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建筑既有变形的盾构穿越扰动控制标准 被引量:17
1
作者 葛世平 谢东武 +1 位作者 丁文其 杨洪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16-1621,共6页
市区软土地层中进行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会影响地面既有建筑的安全.提出考虑建筑既有变形的盾构穿越扰动双控控制标准.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保护建筑徐汇中学崇思楼工程,对穿越前崇思楼进行检测,对崇思楼既有沉降进行分析... 市区软土地层中进行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会影响地面既有建筑的安全.提出考虑建筑既有变形的盾构穿越扰动双控控制标准.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保护建筑徐汇中学崇思楼工程,对穿越前崇思楼进行检测,对崇思楼既有沉降进行分析,评估崇思楼穿越前状态.制定考虑建筑既有变形的盾构穿越崇思楼允许变形控制指标.对穿越进行全程监测,验证所提出控制指标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穿越 扰动 建筑既有变形 双控控制标准
下载PDF
特高心墙堆石坝建设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朱晟 韩朝军 +1 位作者 湛正刚 胡永福 《水电与抽水蓄能》 2023年第3期16-21,共6页
基于已建工程经验、试验研究、坝料施工填筑质量检测、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等,并结合300m级RM特高心墙堆石坝工程建设面临的技术挑战,研究认为特高心墙堆石坝建设中的堆石体填筑质量控制标准、超大粒径堆石料室内缩尺试验精度、特高心... 基于已建工程经验、试验研究、坝料施工填筑质量检测、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等,并结合300m级RM特高心墙堆石坝工程建设面临的技术挑战,研究认为特高心墙堆石坝建设中的堆石体填筑质量控制标准、超大粒径堆石料室内缩尺试验精度、特高心墙堆石坝长期运行安全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堆石体填筑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标准,将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手段相结合研究超大粒径堆石料缩尺效应试验问题,可从理论上实现特高堆石坝变形协调与预测的准确控制;低频高水位变幅条件下特高堆石坝的长期变形机理较为复杂,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库水位消落带变应力工作条件下往复循环荷载变形、流变和湿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堆石坝 变形协调 双控标准 缩尺效应 长期变形
下载PDF
桩基勘探中对一般性孔深度规定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敏生 张惠忠 唐荣新 《中国市政工程》 2008年第B12期67-69,共3页
桩基一般性孔勘探深度规范规定有桩端以下数倍桩径和桩端下一定进尺数两种。通过对桩端土层受力作用和破坏机理分析,建议对厚层松散土层分布地区统一规定按桩端下桩径的3~5倍深度为一般性孔勘探深度是合适的。当用静力触探成果估算端... 桩基一般性孔勘探深度规范规定有桩端以下数倍桩径和桩端下一定进尺数两种。通过对桩端土层受力作用和破坏机理分析,建议对厚层松散土层分布地区统一规定按桩端下桩径的3~5倍深度为一般性孔勘探深度是合适的。当用静力触探成果估算端阻力时应取桩径的4~5倍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性孔 勘探深度 双控标准 临界深度t
下载PDF
高面板坝堆石体的填筑质量控制指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朱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0-615,共6页
利用建设中的阿尔塔什高面板坝的堆石料填筑级配,进行了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结合三因素图研究了堆石体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填筑标准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堆石料挖坑检测资料说明了相应的现场填筑质量控制流程。结果表明:①堆石料的... 利用建设中的阿尔塔什高面板坝的堆石料填筑级配,进行了现场大型相对密度试验,结合三因素图研究了堆石体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填筑标准的设计方法,并利用堆石料挖坑检测资料说明了相应的现场填筑质量控制流程。结果表明:①堆石料的填筑级配基本为分形分布,粒度分形维数在2.516~2.633之间,压实性能较优;②当堆石料的最大粒径达到400 mm时,其干密度缩尺效应已经较小,可直接利用最大控制粒径等于400 mm级配的相对密度试验结果制作三因素图,作为评价现场堆石体压实质量的依据;③满足设计孔隙率不大于19%的堆石体,如果增设相对密度压实标准,则相对密度需满足不小于0.76,则仍有15%的检测坑不满足双控填筑标准要求的压实程度。孔隙率受级配影响较大,仅仅满足设计孔隙率要求,不能保证堆石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压实,理论上不适合作为堆石体的压实标准;④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填筑标准,为设计级配优良且充分压实的堆石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更好地满足高土石坝对于变形控制的要求,是保证高坝建设与运行安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堆石 双控填筑标准 相对密度 孔隙率 压实 分形理论
下载PDF
盾构隧道穿越历史建筑的监测与变形控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谢东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3-1538,共6页
由于自重、恒载和附加变载的作用以及地基土体的长期固结,既有建筑产生的变形,本文称之为"既有变形"。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既有建筑物变形,本文称之为"增量变形"。建筑物的总量变形为既有变形与增量变形之和。为确... 由于自重、恒载和附加变载的作用以及地基土体的长期固结,既有建筑产生的变形,本文称之为"既有变形"。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既有建筑物变形,本文称之为"增量变形"。建筑物的总量变形为既有变形与增量变形之和。为确保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建筑物的安全,要对既有建筑的总量变形进行控制;而要确保隧道施工不会对既有建筑产生明显破坏,则要对既有建筑的增量变形进行控制;从而提出要对建筑物的总量变形和增量变形进行控制的双控控制标准。基于建筑物的差异沉降变形,提出了建筑物的空间扭曲变形控制指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下穿越历史建筑,通过现场检测得到建筑的既有变形。根据双控控制标准,建立穿越过程中既有建筑的差异沉降与空间扭曲的增量变形与总量变形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测,结果显示,穿越施工是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穿越 历史建筑 空间扭曲变形 双控控制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