医学》 2002年第9期471-472,共2页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假体 髋骨关节 先天性髋脱位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附1例报告)
3
作者 刘勇 史秀兰 +2 位作者 洛桑旦增 旦增旺堆 彭超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96-96,共1页
目的:探讨双髋关节疾患同时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征;高原环境中降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手术高危性的措施。方法:分析1997年8月对1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临床资料,选用LANDOCH... 目的:探讨双髋关节疾患同时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的适应征;高原环境中降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手术高危性的措施。方法:分析1997年8月对1例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临床资料,选用LANDOCHINE公司产吉坦-TITAN髋关节,术前10天应用低右500ml/d·静滴。结果:1、术前血红蛋白从230g/L降至155g/L;2、术后患者出现持续80小时精神高度亢奋状态,3、术后20个月随访,双行功能优良各1侧。结论:1、对具有明确手术指征、条件许可者,在充分准备下施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防关节置换是可行的;2、低右的应用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防范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本类手术的高危佳效果肯定,3、术后持续精神亢奋原因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西藏自治区 人工关节置换 血液流变学 人民医院 缺血性坏死 高原环境 手术指征 髋关节
下载PDF
1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返修术后的护理
4
作者 孙艳春 李艳会 佟影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3期1745-1745,共1页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假体返修术 病情观察 护理技术 心理护理
下载PDF
3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秀敏 郭秀颖 孙亚男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6
作者 于共荣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11期849-849,共1页
关键词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心理护理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雷光华 陈鑫 +5 位作者 李康华 龙文荣 胡建中 胡懿合 邓展生 廖前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4年3月,对15例(30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1例(22髋),女4例(8髋);年龄35~70岁;病程1~50年(平均4.8年)。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12~45分,平均27分。其中5例采用S...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4年3月,对15例(30髋)患者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1例(22髋),女4例(8髋);年龄35~70岁;病程1~50年(平均4.8年)。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12~45分,平均27分。其中5例采用Smith-Peterso切口,10例采用后路Morre切口。结果手术时间3h25min^5h,平均4h10min,术中输血400~2400ml,平均1160ml。15例均获随访3~35个月,平均18个月,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70~100分,平均86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9分(27~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因“心肌梗死”死亡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能独立行走,自理生活。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但在选择病例时应慎重,并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 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关节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西藏首例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伴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8
作者 付丽萍 拉巴卓玛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西藏自治区 手术期护理 缺血性坏死 护理体会 手术方法 护理特点 股骨头 人民医院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观察及护理
9
作者 史凌云 张芳 张荣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行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术前、术后进行专科护理。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但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令人满... 目的探讨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行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术前、术后进行专科护理。结果 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但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定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达97%。结论对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的进行全面性、连续性的护理,是手术成功、提高患者满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同期 护理
下载PDF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手术配合体会
10
作者 徐晓雨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6期1165-1166,共2页
人工关节股骨头置换手术是骨科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常见方法,手术多为单侧人工关节置换,同时行双侧股骨头置换的病例较少,在用物准备及护理上略有不同。现将1例同时行双侧置换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置换手术 配合体 人工关节置换 病例报道 股骨头坏死 骨科治疗 用物准备
下载PDF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11
作者 余启碧 刘右萍 +1 位作者 倪红 蒋欣廷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4期3036-3037,共2页
目的:总结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20例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严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良好... 目的:总结对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以提高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对20例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严密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指导康复训练。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了良好的髋关节功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接受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伴慢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12
作者 袁碕 陆艳霞 +1 位作者 苏小梅 岑春兰 《右江医学》 2002年第6期558-558,共1页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下载PDF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13
作者 高虹 章祖成 闫力新 《海军医学杂志》 2004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累及多个器官,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常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例患者为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本院2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将对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累及多个器官,因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常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本例患者为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在本院2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将对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下载PDF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14
作者 王艳玲 鲁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7期193-194,共2页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8年11月共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4~76岁,平均68岁。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2例,严重双侧骨性髋关节炎伴活动受限2例,双侧股骨颈骨折1例。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 护理 临床资料 髋关节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I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建英 陈清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同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自2008-05—2011-05对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5例,女1例;年龄31~42岁,平均37岁;术前双髋关节骨性强直,活动度0度,5例髋关节屈曲挛缩。结果术后...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同期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自2008-05—2011-05对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5例,女1例;年龄31~42岁,平均37岁;术前双髋关节骨性强直,活动度0度,5例髋关节屈曲挛缩。结果术后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 a,平均27个月,无关节脱位、感染、松动、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3.3%。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髋关节完全强直,行同期双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有利于患者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骨性强直
下载PDF
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郑春山 王景林 张玉明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单纯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施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研究组(45例)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与对照组(8.89%)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均有较高安全性,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
17
作者 吴松 王林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将44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176)和对照组(后外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n=270)。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部分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Harris、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升高,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前方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增大髋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感,并发症少且生活质量高,整体效果优于后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前方入路 后外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臧随政 雷联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水平,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创伤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HHS、BI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IL-1β、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4/40),低于对照组的27.5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围术期指标水平,降低创伤应激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 髋部骨折 关节功能 创伤应激 炎性因子 并发症
下载PDF
直接前侧入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刘丁玮 韦财 +2 位作者 李如辉 曾进强 韦凯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后外侧入路(PLA)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初次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 目的探讨直接前侧入路(DAA)、后外侧入路(PLA)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安全性及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3年4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20例初次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DAA组(125例)和PLA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DAA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短于PLA组(均P<0.05)。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24、36、72h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前,且DAA组患者术后24、36hVAS疼痛评分均低于PLA组(均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DAA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PLA组(均P<0.05)。DAA组患者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低于PLA组(P<0.05)。结论与PLA比较,DAA用于THA可更有效缩短切口长度,缩短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前入路 后外入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段玉强 徐影飞 +2 位作者 王晓彬 刘青松 赵辉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置纳排标准以筛选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共纳入本院收治的6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且64例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22.01~2023.07期间,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随机性”为原则... 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设置纳排标准以筛选研究对象,此次研究共纳入本院收治的64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且64例患者就诊时间均在2022.01~2023.07期间,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随机性”为原则,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包括重新股骨偏心距的观察组,未做重建处理的对照组,共两组,各由32例患者组成。设置观察指标以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关于治疗效果的评估与比较工作,最终得出客观结论。结果 统计学分析治疗后的组间数据:观察组患侧股骨偏心距及治疗前后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髋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髋外展肌力臂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下肢不等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建股骨偏心距不仅能有效增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髋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还有利于患者患肢长度的恢复,在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方面的效果理想,临床推广与学术研究的价值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偏心距重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