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淳 周卫 +5 位作者 李祖章 刘秀梅 孙刚 夏文建 王秀斌 刘光荣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9-358,共10页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第3 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35~141.4 kg/hm2,损失率为35.75%~46.82%;早、晚稻各生育期及连作周期的氨挥发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连作 水稻土 氨挥发 施氮量
下载PDF
基于DNDC模型的双季稻体系氨挥发损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夏文建 王淳 +5 位作者 张丽芳 张文学 冀建华 陈金 刘增兵 刘光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35-2046,共12页
为了探索长江流域双季稻体系氮肥施用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评价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DNDC)模型对产量和氨挥发拟合的适应性,设计了早稻和晚稻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原位观测氨挥发排放通量,利用DNDC模型... 为了探索长江流域双季稻体系氮肥施用对氨挥发损失的影响,评价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DNDC)模型对产量和氨挥发拟合的适应性,设计了早稻和晚稻不同氮肥用量田间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原位观测氨挥发排放通量,利用DNDC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运用模拟结果探讨了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损失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模型能较好模拟双季稻体系水稻产量和氨挥发,早稻、晚稻和双季稻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28、0.979,早稻、晚稻和整个双季稻生育期氨挥发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98和0.997,均达到极显著水平。DNDC模型能较好预测因施肥引起的氨挥发排放峰,但在氨挥发通量和排放总量的定量上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气温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氮肥用量和气温是影响氨挥发的主要因素。DNDC模型在模拟双季稻体系籽粒产量上具有较高的可信度,DNDC模拟和田间观测数据计算的最高产量施氮量分别是420和417 kg·hm^-2。稻田氨挥发损失量与施氮量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和线性关系,二次函数能更好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使DNDC更准确的进行估算和应用,有必要获取更翔实的环境资料以减少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连作 DNDC模型 籽粒产量 氨挥发 敏感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