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刘腾 曾建兴 吕嘉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1 15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共575例)与研究组(双表型... 目的 探讨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诊治的1 15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分型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共575例)与研究组(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共576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或开放手术治疗。对比2组的生存情况与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生存时间为(2.14±0.23)年,短于对照组的(3.96±1.02)年;研究组1、3、5年生存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高于对照组,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小板(platelet,P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非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双表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恶性度更高,生存时间更短,预后效果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型原发细胞 外科手术治疗 血清生化指标 生存时间 生存率 预后
下载PDF
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联合治疗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2
作者 朱生威 杨彦 +1 位作者 李章睿 梁昌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62-268,共7页
近年来肝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中大放异彩,ICIs联合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大的希望,并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展示了医学界不断努... 近年来肝癌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治疗中大放异彩,ICIs联合靶向治疗及局部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大的希望,并不断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展示了医学界不断努力改善肝癌治疗的成果。这些突破不仅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还为未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但是多种治疗方法的组合如何让肝癌患者得到最好的获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中晚期原发性HCC目前的联合治疗进展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原发肝癌 T+A方案 艾方案 tira+T+A方案 STRIDE方案 进展及展望
下载PDF
双原发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手术切除1例
3
作者 马虎成 吴星宇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67-669,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发热1月半余”收入我院感染科。既往有乙肝病史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史。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阴性,ALT 33.6 U/L,AST 41.4 U/L,ALP 228.3 U/L,GGT 137.3 U/L,血清铁蛋白... 1病例资料患者男,61岁。因“反复发热1月半余”收入我院感染科。既往有乙肝病史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史。查体:未及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血培养阴性,ALT 33.6 U/L,AST 41.4 U/L,ALP 228.3 U/L,GGT 137.3 U/L,血清铁蛋白:383.80 ng/mL,肝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243.58 mAU/mL,HBsAg 182.00 IU/mL,HBeAb 195.91 C.O.I。腹部增强CT示:肝脏右叶见多发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缘模糊,较大者直径6.0 cm,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胆囊未见显示(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胆管细胞
下载PDF
中医药通过调节糖代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骆文龙 尹怡 +6 位作者 李姗 刘湘花 徐晨曦 梁帅 陈政伟 李文茜 王祥麒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40-1845,共6页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 原发性肝癌(PL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发现时大多数已为晚期,且治疗手段比较单一,疗效一般,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研究发现糖代谢与PLC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在多种病因所致肝癌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均发现有糖代谢的参与,为PLC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医药对PLC整体疗效十分确切,特别是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命质量以及降低肿瘤复发风险等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糖代谢 中医药 细胞 内胆管细胞 研究进展 病理学 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被引量:1
5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26,共26页
一概述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5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 一概述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5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位(肺、肝)[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cholangiocarcinoma,cHCC-CCA)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中心 内胆管 病理学类型 原发肝癌 乳腺 肝癌死亡人数 病理组织学 细胞
下载PDF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甲胎蛋白低表达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意义
6
作者 云雨 史硕达 +3 位作者 李守山 姜浩 刘秀艳 位振 《包头医学》 2024年第1期6-7,6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的表达,探讨VEGF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中低表... 目的:通过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中的表达,探讨VEGF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中低表达的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行肝穿刺活检并且AFP<400 ng/mL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据术后病理将其分为HCC组62例和ICC组36例为观察组,选取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EGF,测定62例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及30例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比较其VEGF水平的差异。结果:肝细胞癌组VEGF水平明显低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C组血清VEGF阳性率为37.9%,ICC组血清VEGF阳性率为50.0%,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转移组、复发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高于未转移组、未复发组(P<0.05)。HCC组的灵敏度为31/62=50%,ICC组的灵敏度为13/36=36.11%,HCC组的特异度为31/62=50%,ICC组的特异度为23/36=63.89%。结论:血清VEGF水平的测量可以提高HCC和ICC的阳性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在肝内出现占位病变的患者中,尤其是当甲胎蛋白浓度低于400 ng/mL时,出现明显异常的血清VEGF水平,可能更大程度上是ICC的病理类型。因此,在肝癌类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血清VEGF水平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 内胆管细胞
下载PDF
基于单中心的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癌术后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小龙 潘虎晓 +7 位作者 施国明 黄成 蔡加彬 孙惠川 纪元 周俭 樊嘉 沈英皓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4期518-525,共8页
目的:探讨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pHCC-I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dpHCCICC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double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dpHCC-ICC)患者手术治疗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dpHCCI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患者进行预后比较。结果:26例dpHCC-ICC患者中,男性18例(69%),平均(56.2±14.6)岁,HBsAg阳性17例(65%),Child-Pugh分级A级26例(100%),巴塞罗那分期A、B、C期分别为11、13、2例,肿瘤中位直径为3.3cm(2.0~7.1cm),肿瘤数目:2个19例(73%)、>2个7例(27%)。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R0切除。26例患者均有完整随访,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73%、62%。dpHCC-ICC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60U/L、血清白蛋白(ALB)<35g/L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dpHCC-ICC与同期CHC-C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无明显差异;巴塞罗那B期患者中,dpHCC-ICC患者RFS优于CHC-CC者(P=0.041)。结论:dpHCC-ICC需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术前GGT>60U/L、ALB<35g/L是影响dpHCC-ICC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MVI是影响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 细胞肝癌 内胆管细胞 混合型肝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
8
作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概述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5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 一、概述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5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位(肺、肝)^([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中心 原发肝癌 乳腺 肝癌死亡人数 细胞 甲状腺 结直肠 诊疗指南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及药物研发进展
9
作者 晏晨岐 张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1328-1337,共10页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及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综述论文针对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细胞癌(HCC)的疾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疾病机制与生物标志物领域,研究聚...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策略及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本综述论文针对原发性肝癌,尤其是肝细胞癌(HCC)的疾病机制、流行病学、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疾病机制与生物标志物领域,研究聚焦于IVIM-DWI参数与VEGF和MMPs表达的相关性,及INK4位点反义非编码RNA的功能,为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研究揭示了HCC在不同人群和年龄段的发病率变化,为疾病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在治疗方面,包括传统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效果评估,以及针对性自杀基因治疗策略的探讨。此外,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新策略也为抗癌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通过这些文献资料的分类整理与分析,本文旨在为未来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和药物研发提供更广泛的视野和可能的指导方向。With the deepening of medical research,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drug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a special emphasis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This literature review summarizes the latest research findings in disease mechanisms, epidemiology, treatment methods, and drug development related to primary liver cancer. Focusing on disease mechanisms and biomarkers, studies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VIM-DWI parameters with VEGF and MMPs expression, and the role of antisense non-coding RNA at the INK4 locus, providing a basis for identifying new treatment targets.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 analysis reveals variations in HCC incidence across different populations and age groups, offering data support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terms of treatment,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and its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herapies are evaluated, alongside explorations in targeted suicide gene therapy strategies. Moreover, new approaches in targeted and immunotherapy strategies open up novel pathways for anti-cancer treatments. Through organized catego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se scholarly articles, this review aims to broaden the perspective and provide possible guidance for future treatment methods and drug developments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细胞(HCC) 治疗策略 药物研发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胃间质瘤并发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瘤的多原发肿瘤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秀美 徐伟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13-2015,共3页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 多原发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是指两个或多个原发肿瘤之间无相似组织病理学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因查体发现胃、肝脏及胰腺病变患者,通过完善能谱CT增强检查提示MPT,最后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胰腺导管内黏液性乳头状肿瘤,临床罕见。对于MPT,临床易误诊为转移瘤,希望本文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内胆管细胞 胰腺导管内黏液乳头状肿瘤 原发肿瘤 能谱CT
下载PDF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和预后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坤 阮嘉后 +3 位作者 储兵 周载平 黄锐钦 胡泽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775-779,共5页
目的:研究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和结直肠癌(CR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PICC、60例肝脏转移性CRC以及60例原发性CRC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5... 目的:研究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对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和结直肠癌(CR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PICC、60例肝脏转移性CRC以及60例原发性CRC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和统计学处理。结果:32例(58.2%)PICC归为肿块型,13例(23.6%)为导管内乳头状型,10例(18.2%)为周围导管浸润型。PICC中ECM1表达与男性(P=0.033)、肝门区(P=0.027)、导管内乳头黏液腺瘤(P=0.000)和肠型上皮细胞(P<0.001)显著相关。HDGF+/ECM1-免疫表型诊断PICC有100%的阳性预测值(PPV)。HDGF-/ECM1+免疫表型诊断转移性CRC有84.2%的PPV值。HDGF+/ECM1+免疫表型诊断PICC和转移性CRC分别有86.7%和13.3%的PPV值。单变量Cox生存分析55例PICC标本,确认浸润深度(P=0.005)、淋巴结转移(P=0.012)、肿瘤阶段(P=0.004)以及血管浸润(P=0.023)与病人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多变量Cox生存分析认为:肿瘤阶段(P=0.002)与病人生存期差有关。结论:PICC中的ECM1表达与性别、肿瘤位置、导管内乳头状生长型及肠表型呈统计学相关。HDGF和ECM1联合可作为鉴别PICC和转移性CRC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 细胞外基质蛋白-1 原发内胆管细胞 鉴别诊断
下载PDF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黄俊鹏 胡明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纽约食管鳞状上皮癌抗原1(NY-ESO-1)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安庆医学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7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搜集其术后石蜡包埋的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标本,分别作为HCC组、癌旁组;同期回顾性分析30例肝血管瘤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取其术后石蜡包埋的正常肝组织标本,作为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组患者组织中NY-ESO-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NY-ESO-1蛋白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HCC组NY-ESO-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正常组;NY-ESO-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中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微血管侵犯(MVI)为M1/2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NY-ESO-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NY-ESO-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总存活率显著低于NY-ESO-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MVI为M1/2级、NY-ESO-1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HR=4.106、2.184、5.579、13.967、3.296、2.735)(均P<0.05)。结论NY-ESO-1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且肿瘤直径≥5 cm、Ⅱa~Ⅱb分期、Edmondson分级Ⅲ/Ⅳ级、Ki-67高表达、MVI M1/2级、NY-ESO-1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约食管鳞状上皮抗原1 原发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预后
下载PDF
MRI影像组学在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夏金菊 王添艺 +4 位作者 蔡权宇 陈雪 宋凯荣 刘婉敏 喻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45-949,955,共6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对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31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病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224例,混合型肝癌88例)的临床信息及术前肝脏MRI影像学资料,按... 目的探讨MRI影像组学对混合型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312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病理为肝内胆管细胞癌224例,混合型肝癌88例)的临床信息及术前肝脏MRI影像学资料,按照2∶1分为训练集208例与验证集104例。比较两组的临床参数并建立临床模型;通过MRI影像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参数并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不同模型对两组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OR=1.663,95%CI 1.122~2.466)、乙型病毒性肝炎(OR=2.362,95%CI 1.515~3.686)、肝硬化(OR=1.308,95%CI 1.032~1.655)是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t(P/1-P)的回归评估模型建立的临床、影像组学及综合模型对两组均有较好的鉴别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06、0.923,综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临床模型及影像组学模型(P均<0.05)。在验证集中,3个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RI影像组学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配合临床危险因素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内胆管细胞 混合型肝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杨德全运用扶正抗癌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昆 周华康 +2 位作者 吴巧 邓礼林 付正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3期599-600,共2页
原发性肝癌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所称的“肝癌”(特指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我国肝癌的患病率为30/10万,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4位[1],严重威胁着... 原发性肝癌指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所称的“肝癌”(特指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流行病学显示,我国肝癌的患病率为30/10万,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第4位[1],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本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具有起病隐匿、进展快、治疗困难、预后较差等特点。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积聚、黄疸、肝积、症瘕”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肝癌在防治病灶复发或扩散,延长其生存时间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抗 化瘀法治疗 原发肝癌 症瘕 细胞 流行病学 肿瘤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肝干细胞的起源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阁 索金友 +7 位作者 邓婧 杨进 郑继军 王红中 胡庆 李增鹏 肖华亮 王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肝干细胞的活化、分布、来源和免疫表达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94例肝细胞癌(HCC)和1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10例混合型肝癌的肝干细胞情况,用5例肝硬化和4例正常肝组织为对...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肝干细胞的活化、分布、来源和免疫表达特征。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S-P方法观察94例肝细胞癌(HCC)和1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10例混合型肝癌的肝干细胞情况,用5例肝硬化和4例正常肝组织为对照。结果在原发性肝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中干细胞免疫标志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均可观察到肝干细胞向肝癌细胞的转化,以混合型肝细胞癌中肝干细胞免疫表型表达率最高(P<0·05)。结论不同病理组织类型的肝癌组织中均存在不同分化状态和不同来源的肝干细胞,可能由于肝干细胞(hepaticstemcell,HSC)分化不全或分化异常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细胞 发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REBPs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雨恒 吕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全球原发性肝癌中占比超过80%,给健康带来沉重的负担,被认为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1]。肝癌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与人口老龄化相关,在过去20年中,与肥胖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全球原发性肝癌中占比超过80%,给健康带来沉重的负担,被认为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1]。肝癌病例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与人口老龄化相关,在过去20年中,与肥胖相关的脂肪性肝病的逐渐增加也加剧了肝癌病例总数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总数 脂肪 细胞 病例数量 原发肝癌 作用机制研究 CARCINOMA 常见原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形成MRI征象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文昌 熊晓玲 +3 位作者 苏鸿林 潘金万 陈学飞 邱艳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具有原发性肝癌典型MRI征象,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内具肝动脉...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具有原发性肝癌典型MRI征象,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内具肝动脉血供的柱状、结节状稍长T1稍长至中等长T2信号影,快速梯度回波正反相位T1WI序列5例可见高信号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环靶征或新月征,T1WI序列1例扩张肝内胆管呈高信号,远端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或螃蟹状扩张,胆管壁未见明显受侵征象,癌栓分布于肝内胆管至胆总管的不同部位,5例合并门脉癌栓。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形成具有原发肿块典型的MRI表现及胆管癌栓的特征性MRI征象,结合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 胆管 MRI
下载PDF
射波刀Cyberknife治疗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泽天 王震 +2 位作者 武新虎 李兵 朱锡旭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823,共6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原发性ICC患者行射波刀SBRT,给予总剂量为45 Gy(36~54 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92%。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实体瘤近...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对无法手术切除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原发性ICC患者行射波刀SBRT,给予总剂量为45 Gy(36~54 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92%。按照RECIST1.1标准进行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及疾病控制率,Cox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价影响预后的因素,美国放射肿瘤学协作组(RTOG 2.0)标准进行放射反应评级。结果 2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10.7%),部分缓解(PR)10例(35.7%),无变化(SD)12例(42.9%),进展(PD)3例(10.7%),疾病有效率(CR+PR)为46.4%,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9.3%。治疗后随访3~4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1%、32.1%,28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5月(95%CI:7.22~22.78)。所有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不良反应轻微,治疗不良反应主要局限于1~2级,未出现大于3级的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较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晚可能导致较差的预后(P<0.01)。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ICC,射波刀SBRT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内胆管细胞 立定定向放射治疗 射波刀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基因及其抗原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文亮 王春杰 王冰枫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检测HCV基因及其抗原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V抗原,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CV基因(HCV RNA)。结果在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C33c抗原、核心抗原及HCV ... 目的检测HCV基因及其抗原在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V抗原,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HCV基因(HCV RNA)。结果在4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HCVC33c抗原、核心抗原及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52.5%,72.5%和57.5%;在21例癌旁肝组织中,其阳性率分别为63.6%,45.5%和48.5%。结论人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生除与HBV有密切关系外,与HCV慢性感染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内胆管细胞 HCV基因 HCV抗原 发病机理
下载PDF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锦祥 刘特彬 +2 位作者 李晓辉 卢智略 张建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0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开腹肝癌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4.9±0.5)分,低于对照组的(8.7±1.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效果显著,大大改善了患者症状,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细胞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开腹肝癌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