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叙事交流结构浅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晓珍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9,共4页
交互叙事是利用数字媒介交互性特性展开的叙事方式。用户不但接受作者创作的叙事文本,还可以对文本作出反馈,形成新的叙事内容。与传统媒介叙事的单向交流不同,用户的参与改变了文本意义的流动路线,因此交互作品具有双向交流结构。西摩&... 交互叙事是利用数字媒介交互性特性展开的叙事方式。用户不但接受作者创作的叙事文本,还可以对文本作出反馈,形成新的叙事内容。与传统媒介叙事的单向交流不同,用户的参与改变了文本意义的流动路线,因此交互作品具有双向交流结构。西摩·查特曼在传统叙事"作者""作品""受众"三要素基础上细化单向叙事交流结构,指出:在真正作者和真正读者之间,还有一个详细的"叙事过程",由隐含作者、叙事者、叙事接受者和隐含读者构成,真正作者对意义阐释起主导作用。尤迪本-阿里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向交流结构,明确指出数字媒介中受众身份的变化:除了接受叙事创作者的意图,还作出反应,参与意义构建,改变叙事系统,所以将交互叙事交流结构分为初始交互阶段和返回交互阶段,同时厘析叙事者和叙事接受者在叙事中受到的限制条件。交互叙事具有多线性、超文本和动态变化的特征,叙述者和叙事过程复杂。双向交流结构作为分析交互作品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模型,清晰地阐释了交流过程存在的各个角色和环节,描绘完整的交互叙事过程,剖析角色受到限制的条件,为分析具体的数字交互作品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框架指导,有助于交互叙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叙事 数字叙事 叙事交流结构 双向叙事交流模型 参与者
下载PDF
现代性与民族性:许地山小说文本的双重追求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晓梅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2-65,共4页
在以西方文化为圭臬的五四时期,"先进"的现代性目标往往被作为"落后"的民族性的参照与对立。许地山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呈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双向交流并融合的状态。许地山的文学实践试图建构现代小说发展的这样一种... 在以西方文化为圭臬的五四时期,"先进"的现代性目标往往被作为"落后"的民族性的参照与对立。许地山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呈现了现代性和民族性双向交流并融合的状态。许地山的文学实践试图建构现代小说发展的这样一种新的可能性:现代性和民族性并重才是一种适合中国民族特性的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民族性 双向交流和深度融合的小说叙事的双重追求
下载PDF
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实然之境和应然之策
3
作者 张蔚磊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6,共7页
本文阐述了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区域国别学在二级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加强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开展比较区域... 本文阐述了我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区域国别学在二级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研究成果、师资队伍等方面的不足。文章提出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策略:加强有组织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开展比较区域国别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体系;提升区域国别学的双向叙事;关注区域国别学建设的他者视角差异性;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建构地域整体性知识,破解综合难题;在实践基础上推动区域国别学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发展阶段 比较区域国别学 双向叙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