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闫军 罗新锦 +3 位作者 吴清玉 杨克明 许建屏 刘迎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3 6例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非体外循环手术组 )。包括 2 8例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8例双侧双...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3 6例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接受了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非体外循环手术组 )。包括 2 8例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8例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男性 2 5例 ,女性 11例。年龄 5 7±5 4岁 (6个月~ 2 4岁 ) ,体表面积 0 72± 0 3 4(0 3 5~ 1 2 8)m2 ,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 0 75± 0 0 7(0 45~ 0 83 ) ,术中肺动脉压 14 3± 3 6mmHg(1mmHg =0 13 3kPa)。并以 1994~ 2 0 0 0年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的 3 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体外循环手术组 ) ,进行比较。结果 :非体外循环手术组病例无死亡 ,1例患者出现乳糜胸。所有患者发绀明显减轻 ,顺利出院。出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 0 93± 0 0 4。与体外循环手术组相比 ,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分流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胸液引流量。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的双向格林分流术操作较为简便 ,术后早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 被引量:5
2
作者 萧明第 肖亦敏 薛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6-187,共2页
目的 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评价其疗效。方法  2 0 0 2年4~ 7月 ,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5例 ,其中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3例 ,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2例。术前... 目的 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评价其疗效。方法  2 0 0 2年4~ 7月 ,我院行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5例 ,其中单侧双向格林分流术3例 ,双侧双向格林分流术 2例。术前患者均经血气分析、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氧饱和度为 (78.7± 3.0 ) %。结果 所有患者无一例死亡 ,均顺利出院。术后血氧饱和度升高至 (93.9± 0 .9) % ,紫绀症状改善。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的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格林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方法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及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勇 李旭东 +3 位作者 王玉华 张郁林 王小庆 蒋佩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 目的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和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shunt)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12例患者接受了TCPC及双向Glenn分流术。病种分别为三尖瓣闭锁(TA)3例,二尖瓣闭锁(MA)1例,右位心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伴完全型房室共同通道(CAVSD)1例,右位心大动脉错位1例,左旋心单心室1例,单心室2例,D-TGA3例。12例中3例行双向Glenn分流术(TA、右位心D-TGA伴CAVSD和单心室各1例),其余9例行TCPC手术(TA2例、MA1例、右位心D-TGA及肺动脉狭窄1例、左旋心1例、单心室1例、D-TGA3例)。结果手术后近期效果:12例患者中11例存活,1例D-TGA患者术后19h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死亡率8.3%。手术中CPB时间78~155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6~122min。机械辅助通气时间8~18h,ICU监护时间15~32h,住院时间16~58d。术后中心静脉压(即肺动脉压)8~18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0.80~0.96。TCPC后,2例单心室和2例D-TGA患者发生乳糜胸,经置胸腔引流管和综合性治疗,分别于术后22d、33d、36d和48d痊愈出院。手术后中远期效果:术后随访2至28个月,1例右位心D-TGA伴CAVSD患者在双向Glenn分流术后1年因肺动静脉瘘(PAVF)引发大咯血死亡;其余10例存活,心功能~级,无恶性心律失常、无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TCPC和双向Glenn分流术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近期、中远期的效果,手术中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和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格林分流术 疗效 D-TGA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功能性单心室 2002年1月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主动脉阻断时间 脉搏血氧饱和度 CAVSD TCPC 房室共同通道 机械辅助通气 恶性心律失常 2004年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及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学刚 施超 +3 位作者 刘戈 唐震 王祖义 史向前 《中国医药》 2007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及双向格林分流术(BDG)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 14例复杂紫绀型CH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行TCPC2例、BDG3例;腔房转流下行TCPC1例,BDG8例。... 目的 评价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及双向格林分流术(BDG)治疗功能性单心室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疗效。方法 14例复杂紫绀型CHD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心脏不停跳下行TCPC2例、BDG3例;腔房转流下行TCPC1例,BDG8例。观察其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3例TCPC手术中,1例BDG吻合口后壁出血、二次剖胸止血术,1例双侧胸腔积液、呼吸功能不全,经二次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和胸穿治愈;11例BDG手术中,2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乳糜胸经胸穿治愈。术后随访2~56个月,无远期死亡,无严重心律失常、肺动静脉瘘、蛋白丢失性肠病、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结论 TCPC和BDG是治疗功能性单心室等复杂CHD的生理性矫治方法,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 双向格林分流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开柱 肖明第 +5 位作者 陈小中 王宜青 王吉祥 肖亦敏 李小波 程云阁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1-723,共3页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1月间42例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影像学资料证实不能行一期解剖矫治或生理矫治手术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进行治疗,总...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1年11月间42例确诊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影像学资料证实不能行一期解剖矫治或生理矫治手术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效果。并与2008年5月~2009年8月间在体外循环下实施的12例双向格林分流术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非体外循环组除1例患者自动出院以外,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术中患者平均自体转流时间为(36.4±15.2)min,术前血氧饱和度为(65.6±8.7)%,术后早期血氧饱和度为(86.7±9.1)%,术后3个月血氧饱和度为(89.5±8.9)%,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为(14.2±4.6)h;康复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活动耐受量及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是一种安全的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优于体外循环下手术。术前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术中进行通畅的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后正确的处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双向格林分流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涛 张供 +3 位作者 谷兴华 宋毅 张希全 杜俊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68-368,371,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下载PDF
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夏 王平凡 +5 位作者 徐宏耀 梁志强 朱汝军 张瑞成 王建伟 汝江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3期215-215,239,共2页
目的总结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采用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7例,年龄5个月~13岁,体质量5~27kg。20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10... 目的总结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河南省胸科医院采用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7例,年龄5个月~13岁,体质量5~27kg。20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17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10例保留原肺动脉前向血流;19例附加Banding术,控制原肺动脉前向血流;8例切断原肺动脉前向血流。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绀明显缓解,活动耐力增加。5例术后2~3年成功行Fontan术。结论双向格林手术是治疗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双向格林分流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东 刘迎龙 +4 位作者 辛永祥 李飞 左占杰 张洪波 李杰 《武警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778-778,共1页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2岁,体重58kg。自幼发现心脏杂音,逐渐出现发绀,活动严重受限。查体:心尖博动弥散,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严重发绀,杵状指。动脉血气:PCO2 23mmg。SO241%,血常规血红蛋白190g/L,血细胞比容0.54。X线:... 1病例报告 患者男,32岁,体重58kg。自幼发现心脏杂音,逐渐出现发绀,活动严重受限。查体:心尖博动弥散,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严重发绀,杵状指。动脉血气:PCO2 23mmg。SO241%,血常规血红蛋白190g/L,血细胞比容0.54。X线:上纵隔变窄,心胸比0.84,心电图示:心房纤颤,ST—T改变,电轴右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28mm,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67mm,三尖瓣后叶下移67mm,隔叶下移18mm,主肺动脉22mm,腹部超声肝脏肋下4.5cm。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返流(中大量),左心发育不良,心房纤颤,心功能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三尖瓣下移畸形 双向格林分流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邱芸香 杨维君 谈林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16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格林术,6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001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应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其中16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格林术,6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术。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0.72±0.04,术中肺动脉压为14.1±2.5 mmHg。结果全组无死亡,术中腔肺转流时间34±12 min,术毕经皮血氧饱和度升高至0.89±0.03,术后肺动脉压16.1±3.2 mmHg,胸腔及心包引流液192±68 ml,呼吸机辅助时间12±5 h,ICU监护时间21±13 h,住院时间14±5 d。术后2例出现乳糜胸,无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的手术方法安全,并发症少,建立足够大的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口、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提高近、远期疗效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19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小庆 刘志勇 +4 位作者 蒋佩明 张郁林 王冲 周利荣 朱蓓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 (Glenn术 )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3年8月 ,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9例行双向Glenn术。其中 17例建立上腔静脉 -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Glenn术 ,2例利用... 目的 :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 (Glenn术 )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 :1999年 7月至 2 0 0 3年8月 ,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9例行双向Glenn术。其中 17例建立上腔静脉 -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Glenn术 ,2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 ,术后并发乳糜胸 1例 ,远期无肺动、静脉瘘发生 ,动脉血氧饱和度从术前 ( 78± 11) %上升至术后 ( 92± 6) % ,活动耐力显著增加。结论 :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下行Glenn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在吻合口前壁用自体心包片加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双向格林分流术 外科治疗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小儿
下载PDF
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治疗小婴儿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源 丁芳宝 +3 位作者 鲍春荣 马南 沈赛娥 梅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7期604-607,共4页
目的 回顾性总结3岁以内复杂先心病患儿行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双向Glenn分流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间3岁内接受双向Glenn术的77例患儿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小婴儿组,<6个月,23例)和B组(婴幼儿... 目的 回顾性总结3岁以内复杂先心病患儿行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双向Glenn分流术的手术时机.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7月间3岁内接受双向Glenn术的77例患儿资料,根据年龄分为A组(小婴儿组,<6个月,23例)和B组(婴幼儿组,6-36个月,54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A、B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148.20±21.21)min、(154.87±52.37)min]、呼吸机辅助时间[(30.63±23.86)h、(24.61±18.83)h]、ICU滞留时间[(6.35±4.16)d、(4.90±2.57)d]、术后住院时间[(12.11±3.68)d、(10.03±4.82)d]、血制品使用量[(401.21±276.79)ml、(435.76±226.95)ml]及术后引流量[(15.68±7.32)ml/kg、(17.78±8.43)ml/k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儿肺动脉均较术前明显发育(P<0.05),两组间发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A组6例,B组12例)后期接受了TCPC治疗.结论 对于无法行一期根治的复杂发绀型先心病患儿,即使是<6个月的小婴儿,有搏动性双向Glenn术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附58例报道) 被引量:34
12
作者 刘迎龙 于存涛 +4 位作者 魏波 陈海生 辛永祥 何强 王建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的体会。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9月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 5 8例。年龄 (3 5 4± 1 5 9)岁 ,体重 (13 6± 4 0 )kg。上腔静脉与右心耳插管临时转流 ,自上腔静脉入右...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的体会。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9月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 5 8例。年龄 (3 5 4± 1 5 9)岁 ,体重 (13 6± 4 0 )kg。上腔静脉与右心耳插管临时转流 ,自上腔静脉入右房处横断上腔静脉 ,缝闭近心端 ,应用可吸收线端侧吻合远心端与右肺动脉 ,前壁用自体心包片加宽。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乳糜胸 4例 ,一过性昏迷 1例。腔静脉阻断 (48± 15 )min ,术前氧饱和度 0 75± 0 0 9,肺动脉压 (12 8± 2 3)mmHg(1mmHg=0 133kPa) ;术毕氧饱和度 0 93± 0 0 5 ,肺动脉压 (16 5± 2 9)mmHg,胸腔及心包引流液 (145± 10 3)ml,呼吸机辅助 (13± 7)h ,住院 (10± 5 )d。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术式。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少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该术式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心脏外科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原文传递
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对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双向Glenn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袁源 丁芳宝 +2 位作者 鲍春荣 丁士骜 梅举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8期586-58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保留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对于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恢复及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双向Glenn术的171例患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搏动性肺血流分为A组(搏动性血流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保留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对于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双.向Glenn术后恢复及肺血管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接受双向Glenn术的171例患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搏动性肺血流分为A组(搏动性血流组,106例)和B组(无搏动血流组,6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术后肺动脉发育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儿均存在明显缺氧,两组患儿术前一般情况、Sp02、McGoon比及Nakata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A组(126.04±30.78)min,B组(124.57±32.22)min]、用血量[A组(287.25±212.34)ml,B组(262.49±224.32)m13、呼吸机辅助时间[A组(29.67±22.21)h,B组(22.47±18.64)h]、ICU滞留时间[A组(4.26±3.01)d,B组(2.97±1.62)d]、术后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FA组(10.16±2.48)d,B组(8.54±2.11)d](P〉0.05),而A组术后引流时间(4.24±2.34)d及引流量(18.42±9.37)ml/kg均高于B组(2.46±1.47)d,(12.50±6.41)ml/kg(P〈0.05)。术后两组患儿缺氧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提示术后6个月及1年A组患儿Sp()2均高于B组,McGoon比及Nakata指数增加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接受二期根治手术时间早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搏动性前向肺血流可提高Glenn术后患儿血氧含量,有利于肺血管发育及尽早完成二期Fontan手术。但可能增加术后胸腔引流量及延长胸腔引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 双向格林分流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