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S型负阻器件的二维数值模拟方法及模拟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富斌 李建军 魏希文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2-307,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双向S型负阻器件(BNRD)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模拟得出了器件的Ⅰ-Ⅴ曲线及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下器件的内部电位分布、电子空穴浓度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由此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器件的工作机理.此外还... 本文介绍了一种对双向S型负阻器件(BNRD)进行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模拟得出了器件的Ⅰ-Ⅴ曲线及截止状态和导通状态下器件的内部电位分布、电子空穴浓度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由此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器件的工作机理.此外还对不同结构、工艺参数的BNRD进行了模拟,总结出了器件结构、工艺参数对器件电学特性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阻器件 双向s型 二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S型双向梯形波塑料填料在冷却塔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来永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1年第2期25-26,共2页
 电厂冷却塔是一种换热、冷却循环水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循环水由水泵打入凝汽器,吸热后,送至冷却塔中距地面约8~10m处,经配水槽由塔心流向四周,再经滴水管,溅水碟等淋水装置,溅成细小水滴。冷却塔呈双曲线形,空气被抽吸...  电厂冷却塔是一种换热、冷却循环水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循环水由水泵打入凝汽器,吸热后,送至冷却塔中距地面约8~10m处,经配水槽由塔心流向四周,再经滴水管,溅水碟等淋水装置,溅成细小水滴。冷却塔呈双曲线形,空气被抽吸由下向上流动,从而与下落的水滴换热,使循环水冷却。焦作矿务局热电厂3#冷却塔,淋水面积为1250m2,顶部标高为+60m,筒壳底部直径45m,喉部直径23.60m,顶部直径25.12m(图1)。   一、问题的提出   焦作矿务局热电厂3#冷却塔于1995年5月开始运行,至1999年5月,发现冷却效果明显下降,因而对3#塔循环水系统 0~24m/min;2.5~5t时,随负载增大,速度呈线性递减,实行功率优化。   (3) 大车调速范围0~42m/min,小车调速范围0~34m/min。   (4) 转矩响应≤2ms,速度控制精度优于±0.5%。   (5) 抓斗升降加速度采用分段控制方式,额定负载时,加速时间为3s,空斗为1s;减速时间分别为4s和1.2s。大车、小车的加、减速时间在5~10s间调整。   3. 系统运行控制   以升降机构为例说明其控制过程。开机时,操纵杆发出的零位指令、上升(下降)指令、速度给定指令,输入至逻辑控制/运算单元(图2)经处理后提供给DTC变频器的相应端口,变频器控制端口输出的制动器打开指令、电动机转速信号、转矩信号及看门狗(Watchdog)信号回馈给逻辑控制/运算单元,控制制动器打开并将打开应答信号回送变频器,实现起重机的起动、运行及显示。逻辑控制/运算单元还提供超载、超速、制动器失灵等报警信号。   升降变频器在起动前能自动给电动机预励磁以快速提供足够的起动转矩,并进行转矩校验。同时,通过控制励磁时间使电动机的起动与制动器的释放时间相匹配。其次是具有转矩记忆功能,可将每次上升停止时的转矩记忆下来,再次提升时仍输出同样大小的转矩,避免松闸瞬间重物发生“下溜”现象,提高了安全性。升降机构的起动程序为图3所示。   二、改造效果   抓斗起重机改为变频调速已近两年,运行稳定了靠,效果相当不错,与原调阻调速相比,有以下优点。   1.转矩响应快,机械特性硬,抓斗在不同负载及任何挡位都可稳定可靠的升降及开闭,不会产生失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厂 冷却塔 s双向梯形波塑料填料
下载PDF
光电双向负阻晶体管的研制及特性分析
3
作者 郭维廉 张世林 +4 位作者 刘娜 李树荣 沙亚男 毛陆虹 郑云光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6-270,274,共6页
首次对双向负阻晶体管 (BNRT)进行了光敏化 ,设计并研制出既有光敏特性又有“S”型负阻特性的一种新型光电开关器件———光电双向负阻晶体管 (PBNRT)。介绍了器件的设计和研制过程 ;测量分析了其I V特性与光强和栅极电压的关系 ;
关键词 双向s负阻器件 光电双向负阻晶体管 光电开关
下载PDF
基于微段插补模型的数控刀具运动优化控制
4
作者 方俊俊 常肖蕊 夏侯佐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65-73,共9页
针对直线段与圆弧连接处的过渡,采用微小线段插补进行处理;通过前瞻分析的方法,控制直线段与圆弧段过渡处的进给速度提前减速,有效地减少了直线与圆弧过渡处的加工误差,建立混合S型双向加减速曲线模型,实现了圆弧段拐角处速度的控制.为... 针对直线段与圆弧连接处的过渡,采用微小线段插补进行处理;通过前瞻分析的方法,控制直线段与圆弧段过渡处的进给速度提前减速,有效地减少了直线与圆弧过渡处的加工误差,建立混合S型双向加减速曲线模型,实现了圆弧段拐角处速度的控制.为了更好地优化数控刀具的加工时间,改进S型加速曲线原来加速缓慢耗时的前半部分,建立非零启动S型曲线加减速模型,从而减少启动时间,这种改进极大地优化刀具在走圆弧时的时间及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微小线段 混合s双向加减速算法 非零启动s加减速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