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留和重建股骨距的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2
1
作者 赵建宁 包倪荣 +4 位作者 王北岳 郭亭 曾晓蜂 程秀红 周利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82-485,共4页
目的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有一定治疗难度的疾病,文中旨在评价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对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距或小粗隆移位的高龄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采... 目的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有一定治疗难度的疾病,文中旨在评价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对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距或小粗隆移位的高龄患者施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采用保留或重塑股骨距和小粗隆的方式,回复股骨粗隆部内侧稳定结构,通过Harris评分等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X线片,与术后比较未见差异。Harris评分:优12例,良19例,中3例,差2例。结论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距或小粗隆移位的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要求同时重建股骨距和小粗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粗隆间骨折 股骨距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下载PDF
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孟海亮 王坤正 +1 位作者 王春生 冯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231-4236,共6页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 背景:现有文献对于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于骨水泥与非骨水泥型人工双动型假体的疗效观察很少报道,对于骨水泥型及非骨水泥型假体之间有何差异,国内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4-01/2005-12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对象:选择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颈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患者131例,男39例,女92例,年龄65~98岁,平均79岁。左髋72例,右髋59例。方法:置换前对患有不同程度基础疾病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入院后三四天进行股骨头置换治疗,均为同一术者操做,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骨水泥组采用骨水泥假体治疗;非骨水泥组采用非骨水泥假体治疗。置换后随访3年。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估患髋。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随访期间骨水泥组6例患者死亡,非骨水泥组8例死亡。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4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1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5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7例患者可独立行走,3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骨水泥组9例患者住院时出现合并症,非骨水泥组有15例出现置换后并发症。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1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3.73%。而非骨水泥组仅有5例翻修,其中1例股骨干劈裂,4例假体松动,翻修率8.62%。置换后1年,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随访期间髋臼磨损基本无差异,髓腔占有率非骨水泥组明显高于骨水泥组。两组患者置换后均未见假体脱位、异位骨化及骨溶解。结论:在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 非骨水泥 双动头假体究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生物型双动头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的临床选择 被引量:4
3
作者 耿玮峥 史毅 +3 位作者 韩浩 罗旭 黄涛 陈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75-3677,共3页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选择进行分析。方法108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生物型双动头42例,骨水泥型双动头66例;年龄71~96岁,对比两组双动头置换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 目的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行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的临床选择进行分析。方法108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生物型双动头42例,骨水泥型双动头66例;年龄71~96岁,对比两组双动头置换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对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行Harri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对比差异明显(P<0.05),手术并发症方面差异明显(P<0.05),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2.7±0.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1年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异,Harris评分由术前(10.0±11.00)分提高至末次随访(91.8±5.3)分。结论生物型与骨水泥型两种双动头关节置换各有优缺点,在生物型双动头置换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步骤简便,从而术后出现并发症减少。而对比于高龄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术具有更加稳定可靠、假体松动下沉率低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水泥型双动头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夏雄智 吴少鹏 +2 位作者 张宇 李参天 邓崇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在62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29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髓内钉组),33例接受骨水泥型双...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钉)内固定与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在62例75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29例接受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髓内钉组),33例接受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半髋组),记录术中和术后与手术或内植物有关的并发症、失血量、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在最后1次随访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半髋组在手术时间上显著少于髓内钉组(P<0.01);失血量显著多于髓内钉组(P<0.01);而在负重时间上半髋组明显早于髓内钉内固定组。两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型,严格选择不同手术方法,常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髓内钉固定 骨水泥双动头置换术
下载PDF
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人工双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波 刘士伟 +1 位作者 张冠鹏 杨晨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1期1-4,45,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人工双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型双动头置换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7例,女71例,年龄75~93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取保留... 目的探讨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人工双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型双动头置换患者纳入本研究,男27例,女71例,年龄75~93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采取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方法)和对照组(不采取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方法)各49例,均采用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岀血量及术后1、3、6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内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略低于对照组[(45.6±13.2)minvs(56.5±18.4)min,P=0.072];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52.2±14.6)ml vs(110.5±23.8)ml,P=0.004];实验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49.9±10.1)分,(79.3±13.5)分,(94.7±5.3)分,对照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39.4±5.3)分,(68.9±8.7)分,(87.2±3.5)分,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各阶段Harri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内的关节脱位(实验组0例vs对照组2例),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保留梨状肌和部分关节囊的人工双动头置换术创伤小,恢复快,脱位率低.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术 脱位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沈翔 张淑云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10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PFNA)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7例)...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转子间骨折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PFNA)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8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rris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取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水泥型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
下载PDF
人工双动头治疗80岁以上移位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英 常敏 许燕飞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610-612,共3页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数量逐年增加,其中80岁以上病人占有不小的比例,此类患者伤前多数合并有严重的心、肾、肝、肺脏、脑血管系统等内科疾病,围手术期风险大,手术耐受性差,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置换 双动头 高龄
下载PDF
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管振华 彭观荣 +1 位作者 饶文群 钟章荣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住院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 目的探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住院的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THA组),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NA组),根据研究设计要求针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HA组在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PFNA组;TH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PFNA组;THA组术后隐性失血量高于PFNA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在术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术后随访12个月后,THA组患者优良率(90%)显著高于PFNA组(80%)。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行重建股骨矩加长柄双动头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卧床并发症减少,下地负重时间短,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长柄双动头 髋关节置换 PFNA 高龄 隆间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双动头置换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2
9
作者 文宏为 刘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6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双动头置换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置换组30例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双动头置换和Intertan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入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其选择的治疗方式分为置换组和内固定组,置换组30例患者采用双动头置换治疗,内固定组30例患者采用Intertan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输血量等手术相关数据差异、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3、12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及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数据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换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为(4.2±1.3)周,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为(73.9±3.6)分,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82.6±4.3)分均较内固定组患者(9.8±2.5)周的完全负重时间、(53.1±3.7)分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及(78.8±4.1)分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置换组患者术后随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动头置换术与Intertan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不错的临床疗效,但双动头置换术更利于患者的早期负重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头置换 Intertan内固定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对双动头半髋置换术后早期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景福 朱顺 +4 位作者 李保良 陈美珠 陈淑玲 王虎 刘晓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比较双动头半髋置换术中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从2012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行双动头半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 目的比较双动头半髋置换术中切除与保留成形关节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假体活动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从2012年0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行双动头半髋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住院号尾数单双号把病人随机分为2组,共获得有效病例43例,其中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保留组")25例,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简称"切除组")1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及双动头假体活动情况,其中髋关节功能比较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1年以上随访,术后1年随访期内2组在髋关节功能对比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假体活动对比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者在假体内外球头活动构成比上未见差异,术后1年时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有更多的内球头活动丢失。二者在假体活动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动头半髋置换术后存在较高比例的球头活动丢失,在术后早期,保留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外球头活动丢失数较多,而切除关节囊双动头置换组以内球头活动丢失较多;术后早期内、外球头活动丢失情况与关节功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对中长期关节功能是否有影响还需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头半髋置换术 关节囊 假体活动 关节功能
下载PDF
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家赵 孙建皖 +4 位作者 王叙进 李守民 尚希福 孔荣 方诗元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高龄A2.2、A2.3、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采用VAS评...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高龄A2.2、A2.3、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并发症、下地负重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估术后髋部疼痛;采用JOA评分评估术后优良率;按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假体位置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5~96(78.5±15.3)min;术中失血量150~350(240.2±15.6)ml;术后引流量80~150(70.8±12.2)ml;输血量200~800(300±60)ml;下地负重时间为术后0~2(0.5±0.1)d。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无骨水泥综合征、切口感染及假体周围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2.8±0.2)年。术后2年VAS评分1~4(2.1±1.2)分。术后2年JOA评分54~95(92.1±4.5)分,其中优48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3%。术后2年X线检查结果显示假体位置良好、骨折均愈合。结论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A2.2、A2.3、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以获得一个允许早期锻炼、无痛的、功能良好的关节,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头置换 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生存质量随访评价对比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东光 曾杏新 +1 位作者 罗盛珍 赖欢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年第11期1683-1686,1694,共5页
目的本研究从高龄人生存质量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因转子间骨折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年龄〉75岁)共80例,随机分人工股骨双动头... 目的本研究从高龄人生存质量评价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因转子间骨折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人(年龄〉75岁)共80例,随机分人工股骨双动头组(A组)和PFNA组(B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完全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对患者至少随访2年,以欧洲五维健康指数量表(EQ-5D)评价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生存质量。结果A、B组患者术前术后失血量,术前、术后两组平均Hgb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1、0.276),平均手术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P〈0.05),平均下地完全负重时间A组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在术后2周和3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B组(均P〈0.05),术前的EQ-5D各项维度人数构成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两组构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2年,各项维度人数构成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与PFNA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相比,具有更早下地负重,术后早期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等优点,长期随访同样可获得与PFNA相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双动头 股骨近端髓内钉 高龄 转子间骨折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3
作者 徐玮 孔荣 +9 位作者 方诗元 禹德万 李守民 夏睿 黄威 王英明 黄炎 孙建皖 王叙进 姚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比较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4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术前... [目的]比较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自2011年7月~2013年7月4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经随机分组分别采用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术前术后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死亡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结果]本组全部病例术后随访13~15个月。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前术后输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HH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双动头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较Intertan内固定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面,双动头置换与Intertan内固定都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双动头置换在早期下地活动方面较Intertan内固定组有明显优势,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双动头置换 Intertan内固定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缪晓刚 哈巴西.卡肯 +1 位作者 赵喜滨 袁宏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9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29例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75~93岁,平...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治29例75岁以上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75~93岁,平均80岁。按Jensen分型,Ⅲ型12例,Ⅳ型14例,Ⅴ型3例,术前双能量Χ线骨密度检查均在-2.5以下,均行双动头置换术,并在术后1年随访,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术中1例出现骨水泥反应,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年,1例术后4月死于冠心病,2例死于脑梗死,1例术后2个月时死于肺部感染。Harris评分优良4例,较好14例,尚可7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用骨水泥型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粗隆间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 骨水泥双动头置换术
原文传递
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5
作者 蔺海山 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 +2 位作者 赵巍 李鹏 王利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10期1058-1060,共3页
目的比较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9-01诊治的68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采用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置换组)... 目的比较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8—2019-01诊治的68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采用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置换组),33例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PFNA组)。结果股骨头置换组与PFNA组各有1例死于与手术无关的疾病,其余66例均获得至少12个月随访。股骨头置换组手术时间较PFNA组长,术中出血量较PFNA组多,但术后至开始下床负重时间明显较PFN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置换组术后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动头人工股骨头置换联合股骨大粗隆重建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满足患者早期下床负重需求,避免卧床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 双动头人工股骨置换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原文传递
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霞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探究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考察患者的临床指标情... 目的:探究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考察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术后伤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VA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26.5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69.39%.结论: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采用手术室护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双动头关节置换治疗 高龄股骨颈骨折 微创治疗 手术室护理 要点分析
原文传递
断路器的旋转式互联双动触头接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启辉 吴锦松 +1 位作者 王叔悦 陈天翔 《四川电力技术》 2022年第2期87-89,共3页
文中设计了一种断路器的旋转式互联双动触头接触系统,包括可转的安装在底座上的主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头组件,主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头组件构造成驱动连接。主动触头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从动触头组件分别沿彼此相向方向转动,以使其触头... 文中设计了一种断路器的旋转式互联双动触头接触系统,包括可转的安装在底座上的主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头组件,主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头组件构造成驱动连接。主动触头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从动触头组件分别沿彼此相向方向转动,以使其触头彼此接触;主动触头组件和从动触头组件在其各自复位件的作用下同时沿彼此相反方向转动,以使其触头分开。所设计的旋转式互联双动触头机构闭合和断开速度快,有利于快速灭弧、耐压能力提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旋转式 互联双动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双动套洗头解卡技术在水平定向钻工程中的应用
18
作者 司明林 楼岱莹 赵喜建 《非开挖技术》 2016年第4期14-15,共2页
随着施工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的高风险性日益显现。在扩孔过程中,危害性特别大的卡钻现象时有发生。以伊拉克马季努恩外输气管道项目沼泽地B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提出一种应用双动套洗头的解卡方法。相比于常规套... 随着施工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的高风险性日益显现。在扩孔过程中,危害性特别大的卡钻现象时有发生。以伊拉克马季努恩外输气管道项目沼泽地B定向钻穿越工程为例,提出一种应用双动套洗头的解卡方法。相比于常规套洗和炸钻杆的解卡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缩减解卡时间,节约施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套洗 解卡 定向钻 泥浆
下载PDF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晨 孔荣 +5 位作者 禹德万 李守民 方诗元 黄炎 夏睿 徐玮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6期521-522,共2页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7例。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患者均在术后6周下地不负重行走,3~6个月恢复到伤前髋关节...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7例。结果1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患者均在术后6周下地不负重行走,3~6个月恢复到伤前髋关节功能,关节屈曲80°~110°,Harris评分为82~94分。1例脱位,2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深静脉栓塞,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且合并多系统疾病的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可以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早期下地负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质疏松 老年人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子富 尚希福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4±3)个月。患者髋... 目的探讨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1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根据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24±3)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现髋内翻、感染、松动、脱位者;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保守治疗后好转。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的27分±6分提高至术后1年的90分±2分,其中优9例,良10例,中2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可早期负重,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