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8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因感染拔除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后再次植入双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装置患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苑翠珍 昃峰 +4 位作者 李鼎 段江波 吴寸草 杨丹丹 李学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因装置相关感染经静脉拔除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后再植入双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iv-CRT)装置的策略及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感染经静脉行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拔...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因装置相关感染经静脉拔除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后再植入双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iv-CRT)装置的策略及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感染经静脉行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拔除及再植入Biv-CRT装置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数据,并进行随访,以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结果:167例患者进行了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拔除,161例(96.4%)拔除成功,6例(3.6%)拔除失败。拔除成功的患者,109例(67.7%)患者拟行Biv-CRT装置再植入。中位时间7(5,7)d后,行再植入Biv-CRT装置的患者6例(5.5%)失败;103例(94.5%)成功,其中102例(99.0%)通过右侧入路植入,1例(1.0%)选择左侧入路植入(因双侧均曾囊袋感染)。161例拔除成功的患者中58例(36.0%)未再植入Biv-CRT装置,其中39例(24.2%)因初始适应证可疑或消失。术后1年随访期间,再植入Biv-CRT装置的103例患者共有7例(6.8%)死亡,1例(1.0%)患者囊袋感染,1例(1.0%)患者右心房导线脱位。结论:患者因感染行冠状静脉左心室导线拔除后再植入Biv-CRT装置是可行的,右侧入路植入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因此,对于拔除后再评估有Biv-CRT装置植入指征的患者,应推荐进行右侧入路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双心室心脏再同步治疗 导线拔除 心脏装置感染 植入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无应答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王磊 尤菲 +3 位作者 张锋 吴冠吉 刘树文 马前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无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行CRT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80岁50例、<80岁30...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无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西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行CRT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80岁50例、<80岁30例,心功能分级Ⅲ级53例、Ⅳ级27例。观察CRT应答情况,分为应答组和无应答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CRT后无应答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在80例行CRT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治疗3个月后,应答患者59例,无应答患者21例,应答率73.7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径(RVD)、三酰甘油(TG)水平及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病程、二尖瓣反流量、QRS波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TC)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3年、二尖瓣反流量的增加、QRS波时限的降低、LVEF≤30%、TC值的升高均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CRT无应答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对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估和电生理评估,同时加强心功能支持并接受血脂管理和生活方式的干预,有助于提升CRT的有效性,降无应答率,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心脏同步治疗 应答反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压力-应变曲线评估心力衰竭病人整体无效做功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黄志勇 吴杰莹 +2 位作者 刘誉红 罗伟权 刘娟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02-508,共7页
目的:采用压力-应变曲线(PSL)测定心脏整体无效做功(GWW),评估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病人术前GWW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答的预测价值,及其与长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山市中医院接受CRT治疗的50... 目的:采用压力-应变曲线(PSL)测定心脏整体无效做功(GWW),评估射血分数减低心力衰竭(HFrEF)病人术前GWW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应答的预测价值,及其与长期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山市中医院接受CRT治疗的50例HFrEF病人为研究对象,于术前及术后9个月测量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并采用基于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的压力-应变曲线(PSL)测定包括GWW在内的心肌做功参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GWW对CRT应答的预测价值,应用Cox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术前GWW与CRT应答及不良事件的关系。CRT应答为从基线检查到术后9个月随访期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缩小≥15%,有CRT应答病人列为有效组,其余为无效组。研究的终点为CRT应答或随访期间的全因死亡。结果:与术前相比,有效组术后的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术前均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增大;有效组术后的GWW下降,整体有效做功(GCW)、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无效组的GWW与GCW均低于有效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相较于其他心肌做功参数,术前GWW预测CRT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AUC为0.78[95%CI(0.69,0.88),P<0.01],当GWW为175 mmHg%时预测CRT应答的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67.8%。Cox回归分析模型显示,对HFrEF病人接受CRT的已知预后因素进行校正后,GWW<175 mmHg%与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校正HR=2.04,95%CI(1.10,3.84),P=0.024];将GWW添加到包含已知CRT预后因子的基线模型中,该模型呈正相关(改善χ^(2)=4.85,P=0.028);GWW相较于其他心肌做功参数,与CRT应答和预后的相关性最佳。结论:HFrEF病人术前低GWW(<175 mmHg%)与CRT候选者无应答以及全因死亡风险相对增加有关,术前GWW是改善CRT选择的一个预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减的低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 心肌应变 心肌做功 心脏同步治疗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儿童心力衰竭中应用
4
作者 陈若瑜(综述) 吕铁伟(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2,共6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成人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应用,也已被初步证明在部分原发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中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回顾了近年来CRT在先天性心脏病、起搏诱导性心肌...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成人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及应用,也已被初步证明在部分原发病导致的心力衰竭中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回顾了近年来CRT在先天性心脏病、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等不同病因导致的儿童心力衰竭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植入形式和不良反应,并对其进一步发展做出展望,以期为CRT在儿童心力衰竭中的适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儿童
下载PDF
真武汤联合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5
作者 马振泉 李杰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2466-2470,共5页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包括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服药结束前后观... 目的:研究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后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患者术前术后均给予包括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其中试验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服药结束前后观察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心脏彩超、6 min步行实验(6MWT)、体重等指标及生活质量量表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体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同时试验组患者的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WT、生活质量量表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可以通过显著减轻患者水钠潴留、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CHF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心脏同步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左束支起搏联合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初步应用
6
作者 张斌 乔建忠 +3 位作者 汪杰 潘令新 王园 熊恩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585-590,共6页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LBBP)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可行性,并评估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LBBP联合左心室心外膜起搏(LVEP)以优化CRT(联合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11例,评估成功... 目的探讨左束支起搏(LBBP)优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可行性,并评估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LBBP联合左心室心外膜起搏(LVEP)以优化CRT(联合起搏)的心力衰竭患者11例,评估成功率及安全性。比较术前、术中不同起搏方式及术后QRS宽度,随访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评估LBBP优化CRT对心功能改善的效果。结果11例患者平均年龄(68.7±9.5)岁,行联合起搏成功7例。术前、LVEP、LBBP及联合起搏后心电图平均QRS宽度分别为163.6 ms、151.4 ms、125.7 ms、129.3 ms,其中联合起搏QRS宽度分别低于术前(P<0.001)及LVEP(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与LB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BBP后QRS宽度低于LV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个月后,联合起搏LVEF由术前31.7%上升至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NYHA心功能分级、LVEDd及心胸比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BBP联合LVEP以优化CRT可行性高,能够改善心脏电同步性及心功能,可能成为后期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左束支起搏 心室心外膜起搏 优化
下载PDF
左束支优化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1例
7
作者 马彦卓 杨茜 +4 位作者 陈瑜 李洁 唐丽娜 王冬梅 齐书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67-869,873,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但是,约30%的患者植入CRT后临床获益不明显[1]。研究发现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技术,特别是左...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但是,约30%的患者植入CRT后临床获益不明显[1]。研究发现左束支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技术,特别是左束支优化的CRT(left bundle branch-optimized CRT,LOT-CRT)可以改善心室电活动的同步性,被认为是双心室起搏替代性的治疗方案[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左束支起搏 心脏同步治疗
下载PDF
心电图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反应性的价值
8
作者 陈仕锦 焦锦玉 刘鸣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16-919,共4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改善心肌收缩不同步,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并且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1-2]。尽管近年来CRT的技术有所改进,但即使严格按照...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改善心肌收缩不同步,逆转左室重构、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并且降低住院率和病死率[1-2]。尽管近年来CRT的技术有所改进,但即使严格按照指南挑选患者,仍有一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3],术前若能够明确CRT术后反应性的预测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植入则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心电图 左束支传导阻滞 非左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测试腔内心电图参数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张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5-0068,共4页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术(CRT)的手术过程测定腔内心电图参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81例CRT的临床资料,均是采取规范的CRT手术操作,在术中同时测定患者△t(右心室导线-左心室导线激动时间差)、RVp-LV(右心室导线...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术(CRT)的手术过程测定腔内心电图参数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的81例CRT的临床资料,均是采取规范的CRT手术操作,在术中同时测定患者△t(右心室导线-左心室导线激动时间差)、RVp-LV(右心室导线起搏至左心室导线感知时间)、LVp-RV(左心室导线起搏至右心室导线感知时间),持续随访12个月,对于心脏结构变化情况观察,根据患者CRT情况分成应答组与无应答组,对比各组的心电图参数。结果 随访12个月,发生CRT应答53例(65.43%),无应答28例(34.57%);应答组术中测定△t水平高于无应答组,RVp-LV、LVp-RV水平低于无应答组(P<0.05);应答组导线位置位于心尖的占比低于无应答组(P<0.05)。术中不同导线植入位置的△t、RVp-LV、LVp-RV参数无差异(P>0.05),术前LVEF≤30%的患者在△t、RVp-LV、LVp-RV各项参数指标水平均低于LVEF>30%的患者(P<0.05)。结论 对于行CRT的患者,术中测试腔内心电图参数能够预测CRT有无应答情况,术前心功能参数可影响CRT应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术中 腔内心电图参数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在非跟踪模式下心室感知反应运行1例
10
作者 李珊 郑新权 应小飞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3期298-300,共3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时非跟踪模式下触发心室...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内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终末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后发生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时非跟踪模式下触发心室感知反应(VSR)反复运行的心电图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报道诸暨市人民医院2021年5月12日收治的1例CRT-D植入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在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时非跟踪模式下VSR反复运行,需与CRT-D基本功能异常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除颤器 心室感知反应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双室同步起搏与左心室内同步化的相关性
11
作者 刘博 张勇 +3 位作者 徐晶 姜馨 李尚俭 马爱群 《心脏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双室同步起搏与左心室内同步化的相关性。方法行CRT患者128例,按术后心电图特点分为双室同步起搏组(78例)和双室非同步起搏组(50例)。随访1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测定Ts-SD、Te-SD在不同组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患者双室同步起搏与左心室内同步化的相关性。方法行CRT患者128例,按术后心电图特点分为双室同步起搏组(78例)和双室非同步起搏组(50例)。随访1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测定Ts-SD、Te-SD在不同组中的变化差异,评价左心室内同步化的变化。结果 1双室同步起搏组植入前较植入后Ts-SD〔(45±9)ms vs.(33±7)ms,P<0.05〕、Te-SD〔(41±8)ms vs.(31±8)ms,P<0.05〕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方差分析示Ts-SD、Te-SD、LVES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示双室同步起搏与Ts-SD(B=-0.052,P=0.000)、Te-SD(B=-0.032,P=0.032)呈线性相关;4双室同步化起搏与Ts-SD行Pearson分析具有相关性(r=-0.933,P=0.000),Ts-SD呈负相关。结论经CRT治疗双室同步起搏组较双室非同步起搏组术后随访过程中左心室内协调性得到改善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心电图 心室同步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的运动康复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艳 王静 +1 位作者 黄有红 徐月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3年第5期129-133,138,共6页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因。部分患者因心肌细胞病理性变化出现心脏电-机械活动失同步,致使有效心排量降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由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因。部分患者因心肌细胞病理性变化出现心脏电-机械活动失同步,致使有效心排量降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通过植入电极纠正心脏收缩失同步,恢复房室、室间和(或)室内协调收缩功,改善CHF患者临床症状。运动康复作为心脏康复的核心内容,已被证实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文章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运动康复的内容、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设备植入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制定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运动康复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植入术后再植入心肌收缩力调节器一例
13
作者 张萌 王建华 +2 位作者 徐健 李述峰 曹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1期9-11,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间断呼吸困难1个月”于2022年4月14日入院。患者此次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即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痰为泡沫样,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扩张型心肌病病史20年,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间断呼吸困难1个月”于2022年4月14日入院。患者此次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即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痰为泡沫样,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扩张型心肌病病史20年,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CRT-D)植入手术4年,糖尿病病史6年。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脉搏10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心脏同步治疗除颤器 心肌收缩力调节器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左心室四极电极与双极电极结局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毅博 彭瑜 +2 位作者 白明 姚亚丽 张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左室四极电极导线与双极电极导线的结局有无明显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Web Of ...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左室四极电极导线与双极电极导线的结局有无明显差异。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6月30日,检索完成后按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包含28 19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植入传统双极电极导线相比,植入左室四极电极导线可显著减少术后电极导线更换、移位、无效及手术修正的情况发生(OR=0.53,95%CI:0.44~0.63,P<0.00001);在经程控后能更好的消除膈神经刺激(OR=0.21,95%CI:0.09~0.50,P=0.0004);全因死亡事件明显减少(OR=0.60,95%CI:0.54~0.67,P<0.00001);心力衰竭(心衰)住院事件同样明显减少(OR=0.34,95%CI:0.16~0.75,P=0.007)。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左室四极电极在电极导线更换、移位、无效及手术修正,膈神经刺激,全因死亡事件和心衰住院事件方面均优于传统双极电极,可显著改善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提高疗效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四极电极 极电极 META分析
下载PDF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后中医证型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忠伟 熊艳霞 +2 位作者 苑翠珍 朱新峰 王智琪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5期866-869,共4页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5例慢性心力衰竭(HFrEF型)行CRT植入术的病人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手术前后中医证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病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中医证型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5例慢性心力衰竭(HFrEF型)行CRT植入术的病人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进行中医证候分型,比较手术前后中医证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65例病人中,术前心肺气虚型2例(3.1%),气阴两虚型14例(21.5%),气虚血瘀型22例(33.8%),痰饮阻肺型15例(23.1%),阳虚水泛型12例(18.5%);术后3个月心肺气虚型27例(41.5%),气阴两虚型21例(32.3%),气虚血瘀型12例(18.5%),痰饮阻肺型3例(4.6%),阳虚水泛型2例(3.1%)。手术前后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功能分级和心脏超声各项指标在CRT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性别病人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不同中医证型病人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中医证型病人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中医证型病人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T治疗HFrEF,术前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型最多,其次是痰饮阻肺型、气阴两虚型与阳虚水泛型,心肺气虚型最少,术后则以心肺气虚型和气阴两虚型为主,其中心肺气虚型最多,痰饮阻肺型与阳虚水泛型病人较术前显著减少,气虚血瘀型病人亦较术前明显减少;术后女性病人心肺气虚型较男性病人心肺气虚型更多;病人病程越短,术后心肺气虚型越多,治疗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中医证型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急性反应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楠 金炫佚 +1 位作者 李光源 马春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5,24,共6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预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接受CRT的CHF合并CLBBB患者,分别在CRT关闭和开启状态接受...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预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接受CRT的CHF合并CLBBB患者,分别在CRT关闭和开启状态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CRT开启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设为有反应,<5%设为无反应。根据左室后室间隔纵向时间-应变曲线类型,将CLBBB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将Ⅰ型和Ⅱ型设为研究组1,Ⅲ型设为研究组2,在CRT关闭状态下测量常规超声参数、收缩功能参数、收缩不同步参数。结果 36例患者中,有反应者为29例(80.56%),无反应者为7例(19.44%);CLBBBⅠ型患者20例,Ⅱ型4例,Ⅲ型12例。研究组1有22例患者CRT急性反应有效,应答有效率为91.67%(22/24);研究组2有7例患者CRT急性反应有效,应答有效率为58.33%(7/12);研究组1患者CRT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高于研究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左室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室间不同步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的室间隔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侧壁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均小于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的左室18节段峰值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大于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CLBBB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有差异;CLBBBⅠ、Ⅱ型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优于CLBBBⅢ型;CLBBBⅠ、Ⅱ型室间隔及左室侧壁功能优于CLBBB III型;CLBBBⅠ、Ⅱ型左室内收缩不同步性较CLBBBⅢ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急性反应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纵向应变 左室侧壁纵向应变
下载PDF
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小倩 孙磊 顾翔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86-490,共5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并非所有进行CRT的患者都能有良好的反应性。患者的选择、植入部位及器械的选择、设备程控和随访等因素均可影响CRT反应性。因此现综述可能提高CRT反应性的相...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并非所有进行CRT的患者都能有良好的反应性。患者的选择、植入部位及器械的选择、设备程控和随访等因素均可影响CRT反应性。因此现综述可能提高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同步治疗 心电图 左束支区域起搏
下载PDF
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病人远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敏 肖勇强 罗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8期3391-3398,共8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病人远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5年7月于我院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74例)和验证组(24例)。...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病人远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5年7月于我院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力衰竭病人9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3∶1的比例分为建模组(74例)和验证组(24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建模组病人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31例)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43例),比较建模组的两组病人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远期术后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R软件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模型推理预测;利用建模组数据集作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进行评价,利用验证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外部评价;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病人远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功能分级高、心率≥70次/min、左心室射血分数<30%,有碎裂QRS波、QRS宽度≥150 ms、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350 pg/mL是心脏再同步治疗病人远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碎裂QRS波对病人远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高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心电图碎裂QRS波对心力衰竭病人心脏再同步治疗后远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碎裂QRS波 心脏同步治疗 贝叶斯网络模型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欣 江勇 +6 位作者 焦盼晴 张红菊 徐楠 吴伟春 兰亭玉 樊晓寒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因慢性充血性心衰行CRT治疗的患者44例,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右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方法:因慢性充血性心衰行CRT治疗的患者44例,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包括: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Vsr)、右心室侧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E’峰的比值(RV-E/E’)、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等。以CRT术后6个月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减小≥15%为有应答的标准分为无应答组(n=15)与有应答组(n=29),分别比较两组CRT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无应答组与有应答组相比,术前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及Vsr低,RV-E/E’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Vsr、RV-E/E’及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均有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RT术后无论有应答组或无应答组,右心室的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可得到即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反应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朋 李睿 +3 位作者 杨海珍 徐建辉 胡威 邹永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13-616,共4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CH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CH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CRT)。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治前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LVEF和6MWD显著升高,LVEDd、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而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LVEF[(29.42±4.32)%比(37.16±4.72)%]和6MWD[(232.66±40.54)m比(304.12±51.65)m]显著升高,LVEDd[(64.35±7.81)mm比(57.64±6.12)mm]、hsCRP[(23.21±3.45)μg/ml比(16.31±2.02)μg/ml]、IL-6[(22.08±3.82)μg/ml比(15.79±2.09)μg/ml]和TNF-α[(32.66±5.66)μg/ml比(23.23±3.12)μg/m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IL-6、TNF-α水平,这可能是其延缓心室重塑和改善心功能的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同步治疗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