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与分期双侧开颅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顺进 陈旭东 +1 位作者 王伟明 金一勤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6期1198-1199,共2页
目的探讨Ⅰ期与分期双侧开颅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Ⅰ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 目的探讨Ⅰ期与分期双侧开颅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行双侧开颅手术治疗的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Ⅰ期双侧开颅手术,对照组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的良好率(69.8%)显著高于对照组(3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GO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GO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中GCS评分6分以上患者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方式和时间窗的选择对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Ⅰ期双侧开颅手术较分期双侧开颅术的疗效更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多发性内血肿 双侧开颅术 时机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3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34例)和实验组(39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双侧入路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单侧入路开颅手术... 目的对比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情况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34例)和实验组(39例)。参照组患者使用双侧入路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单侧入路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嗅觉失常和精神障碍发生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159.4±39.2)min、术中出血量(212.4±45.1)ml均优于参照组的(210.1±34.7)min、(342.1±53.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嗅觉失常率为15.38%(6/39)、精神障碍发生率为10.26%(4/39),均低于参照组的23.53%(8/34)、14.71%(5/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84.62%(33/3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8.82%(2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治疗中,使用单侧入路开颅术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可清除颅内血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术 额叶脑挫裂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41例)。单侧组给予单侧开颅术,双侧组给予双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73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41例)。单侧组给予单侧开颅术,双侧组给予双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嗅觉障碍、精神障碍发生率等,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格拉斯哥(GOS)评分优良率。结果与双侧组相比,单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嗅觉障碍和精神障碍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单侧组GOS评分优良率为87.5%,明显高于双侧组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开颅术是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嗅觉障碍、精神障碍发生率,并显著改善预后,疗效优于双侧开颅术,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术 额叶脑挫裂伤伴内血肿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效果
4
作者 陈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
细致分析单侧、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2年9月就诊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双侧开颅术)、特殊治疗组(单侧开颅术),每组53例,对比结果。结果 特殊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细致分析单侧、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方法选2021年3月-2022年9月就诊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双侧开颅术)、特殊治疗组(单侧开颅术),每组53例,对比结果。结果 特殊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该组患者嗅觉失常率为9.43%,精神障碍发生率为9.43%,普通治疗组患者嗅觉失常率为24.52%,精神障碍发生率为26.41%,特殊治疗组发生率比普通治疗组低;特殊治疗组恢复良好率为86.79%,普通治疗组为54.71%,前者术后恢复情况优,有差异(P<0.05)。结论 经单侧开颅术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效果满意,对患者形成的损害较轻微,术后可快速恢复,对提升其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术 额叶脑挫裂伤 效果
下载PDF
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朱会文 卢海芹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行双侧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总结治疗体会。结果...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行双侧开颅术治疗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身体恢复情况进行评分,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患者的颅内压呈下降趋势。患者中死亡3例,占6.00%;恢复良好24例,占48.00%;中等残疾16例,占32.00%;重度残疾6例,占12.00%;处于植物状态1例,占2.00%。结论对有双侧开颅指征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双侧开颅手术,能有效提高救治效果,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和做好围术期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术 重型脑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姜兴旺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3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需要开颅术治疗的患者51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29例)和双侧组(22例),比较...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需要开颅术治疗的患者51例,按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单侧组(29例)和双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嗅神经损伤及精神障碍发生率。结果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63.7±41.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03.4±52.8)mL,住院时间(24.6±5.9)d,术后随访6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79.3%(23/29),嗅神经损伤率为20.7%(6/29),精神障碍发生率为27.6%(8/29);双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2.5±51.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27.1±57.4)mL,住院时间(32.6±8.2)d,术后随访6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59.1%(13/22),嗅神经损伤率为40.1%(9/22),精神障碍发生率为45.5%(10/22)。单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双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双侧组,术后嗅神经损伤及精神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双侧组。结论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开颅术 额叶脑挫裂伤 内血肿
下载PDF
双侧开颅不同手术时机与方式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雷 孙传正 何永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68例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资料。68例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为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为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一期双... 目的探讨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68例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治疗资料。68例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为一期双侧开颅手术,B组为分期双侧开颅手术,对比分析两组近期疗效。结果一期双侧开颅手术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分期双侧开颅组(P<0.01),重残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患者就诊时间、受伤机制、临床症状、CT特点对术式的合理选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适宜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时间安排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倡双侧多发血肿一期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多发性内血肿 治疗 双侧开颅术 预后
下载PDF
单双侧开颅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曹少鹏 杜爱玲 +1 位作者 李玉堂 季泰令 《中国伤残医学》 2016年第2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06年2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的51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开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25例)和双侧组(26例...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开颅手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方法:选取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06年2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的51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开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25例)和双侧组(26例)。单侧组行单侧开颅术,双侧组行双侧开颅术。比较2组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评估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单侧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嗅神经损伤和精神障碍的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5);单侧组GOS评分判定为重残的明显低于双侧组(P<0.05)。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进行一侧开颅手术可以使手术时间减少,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提高安全系数,颅内血肿清除率高,并可以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双侧开颅术 NSE S100Β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群涛 杨恬甜 +1 位作者 桂志勇 赵晓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5期46-46,共1页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A、B两组(A=38,B=38),A组行双侧开颅术,B组行单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手术预后优良率和精神障碍、嗅觉障碍... 目的观察单侧与双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6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分为A、B两组(A=38,B=38),A组行双侧开颅术,B组行单侧开颅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手术预后优良率和精神障碍、嗅觉障碍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A组(P<0.05);B组预后优良率高于A组(P<0.05);B组精神障碍和嗅觉障碍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单侧开颅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神经损伤发生风险,且能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脑挫裂伤 双侧开颅术 疗效
原文传递
双侧开颅去骨瓣术对重度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伟 王冰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949-951,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术对重度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术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仅行病灶侧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为对照...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术对重度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术治疗的40例重症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收治仅行病灶侧去骨瓣减压术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变化、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脑膨出、术后迟发性血肿、术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OS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双侧瞳孔<3h中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术能够降低重度颅脑损伤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 重度脑损伤 瞳孔散大 疗效
下载PDF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冠 黄卫民 施波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22期4339-4341,共3页
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共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单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和比较... 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共60例,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单侧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干预后血压、颅内压、血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颅内压水平明显更低(P〈0.05)。(2)与对照组对比,干预后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更高(P〈0.05)。与干预前对比,干预后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CS)明显升高(P〈0.05)。(3)与对照组(30%)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更低(P〈0.05)。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 对冲性重型脑损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冉 张利通 许红旗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57-658,共2页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 目的比较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安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43例。单侧组患者接受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治疗,双侧组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预后优良率、手术前后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侧组预后优良率高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低于术前,双侧组术后颅内压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标准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可有效降低双侧对冲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重型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标准单外伤大骨瓣减压窗
下载PDF
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周 蒲景礼 莫建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3期3023-3024,共2页
观察并对比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取收治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试验组... 观察并对比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应用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取收治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试验组实施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观察两组的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57.5%,对照组为2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治疗方案相比,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治疗方面具有更显著的优势,疗效确切,患者预后更好,临床应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 对冲性脑损伤 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
下载PDF
冠状开颅双侧同时减压术治疗颅高压脑疝的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春盛 彭玉峰 丁之明 《现代医院》 2005年第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开颅去骨瓣双侧同时减压术治疗颅高压脑疝的疗效. 方法我院1994年6月~2005年2月采用冠状开颅去骨瓣同时减压治疗颅高压脑疝患者68例. 结果存活46例(67%),其中良好(JENNET-V级)5例(8%),轻残12例(18%),重残或植物生存29例(42... 目的探讨冠状开颅去骨瓣双侧同时减压术治疗颅高压脑疝的疗效. 方法我院1994年6月~2005年2月采用冠状开颅去骨瓣同时减压治疗颅高压脑疝患者68例. 结果存活46例(67%),其中良好(JENNET-V级)5例(8%),轻残12例(18%),重残或植物生存29例(42%),死亡22例(33%). 结论冠状开颅去骨瓣双侧同时减压术可提高脑疝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同时减压 高压脑疝 脑干损害 脑损伤 脑膨出
下载PDF
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在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蔡珍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22期3249-3253,共5页
目的探讨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在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108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拟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根据入院单双号... 目的探讨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在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108例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均经临床诊断拟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护理干预,干预1个月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I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及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Karnofsky预后评定表(KPS)评估患者的预后,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HISS评分为(17.39±3.28)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21.44±3.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Fugl-Meyer总分、Barthel指数、KPS评分分别为(10.89±2.03)分、(76.42±4.33)分、(46.83±6.43)分、(92.10±6.36)分,对照组分别为(8.46±2.25)分、(69.10±4.49)分、(39.75±6.45)分、(88.12±7.51)分,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枢性高热发生率和关节僵硬发生率分别为3.70%、1.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52%、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患者术后肢体功能,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性脑损伤 全面系统护理干预 去骨瓣减压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罗江 方立琛 +5 位作者 曾玉春 伍小芳 王伟 唐万里 刘渝 袁晖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较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前者行单侧去... 目的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较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2016年10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期间的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0例.前者行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予以后者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颅内压、脑摄氧量和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颅内压、脑摄氧量无差异(P>0.05).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脑血流指标上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和脑摄氧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P<0.01),颅内压和搏动指数相比于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术后两周观察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6月GOS评分显示观察组良好预后率总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效果优于单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手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骨瓣减压 对冲性脑损伤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浩 刘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9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抽取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抽取时间范围在2015年4月—2018年4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抽取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抽取时间范围在2015年4月—2018年4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良好、植物生存以及死亡人数比较无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残人数较高,且重残人数较低(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无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可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 重型脑损伤 颞顶瓣 植物生存 内压 疗效
下载PDF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长平 《系统医学》 2016年第4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85例确诊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单侧组42例行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双侧组43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采... 目的观察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预后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该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85例确诊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单侧组42例行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双侧组43例行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采用GCS评分评价预后情况。结果双侧组在术后1 d末颅内压(25.26±4.39)mm Hg、术后7 d末(16.55±4.13)mm Hg明显低于单侧组(33.75±4.48)、(25.35±4.37)mm Hg,P<0.05;双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5.81%高于对照组33.33%,P<0.05;双侧组术后GCS评分(10.24±1.36)分高于单侧组(6.78±1.02)分,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改善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预后效果明显,能够快速控制患者的颅内压,在改善预后和提高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外伤大骨瓣减压 去骨瓣减压 内压
下载PDF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绍谦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侧大骨瓣... 目的:探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8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行单侧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实验组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颅内压变化、GCS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3、7 d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实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提高术后GCS评分,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对冲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内压 GCS评分
下载PDF
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及对GC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习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44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神经外科诊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昏迷评分...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应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神经外科诊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2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侧开颅去骨瓣减压,观察组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昏迷评分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的颅内压(10.26±0.95)mmHg相比对照组低,且GCS(16.02±2.36)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几率8.82%相比对照组29.41%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V级所占比70.59%相比对照组52.94%更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通过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能有效下降颅内压,减轻昏迷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预后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昏迷程度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