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及护理(附20例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杰梅 陈维珍 《哈尔滨医药》 2004年第3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 护理 治疗 新生儿 高间接胆红索血症 败血症
下载PDF
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徐本福 欧洪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生儿溶血症所致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及药物中毒患儿共 2 0例 ,进行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新生儿开放 2条头皮静脉通道 ,其他年龄组开放 2条四肢静脉通道... 目的 探讨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新生儿溶血症所致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及药物中毒患儿共 2 0例 ,进行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治疗 ,新生儿开放 2条头皮静脉通道 ,其他年龄组开放 2条四肢静脉通道。从一条静脉抽血 (或持续滴放 ) 10~ 2 0ml入废血袋 ,放血速度为 2~ 3ml/ (kg·min) ,为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 ,用肝素生理盐水 0 5~ 1ml注射维持管道通畅 ,同时从另一条静脉用枸橼酸血持续输入 ,输入速度亦为 2~ 3ml/ (kg·min) ,抽血、输血同步进行 ,2~ 4h完成。结果  10例新生儿溶血症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下降 ,分别为 5 3 % ,5 8% ;6例新生儿败血症换血后 ,血小板明显上升 ,白细胞数明显降低 ,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减轻。 4例中毒患儿换血前经积极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 ,换血后惊厥停止 ,神志转清。有机磷农药中毒患儿胆碱酯酶活力换血前为 0活力单位 ,换血后回升到 5 0活力单位。全部患儿换血前后 ,血压、心率、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确切、安全 ,操作方法简便 ,不受年龄、体重及血流量的影响 ,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周围静脉 同步换血疗法 儿科 临床应用 新生儿溶血症
下载PDF
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体会
3
作者 刘瑞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溶血症所致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及药物中毒患儿,开放两条周围静脉,选用血型相同、配血不凝集的3d内的构橼酸钠抗凝全血为血源,从一条静脉... 目的:为了探讨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溶血症所致的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败血症及药物中毒患儿,开放两条周围静脉,选用血型相同、配血不凝集的3d内的构橼酸钠抗凝全血为血源,从一条静脉抽血(或持续滴放),同时从另一条静脉用枸橼酸血持续输入,抽血、输血同步进行,2~4h完成。结果:新生儿溶血症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换血后,血小板明显上升,白细胞数明显降低,感染中毒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研究表明,双周围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疗效确切、安全,操作方法简便,不受年龄、体重及血流量的影响,在基层医院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周围静脉 同步换血疗法 临床应用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