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多普勒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舒张功能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及危险分层
1
作者 曹省 周燕翔 +3 位作者 李明奇 赵志玉 陈金玲 邓倾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4年第2期83-89,共7页
目的 探讨双多普勒技术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舒张功能参数对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纳入133例行房颤RFCA患者,根据房颤有无晚期复发分为复发组... 目的 探讨双多普勒技术评估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舒张功能参数对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方法 纳入133例行房颤RFCA患者,根据房颤有无晚期复发分为复发组及未复发组。所有患者于RFCA术前7天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多普勒法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瓣环室间隔(S)及侧壁(L)位点峰值速度e′(S)、e′(L)的比值E/e′(S)、E/e′(L)及均值E/e′(M);同步获取二尖瓣E与血流播散速度Vp的比值E/Vp。随机选取20例记录双多普勒法和传统法测量E/e′、E/Vp的消耗时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舒张功能参数对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模型。结果 剔除手术未成功4例,失访6例,最终入选123例。未复发组65例,复发组58例。(1)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年龄、持续性房颤患者及高血压患者比例、左房容积指数、E/e′(L)、E/e′(S)、E/e′(M)、E/Vp、三尖瓣反流峰值速度>2.8 m/s患者比例增加(P均<0.05)。(2)ROC曲线显示E/e′(S)、E/e′(L)、E/e′(M)、E/Vp预测RFCA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678、0.720、0.711。(3)双多普勒技术获取E/e′、E/Vp在采集图像、测量数据及总流程三个方面均较传统法耗时更少(P均<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E/e′(S)是预测房颤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三个参数构建的Nomogram模型预测精确度较好,预测RFCA术后5年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91。结论 双多普勒技术评估E/e′(S)是RFCA术后房颤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年龄、LAVI共同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术后5年复发精确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心房颤动 双多普勒技术 复发 舒张功能 预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T_(E-e’)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汪晶晶 陈韵岱 +3 位作者 王晶 智光 穆洋 徐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E波开始时间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e’波开始时间差值TE-e’,评估TE-e’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准确性。方法连续入组冠心病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心导管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计算E/e’与TE-e’,评估左心室舒张末压力与TE-e’相关性及E/e’、TE-e’与TE-e’联合E/e’,诊断左心室舒张末功能不全[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的准确性。结果 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与TE-e’,E/e’相关性分别为r=0.42和r=0.79,P<0.001;2、TE-e’≥38 ms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为54%,特异性为79%,ROC曲线下面积0.71。E/e’≥9.2时,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74%,特异性为81%,ROC曲线下面积0.87;3、联合E/e’≥9.2,TE-e’≥38 ms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2%,ROC曲线下面积0.96。结论双脉冲多普勒技术测量TE-e’为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有效指标,联合E/e’能够提高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冠心病 左室舒张功能 左室舒张末压力 脉冲多普勒技术
下载PDF
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珺 杜国庆 +3 位作者 王珍珍 李海茹 邓颖 田家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将179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亚组,即正常构型、向心重构型、离心肥厚型及向心肥厚型亚组...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将179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根据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分为4亚组,即正常构型、向心重构型、离心肥厚型及向心肥厚型亚组;选取62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随机选取73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非同步模式和双多普勒同步模式测量相同参数,采用Bland-Altman法和组内相关系数(ICC)对两种模式行可重复性检验。采用双多普勒同步技术计算同一心动周期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和组织多普勒(TDI)二尖瓣环侧壁(L)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L)];同步计算二尖瓣口E峰和TDI二尖瓣环室间隔(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的比值[E/e'(S)];同步计算二尖瓣口E峰和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传播速度(Vp)的比值(E/Vp)。结果高血压各亚组E/e'(S)、E/e'(L)、E/Vp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向心肥厚亚组E/e'(S)、E/e'(L)、E/Vp分别高于正常构型亚组和向心重构亚组,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正常构型亚组、向心重构亚组、离心肥厚亚组及向心肥厚亚组E/e'(S)、E/e'(L)、E/Vp均呈依次增高的趋势。BlandAltman法显示双多普勒模式较非同步模式测量的E/e'(L)、E/e'(S)、E/Vp的可重复性更好,ICC值更高。结论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较非同步模式重复性更好,可有效地评价高血压患者不同左心室构型的舒张功能受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同步技术 高血压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联合脑钠肽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梁燕玲 罗雪清 李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脉冲波/组织多普勒,PW/TDI)同步取样技术联合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改变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分为无左室肥厚组(80例)和左室肥厚组(4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脉冲波/组织多普勒,PW/TDI)同步取样技术联合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改变在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分为无左室肥厚组(80例)和左室肥厚组(40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W测量E/A,PW/TDI测量E/e′、TE-e′。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血浆BNP水平,将其与E/A、E/e′、TE-e′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无左室肥厚组E/A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左室肥厚组E/A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病患者E/e′、TE-e′及血浆BN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左室肥厚组的E/e′、TE-e′及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E/e′与BNP呈正相关关系(r=0.856,P<0.01),TE-e′与BNP呈正相关关系(r=0.809,P<0.01),E/A与BNP无关(r=-0.078,P>0.05);E/e′联合TE-e′可提高诊断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敏感性。结论:同步E/e′联合TE-e′,与血浆BNP水平改变相结合可提高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室舒张功能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血浆脑钠肽 @@
下载PDF
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纪宗萍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3期2466-2468,共3页
选择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 选择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M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和E/Vp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传统方法相比,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的Tei指数和E/Vp均增大(P<0.05)。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及E/Vp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下载PDF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心脏功能及同步性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燕翔 冷倩倩 郭瑞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05-408,共4页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其可以在同一切面同步放置两个取样容积,不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心脏功能,而且可以更简便地评价心脏同步性。同时,双多普勒技术可以实时、直观、快速地显示心肌组织运动与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其可以在同一切面同步放置两个取样容积,不仅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心脏功能,而且可以更简便地评价心脏同步性。同时,双多普勒技术可以实时、直观、快速地显示心肌组织运动与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定量评价室壁运动力学与心腔内流体力学的耦联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本文就双多普勒技术在评价心脏功能及同步性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心室舒张功能 心脏同步性
下载PDF
双通道多普勒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
7
作者 宋晓蕾 丁云川 +3 位作者 现丽妮 陈剑 王庆慧 苏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592-595,670,共5页
目的: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经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 目的:探讨双通道多普勒法(DPW)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经临床确诊的DCM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随机抽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每位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和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并采用双通道多普勒法和传统方法分别获得左心室Tei指数和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流速(E)与彩色M型舒张早期血流传播速度(Vp)比值(E/Vp),观察对比分析各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参数的差异性。结果:病例组两种方法测得Tei指数和E/V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传统方法相比,DPW法测的Tei指数和E/Vp均增大(P均<0.01)。病例组DPW法和传统法测量Tei指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相关性为r=-0.781,-0.705,P〈0.01。当DPW法测量E/Vp≥1.33时,E/Vp诊断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大于传统法测量E/Vp。(3)结论:双通道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测量Tei指数及E/Vp不受心律的影响,可作为准确敏感评估DCM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技术 扩张型心肌病 TEI指数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发作期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8
作者 周燕翔 陈金玲 +2 位作者 冷倩倩 马媛媛 郭瑞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PW技术)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作期与间歇期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瓣环峰值速度(E/e'),探讨双PW技术评价房颤患者不同病程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方法连续选择阵发...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PW技术)测量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作期与间歇期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瓣环峰值速度(E/e'),探讨双PW技术评价房颤患者不同病程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方法连续选择阵发性房颤患者51例,其中间歇期28例(房颤间歇组),发作期23例(房颤发作组)。采用双PW技术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瓣环室间隔(S)及侧壁(L)位点峰值速度e'(S)、e'(L),计算其比值为E/e'(S)1、E/e'(L)1及E/e'(S)1、E/e'(L)1的平均值为E/e'(M)1。采用传统方法分别测得以上参数,计算其比值为E/e'(S)2、E/e'(L)2及E/e'(S)2、E/e'(L)2的平均值为E/e'(M)2。结果与房颤间歇组比较,房颤发作组E/e'(S)1、E/e'(M)1增高(P<0.01)。双PW技术测量房颤患者的E/e'与传统方法测量E/e'相关系数为0.88(P<0.01);对于同一观察者及不同观察者,双PW技术测量E/e'的Cronbach系数较传统方法更高,95%可信区间范围更小。结论双PW技术评价房颤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可行,其测量E/e'的可重复性较传统方法更好,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评价房颤患者舒张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心房颤动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下载PDF
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佳霓 陈丽萍 +3 位作者 张晓玲 尚艳文 王芳 唐红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探讨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因素。连续纳入50例非肥胖、无高血压病史的2型DM患者和4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志愿者。采用HITACHI Ascendus多普勒超声诊断... 探讨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因素。连续纳入50例非肥胖、无高血压病史的2型DM患者和48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志愿者。采用HITACHI Ascendus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应用双脉冲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峰值流速(E峰、A峰)、减速时间(DT)、二尖瓣前瓣环舒张期峰值速度(e’峰),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计算E/A、E/e’比值、Tei指数及E峰与e’峰的起始时间差(TE-e’)。随机选取20例受试者进行IVRT、TE-e’重复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比较:DM组E/A比值、e’峰降低,E/e’比值、Tei指数升高,DT、IVRT、TE-e’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显示TE-e’与IVRT呈正相关(r=0.415,P=0.000);DM患者病程与TE-e’呈正相关(Beta=0.295,P=0.020),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TE-e’呈正相关(Beta=0.399,P=0.010);重复性分析显示IVRT、TE-e’测量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均较好。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DM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TE-e’可作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DM患者的病程及HbA1C的控制水平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脉冲多普勒技术 左心室舒张功能
原文传递
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俊旺 尹立雪 +3 位作者 康春松 张红梅 颜华英 李文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6年第3期198-203,共6页
目的运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方法选择2012年5至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异常,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目的运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与附着室壁心肌机械力学时空关联性。方法选择2012年5至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无异常,无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相关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12名。应用双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于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或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心尖二腔心切面同步获取左心室二尖瓣前外侧乳头肌(APM)、后内侧乳头肌(PPM)中段及其乳头肌基底部所附着心室壁的心肌组织运动速度频谱,在同一心动周期内同步测量对应两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以心电图R波峰尖为时间起点,记录其对应达峰时间St、Et、At。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APM、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APM与PPM的s′、e′、a′、St、Et、At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APM、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s′、e′、a′、St、Et、At的相关性及APM与PPM的St、Et、At的相关性。结果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APM的e′、a′均较高、s′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7.76、2.65,P均<0.01);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PPM的e′、a′均较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74、3.31,P均<0.01);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其基底部附着室壁心肌组织比较,APM、PPM的Et较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7、-8.36,P均<0.01);St、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PM比较,PPM的s′较低,St较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4、-7.34,P均<0.01);而e′、a′、Et、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e′、a′均呈显著正相关(r=0.83、0.77、0.66,P均为0.000);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e′、a′也均呈显著正相关(r=0.86、0.81、0.79,P均为0.000)。A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t、Et、At均呈显著正相关(r=0.80、0.98、0.98,P均为0.000);PPM与其基底段附着室壁St、Et、At也均呈显著正相关(r=0.82、0.99、1.00,P均为0.000)。APM与PPM的St、Et、At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91、0.88,P均为0.000)。结论左心室APM、PPM与其附着室壁心肌运动状态存在一致的时空变化规律,两者间舒张期和收缩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存在差异;两组乳头肌间舒张期心肌峰值运动速度和达峰时间具有较高的同步性和相关性,收缩期心肌运动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 心室 乳头肌 力学
原文传递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测量E/e'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燕翔 陈金玲 +2 位作者 曹省 周青 郭瑞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法)测量E/e′参数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53例成功行RFCA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法)测量E/e′参数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53例成功行RFCA的持续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术后随访(25.94±2.78)个月,其中21例复发患者为房颤复发组,32例未复发患者为房颤未复发组。房颤患者于术前7 d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多普勒法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瓣环室间隔(S)及侧壁(L)位点峰值速度e′(S)、e′(L)及其比值E/e′(S)双多普勒法、E/e′(L)双多普勒法。采用传统法分别测得E、e′(S)、e′(L)并计算其比值为E/e′(S)传统法、E/e′(L)传统法。记录两种方法测量E/e′的消耗时间。结果①双多普勒法及传统法测量房颤组E/e′(S)、E/e′(L)较对照组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及房颤未复发组比较,双多普勒法及传统法测得复发组E/e′(S)、E/e′(L)均增大(P<0.05)。双多普勒法测得各组E/e′(S)、E/e′(L)与传统法测得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ROC曲线分析显示E/e′(S)双多普勒法预测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但与E/e′(S)传统法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819对0.728,P>0.05)。E/e′(S)双多普勒法的诊断截值为10.90(敏感性71.4%,特异性87.5%),E/e′(S)传统法的诊断截值为10.70(敏感性81.0%,特异性62.5%)。③双多普勒法获取E/e′耗时较传统法更少。对于同一观察者及不同观察者,双多普勒法测量E/e′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高于传统法,其测值95%可信区间范围小于传统法。结论E/e′(S)是预测持续性房颤患者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有效指标。双多普勒法可以测量房颤患者同一心动周期的E/e′,与传统法相比,其测量过程耗时更少,测值重复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颤动 心室功能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原文传递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燕翔 陈金玲 +3 位作者 曹省 马媛媛 周青 郭瑞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37-941,共5页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并探讨心房不同步评估阵发性房颤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双多普勒技...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并探讨心房不同步评估阵发性房颤发生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2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双多普勒技术将两个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环室间隔及侧壁位点、三尖瓣环室间隔及右室游离壁位点、二尖瓣环侧壁及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位点,同步获取两个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频谱a’波起点的时间差分别为T1、T2、T3,分别用以评估左房、右房、双房同步性,其值越大,表明同步性越差。比较房颤组与对照组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并以ROC曲线下面积获取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最佳指标,联合该指标与左房容积指数(LAVI)预测阵发性房颤,并寻求其预测的截断值。结果①房颤组双房各径线、容积、容积指数、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与瓣环室间隔位点速度(e’)比值(E/e’)较对照组增大(P〈0.05),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②房颤组标化心率前后T1、T2、T3都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叭)。标化T1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标化T1、LAvI及其联合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6%、84.1%、87.1%;联合标化T1≥29.55ms与LAVI≥21.60ml/m^2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特异性最高,分别为82.8%、79.2%。③标化T1与年龄、左房前后径、右房容积指数、E/e’、LAVI呈正相关(P〈0.05)。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内及心房间不同步明显增加,左房不同步尤为明显,可为评估阵发性房颤发生风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双多普勒技术有望成为一种准确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同步性并有效评估房颤发生风险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原文传递
左心房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婷婷 申志扬 秦志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53-3055,共3页
目的应用左心房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测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期左房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左房排空速率峰值(d... 目的应用左心房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房功能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正常人3、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测量左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收缩期左房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左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E)及舒张晚期左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A)、左室Tei指数,并计算左房整体排空分数(LAE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Tei指数、dv/dtA、LAVmin、LAVmax明显升高,LAEF、dv/dtS、dv/dtE明显减低(均P<0.05)。心肌梗死患者左室Tei指数与dv/dtA呈正相关(r=0.85)。结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房存储及管道功能显著减低,左房辅泵功能显著增强;左房辅泵功能与左室整体功能相关性良好。左房追踪技术能很好地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的左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追踪技术 TEI指数 心肌梗死 左房功能 多普勒成像技术
下载PDF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同步性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燕翔 曹省 +3 位作者 陈金玲 胡波 周青 郭瑞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58-963,共6页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同步性对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5例成功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房颤组术后随...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评价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心房同步性对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45例成功行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为房颤组,房颤组术后随访6个月,其中16例复发患者为房颤复发组,29例未复发患者为房颤未复发组。阵发性房颤患者于术前7d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双多普勒技术将两个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环室间隔及侧壁位点、三尖瓣环室间隔及右室游离壁位点、二尖瓣环侧壁及三尖瓣环右室游离壁位点,同步获取两个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频谱a’波起点的时间差分别为T1、T2、T3,分别用以评估左房、右房、双房同步性,其值越大,表明同步性越差。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未复发组及房颤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右房左右径、双房容积及容积指数均增大(P〈0.05);与房颤未复发组比较,房颤复发组左房前后径增大(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房颤未复发组及房颤复发组标化心率前后T1、T2、T3均增大(P〈0.05);与房颤未复发组比较,房颤复发组标化心率前后T1、T3均增大(P〈0.05)。③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标化T1是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0,95%CI1.002~1.121,P=0.044),当截断值为39.38rfls时,预测阵发性房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5%、75.9%。结论RFCA术后房颤复发的患者术前左房不同步较未复发患者明显增加。双多普勒技术作为评估心房同步性的一种新技术,有望为RFCA术后房颤复发提供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原文传递
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评价正常成年人不同年龄组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燕翔 陈金玲 +3 位作者 曹省 马媛媛 周青 郭瑞强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分析正常成年人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的增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双多普勒技术评价心房同步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到我院健康体检的成年志愿者57例,按年龄分布分为A组(20~39岁,20例)... 目的采用双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双多普勒技术)分析正常成年人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的增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双多普勒技术评价心房同步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到我院健康体检的成年志愿者57例,按年龄分布分为A组(20~39岁,20例)、B组(40~59岁,21例)、C组(60~79岁,16例)。采用双多普勒技术将两个取样容积分别置于二尖瓣环室间隔(s)及侧壁(L)位点、三尖瓣环s及右室游离壁(RVFW)位点、二尖瓣环L及三尖瓣环RVFw位点,同步获取两个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频谱a’波起始点的时间差分别为T1、T2、T3。采用传统多普勒技术分别获得从心电图P波起始点到二尖瓣环I.、s及三尖瓣环RVFw二三个位点心肌组织运动频谱a’波起始点的时间差分别为PI.、P—S、P—RVFW。P—L与P—S、PS与PRVFW、P—L与P—RVFw之间的时间差分别为t1、t2、t3、T1、t1用以评估左房同步性,T2、t2用以评估右房同步性,T3、t3用以评估双房同步性,其值越大,表明心房同步性越差。结果①A组、B组、c组收缩压、舒张压依次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组舒张早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与瓣环室间隔位点速度(e‘)比值(E/e‘)、舒张晚期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增大;与A组及B组比较,c组左房容积(LAV)增大,E减低(均P〈0.05),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A组比较,B组及C组T1、T2、T3及t1、t2、t3均增大(P〈0.05)。③T1、T2、T3与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左房前后径、E/e’均呈正相关(P〈0.05),T1与LAV呈正相关(P〈0.05),T3与LAV、右房上下径呈正相关(均P〈0.05),与其余指标无显著相关性。④双多普勒技术与传统多普勒技术测量心房同步性参数的一致性较好,两种方法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78(P〈0.01)。对于同一观察者及不同观察者,双多普勒技术测量同步性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高于传统多普勒技术,其测值95%可信区间范围小于传统多普勒技术。结论正常成年人心房内及心房间同步性随年龄增加逐渐减低,双多普勒技术测量的心房同步性参数较传统多普勒技术重复性更好,有望为临床提供一种准确评价心房同步性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多普勒同步取样技术
原文传递
双多普勒同步与非同步成像对心房颤动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测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颖 王珍珍 田家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简称双多普勒模式)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①采用双多普勒模式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的二... 目的探讨双多普勒同步成像技术(简称双多普勒模式)评估射血分数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0例射血分数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病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①采用双多普勒模式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的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和组织多普勒(TDI)二尖瓣环侧壁(L)心肌运动峰值速度(e’);②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二尖瓣口E峰和TDI二尖瓣环室间隔(s)心肌运动峰值速度(e’);③同步获取同一心动周期二尖瓣口E峰和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播散速度(Vp)。计算E/e’(L)、E/e’(S)及E/V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E/e’(L)、E/e’(s)及E/V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双多普勒模式较传统模式测量E/e’(L)、E/e’(s)、E/Vp的重复性更好,组内相关系数(ICC)明显高于传统模式。结论双多普勒模式用于评估心房颤动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较传统模式的重复性更好,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心房颤动 心室功能 多普勒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