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西南部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带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如龙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研究表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甘孜造山带和三江造山带,新生代时期地壳隆升急剧,构造作用显著,岩浆活动突出,相应的成矿作用丰富多彩。据此,作者认为这是一次遍及全区的重要陆内造山作用,从而在原中生代造山带基础上更...
近年研究表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甘孜造山带和三江造山带,新生代时期地壳隆升急剧,构造作用显著,岩浆活动突出,相应的成矿作用丰富多彩。据此,作者认为这是一次遍及全区的重要陆内造山作用,从而在原中生代造山带基础上更新形成现今呈南北向的新生代造山带。鉴于它具有处于大陆转换带构造位置、遭受双向挤压应力、显著的走滑断层活动以及构造-地貌三分性等特征,作者建议统命为大横断陆内转换造山带。最后,作者初步提出该造山带的双向造山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
造
山
作用
转换
造
山
带
双向造山
极性
青藏高原东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甘孜楞古地区褶皱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2
作者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云南地质》
2010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造山
三次构
造
旋回
三组优势方位
向南突出弧形
四川甘孜楞古褶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西南部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带
被引量:
3
1
作者
俞如龙
机构
四川省地矿局科研所
出处
《四川地质学报》
1996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近年研究表明,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松潘-甘孜造山带和三江造山带,新生代时期地壳隆升急剧,构造作用显著,岩浆活动突出,相应的成矿作用丰富多彩。据此,作者认为这是一次遍及全区的重要陆内造山作用,从而在原中生代造山带基础上更新形成现今呈南北向的新生代造山带。鉴于它具有处于大陆转换带构造位置、遭受双向挤压应力、显著的走滑断层活动以及构造-地貌三分性等特征,作者建议统命为大横断陆内转换造山带。最后,作者初步提出该造山带的双向造山动力学模式。
关键词
陆内
造
山
作用
转换
造
山
带
双向造山
极性
青藏高原东部
Keywords
continental orogeng
transform orogennic belt
bidirectional orogenic polarity
east Qinghai-Xizang plateau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甘孜楞古地区褶皱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2
作者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云南地质》
2010年第4期480-483,共4页
文摘
经历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而形成分布在区域范围内的三期三方向褶皱。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以第一期褶皱——孜河-楞古背斜为主体,构成区域整体格架,表现出近东西向弧顶向南突出的弧形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双向俯冲"的板块动力学模式。
关键词
双向造山
三次构
造
旋回
三组优势方位
向南突出弧形
四川甘孜楞古褶皱
Keywords
Two- Way Orogeny
3 Structural Cycles
3 Priority Directions
Southward Sticking Out ArcShape
Lenggu Fold, Ganzi, Sichuan
分类号
P542.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西南部新生代陆内转换造山带
俞如龙
《四川地质学报》
199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川甘孜楞古地区褶皱构造特征及形成机制
贾磊
吴德超
朱学强
《云南地质》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