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分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东 王先伟 +3 位作者 万晓楠 姜晓辉 崔思福 石军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对双侧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分期接受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浅析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目的对双侧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分期接受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浅析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33例,狭窄程度均为70%-99%。对所有患者分期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均采用全麻,所有病例术中均未采用转流管,其中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sCEA)13例26次,外翻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CEA)20例40次,两期手术时间间隔为0.5-10个月,平均为1.5个月。结果所有手术术中操作顺利,所有患者术后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内均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并且在术后1-36个月的随访中均未出现脑卒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分期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对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两期手术间隔时间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分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临床疗效 策略 间隔时间
原文传递
双侧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单中心15年经验
2
作者 杨耀国 陈忠 +8 位作者 唐小斌 寇镭 王盛 吴章敏 刘晖 张征 何楠 王硕 李健睿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目的研究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15年疗效和长期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EA和CAS治疗的234... 目的研究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15年疗效和长期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2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EA和CAS治疗的234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基线数据、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死亡情况以及术后长期的全因死亡、脑卒中、术侧颈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结果118例行双侧手术治疗。53.85%的患者首次手术为右侧,65.81%首次治疗采用CAS。双侧手术间隔时间2周至11年,中位间隔时间3个月。首次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患者2例,二次手术后围手术期死亡患者1例。术后发生局部皮下血肿18例,高灌注综合征7例,新发缺血性脑卒中19例。206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周期为1~15年,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全因死亡患者28例,其中9例因卒中死亡,6例因脑出血死亡。随访期间发生心梗13例,脑出血10例,卒中31例,术侧再狭窄22例。CAS和CEA患者死亡、脑卒中、再狭窄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中心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和精细的围手术期管理,对双侧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 动脉支架植入 再狭窄 脑卒中
下载PDF
分期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晓楠 刘骏辉 +3 位作者 耿荣鑫 张戈 陈治标 徐海涛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848-85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期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12月分期CEA治疗的17例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双侧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症状均好转或消失。术后发生过度... 目的总结分期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CEA)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12月分期CEA治疗的17例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双侧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症状均好转或消失。术后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小梗塞1例、基底节区出血1例、术区皮下血肿2例,均保守治疗治愈。17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23.5±12.3)个月,头颈部CTA+CT灌注成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未发现再发狭窄。结论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采用分期CEA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 分期 疗效
下载PDF
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不使用转流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被引量:7
4
作者 厉建林 王兵 +3 位作者 王越 丁语 崔文军 王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01-3603,共3页
目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在治疗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患者时,术中不使用转流管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监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 目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在治疗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患者时,术中不使用转流管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监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双侧ICA重度狭窄并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查看患者术后医疗记录有无新发神经病学损害,并随访4~6个月评估神经功能状态。结果:31例患者成功行38例次CEA,7例先后行双侧CEA,所有患者术中均未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或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术后1例患者出现过度脑灌注综合征,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新发神经病学损伤。所有病例在4~6个月随访中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病学症状或体征。结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CEA,术中不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监测亦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剥脱 动脉重度狭窄 血管内转流 脑电图监测
下载PDF
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金勇 樊雪强 +1 位作者 叶志东 刘鹏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分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分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4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症状性患者18例,无症状患者6例。应用... 目的对比分析分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与分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4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症状性患者18例,无症状患者6例。应用CEA和CAS分期处理双侧颈动脉狭窄,观察术后30天及术后1年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15例患者共30例次行分期CEA,其中28例次采用人工血管补片及转流管,2例次行外翻式剥脱术。9例患者共18例次行分期CAS,手术成功率均为100%。CEA组中,1例(6.7%)出现声音嘶哑,1例(6.7%)出现颈部血肿并感染,2例(13.3%)出现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6.7%)术后出现出血性大卒中。CAS组中,3例(33.3%)出现血液动力学抑制。术后1年随访时,CAS组中1例(11.1%)出现心肌梗死。CEA组与CAS组未发现再狭窄,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作,无死亡发生。两组主要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不良事件中未出现血流动力学抑制事件和使用血管升压药物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CEA与分期CAS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均有效,而CAS治疗出现血流动力学抑制几率大,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 动脉支架植入
下载PDF
对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
6
作者 郭锋 凌锋 +5 位作者 张文彬 宋刚 华扬 蔡兵 谌燕飞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对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9月共29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颈动脉狭窄行一侧CE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对侧颈动脉闭塞分为对侧闭塞组17例,对侧... 目的探讨对侧颈动脉闭塞对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围手术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9月共296例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颈动脉狭窄行一侧CEA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对侧颈动脉闭塞分为对侧闭塞组17例,对侧未闭塞组279例。分析两组术中应用转流管情况及术后30 d内的疗效。结果①对侧闭塞组术中转流管应用率为47.1%(8/17),高于对侧未闭塞组的18.3%(51/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②对侧闭塞组应用转流管的8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有4例(4/8),未用转流管的9例中,前交通动脉开放的有2例(2/9),P=0.335。对侧闭塞组应用转流管的患者中,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有3例(3/8),未用转流管者中后交通动脉开放的有9例(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③279例对侧未闭塞组中,术后30 d卒中的发生率为3.2%(9/279),病死率为1.4%(4/279),脑神经损伤、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为3.6%(10/279);对侧闭塞组除2例(11.8%)发生心脏并发症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但两组并发症及病死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有对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在CEA术中会增加转流管应用的比例,尤其是后交通动脉未开放的患者,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闭塞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青 谢满意 +1 位作者 李中林 王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3期1432-143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外科与介入科收治的69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比较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与支架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脑血管外科与介入科收治的69例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分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分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主、次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随访显示,主要不良事件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发生率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次要不良事件如局灶性脑梗死、使用血管升压药物、需要阿托品治疗、高灌注综合征和血流动力学抑制发生率接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再发颈动脉狭窄,无短暂性脑缺血出现,无死亡病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选择分期CEA或分期CAS治疗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结果提示实施分期CAS治疗的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抑制风险增高,对于老年患者合并的多种疾病,上述两种分期手术方法临床应用过程需因人而异才能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剥脱 动脉支架植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三维伪连续及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技术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脑过度灌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颖 徐慧敏 +3 位作者 霍然 王筝 王涛 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及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ASL)技术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脑过度灌注的价值。方法纳入29例CEA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采用3D-pcASL和tASL技术测量手术前后大脑... 目的评价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及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ASL)技术预测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脑过度灌注的价值。方法纳入29例CEA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CA)起始段重度狭窄患者,采用3D-pcASL和tASL技术测量手术前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及各供血区灌注体积(PV),计算总灌注体积(PV_(总))及术侧CBF差值比(DR CBF);比较手术前、后PV_(双侧ICA)、PV_(总)及CBF_(术侧)的差异。根据DR CBF将患者分为过度灌注组(n=6)及无过度灌注组(n=23),比较术前PV_(双侧ICA)、PV_(总)和CBF_(术侧)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CBF_(术侧)、PV_(总)预测术后发生过度灌注的效能。结果CEA术前,过度灌注组CBF_(术侧)明显低于无过度灌注组,PV_(总)明显小于无过度灌注组(P均<0.05);术后CBF_(术侧)较术前增加,PV术侧ICA升高,PV对侧ICA下降(P均<0.05)。根据术前CBF_(术侧)及PV_(总)预测术后发生过度灌注的AUC分别为0.942及0.790。结论3D-pcASL及tASL可用于无创获得脑血流灌注并直观观察、测量侧支循环情况;术前CBF及PV_(总)预测CEA术后发生过度灌注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切除 动脉 脑血管循环 支循环 过度灌注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付文艳 李淑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拟行CEA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50%)患者51例,于术前、术中、术后6~8 h及7~10 d分别行颈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拟行CEA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50%)患者51例,于术前、术中、术后6~8 h及7~10 d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二维图像显示管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大小及回声性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及狭窄部位血流性状,频谱多普勒检测血流动力学改变。术前及术后7~10 d进行CT血管造影(CTA)。结果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手术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为88.23%。超声评估斑块回声性状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较高;51支颈动脉狭窄处流速术中、术后明显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值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1支血管中49支管腔增宽,血流通畅,2支血栓形成;超声与CT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符合率为76.48%;超声评价斑块回声性质明显优于CTA。结论血管超声在术前能够较准确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了解斑块的回声特性及稳定性;术中监测颈动脉能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术后复查可以评价手术效果,减少围术期脑卒中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提高CEA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因此血管超声可以作为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动脉内膜切除 血流动力学 支循环
下载PDF
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后,使用吗啡引起严重呼吸抑制
10
作者 沈七襄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82年第2期64-64,共1页
作者报告1例成年患者,在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后,丧失了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功能,术前使用常规剂量的吗啡后引起严重呼吸抑制。病例报告:女,66岁,二尖办关闭不全,症状逐年加重而入院。术前进行了各项检查,其中颈动脉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颈... 作者报告1例成年患者,在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后,丧失了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功能,术前使用常规剂量的吗啡后引起严重呼吸抑制。病例报告:女,66岁,二尖办关闭不全,症状逐年加重而入院。术前进行了各项检查,其中颈动脉血管造影显示:双侧颈动脉靠近分支处内腔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抑制 吗啡 阿片 动脉内膜切除
下载PDF
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1例报告
11
作者 侯晓平 尹巧香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狭窄 脑梗死 动脉内膜切除 CEA
下载PDF
卵巢切除者颈动脉内膜较厚
12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第11期709-709,共1页
关键词 卵巢切除 动脉内膜 动脉IMT 健康女性 绝经时间 土耳其 切除 膜厚度
下载PDF
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性病变行一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园园 惠品晶 +5 位作者 张白 丁亚芳 颜燕红 黄亚波 胡春洪 方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双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性病变行一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41例ICA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基于血管超声的多模态影... 目的探讨双侧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性病变行一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8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41例ICA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基于血管超声的多模态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双侧ICA重度狭窄性病变,采用一侧CEA治疗。应用CT血管成像(CTA)评估手术前、后的前交通动脉(ACoA)和后交通动脉(PCoA)的开放情况。根据术后ACoA是否开放,分为ACoA开放组(简称开放组,15例)和ACoA未开放组(简称未开放组,26例)。通过经颅多普勒(TCD)和CT灌注成像(CTP)评估两组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并分析其临床转归。结果(1)CTA显示的脑侧支循环变化情况:CEA后ACoA开放率明显增加[术前为4.9%(2/41),术后为36.6%(15/41)];手术侧PCoA均关闭[术前开放率为51.2%(21/41),术后为0%],非手术侧PCoA未改变[术前、后开放率均为46.3%(19/41)]。(2)TCD参数变化:手术前、后比较,开放组和未开放组手术侧、开放组非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升高(均P<0.05),但未开放组非手术侧MCA Vm、PI术前、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组间比较,两组手术侧MCA Vm、PI以及两组非手术侧MCA P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开放组非手术侧MCA Vm较未开放组明显升高(P<0.001)。(3)CTP参数变化情况:手术前、后比较,两组手术侧、开放组非手术侧CTP各参数均明显改善(均P<0.05),而未开放组非手术侧CTP各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组间比较,两组手术侧CTP各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开放组非手术侧CTP各参数较未开放组均改善(均P<0.05)。(4)临床转归:两组手术侧ICA所供应脑组织区域的神经功能缺损均得以改善,而对于非手术侧ICA所供应脑组织区域的神经功能缺损,开放组改善比例高于未开放组(7/15对比5/26,P=0.024)。结论双侧ICA重度狭窄性病变行一侧CEA后,ACoA开放能同时改善非手术侧的脑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 支循环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前、术中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文宏 虞峰 +2 位作者 李菁 张福先 贺茂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术中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方法 1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判断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和眼动脉(OA)开放情况。术中阻断颈动脉后测量残端返流压(... 目的探讨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前、术中颅内侧支循环的判断。方法 1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前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判断前交通动脉(ACoA)、后交通动脉(PCoA)和眼动脉(OA)开放情况。术中阻断颈动脉后测量残端返流压(SP),同时 TCD 监测手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MCA)变化。结果术前 TCD 判断 ACoA 开放3例(占20%),PCoA 开放5例(占33.3%),ACoA 和/或 PCoA 开放共6例,其中有3例 OA 也参与了代偿,OA 开放6例(40%),无侧支开放7例。术中 SP≥50 mm Hg(1 mm Hg=0.133 kPa)8例,SP<50 mm Hg 7例。mvMCA 下降<30%11例,mvMCA 下降>30%4例。判断代偿充分与否,术前 TCD 判断与术中 SP一致9例,占60%,术中 mvMCA 下降与 SP 判断结果一致12例,占80%。术后全部 ACoA、OA 侧支关闭。结论术前 TCD 判断侧支代偿有一定帮助,但术中监测更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动脉狭窄 支循环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
原文传递
分期手术治疗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效果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文军 王兵 +1 位作者 李阳 郭鹏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0期1-4,共4页
目的总结分期手术治疗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期手术治疗的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21例患者行双侧CEA... 目的总结分期手术治疗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分期手术治疗的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组21例患者行双侧CEA治疗,CEA+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组11例患者行分期CEA+CA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共实施CEA53例次,CAS11例次,所有手术均操作顺利,术后脑缺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患者。分期双侧CEA组中,2例出现颈部血肿并感染,3例出现颅神经损伤症状,1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联合CEA+CAS组中,2例出现血流动力学抑制,1例出现心肌梗死。两组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手术治疗双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安全、有效,个体化的手术方式选择对患者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分期 动脉内膜剥脱 动脉支架成形
原文传递
双侧颈动脉近闭塞性狭窄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超 赵岩 +1 位作者 吴玉璋 杨新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同时存在严重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临床治疗困难且风险很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5—7月收治2例双侧颈动脉近闭塞性狭窄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例1患者一期行左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二期同时行右侧颈动脉... 同时存在严重冠状动脉和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临床治疗困难且风险很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5—7月收治2例双侧颈动脉近闭塞性狭窄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其中例1患者一期行左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二期同时行右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例2患者一期行右侧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二期同时行左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并安全出院。一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二期同时行对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双侧颈动脉近闭塞性狭窄同时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可能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 闭塞性 动脉支架置入 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冠状动脉狭窄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颈动脉狭窄的筛查:美国卫生预防服务工作组建议 被引量:6
17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26-529,共4页
关键词 预防服务 发生率 药物治疗 动脉内膜切除 筛查方法 功能超声 CAS ACST 动脉狭窄 围手 非致死性 工作组 证据不足 无症状性 心肌梗死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石祥恩 吴斌 +2 位作者 张永力 周忠清 钱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DSA颈动脉造影证实,其中右侧者9例,左侧者7例;双侧者2例。20侧颈动脉狭窄均程度为:狭窄程度70%~99%者12侧;30%~69%者8侧,其中狭窄程度为40%者1侧。结果18例施行2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效果。方法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DSA颈动脉造影证实,其中右侧者9例,左侧者7例;双侧者2例。20侧颈动脉狭窄均程度为:狭窄程度70%~99%者12侧;30%~69%者8侧,其中狭窄程度为40%者1侧。结果18例施行20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疗效好者16例,中等者1例,差者1例,其中2例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后疗效均好。术后经3个月至2.5年的随访,手术后全部患者无脑卒中发生,并且脑缺血表现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疗效观察 动脉狭窄 狭窄程度 动脉造影 后疗效 有效方法 适应证 DSA 患者 脑卒中
原文传递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出血5例分析
19
作者 黄为昆 王寿林 +2 位作者 陈克俭 李署湘 钟洪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我院自85年至92年7月共作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947例,其中术后出血5例,占0.53%。现将出血原因,预防处理措施及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教训分析 浅静脉 前肌群 原发性甲亢 预防处理 喉返神经 甲状腺次全切除 甲状腺 动脉出血 切除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在同侧卒中的长期预防方面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同样有效
20
作者 李宏建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5-535,共1页
有症状性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成形术比较试验(Endarterectomy Versus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atic Stenosis,EVA-3S)的长期结果强烈表明,对于同侧卒中的长期预防,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 动脉支架置入 预防 卒中 血管成形 动脉狭窄 比较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