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室结逆向双径路传导合并心房或心室内双径路折返2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名芳 《心电学杂志》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逆向双径路传导 合并症 心房双径路折返 心室内双径路折返 诊断 心电图
下载PDF
房室结内双径路双文氏传导1例
2
作者 党群 黄仁康 李直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3年第S1期74-75,共2页
患者男性,19岁。体检时发现心动过缓伴不齐,平素体健。查体:心肺正常,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HR:48—55次/分,同一导联连续记录可见 P—R 间期呈长短二种类型,短 P—R 约0.20s—0.28s 似呈3:2文... 患者男性,19岁。体检时发现心动过缓伴不齐,平素体健。查体:心肺正常,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HR:48—55次/分,同一导联连续记录可见 P—R 间期呈长短二种类型,短 P—R 约0.20s—0.28s 似呈3:2文氏型传导;长 P—R 约0.50s—0.56s 亦似有 P—R进行性延长趋势,但文氏周期较长增量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内双径路 窦性心动过缓 慢径 下传 房室结双径路 不典型文氏现象 房室传导 窦性激动 阿托品试验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折返型室性早搏双径路传导的若干现象
3
作者 罗燕銮 王美如 张文篪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7年第6期329-329,共1页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不断深入和不断发现,室性早搏(VP)折返径路内的文氏现象、反文氏现象,多水平阻滞以及双径路多径路等已渐被认识。本文主要探讨折返型VP双径路传导ECG的若干罕见表现。 1 资料 1.1 由快、慢径路传出的VP 例1女性患者,4... 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不断深入和不断发现,室性早搏(VP)折返径路内的文氏现象、反文氏现象,多水平阻滞以及双径路多径路等已渐被认识。本文主要探讨折返型VP双径路传导ECG的若干罕见表现。 1 资料 1.1 由快、慢径路传出的VP 例1女性患者,47岁。因急性胃炎住院期间同次描记的ECG。Ⅱ、Ⅲ导联均可见到VP。联律时间(CT)不一致,同导联QRS形态相同,粗看似不属折返型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径路 室性早搏 慢径 多径 S形态 文氏现象 房室结内双径路 共同通道 细测量 二联律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致二度(2:1)房室阻滞
4
作者 朱萍 张秀兰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4年第3期126-126,共1页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P—P长短交替,夹有QRS的P—P【不夹QRS的P—P,二者相差】0.02s,房率114次/min,2:1下传心室,P—R长短交替,分别为0.16s和0.28s。T波低平。因此,本例心电图可诊断为... 患者男性、1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附图为Ⅱ导联心电图:窦性心律,P—P长短交替,夹有QRS的P—P【不夹QRS的P—P,二者相差】0.02s,房率114次/min,2:1下传心室,P—R长短交替,分别为0.16s和0.28s。T波低平。因此,本例心电图可诊断为:①窦性心动过速伴;②房室结双径路阻滞致Ⅱ度(2:1)房室阻滞;③T波改变,示心肌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房室阻滞 窦性心动过速 下传 肌损害 房室结内双径路 慢径 窦性心律 病毒性心肌炎 隐匿传导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或多径路1∶2同步室房传导1例
5
作者 耿学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1:2同步室房传导 房室结双径路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多径 心电图诊断 房室结三径 QRS波群 双径路传导
下载PDF
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春江 朱国臣 肖大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324-325,共2页
目的:探讨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施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 目的:探讨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治疗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施行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9个月,疗效满意,无不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中、下鼻道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手术彻底、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鼻内镜手术 双径路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致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晓红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6年第5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 非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双径路传导现象 窦性激动 心律失常 生理现象 纵行分离 房室结内
下载PDF
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12例报告 被引量:7
8
作者 李伟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非侵袭性真菌上颌窦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转归与鼻道窦口复合体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充分解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病变,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原则和关键;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双径路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及慢径路文氏传导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汉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2期752-752,共1页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及慢径路文氏传导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王汉林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头晕,阵发性心悸10余天入院。病前2周曾"感冒"。体检:T36.6℃,BP14/9kPa(106/68mmHg)。心界无扩大...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及慢径路文氏传导山东省苍山县人民医院王汉林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0岁。因头晕,阵发性心悸10余天入院。病前2周曾"感冒"。体检:T36.6℃,BP14/9kPa(106/68mmHg)。心界无扩大,心音低钝,无杂音,肺及腹部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障碍 房室结 双径路同步传导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直接显示顺向性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临床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青 朱毓仁 《心电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0-15,共6页
总结27例体表心电图直接显示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归纳其心电图表现形式有10类,并讨论其主要诊断线索及双径路传导在体表心电图直接显示的条件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心电图 房室结 双径路传导
下载PDF
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24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云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8年第3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①非侵袭... 目的探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治要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全部施行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无复发。结论①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发病、转归与鼻道窦口复合体(OMC)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而充分解除OMC病变,彻底清除窦腔内真菌团块,恢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是本病治疗的原则和关键;②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是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双径路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DC-CIK细胞联合双径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丹 王嵬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1期127-127,共1页
目的评价DC-CIK细胞联合双径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DC-CIK细胞联合GP方案双径路化疗(生物治疗联合双径路化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G... 目的评价DC-CIK细胞联合双径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DC-CIK细胞联合GP方案双径路化疗(生物治疗联合双径路化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GP方案双径路化疗。治疗两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瘤体大小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瘤体变化总有效率和稳定率分别为41.94%和80.65%,均较对照组瘤体变化总有效率和稳定率29.03%、61.29%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双径路化疗相比,DC-CIK细胞联合双径路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CIK 非小细胞肺癌 双径路化疗
下载PDF
同步同比例双文氏现象与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并存1例
13
作者 李景芝 黄晓霞 张良洁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6期353-353,共1页
患者男性,30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来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附图)为Ⅱ导联上下两行连续记录。窦性P波的P-P间期欠规则,呈“渐短突长”的小于最短的P-P两倍。经屏气试验排除窦性心律不齐。而是3:2~4:3不典型文... 患者男性,30岁。因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来就诊。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示(附图)为Ⅱ导联上下两行连续记录。窦性P波的P-P间期欠规则,呈“渐短突长”的小于最短的P-P两倍。经屏气试验排除窦性心律不齐。而是3:2~4:3不典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S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文氏现象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文氏型 同步同 间期 慢径 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 P波 室房传导 文氏周期
全文增补中
双径路泵控动脉灌注化疗防治胃肠道肿瘤复发及肝转移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仁忠 徐震壮 +3 位作者 蔡兵 李建平 顾晓峰 丁忠阳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2期1298-1299,1458,共3页
目的 探讨双径路动脉灌注化疗防治肿瘤局部复发及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全组25 例,在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同时,应用微泵技术,最大耐受剂量,对原肿瘤供血区域的动脉主干插管置泵灌注化疗,同时进行预防肝转移的肝动脉插管置泵化疗。... 目的 探讨双径路动脉灌注化疗防治肿瘤局部复发及肝转移的价值。方法 全组25 例,在切除胃肠道肿瘤的同时,应用微泵技术,最大耐受剂量,对原肿瘤供血区域的动脉主干插管置泵灌注化疗,同时进行预防肝转移的肝动脉插管置泵化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和随访10~24 个月,随访期病例全部存活,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胃肠道肿瘤主要标志物放射免疫测定22/23 例在正常范围。结论 双径路动脉置泵灌注化疗防治中晚期胃肠道肿瘤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径路 动脉泵灌注 胃肠道肿瘤 肝转移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与文氏现象 被引量:18
15
作者 庄亚纯 《心电学杂志》 1992年第1期2-6,共5页
双径路传导与文氏现象好发于房室结,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多彩的心电图表现。介绍7例与房室结双径路传导有关的房室传导文氏现象,并讨论其心电图诊断线索、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关键词 房室结 双径路传导 文氏现象
下载PDF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 被引量:7
16
作者 庄亚纯 《心电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57-158,共2页
目前对期前收缩发生的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有几种解释:(1)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2)折返激动。目前公认折返激动是引起期前收缩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期前收缩有固定的偶联间期,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折返径路中的文氏、交替性文氏,或反文氏... 目前对期前收缩发生的机制尚未充分了解,但有几种解释:(1)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2)折返激动。目前公认折返激动是引起期前收缩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期前收缩有固定的偶联间期,少数情况下可出现折返径路中的文氏、交替性文氏,或反文氏现象而使偶联间期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但作者最近遇到1例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国内外文献仅见零星病例报道,现介绍如下。 患者女,66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示持续性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在常规12导联中,同一导联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形态基本相同,但偶联间期呈长短不规则交替。从图中显示的几个导联来看,Ⅱ、aVR导联为长-长-短-短;V_1为短-长-长-长;V_5为短-短-长-长。长者520ms,短者410ms,相差甚大。交替找不出规律,偶联间期长短与窦性周期长短也无关系。显示心室内产生期前收缩的折返径路中的双径路传导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期前缩 折返径 双径路传导 心电图 冠心病
下载PDF
房早揭示房室结内双径路
17
作者 谢德凤 盛莉云 《中国实用心电杂志》 1998年第1期31-32,共2页
患者男5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余加重二天就诊。体检:心事76次/min,可闻及早搏无杂音。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Ⅱ导连续记录见P—P间距0.84s,窦性频率68次/min,P′为房早,P′均落在前一窦性激动T波的升支上,RP′为0.16s~0.20s;
关键词 房早 房室结内双径路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 心室 窦性频率 心房回波 窦性激动 绝对不应期 房性早搏 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
全文增补中
双径路鼻内镜下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沈淦琴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4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霉菌性上颌窦炎 内镜下治疗 下鼻道造口 疗效分析 双径路 上颌窦自然口 手术治疗 鼻内镜技术
下载PDF
晚期肺癌双径路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闫小纺 魏崇健 乔英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46-47,共2页
晚期肺癌的治疗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被视为非手术指征而放弃手术,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治疗后并发症,已成为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DSA观察下探讨肺癌血供特点采用双径路介入治疗晚期肺癌,收... 晚期肺癌的治疗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常被视为非手术指征而放弃手术,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治疗后并发症,已成为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在DSA观察下探讨肺癌血供特点采用双径路介入治疗晚期肺癌,收到预期效果.笔者总结120例经双径路介入治疗肺癌的体会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双供血 介入治疗 双径路
下载PDF
窦房交接区的双径路和折返现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伯根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1期56-56,共1页
窦房交接区的双径路和折返现象毛伯根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69岁,临床确诊冠心病。动态心电图MV5导联示P波直立,QRS波群呈RS形、S波粗钝,时限0.12s;MV1导联示QRS波群呈qR形,R波有切迹。病人... 窦房交接区的双径路和折返现象毛伯根1临床资料与心电图分析患者男性、69岁,临床确诊冠心病。动态心电图MV5导联示P波直立,QRS波群呈RS形、S波粗钝,时限0.12s;MV1导联示QRS波群呈qR形,R波有切迹。病人睡眠过程中,出现PP间期长短交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房交接区 双径路 折返现象 心电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