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提取物与3,5-双咖啡酰奎尼酸对肠道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旻皓 王晴川 +3 位作者 徐冬兰 刘天囡 孙怡 曾晓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4-129,共6页
制备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并通过HP-20大孔树脂层析和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苦丁茶多酚中含量较高的3,5-双咖啡酰奎尼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3,5-diCQA)组分。运用体外厌氧发酵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了苦丁茶提... 制备苦丁茶冬青苦丁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并通过HP-20大孔树脂层析和半制备色谱分离纯化得到苦丁茶多酚中含量较高的3,5-双咖啡酰奎尼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3,5-diCQA)组分。运用体外厌氧发酵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探究了苦丁茶提取物和3,5-diCQA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并测定了发酵体系中短链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水提物、醇提物和3,5-diCQA能促进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的生长,同时抑制溶组织梭状菌、普雷沃勒氏菌的生长;与空白对照相比,它们还能促进甲酸、乙酸和丙酸的生成,但对丁酸的合成没有影响。因此,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及3,5-diCQA具有一定的调节肠道微生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 多酚 3 5-双咖啡酰奎尼酸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N,N-二(3,4-二羟基肉桂酰基)-1,2-乙二胺的合成
2
作者 王小兵 臧恒昌 赵桂森 《化工中间体》 2005年第9期60-60,共1页
简介:大量研究表明,抑制HIV整合酶的活性是防止HIV-1传播的有效途径。含有咖啡酰基的化合物双咖啡酰奎尼酸(Dicaffeoylquinicacid)和L-巨菊酸(L chicoricacid)对HIV-1整合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其中咖啡酰基是药效团。
关键词 N N-二(3 4-二羟基肉桂基)-1 2-乙二胺 合成方法 活性 双咖啡酰奎尼酸 产品收率
下载PDF
旋覆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艳敏 于能江 +1 位作者 赵骏 赵毅民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93-195,199,共4页
目的为阐明中药复方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活性物质基础,对旋覆花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反相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 目的为阐明中药复方小补心汤的抗抑郁活性物质基础,对旋覆花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聚酰胺、SephadexLH-20、反相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鉴定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1,5-双咖啡酰奎尼酸(1)、槲皮黄苷(2)、万寿菊苷(3)、槲皮万寿菊苷(4)、3-葡萄糖基异鼠李素(5)。结论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 1 5-双咖啡酰奎尼酸 黄酮
下载PDF
白花败酱草抗氧化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嘉琪 刘洋 +6 位作者 杨永芬 刘洋成 陈长兰 陈刚 项峥 阎新佳 刘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206-5211,共6页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应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和A...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草Patrinia villos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应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DPPH法和ABTS法评价各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从白花败酱草70%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绿原酸丁酯(1)、3,4-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2)、木犀草素-7-O-芸香苷(3)、1β-O-β-D-glucopyranosy-15-O-(p-hydroxylphenylacetate)-5α,6βH-eudesma-3,11(13)-dien-12,6α-olide(4)、3,4-O-双咖啡酰奎尼酸乙酯(5)、4,5-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6)、4,5-O-双咖啡酰奎尼酸正丁酯(7)、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酸苷甲酯(8)、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酸苷乙酯(9)、芹菜素-7-O-β-D-葡糖醛酸苷甲酯(10)。化合物3、8、9的清除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23.95±0.71)、(73.09±0.33)、(25.06±0.65)μmol/L,其清除ABTS自由基IC50分别为(7.13±0.07)、(11.48±0.21)、(5.15±0.08)μmol/L。结论除化合物3、8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9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绿原丁酯 3 4-O-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 木犀草素-7-O-β-D-葡糖醛苷乙酯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