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与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伟 《刑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4期1-24,共24页
犯罪参与体系为共犯论研究提供理论参照,不同共犯立法决定了差异化的犯罪参与体系。我国共犯独特的立法特征决定了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介于单一正犯体系与二元参与体系之间,但偏向于二元区分制。与该体系相匹配,应提倡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 犯罪参与体系为共犯论研究提供理论参照,不同共犯立法决定了差异化的犯罪参与体系。我国共犯独特的立法特征决定了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介于单一正犯体系与二元参与体系之间,但偏向于二元区分制。与该体系相匹配,应提倡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共犯评价的第一层次解决定性问题,在正犯与共犯界分标准上应坚持形式区分说;共犯评价的第二层次研究定量问题,在主犯与从犯区分标准上强调参与者对犯罪事实的支配力,考察参与行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下,正犯与主犯、共犯与从犯之间没有内在必然对应关系。我国共犯论构建,没有必要、也不宜遵从"正犯主犯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正犯体系 二元区分制 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
原文传递
我国犯罪参与体系下正犯概念不宜实质化——基于中、日、德刑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32,共10页
正犯概念实质化是当今德、日犯罪参与论的发展趋势,研究德、日正犯概念实质化演进路径,追问其形成的制度根基,对我国共犯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以"共谋共同正犯"与"正犯后正犯"两种实质正犯概念为研析对... 正犯概念实质化是当今德、日犯罪参与论的发展趋势,研究德、日正犯概念实质化演进路径,追问其形成的制度根基,对我国共犯论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以"共谋共同正犯"与"正犯后正犯"两种实质正犯概念为研析对象,在比较中检视实质正犯论与正犯概念主犯化存在及引发的深层次问题。立足我国共犯立法,在共犯界限论上坚持形式客观说,反对正犯概念实质化,提倡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正犯论 形式客观说 双层次共犯评价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