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矢状窦损伤导致双侧下肢瘫痪1例
1
作者 粱玉敏 叶树铭 +1 位作者 赵明珠 刘卫东 《中华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9期98-99,共2页
关键词 上矢状窦损伤 下肢瘫痪 病例 并发症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双侧面神经瘫痪8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杨培全 龙健中 +1 位作者 冯兵 张夏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认识双侧面神经瘫痪的临床特征,探讨双侧面神经瘫痪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1998年至2010年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双侧面神经瘫痪8例患者,治疗上均予地塞米松、β-七叶皂甙钠、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注射液、大功率超短波治... 目的认识双侧面神经瘫痪的临床特征,探讨双侧面神经瘫痪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1998年至2010年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的双侧面神经瘫痪8例患者,治疗上均予地塞米松、β-七叶皂甙钠、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注射液、大功率超短波治疗、针灸等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时有效5例,8周时痊愈4例,6个月时随访痊愈6例,12个月时随访痊愈7例。结论同时发生双侧面神经瘫痪临床发病率极低,其病因复杂,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双侧面神经瘫痪预后与病因相关,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瘫痪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两种坐姿对双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体位调整的影响
3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45-264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端坐 蜷伏 坐姿 痉挛型脑性瘫痪 体位调整
下载PDF
电刺激对双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躯干控制的影响
4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45-264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电刺激 痉挛型脑性瘫痪 躯干控制
下载PDF
卧式髋外展系统在双侧痉挛性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5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44-2644,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临床应用 卧式髋外展系统 痉挛性脑性瘫痪
下载PDF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双侧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力的客观评定
6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7期2645-2645,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痉挛型脑性瘫痪 肌力
下载PDF
“不予复苏”的决定——三个教学医院的前赡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川东 《中国医院管理》 1986年第3期51-,共1页
“不予复苏”(DNR)的医嘱是常见的,约占教学医院住院病人的1/20。DNR的准则由建议医生与有判断力的病人或无判断力的病人家属联合作出决定。为查明与此有关的问题,汲取决定上的经验教训,作者对三个教学医院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共... “不予复苏”(DNR)的医嘱是常见的,约占教学医院住院病人的1/20。DNR的准则由建议医生与有判断力的病人或无判断力的病人家属联合作出决定。为查明与此有关的问题,汲取决定上的经验教训,作者对三个教学医院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共有3,282例病人,分四组分别于1981年7月1日至1982年7月31日先后住入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Moffitt医院、Fort Miley退伍军人局医院和旧金山总医院普通内科。三个医院均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医院 医院住院病人 普通内科 四组分 尼亚 平均住院天数 日至 经验教训 双侧瘫痪 家庭护理
下载PDF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8
作者 万华瑛 高秀来 《解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68-69,共2页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之一 ,与广泛的自发性门体侧枝循环形成或门体静脉分流术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双侧下肢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其病变往往不可逆。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无统一认识。肝性脊... 肝性脊髓病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并发症之一 ,与广泛的自发性门体侧枝循环形成或门体静脉分流术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双侧下肢对称性痉挛性瘫痪。其病变往往不可逆。肝性脊髓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尚无统一认识。肝性脊髓病与肝硬变和肝性脑病关系密切 ,一般分为 4期。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均有皮质脊髓束脱髓鞘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脊髓病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 并发症 门体静脉分流术 下肢对称性痉挛性瘫痪 肝性脑病
下载PDF
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
9
作者 李栓德 刘洪安 孙建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1期20-21,共2页
颅外一颅内动脉吻合术为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国内自1976年以来采用者日益增多。我院于1980年以来对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人进行了颞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前组分支端侧吻合术61例次,现将其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小结如下。
关键词 闭塞性脑血管病 动脉吻合 大脑中动脉 吻合术 完全性卒中 临床资料 采用者 一过性脑缺血 双侧瘫痪 可逆性脑缺血
下载PDF
出生于丹麦Frederiksborg州4岁儿童残疾的流行病学调查
10
作者 Andersen E. 李车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1991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对出生于同一州队列的4138例儿童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在4岁时作了调查,有残疾的患儿45人占1.1%.从出生至4岁这一期间每千人的发病率:运动障碍5.1,其中大脑性瘫痪4.1、脊髓脊膜突出和脑积水0.5、代谢紊乱0.5;智力低下,重度2.9、中度1.4... 本文对出生于同一州队列的4138例儿童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在4岁时作了调查,有残疾的患儿45人占1.1%.从出生至4岁这一期间每千人的发病率:运动障碍5.1,其中大脑性瘫痪4.1、脊髓脊膜突出和脑积水0.5、代谢紊乱0.5;智力低下,重度2.9、中度1.4、轻度2.7;癫痫4.6;重度视力减退1.4;重度听力减退0.7。45例患儿中只3例仅为出生前后期损害所致。2/3的患儿有胎儿期因素或胎儿朔和出生前后期因素皆有所致。生产性窒息看来是运动障碍和智力低下的罕见因素。早产儿增加了自身大脑性双侧瘫痪的危险性而对智力低下无影响.在智力低下患儿中一半是妊娠年龄低下,半数以上是胎儿期受损害.残疾的流行病学是反应胎儿期、出生前后期和出生以后保健措施的一个重要指征.儿童大脑性瘫痪的流行病学研究已在澳大利亚、英格兰、爱尔兰和北欧完成.Paneth 和Ki(?)ley 1984年发表了一篇综述.重度智力低下在加拿大、英格兰和北欧进行了调查。丹麦Frederiksborg 州1978年出生的儿童在4岁时大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和重度视力、听力减退的发病率作了研究,并试图确定导致残疾的性质和时间.这组儿童的产科资料另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性瘫痪 智力低下 儿童残疾 Frederiksborg 流行病学调查 胎儿期 双侧瘫痪 听力减退 视力减退 前后期
下载PDF
瑞典的脑瘫总体变化模式:1995—1998年新生儿的脑瘫病因与发病率研究
11
作者 Himmelmann K. Hagberg G. +1 位作者 Beckung E. 张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A03期3-3,共1页
Aim: This is the ninth report from the western-Swedish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and origin of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covering the 88 371 live births in the area in 1995-1998. Birth characteri... Aim: This is the ninth report from the western-Swedish study of the prevalence and origin of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covering the 88 371 live births in the area in 1995-1998. Birth characteristics, neuroimaging findings and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recorded, prevalence was calculated, and aetiology was analysed. Results: The study comprised 17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i.e. a prevalence of 1.92 per 1000 live births. Excluding eight post-neonatally derived cases, the gestational age-specific prevalences were 77 per 1000 for children born before 28 wk of gestation, 40 for children born at 28-31 wk, 7 for children born at 32-36 wk and 1.1 for children born after 36 wk of gestation. Spastic hemiplegia, diplegia and tetraplegia accounted for 38% , 35% and 6% , respectively, 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 for 15% , and ataxia for 6% . For the first time, hemiplegia was now most common, due to the decline in preterm diplegia. There was a further increase in full-term 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 The origin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born at term was considered to be prenatal in 38% , peri/neonatal in 35% and unclassifiable in 27% , while in children born preterm it was 17% , 49% and 33%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decreasing trend from the period 1991-1994 continued, both in children born at term and especially in those born preterm.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dyskinetic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born at term was a matter of concern. In this group, a perinatal hypoxic ischaemic encephalopathy had been present in 7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学 活产儿 双侧瘫痪 变化模式 运动性共济失调 缺氧缺血性脑病 足月产儿 出生后 病者 运动障碍
下载PDF
大柴胡汤合白虎人参汤治疗少阳阳明并病
12
作者 陈宗勇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第8期40-40,共1页
患者,男,28岁,2012年9月4日初诊。患者双下肢瘫痪卧床并发热2月余。2011年7月发生车祸损伤腰部,被救出后双侧下肢瘫痪,车祸时适逢暴雨,经淋雨后引发高烧,及时转送到某医院住院治疗,经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合并截瘫。
关键词 住院治疗 白虎人参汤 大柴胡汤 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病 阳明 少阳 下肢瘫痪
下载PDF
手术矫治下唇瘫痪6例报告
13
作者 雷鸣 《中国基层医药》 CAS 1997年第3期58-59,共2页
由于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而引起的下唇单侧或双侧瘫痪,不仅造成唇部形态的改变,而且还能引起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口轮匝肌转移法矫治下唇瘫痪6例,方法简单,并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 由于面神经下颌缘支的损伤而引起的下唇单侧或双侧瘫痪,不仅造成唇部形态的改变,而且还能引起语言、吞咽等功能障碍。我们自1992年以来,采用口轮匝肌转移法矫治下唇瘫痪6例,方法简单,并获得满意的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21~57岁。外伤造成下唇瘫痪2例,手术后遗症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矫治 口轮匝肌 降下唇肌 手术后遗症 转移法 双侧瘫痪 面神经下颌缘支 神经再生 功能障碍 去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