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反牵引复位对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屾 周智勋 +2 位作者 周道广 邓旭光 黄国雄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55-858,880,共5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复位对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复位治疗的22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牵引复位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n=79)和常...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复位对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于梧州市人民医院进行复位治疗的228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牵引复位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反牵引复位组(n=79)和常规复位组(n=149)。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相关指标、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前凝血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骨折部位、骨折至开始牵引的时间、骨折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反牵引复位组患者的复位时间和透视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复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反牵引复位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复位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共有15例患者发生除下肢DVT以外的并发症,其中,双反牵引复位组6例,常规复位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风险,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并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双反牵引复位 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下载PDF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治疗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庆威 孙永丽 胡静宇 《临床研究》 2023年第4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对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8例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然后按照复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 目的 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对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周口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78例中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然后按照复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36)和B组(N=42),两组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A组患者采取牵引床复位技术,B组则是采取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两组患者比较手术情况及术后3个月的畸形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失血量及术后畸形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及切开例数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术后,B组与A组生活质量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牵引床复位技术,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进行治疗能减少青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还能提高患者手术效率,且不会增加畸形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技术 牵引复位技术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双反牵引复位器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龙驹 陈健 +5 位作者 王绍刚 李军 汪东旭 章戈 吕奥 陶忠亮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和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 目的探讨应用双反牵引复位器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和随机对照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和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2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采用HSS评分和疼痛VAS评分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骨折复位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观察组骨折均解剖复位;对照组39例骨折解剖复位,3例外侧关节面部分塌陷,存在轻微成角移位和缩短移位0.5~1.0 cm,但膝关节功能不受影响。术后1周疼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反牵引复位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操作简便,具有创伤小、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牵引复位 钢板螺钉内固定 膝关节周围骨折
下载PDF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卜彬 卜琳琳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法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复位法,观察组采用顺势双反... 目的探究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法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切口复位法,观察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法。比较两组颈干角、侧位成角、骨折前后位重叠率、骨折侧位重叠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复位良好率(83.33%)高于对照组(33.33%),复位一般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复位较差率(3.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侧位成角、骨折前后位置重叠率、骨折侧位重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势双反牵引复位能促进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复位,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促进股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传统手术复位
下载PDF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倪建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靖江市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编号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屈伸度、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伸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不仅可减轻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术后康复,还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膝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双小切口双反牵引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
6
作者 郑占乐 赵亮 +3 位作者 周汇霖 潘晓光 王博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究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1例左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Schazker分型Ⅱ型),术中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技术复位固定骨折。首先使用双反牵引... 目的探究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1例左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Schazker分型Ⅱ型),术中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技术复位固定骨折。首先使用双反牵引技术恢复下肢力线。在胫骨结节内下方5 cm处行3 cm长纵切口,使用环钻及顶棒在髓腔内形成骨隧道,顶起复位。复位完成后,于胫骨外侧近端作一长约2.5 cm切口,使用骨膜剥离器于胫骨骨膜外建立接骨板通道。将复位用切口的外侧皮缘向胫骨前嵴方向牵拉,暴露胫骨外侧面。自近端切口植入解剖型接骨板,使用加压螺栓和螺钉进行胫骨远端和近端的固定,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0 min,两处手术切口长度共5.5 cm,失血量50 mL。术后X线片示左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可,内固定位置可。术后1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患者膝关节无疼痛,伸膝0°,屈膝135°,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双小切口技术是一种更加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双反牵引复位 微创
下载PDF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在Hoffa骨折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7
作者 郑占乐 刘家伦 +3 位作者 常恒瑞 陈伟 连晓东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1例左股骨Hoffa骨折患者(AO分型33-B 3.2),术中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闭合复位骨折。于胫骨近端前侧1/5处置入直径2.5 mm...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1例左股骨Hoffa骨折患者(AO分型33-B 3.2),术中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闭合复位骨折。于胫骨近端前侧1/5处置入直径2.5 mm骨圆针1枚,近端在髂骨以髂结节为中心作长约3 cm切口,暴露髂结节两侧骨质,插入近端固定装置,于固定装置孔中置入直径4.5 mm螺钉1枚。使用碳纤维连接杆连接近端固定装置和远端张力牵引弓,双反牵引复位骨折,透视检验骨折复位效果,接骨板固定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可有效复位骨折块,并避免了过度牵拉引起的骨折块旋转,实现了闭合复位,减少了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是实现闭合复位Hoffa骨折的一种有效办法,对微创治疗Hoffa骨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双反牵引复位 治疗
下载PDF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伟 魏宁 +5 位作者 杜晨光 姬晨妮 朱燕宾 于沂阳 常恒瑞 张英泽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12月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8例;年龄60~75岁。骨折Evans分型:Ⅱ型24例,Ⅲ型3... 目的探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和牵引床复位对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颐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7-12月收治的9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68例;年龄60~75岁。骨折Evans分型:Ⅱ型24例,Ⅲ型32例,Ⅳ型38例。合并慢性疾患5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顺势复位组(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复位,48例)和对照组(应用牵引床复位,46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或防旋髓内钉固定。比较两组闭合复位率、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时间、失血量等变化;术后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和患侧股骨相对胫骨旋转程度;末次随访根据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顺势复位组均获得闭合复位固定,对照组15例需于骨折近端经小切口辅助复位(P〈0.05)。顺势复位组手术时间、复位时间和透视时间分别为(62.9±12.1)min、(6.8±1.5)min和(11.3±5.6)s,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顺势复位组患侧股骨相对胫骨存在(2.8±1.2)°旋转,显著小于对照组股骨胫骨相对(11.5±4.7)°的旋转(P〈0.05)。两组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顺势复位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2.6±7.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3±6.5)(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顺势双反牵引闭合复位成功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和放射暴露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牵引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原文传递
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阔 王忠正 +5 位作者 王宇钏 张浚哲 郭家良 郑占乐 陈伟 张英泽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6期321-325,共5页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3.5%~5%,占成人肱骨骨折的59.93%,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约为40.39%。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将逐年增高。对于明显移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式。接骨板固定是肱骨近端...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成人骨折的3.5%~5%,占成人肱骨骨折的59.93%,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约为40.39%。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生率将逐年增高。对于明显移位或复位后不稳定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式。接骨板固定是肱骨近端骨折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绝大部分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已成为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热点。然而,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难点在于如何获得理想的骨折复位。目前仍缺乏高效的可用于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牵引设备。本团队率先提出双反牵引复位器联合MI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并获得良好的临床应用,现总结如下,以期促进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顺势复位固定理论 双反牵引复位 MIPO技术
原文传递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占宇 连涛 崔国航 《微创医学》 2019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反牵... 目的探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4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S、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S、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chatzkerⅡ~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有利于减少术后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植骨内固定 SchatzkerⅡ~Ⅳ型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联合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焦云鹏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7期196-196,共1页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行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以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优良率88.10%高于参照组69.05%(P<0.05);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较短(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双反牵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能促进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汤 双反牵引复位 经皮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 股骨远端骨折
原文传递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分析及膝关节功能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仕华 陈转 郑开达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3期4230-4231,共2页
目的探析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析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予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上,采用双反牵引微创复位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牵引微创复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占乐 刘家伦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85-1087,共3页
尺桡骨双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往往影响前臂功能。因此,尺桡骨双骨折需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1例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病例进行报道,旨在进一步推广双反牵引技术,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功能... 尺桡骨双骨折是上肢骨折中常见的类型之一,该病往往影响前臂功能。因此,尺桡骨双骨折需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1例应用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尺桡骨双骨折的病例进行报道,旨在进一步推广双反牵引技术,帮助患者得到更好的功能恢复效果,提高该病的诊治和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牵引复位 微创 骨折 尺桡骨
下载PDF
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骨折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李培龙 武君麟 +2 位作者 胡宝德 周凯 陈玉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149-151,共3页
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骨折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治疗、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 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与传统切开复位治疗下肢骨折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治疗、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围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切开复位 双反牵引器闭合复位 下肢骨折 疗效
下载PDF
运用双反牵引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绍刚 胡龙驹 +1 位作者 汪东旭 陶忠亮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究双反牵引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患者118例,根据就诊时间的前后、患者病情以及各人家属意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究双反牵引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患者118例,根据就诊时间的前后、患者病情以及各人家属意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牵引床复位,观察组采用双反牵引复位,两组均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时间、内/外旋转角度、手术期间数据、术后评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康复情况、VAS、ODI以及Harris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时间以及内/外旋转角度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4例(6.78%);对照组发生12例(20.34%),两组差异明显(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12.21±2.31)个月,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术前VAS和ODI评分无明显差异,在术后12个月时,两种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反牵引联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缺损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双反牵引复位 牵引复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兴恺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8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评价顺势牵引复位技术与牵引床复位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 目的评价顺势牵引复位技术与牵引床复位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与观察组(双号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床复位,观察组采用在院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进行牵引复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一般并发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月发现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势牵引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肯定,与牵引床复位技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与透视时间,降低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牵引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不同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陈兴恺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4期464-466,共3页
目的评价顺势牵引复位技术与牵引床复位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 目的评价顺势牵引复位技术与牵引床复位技术在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3年7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股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后病床尾号单双号不同分为对照组(单号30例)与观察组(双号3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床复位,观察组采用在院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进行牵引复位,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12个月,评价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及术中透视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一般并发症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月发现观察组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势牵引复位技术辅助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肯定,与牵引床复位技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时间与透视时间,降低术后牵引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牵引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传统切开复位与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昊 方诗元 +4 位作者 王叙进 徐磊 杨家赵 李黎 刘雷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2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 目的探讨顺势反向牵引复位微创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2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术组(传统组)15例;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固定组(微创组)17例。均采用股骨外侧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复位时间、透视次数、术后一周膝关节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为(170±27)ml,手术时间为(76±7)min,复位时间为(14.4±2.7)min,透视次数为(7.9±1.6)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均优于传统组[(377±92)ml、(84±11)min、(25.2±4.6)min、(13.2±3.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 w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顺势反向牵引复位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较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复位时间短、透视次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原文传递
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丛锐军 仇荣敏 +3 位作者 刘俊峰 迪力夏提.多力坤 侯孝东 郑龙坡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 目的探索顺势牵引复位技术是否能为股骨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提供更好的牵引复位、提高手术效率并减少手术创伤。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行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60例。采用电脑随机数法随机分为顺势牵引复位组和牵引床复位组,各30例。顺势牵引复位组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牵引复位,牵引床复位组使用牵引床辅助复位。观察指标包括:股骨正侧位X线片、VAS评分、SF-36评分、手术时间(麻醉完成至牵引拆除)、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失血量、复位切口长度、股骨畸形程度。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顺势牵引复位组均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牵引床复位组26例实现闭合或有限切开复位,4例因无法复位延长切口纳入切开病例,顺势牵引复位组无切开,复位困难发生率低于牵引床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38)。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121±22)min]少于牵引床复位组[(147±3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46,P<0.001)。顺势牵引复位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20±50)ml]少于牵引床复位组[(410±55)ml,t=6.632,P<0.001],围手术期失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3±115)ml,(474±100)ml,t=1.833,P=0.073]。结论双反牵引复位技术能提供符合下肢力线的牵引方向,准确的牵引调整更方便复位和纠正旋转成角畸形,足够的牵引强度显著提高了复位效率与复位精确程度,减少术中失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推广的术中牵引复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牵引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原文传递
不同牵引复位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邓建海 张莉 +1 位作者 宋晓玺 明立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复位与牵引床复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8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术中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复位(A组),3... 目的比较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复位与牵引床复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6-08诊治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术中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快速复位器复位(A组),30例术中采用牵引床复位(B组)。结果 60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断裂。与B组相比,A组骨折复位时间、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及患侧股骨相对胫骨旋转角度更小,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中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能够缩短骨折复位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小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及患侧股骨相对胫骨旋转角度,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顺势双反牵引复位 牵引复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老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