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继先 戴丽 +2 位作者 杨志新 佟岩 张聪 《环境科学导刊》 2009年第6期79-82,共4页
应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双室堆沤肥系统",设计使用双室堆沤肥不同的4种处理方式施肥。对施肥前后的作物产量、作物品质、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选出双室堆沤肥和无机肥配施的还... 应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果"双室堆沤肥系统",设计使用双室堆沤肥不同的4种处理方式施肥。对施肥前后的作物产量、作物品质、土壤肥力进行对比研究,选出双室堆沤肥和无机肥配施的还田应用的最优施肥处理。处理B施肥方式(双室堆沤肥,化肥减施30%)对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增加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室堆沤肥 农业废弃物 产量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与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2
作者 郑潭 陈建中 +1 位作者 戴丽 王志芸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24,27,共5页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适当增加1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苴河 双室堆沤肥 湿地植物残体 湿地底泥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湿地植物残体与底泥综合利用研究
3
作者 郑潭 陈建中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26-30,35,共6页
摘要通过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作双室堆沤肥,按不同的物料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进行还田试验,与习惯施肥作对照,对施肥前后的大青菜产量品质、土壤肥力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应... 摘要通过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作双室堆沤肥,按不同的物料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进行还田试验,与习惯施肥作对照,对施肥前后的大青菜产量品质、土壤肥力以及根际土壤微生物进行应用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方式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大青菜产量、提高大青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当中也可适当增加1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的数量,对大青菜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有机肥 双室堆沤肥 大青菜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