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心房输注前列腺素E1和去氧肾上腺素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曲良超 郭善亮 +4 位作者 王凤芝 张明生 罗和国 周绪峰 章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00-803,共4页
目的观察双心房输注前列腺素E1和去氧肾上腺素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只杂种犬建立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后,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通过Swan-Ganz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前列腺素E120ng·kg-1.min-1,通过左心导管至左心... 目的观察双心房输注前列腺素E1和去氧肾上腺素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只杂种犬建立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后,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通过Swan-Ganz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前列腺素E120ng·kg-1.min-1,通过左心导管至左心房给予去氧肾上腺素2μg·kg-1.min-1;B组经右心房给予和A组同样的两种药物和剂量;C组经右心房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记录麻醉前(T0)、建模成功后10min(T1)、20min(T2)、给药后10min(T3)、30min(T4)、60min(T5)的HR、MAP、SpO2、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输出量(CO),计算心脏指数(C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结果与C组比较,A、B组T3~T5时MPAP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T3~T5时CI、MAP和SVRI降低(P<0.05)。结论双心房分别输注前列腺素E1和去氧肾上腺素能降低急性肺动脉高压犬的MPAP,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输注 前列腺素EL 去氧肾上腺素 急性肺动脉高压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诊断双心房占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旭 韩建成 +3 位作者 刘文旭 张烨 孙琳 何怡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双心房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双心房占位患者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双心房占位的8例患者中,双心房血栓5例,肿瘤3例,其中良性1例,恶性2例。6例表现为活动... 目的探讨双心房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双心房占位患者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结果双心房占位的8例患者中,双心房血栓5例,肿瘤3例,其中良性1例,恶性2例。6例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憋气,2例为下肢水肿,1例为右胸痛。双心房血栓占位主要表现为基底部较宽,无蒂,较易附着于心房顶部、心房侧壁心耳开口处及心耳内血流缓慢处。良性肿瘤主要为黏液瘤,表现为多发,瘤体松散,活动度大,有较窄的蒂与心房壁或房间隔相连。恶性肿瘤占位主要表现为向心房壁或间隔壁浸润性生长,位置固定,宽基底并伴中-大量心包积液。结论应用超声心动图可探查双心房占位的原发病变,可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占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诊断显像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_1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曲良超 王凤芝 +4 位作者 罗和国 郭善亮 赖全图 杨力 徐贤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运用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通过左右心导管分别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1,观察该方法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杂种犬15只,不拘雌雄,体重9~13kg,均分为3组,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后,A组通过Swan-Ganz... 目的运用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通过左右心导管分别输注去氧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1,观察该方法对急性肺动脉高压犬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杂种犬15只,不拘雌雄,体重9~13kg,均分为3组,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后,A组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20ng/(kg·min),通过超声引导,经股动脉逆行置入左心导管至左心房,给予去氧肾上腺素2μg/(kg·min);B组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同样的两种药物和剂量;C组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至右心房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各组犬在不同时间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排出量(CO),并计算出心指数(CI)、全肺阻力指数(PVR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并检测同时点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3).结果在超声引导下,可以成功地经股动脉放置左心导管至左心房,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模型建立成功,给予药物治疗后,与C组比较,A、B组T3~T5时段MPAP下降(P〈0.05),与A组比较,B组T3~T5时段CI、体循环的MAP和SVRI下降(P〈0.05),与C组比较,A、B组T4、T5时段LDH3下降(P〈0.05).结论通过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分别给予去氧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1能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压,同时改善急性肺动脉高压状态下肺脏灌注和缺血缺氧,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急性肺动脉高压 双心房输注 肺损伤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药物难以控制房颤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汪芳 孙宝贵 +4 位作者 汪爱虎 温沁竹 金炜 庄文燕 薛吉祥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1期49-49,共1页
短期随访结果显示双心房同步起搏对消除房间传导阻滞,防治房颤和房扑比单纯心房起搏有明显的益处[1],但长期疗效还不清楚.我们对双心房同步起搏预防房颤进行追踪随访,评价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药物难治性房颤的远期疗效.
关键词 双心房同步起搏 治疗 房颤 远期效果 难治性
下载PDF
双心房-右室起搏治疗慢-快综合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闫明洲 魏大愚 +1 位作者 王文志 张慕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心房 -右室起搏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纤颤 (慢 -快综合征 )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采用右心耳及冠状窦双根电极同步起搏左右心房以克服房间阻滞 ,减少因房间折返激动发生的阵发性心房纤颤 ,右室起搏以治疗病窦综合征伴慢 -快... 目的 :探讨双心房 -右室起搏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纤颤 (慢 -快综合征 )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采用右心耳及冠状窦双根电极同步起搏左右心房以克服房间阻滞 ,减少因房间折返激动发生的阵发性心房纤颤 ,右室起搏以治疗病窦综合征伴慢 -快综合征。术后随访 8个月 ,观察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发作情况及心功能。结果 :双心房 -右室起搏 (起搏频率 70 - 80次 /min)明显减少阵发性房颤次数 ,心功能恢复 级。结论 :双心房 -右室起搏治疗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阵发性心房纤颤 慢-快综合征 双心房-右室起搏
下载PDF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功能不全的长期治疗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世强 傅向华 +4 位作者 吴伟力 马宁 刘君 赵映 苗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BiA-RVUSP)与右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双腔起搏(RA-RVUSP)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6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 目的: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比较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三腔起搏(BiA-RVUSP)与右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双腔起搏(RA-RVUSP)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将26例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BiA-RVUSP组(A组)11例和RA-RVUSP组(B组)15例,另取同期基本情况相同的患者28例设常规药物治疗组(C组)。随访1年,全面比较起搏器A、B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起搏治疗组(A、B组)与药物治疗组间房颤事件的发生情况,心功能变化情况和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体表心电图P波时程A组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有显著缩短,而B组则有明显延长(P均<0.05)。超声心动图示A组起搏治疗1年后较治疗前左心房内径减少12.9%(P<0.05),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E峰)和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流速(A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均<0.05);A组较B组治疗1年后左心房内径明显减小,A峰峰值明显升高(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A组和B组治疗1年后均较C组显著改善(P均<0.05)。A组治疗后的第1年内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39.8%,较B组治疗前减少28.2%,有显著差异(P均<0.05);c组治疗后第1年房颤发作明显恶化,5/28例的患者转为永久性房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右心室间隔上部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功能不全 三腔起搏 治疗作用 阵发性房颤 左心室射血分数 6分钟步行试验 心房内径 生活质量 自评量表积分 治疗前 1年后 心电图P波 永久性房颤 难治性 治疗组 治疗后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孙宝贵 潘澄 +2 位作者 温沁竹 庄亚纯 庄文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33-434,共2页
经右心耳和冠状窦(CS)行左右心房同步起搏(BASP),消除左、右心房电和机械活动的不一致,可以有效地防治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达到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1,2]。我们对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 经右心耳和冠状窦(CS)行左右心房同步起搏(BASP),消除左、右心房电和机械活动的不一致,可以有效地防治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和达到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1,2]。我们对3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双心房同步起搏 CS BASP
下载PDF
心房纤维颤动致双心房扩大1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黄伟 肖玉梅 +1 位作者 廖美艳 蒙应东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872-873,共2页
关键词 心房纤维颤动 双心房扩大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双心房右心室起搏器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陈松 蔡飞 +3 位作者 李刚 袁灵雁 黄春雨 沈永初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 观察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运用的原理 ,适应证以及起搏模式的选择。方法 患者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诊断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置入双心房右心室三... 目的 观察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探讨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运用的原理 ,适应证以及起搏模式的选择。方法 患者 6例 ,男性 4例 ,女性 2例 ,诊断 :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间传导阻滞。置入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左心房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2 188电极导线 ,左右心房电极导线通过 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结果 双心房同步起搏后 ,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作明显减少。结论 初步临床应用提示 ,右心室三腔起搏器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起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间传导阻滞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沈法荣 金宏义 +3 位作者 黄抒伟 沈亚平 凌峰 陈建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窦起搏电极行双心房起搏的有效性、安全性 ,并观察双心房同步起搏对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为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阵发性房颤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患者植入冠状窦起搏电极... 目的 探讨冠状窦起搏电极行双心房起搏的有效性、安全性 ,并观察双心房同步起搏对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为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阵发性房颤伴房内/房间传导阻滞的患者植入冠状窦起搏电极、常规右心耳及右心尖电极 ,行双心房同步起搏。结果 冠状窦起搏电极均成功植入 ,术后双房同步起搏可使P波时限缩短 ,部分地预防房颤发作。本组术后3月脱位1例 ,予成功复位。结论 应用冠状窦起搏电极行双心房同步起搏是安全有效的 ;双心房同步起搏对伴有房内传导阻滞的阵发房颤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起搏 心律失常 房性 迅速性房间传导阻滞 冠状窦电极
下载PDF
双心房输注在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11
作者 袁辉 祁明 黄维勤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目的:评估双心房输注对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复杂先心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复杂先心病矫治术的患儿46例,年龄6月一5岁,体质量5~19kg,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23):双心... 目的:评估双心房输注对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复杂先心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复杂先心病矫治术的患儿46例,年龄6月一5岁,体质量5~19kg,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n=23):双心房输注组(经左房泵入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正性肌力药,从右房或肺动脉泵入血管扩张药物)和右心房输注组(直接经右房泵入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物)。腔静脉开放后常规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双心房输注组经中心静脉输注米力农0.5~0.75μg/(kg·min),经左心房输注多巴胺5~lOμg/(kg·min)、肾上腺素0.03~0.1μg/(kg·min)。右心房输注组经中心静脉输注米力农0.5-0.75μg/(kg·rain)、多巴胺5-10μg/(kg·min)、肾上腺素0.03~0.1μg/(kg·min)。分别于给药前5min(TO)、给药后5min(T1)、10min(T2)、30rain(耶)和60min(T4)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HR、平均肺动脉压(MPAP)、左心房压(L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排出量(CO),计算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心指数(cI)。结果:与11D时比较,双心房输注组T1一T4时MAP、CI和SVRI升高,HR、MPAP、T|AP、CVP和PVRI降低(均P〈0.05);右心房输注组T1~T4时MAP、MPAP、LAP和PVRI降低,cI升高(均P〈0.05),HR、CVP和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右心房输注组比较,双心房输注组MAP、CI和SVRI升高,HR、MPAP、LAP、PVRI和CVP降低(均P〈0.05)。结论:双心房输注可改善复杂先心病患者矫治术后左心排血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血管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复杂性 双心房输注 肺动脉压
下载PDF
1例新生儿先天性双心房憩室围术期护理
12
作者 李秀红 潘晓兰 高乐 《全科护理》 2018年第19期2432-2432,共1页
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双心房憩室新生儿,经行双心房憩室切除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9d,因"发现‘心包积液’16周余,气促9d",门诊以"心包积液"收入院。入院前患儿母亲于孕24周外院... 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双心房憩室新生儿,经行双心房憩室切除术,加强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患儿,男,出生9d,因"发现‘心包积液’16周余,气促9d",门诊以"心包积液"收入院。入院前患儿母亲于孕24周外院产检行盆腔超声提示:心包腔内可见条状暗区,最宽约0.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憩室 先天性 新生儿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5例报告
13
作者 阳跃忠 黄文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1期46-46,共1页
目的 研究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治疗由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5例病人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 ,其中 3例行三腔起搏 (双心房 +右心室 ) ,2例行双心房起搏 ( AAT)。冠状动脉窦电极均经锁骨下静脉放置 ,起... 目的 研究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治疗由房间传导阻滞引起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5例病人应用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 ,其中 3例行三腔起搏 (双心房 +右心室 ) ,2例行双心房起搏 ( AAT)。冠状动脉窦电极均经锁骨下静脉放置 ,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均顺利植入 ,无脱位及穿孔等并发症。 5例冠状窦电极平均参数为 :P波振幅 4.5± 2 .6 8m V,起搏阻抗 880± 2 0 4.11Ω ,起搏阈值 0 .5 8± 0 .37V。结果 随访 2~ 12个月 ,除 1例需调整参数后不再复发外 ,其余 4例术后均无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是治疗与预防房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同步起搏 房间传导阻滞 房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房性心律失常
14
作者 孙文琴 钟志欢 焦朝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66-367,共2页
关键词 双心房同步起搏 治疗 房性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颤 房间传导阻滞
下载PDF
双心房切口摘除左心房粘液瘤的探讨
15
作者 沈韦羽 邵国丰 +1 位作者 史信宝 张志梁 《宁波医学》 1996年第2期79-79,共1页
双心房切口摘除左心房粘液瘤的探讨沈韦羽,邵国丰,史信宝,张志梁心腔粘液瘤约3/4发生在左心房。临床上对心腔粘液瘤手术的心脏切口选择仍有争议,我们经双心房切口行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5例,体会此法优于单纯左心房或右心房切口... 双心房切口摘除左心房粘液瘤的探讨沈韦羽,邵国丰,史信宝,张志梁心腔粘液瘤约3/4发生在左心房。临床上对心腔粘液瘤手术的心脏切口选择仍有争议,我们经双心房切口行左心房粘液瘤摘除术5例,体会此法优于单纯左心房或右心房切口。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5例中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切口 摘除术 心房粘液瘤
下载PDF
老年房颤双心房扩大右房特大10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王维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2年第5期316-318,共3页
临床上很多器质性心脏病以左心房(LA)、左心室(LV)、以至全心扩大者较为多见,孤立性持久性房颤(AF)致双心房扩大(无LV扩大),称作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TACMP)亦有报告。但老年单独以双心房扩大,尤以右心房特别扩大者则少... 临床上很多器质性心脏病以左心房(LA)、左心室(LV)、以至全心扩大者较为多见,孤立性持久性房颤(AF)致双心房扩大(无LV扩大),称作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TACMP)亦有报告。但老年单独以双心房扩大,尤以右心房特别扩大者则少见报道。作者近10年来收集到伴有老年AF的这类病例共10例,现综合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房扩大 老年房颤 临床分析 右房 器质性心脏病 持久性房颤 心房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
下载PDF
双心房同步起搏治疗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路长鸿 蔡尚郎 《心电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双心房同步起搏 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P波离散度 心电图 心功能 永久性心房颤动
下载PDF
肺栓塞合并双心房血栓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爽 华潞 +9 位作者 高鑫 吴艳 卢志南 刘盛 侯剑锋 逄坤静 徐楠 赵星 侯志辉 贾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3-505,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双下肢不对称肿胀1年余,活动后气短20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0年。患者2 d前就诊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房内血栓。肺动脉CT造影提示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20 mg Qd抗凝治...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双下肢不对称肿胀1年余,活动后气短20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0年。患者2 d前就诊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心房内血栓。肺动脉CT造影提示肺栓塞。给予利伐沙班20 mg Qd抗凝治疗,建议上级医院就诊。入我院后,患者可平卧休息,血压118/85 mm Hg(1 mm Hg=0.133 k Pa),心率124次/min。D-二聚体11.31 mg/L,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2 374.5 pg/ml,心肌肌钙蛋白I 0.066 ng/ml。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前后径34 mm,右心房体积36 mm×46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4 mm,右心室前后径28 mm,左心室射血分数59%,双心房血栓(图1),轻度肺动脉高压(43 mm Hg)。下肢深静脉超声提示左股浅静脉、双侧胫前胫后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双心房栓塞 右心室血栓 肺动脉取栓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对犬急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凤芝 肖实 +5 位作者 曲良超 罗和国 郭善亮 赖全图 杨力 徐贤亮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对犬急性肺动脉高压(APH)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开胸组(B组)2组,每组5只。2组均采用氯胺酮10mg·kg-1肌内注射进行麻醉,按经肺动脉注入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技术对犬急性肺动脉高压(APH)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成年杂种犬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开胸组(B组)2组,每组5只。2组均采用氯胺酮10mg·kg-1肌内注射进行麻醉,按经肺动脉注入血栓栓塞法建立犬APH模型,建模成功后:A组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至右心房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20ng·kg-1·min-1,通过超声引导,经股动脉逆行置入左心导管至左心房,给予去氧肾上腺素2μg·kg-1·min-1;B组通过Swaw-Ganz导管至右心房给予A组相同剂量的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经胸正中切口开胸,经左心耳分别插入左心导管,给予A组相同剂量去氧肾上腺素。测量2组麻醉前(T1),建模成功后给药前(T2),给药后10min(T3)、30min(T4)、60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和心排出量(CO),计算心指数(CI)、全肺阻力指数(PVRI)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并检测各时点的血浆LDH3。结果 2组均制模成功。与T2比较:2组T3-T5时段MPAP、PVRI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2组T3-T5时段CI、MAP和SVRI值均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4、T5时段LDH3值均有显著下降(P<0.05)。各观察指标2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心房输注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和去氧肾上腺素能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高压,同时改善心脏做功,提高CI,降低对体循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改善急性肺动脉高压低心排出量;在减小创伤的同时达到与开胸双心房输注同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急性肺动脉高压 双心房输注 血流动力学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三腔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
20
作者 傅向华 吴伟力 +6 位作者 李世强 马宁 李亮 王仓海 杨新毅 张斌 汪绍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1998年第4期165-165,共1页
目的:为探讨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为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三腔永久性起搏治疗:冠状窦电极固定于心大静脉中段起搏左房;"J"型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起搏右房;主动螺... 目的:为探讨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起搏的临床应用和血流动力学效应.方法:为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三腔永久性起搏治疗:冠状窦电极固定于心大静脉中段起搏左房;"J"型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起搏右房;主动螺旋电极固定于高位右室间隔超搏心室.应用 Swan-Ganz 导管和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测定不同起搏方式下心室/心房相位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相位分析显示,双心房起搏的最早激动点(EAS)分别同时出现在右心耳和左房下部,高位右室间隔起搏的 EAS 与正常窦性心律时相似并保持正常的心室激动顺序(VAS)和心室收缩同步性(VSS),三腔起搏 LVER,RVEF,CO 均优于传统的双腔.结论:双心房-高位右室间脯三腔生理性永久心脏起搏可保持双心房同步收缩并维持正常的 VAS 和 VSS,有着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双心房-高位右室间隔 血流动力 心力衰竭 同步性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