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原发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 被引量:4
1
作者 魏娅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1期58-60,共3页
探讨双侧原发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选取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47例,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期单侧乳腺癌患者94例,明确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况。双侧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主要为Ⅱ... 探讨双侧原发乳腺癌妇女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状况。选取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47例,按照1:2的比例选取同期单侧乳腺癌患者94例,明确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况。双侧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主要为Ⅱ~Ⅲ期,导管癌比例显著低于单侧乳腺癌患者,乳腺病史和乳腺癌家族史比例明显高于单侧乳腺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7.23%,无病生存率为63.83%;单侧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30%,无病生存率为79.79%。双侧乳腺癌47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7例,骨转移3例,脑转移1例,肝转移2例,复发7例,总发生率为42.55%;单侧乳腺癌94例,术后发生淋巴结转移15例,骨转移4例,脑转移0例,肝转移1例,复发7例,总发生率为28.7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TNM分期较晚,乳腺病史和乳腺癌家族史比例较高,较单侧乳腺癌患者更易复发转移,远期生存状况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生存状况 复发
下载PDF
双侧原发乳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嘉嘉 彭媛 王殊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68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双侧乳腺癌临床和病理特征和相关性,并对预后...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68名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双侧乳腺癌临床和病理特征和相关性,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发病率占同期全部乳腺癌患者的3.2%。BPBC患者发病年龄小于单侧乳腺癌患者(P=0.00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以12月或24月作为双侧肿瘤发病时间间隔来定义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 BPBC)与异时性双侧原发乳腺癌(meta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m BPBC)时,s BPBC患者预后劣于m BPBC患者(P=0.018,P=0.000);第二原发肿瘤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预后劣于浸润性导管癌(P=0.036)。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肿瘤分期、双侧乳癌发病间隔时间和第二原发肿瘤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是影响BPB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P=0.02,P=0.02,P=0.049)。结论 BPBC发病年龄较早;s BPBC患者比m BPBC预后更差;肿瘤分期、双侧乳癌发病间隔时间和第二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是影响BPB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同时性 异时性 预后
下载PDF
双侧原发乳腺癌(附1例)
3
作者 苏毅 金理华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6年第S1期74-75,共2页
双侧原发乳腺癌(附1例)苏毅主治医师金理华新疆人民医院肿瘤科(830001)原发双侧乳腺癌较少见,尤其为病理组织类型不同的原发双侧乳癌更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52岁,发现左乳无痛肿块三个月,右乳无痛肿块一周... 双侧原发乳腺癌(附1例)苏毅主治医师金理华新疆人民医院肿瘤科(830001)原发双侧乳腺癌较少见,尤其为病理组织类型不同的原发双侧乳癌更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女,52岁,发现左乳无痛肿块三个月,右乳无痛肿块一周,于1990年3月27日以"双侧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原发乳腺癌 乳腺癌术后 原发 改良根治术 腋下淋巴结 原发乳腺癌 病理诊断 乳腺转移癌 乳头凹陷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况、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陈露 陈贡斌 +3 位作者 窦颖 马亚丽 李杨 周威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究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 目的探究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基因扩增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就诊的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SBPBC)患者50例,利用FISH法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数据,如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表达等,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同时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HER-2基因扩增情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FISH结果表明50例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后共有18例,阳性率为36.00%;同时研究表明HER-2扩增情况与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ER、PR表达量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扩增情况与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HER-2呈现阳性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HER-2呈现阴性患者(c2=7.038,P=0.008)。结论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原发乳腺癌 HER-2基因 扩增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林巧 王伟 +5 位作者 权毅 吴斌 何山 李焰 李燕茹 张艳珍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92-500,共9页
目的 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96例女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特点。结果 96例双侧原... 目的 探究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6年1月至2022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96例女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特点。结果 9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第一癌91例为浸润性癌,55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率60.4%;第二癌81例为浸润性癌,36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率44.4%;两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第二癌肿块长径越长、组织学分级越高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第二癌ER表达阴性较ER阳性表达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及单侧转移组无病生存率低(P<0.05),双侧病灶ER、PR一致阴性患者预后最差,ER、PR一致阳性患者预后最好(P<0.05),双侧pTNM高分期(III期)较双侧低分期及单侧高分期预后更差(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双侧ER阳性是影响BPBC患者无病生率的保护性因素,双侧肿瘤pTNM高分期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两侧癌灶有一定独立性;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有更高的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风险,预后不良,需密切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临床病理 腋窝淋巴结转移 预后
下载PDF
41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肖宇 雷玉涛 +2 位作者 赵红梅 王墨培 梅放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859-2863,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1例BPBC与409例单侧乳腺癌(unilateral breast cancer,UBC)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分析BP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41例BPBC与409例单侧乳腺癌(unilateral breast cancer,UBC)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分析BP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结果:BPBC组中第二侧原发乳腺癌中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比例显著高于第一侧原发乳腺癌(17.1%∶2.4%,P=0.005)。BPBC组中一级或二级亲属患乳腺癌的比例显著高于UBC组(24.4%∶6.3%,P=0.001)。与UBC相比,BPBC组在发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无显著差异。8例同时性BPBC中,4例患者对侧乳腺触诊阴性,通过乳腺钼靶成像发现微小钙化进而诊断为BPBC。结论:乳腺癌家族史是BPBC明确的发病危险因素,乳腺钼靶检查有助于对侧触诊阴性的同时性BPBC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原发乳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危险因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波 钱军 喻大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MBPB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BPBC患者及154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第一癌诊断年龄、第一癌术前月经状态,是否伴有高血压,第一癌最大径、区域淋巴结状...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发生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MBPB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MBPBC患者及154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B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第一癌诊断年龄、第一癌术前月经状态,是否伴有高血压,第一癌最大径、区域淋巴结状态、微血管受累、分子分型,乳腺癌家族史、良性乳腺肿瘤病史的差异。结果 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年龄小于UBC组(t=3.5784,P<0.05);MBPBC组第一癌被诊断时未绝经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3333,P<0.05);两组间合并高血压情况无明显差异(χ~2=0.1628,P>0.05);MBPBC组第一癌癌肿平均最大径大于UBC组(t=3.9769,P<0.05);MBPBC组第一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UBC组(χ~2=4.4128,P<0.05);MBPBC组第一癌微血管受累与UBC组无明显差异(χ~2=0.3172,P>0.05);MBPBC组第一癌三阴型多见(58.33%),UBC组Luminal B多见(32.46%),两组分子分型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11.9124,P<0.05);MBPBC组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2727,P<0.05);MBPBC组有乳腺良性肿瘤史例者明显多于UBC组(χ~2=4.4020,P<0.05)。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最大径大、区域淋巴结转移、三阴型基因表型、乳腺癌家族史、乳腺良性肿瘤病史是乳腺癌术后发生MBPBC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时性 双侧原发乳腺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韦常宏 韦薇 +2 位作者 林思彤 陈肖瑜 陈军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 目的分析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S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特点。方法 SBPBC患者44例(SBPBC组,根据肿瘤组织体积大小分为第一癌和第二癌),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132例(UPBC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子分型、治疗随访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SBPBC组44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32例,有家族史者30例,绝经者9例(9/44); UPBC组132例患者中,年龄≤50岁者45例,有家族史者34例,绝经者81例;两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和UPBC组T2期患者分别为27、16和51例,SBPBC组第一癌与第二癌、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N2~N3期患者分别为10、3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N0~N1期患者分别为41、106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患者分别为40例、121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Ⅲ期+Ⅳ期的患者分别为17、37例,两者相比,P <0. 05; SBPBC组第二癌、UPBC组病理学分期为Ⅱ~Ⅳ期的患者分别为27、11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UPBC组Ki-67阳性率≥14%的患者分别为39、87例,两者相比,P <0. 05。SBPBC组第一癌乳腺导管(Luminal) A型17例、Luminal B型23例、Her-2过表达型3例、基底样型1例,第二癌Luminal A型22例、Luminal B型19例、Her-2过表达型2例、基底样型1例; UPBC组Luminal A型45例、Luminal B型46例、Her-2过表达型13例、基底样型28例; SBPBC组第一癌、第二癌与UPBC组相比,P均<0. 05。SBPBC组、UPBC组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5个月和59个月,两组相比,P <0. 05。结论与UPBC相比,SBPBC的发病年龄低且大多数发生在绝经之前,患者多有家族史,病理分级和分期较高,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无病生存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 原发乳腺癌 原发乳腺癌 原发乳腺癌 同时性原发乳腺癌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90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维娜 陈海霞 +3 位作者 张银华 王翠翠 张焕 蒲红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0例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中73例双侧浸润性乳腺癌(bilateral invasive breast cancer,BIBC)...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90例BPB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并总结其中73例双侧浸润性乳腺癌(bilateral invasive breast cancer,BI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90例BPBC中73例为BIBC,4例为双侧乳腺原位癌,13例为单侧浸润性癌、单侧原位癌,11例患者死亡,均为BIBC组患者。双侧乳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特征倾向一致性。BIBC中第一原发癌的临床分期、肿瘤T分期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高于第二原发癌(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双侧乳腺癌ER阳性是预后相关保护因素,双侧乳腺癌高临床分期是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BPBC中BIBC数量最多,预后最差。双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激素受体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ER一致阳性者预后最佳,ER一致阴性者及双侧乳腺癌高临床分期的患者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发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预后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两癌间隔时间对ER PR HER-2表达一致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庄新荣 刘红 王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77-780,共4页
目的:分析两癌发生间隔时间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一致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v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病理资料,按... 目的:分析两癌发生间隔时间对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一致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66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v breast cancer,BPBC)患者的病理资料,按照两癌发生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组,侧重分析不同组内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ER、PR、HER-2表达的一致性及两癌间隔时间对BPBC预后的影响结果:BPBC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的ER、PR、HER-2表达呈正相关,两癌间隔时间≤12个月的BPBC双侧ER、PR、HER-2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两癌间隔时间>12个月的BPBC双侧ER、PR、HER-2表达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癌间隔时间≤12个月较>12个月发生者远期生存率低,预后差结论:12个月内发生的BPBC两癌在ER、PR、HER-2表达方面具有较高的相似性,远期生存率较低,同异时性BPBC以12个月划分更能反映两癌之间的联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雌激素与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毅 姜军 +1 位作者 封传悦 范林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80-2082,共3页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 (Es troga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inrecetor ,PR)表达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ER、PR表达情况 ,分析...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 (Es troga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inrecetor ,PR)表达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ER、PR表达情况 ,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双侧乳腺癌发生率为 3 2 %,单侧乳腺癌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 5 3 2 %和 41 2 %,双侧乳腺癌中第一原发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 69%和 5 1%,第二原发癌中分别为 65 %和 48%,浸润性小叶癌在单侧乳腺癌中占 11 6%,在双侧乳腺癌第一、二原发癌中分别占 3 4 4%和 41 3 %,单侧乳腺癌与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腋淋巴结状况相似。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有较高的ER表达 ,浸润性小叶癌与双原发癌发生有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ER PR
下载PDF
对于划分同、异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间隔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昊天 段晶晶 +1 位作者 毛洁飞 曹旭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195,共3页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癌症病灶,是多发癌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病间隔时间的长短又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cancer,sBPBC)...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独立的癌症病灶,是多发癌的一种类型。根据发病间隔时间的长短又分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cancer,sBPBC)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metachronous 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mBPBC),但是到底以多长的发病间隔时间为标准进行同、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的划分,国内外尚未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同时性 异时性 时间间隔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佟凌霞 陈丽萍 王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8-12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诊断分 超声 恶性肿瘤 异时性 同时性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涌涛 甫拉提.吾瓦力汉 +1 位作者 欧江华 倪多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56-659,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 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6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54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生存率采用Kaplan-Me...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Bilateral Pri 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6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54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的方法计算,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BPBC的5年累计生存率为57.9%,同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Synchronous BPBC,sBPBC)的生存率与异时性原发性双侧乳腺癌(Metachronous BPBC,mBPBC)的生存率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第一侧肿瘤分期、第二侧肿瘤分期、第二侧肿瘤激素受体情况对生存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第二侧肿瘤分期、第二侧肿瘤激素受体情况是影响患者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预后与两侧肿瘤均有关,在治疗过程中要兼顾二者情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预后分析 生存率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小红 赵虹 +1 位作者 顾锡冬 胡袁媛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9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分子亚型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预后情况及第一癌与第二癌间各分子亚型的一致性。结果 (1)检出第一癌Luminal A型65例...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各分子亚型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预后情况及第一癌与第二癌间各分子亚型的一致性。结果 (1)检出第一癌Luminal A型65例,Luminal B型17例,HER-2过表达型13例,TNBC型21例;第二癌Luminal A型67例,Luminal B型15例,HER-2过表达型10例,TNBC型24例。BPBC第一癌与第二癌在分子亚型上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肿瘤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各亚型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各分子亚型的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TNBC型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分子亚型(P<0.01)。结论第一癌发病年龄早、肿瘤直径大、病理组织学高分级和TNBC分子亚型是BPBC发病及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分子亚型 生存率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彤 荀培 +2 位作者 李海欣 陈可欣 刘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3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其与单侧乳腺癌(UBC)的预后。方法收集205例BPBC和1677例U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比较两者在病史背景、临床情况、组织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BPBC占同期全部乳腺癌...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其与单侧乳腺癌(UBC)的预后。方法收集205例BPBC和1677例UB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比较两者在病史背景、临床情况、组织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BPBC占同期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5%;BPBC患者较UBC患者:40岁之前及绝经前发病比例高,初潮年龄早,初产年龄晚,既往乳腺良性疾病史及乳腺癌家族史阳性率高,肿瘤直径>5cm比例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后三者为BPB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罹患对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约1.6倍(OR=2.631);二者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BPBC远处转移率为20.0%,与UBC(23.1%)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322);UBC的5年、10年生存率为81.4%和72.3%,以第一癌为起点计算生存时间,BPBC5年生存率87.4%,10年生存率80.2%,与UBC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41);以第二癌为起点计算生存时间,BPBC5年生存率80.0%,10年生存率72.4%,与UBC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437)。结论 BPBC与UBC的预后无显著差异。有乳腺癌家族史、肿瘤直径>5cm、既往乳腺病史及40岁前发病的乳腺癌患者是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格外重视术后对侧乳腺的监测。BPBC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密切关系,可能成为预防BPBC的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发乳腺癌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P-gp LRP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红 赵晓亮 郎荣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5-387,396,共4页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89~2000年收治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5例,同时随机选取单侧乳腺癌病例41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gp与LRP在双侧乳腺...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在双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我院1989~2000年收治的原发性双侧乳腺癌45例,同时随机选取单侧乳腺癌病例41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P-gp与LRP在双侧乳腺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侧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1)双侧乳腺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侧乳腺癌中P-gp表达率分别为66.7%、46.7%、26.8%。显示双乳癌第一癌比单侧乳腺癌P-gp表达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双乳癌第一癌、第二癌及单乳癌中LRP表达率分别77.8%、75.6%、52.3%,显示双侧乳腺癌第一癌及第二癌比单侧乳腺癌LRP表达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2)P-gp、LRP表达与双乳癌原发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无关,与临床分期有关。LRP与双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3)双侧乳腺癌第二癌P-gp的表达情况与复发转移情况有关,P-gp、LRP的不同表达状态与双乳癌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gp、LRP可能与双侧乳腺癌发病有关,它们有可能成为遴选双侧乳腺癌高危患者的蛋白检测指标和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P-糖蛋白 肺耐药蛋白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多种相关癌基因与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春森 林舜国 +2 位作者 韩晖 黄鹤光 陈大良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研究分析2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表达情况,并与同期单侧乳... 目的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研究分析2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表达情况,并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结果在同期650例乳腺癌中,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0例,占3.07%,第一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60%和50%,第二癌的ER、PR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分别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和第二癌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30%(6/20);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20)和40%(8/20);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12/20)和60%(12/20),它们与同期单侧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相关癌基因Her-2、p53、nm23及其ER、PR受体改变没有特异性,与单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相仿,治疗上应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癌基因
下载PDF
单双侧原发性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差异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董赟 梅金红 +4 位作者 黄先明 刘志良 黄传生 吴毓东 孙正魁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11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法,分别检测原发性单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的表达,探讨原发性双乳癌与单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性。方法收集单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病例各30例(均为浸润性癌,含或不含导管内癌成... 目的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法,分别检测原发性单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的表达,探讨原发性双乳癌与单侧乳腺癌的预后差异性。方法收集单侧乳腺癌、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病例各30例(均为浸润性癌,含或不含导管内癌成分),采取同年份配对抽样法选取病例。蜡块共90份(单侧乳腺癌蜡块30份、双侧乳腺癌蜡块60份),制备组织芯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60例共90份普通切片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阳性(3+)13例、可疑阳性(2+)42例、阴性(1+或0)35例;利用组织芯片进行FISH检测结果显示,HER-2扩增的有11例,无扩增的为79例。IHC和FISH结果符合率为87.7%(79/90),两者相关(P<0.01),利用组织芯片检测双侧乳腺癌标本更加直观。3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9例、扩增率为30%,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HER-2基因扩增2例(均为单侧)、扩增率为3.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3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22例(73%),30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3年生存28例(93%);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制备组织芯片后,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扩增更加准确直观,原发性双乳癌患者中HER-2基因阳性表达率低于单侧乳腺癌患者,原发性双乳癌患者预后优于单侧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作为独立评估预后因素,其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组织芯片 原发乳腺癌 HER-2 乳腺癌
下载PDF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薛梅 李静 李二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并与其临床查体、病理类型对照,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2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X线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相似系数,分析双侧乳腺癌X线表现及病理类型是否具有... 目的:分析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并与其临床查体、病理类型对照,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2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X线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计算相似系数,分析双侧乳腺癌X线表现及病理类型是否具有相似性。结果:同时性双原发乳腺癌有相似X线表现的共有7例(7/19),不同的有12例(12/19);异时性双原发乳腺癌有相同病理类型的有8例(8/10),无1例有完全相似的影像表现。在病理类型上,双侧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居多,有相同病理类型的7例(7/19),不同病理类型的12例(12/19)。双侧具有相同X线表现的7例中,病理类型相同的仅3例;双侧病理类型相同的15例中,仅有3例X线表现相同。结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在X线表现上没有必然相似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X线表现相同与其病理类型相同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相似性 病理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