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暗态原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量子相干控制研究(英文)
1
作者 钮月萍 龚尚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41-846,共6页
量子相干控制前沿问题及应用研究是本世纪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基于暗态的量子相干控制技术已经导致了在相干布居捕获、绝热跟随、量子信息等多方面的应用.论文主要进行双暗态原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若干量子相干控制研究,包... 量子相干控制前沿问题及应用研究是本世纪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基于暗态的量子相干控制技术已经导致了在相干布居捕获、绝热跟随、量子信息等多方面的应用.论文主要进行双暗态原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若干量子相干控制研究,包括双暗态四能级原子系统的绝热跟随特性研究,双暗态作用提高克尔非线性的新方案提出,自发辐射诱导相干实现非线性极化率的提高以及双通道高效四波混频过程的实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相干控制 双暗态 绝热布居转移 克尔非线性 四波混频
下载PDF
双暗态五能级原子系统中的探测放大响应
2
作者 周真 邓黎 +1 位作者 杨绍海 王洵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91-94,共4页
研究了在双暗态共振四能级原子系统的基础上,附加一个信号场扰动的五能级原子系统中的探测放大响应。发现仅通过调节信号激光场的强度就能实现探测放大的增强。根据量子干涉理论和缀饰态理论定量地解释了产生该结果的物理机制.
关键词 双暗态 探测放大 量子干涉 缀饰
下载PDF
由双暗态引起的窄谱线增强和双光子透明现象
3
作者 杨绍海 邓黎 周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88-91,101,共5页
原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效应正逐步成为共振非线性光学物理的一种重要而且广泛的应用工具。在光学介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中,在单光子、双光子和多光子吸收的禁止方面这些效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光子比较少的光学领域,我们已经... 原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效应正逐步成为共振非线性光学物理的一种重要而且广泛的应用工具。在光学介质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中,在单光子、双光子和多光子吸收的禁止方面这些效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在光子比较少的光学领域,我们已经观察到了由电磁诱导透明的特大Kerr非线性特征和折射率增大而引起的无吸收非线性光学,这对量子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暗态 电磁诱导透明 光子透明
下载PDF
基于内腔单-双暗态转换的全光开关
4
作者 周海涛 李瑞峰 +3 位作者 戴玉鹏 郭瑞翔 王丹 杨保东 《量子光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本文基于原子-腔复合系统,通过对单次穿过内腔原子的耦合场的调控,实现了在原子共振中心附近,腔透射峰由单暗态向双暗态的转换,即当行波耦合场被驻波代替时,在原子共振中心,单暗态极子峰消失,同时在共振中心两侧会对称出现双暗态极子峰... 本文基于原子-腔复合系统,通过对单次穿过内腔原子的耦合场的调控,实现了在原子共振中心附近,腔透射峰由单暗态向双暗态的转换,即当行波耦合场被驻波代替时,在原子共振中心,单暗态极子峰消失,同时在共振中心两侧会对称出现双暗态极子峰.理论上,结合内腔原子的吸收特性及热原子表现出的多普勒效应,得出速度不为0的原子是导致产生双暗态峰的主要诱因.实验上,通过额外引入一束反向传输的相干泵浦光,使双暗态信号放大8倍左右,有效地提高了隔离比.在此基础上,利用方波脉冲对反向耦合场的调制,实现在单一空间通道上3个不同频率信道(Δp=0,±δ)的高效光控全光开关,该结论可应用于光学二极管及量子逻辑门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光开关 双暗态 多普勒频移 电磁诱导透明
原文传递
利用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
5
作者 严祥安 王利强 +3 位作者 蒋文娟 尹宝银 郑淮斌 宋建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35-1739,共5页
分析了利用双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的方案,采用微扰理论和密度矩阵方法导出三阶极化率实部随外加相干驱动场失谐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相干驱动场失谐量的增加,双暗态共振之间干涉使得Kerr非线性的最大值也随之变... 分析了利用双暗态共振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Kerr非线性的方案,采用微扰理论和密度矩阵方法导出三阶极化率实部随外加相干驱动场失谐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相干驱动场失谐量的增加,双暗态共振之间干涉使得Kerr非线性的最大值也随之变大且逐渐进入电磁感应透明窗口,并使用缀饰态理论对其产生的机制给予相应的解释.证明了在具有双暗态共振的四能级原子系统中获得无吸收巨Kerr非线性实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电磁感应透明 双暗态 KERR非线性
下载PDF
基于光学非互易的双路多信道全光操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鑫 解舒云 +3 位作者 李林帆 周海涛 王丹 杨保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2-171,共10页
基于原子热运动的极化率-动量锁定特性及腔引起的强耦合特征,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无磁的光学互易-非互易传输转换方案.理论和实验证实,耦合场条件决定了系统的非互易性.在单束行波场作用下,由于多普勒效应,热原子中的非互易性取决于耦合场... 基于原子热运动的极化率-动量锁定特性及腔引起的强耦合特征,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无磁的光学互易-非互易传输转换方案.理论和实验证实,耦合场条件决定了系统的非互易性.在单束行波场作用下,由于多普勒效应,热原子中的非互易性取决于耦合场的传播方向.因此,通过改变对向耦合场的开闭,可控制基于内腔电磁诱导透明的双路单信道光学非互易传输.而在两束对向耦合场同时作用下,腔透射由单暗态转变为双暗态极子峰,其互易性输出依赖于两束耦合场之间的频率差.于是通过调谐频率差可实现基于双暗态极子峰的双路多信道互易-非互易传输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非互易 双暗态 多普勒频移 全光开关
下载PDF
Adiabatic Passage of Collective Excitations in Atomic Ensembles
7
作者 LIYong MIAOYuan-Xiu SUNChang-Pu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X期27-32,共6页
We describe a theoretical scheme that allows for transfer of quantum states of atomic collective excitation between two macroscopic atomic ensembles localized in two spatially-separated domains. The conception is base... We describe a theoretical scheme that allows for transfer of quantum states of atomic collective excitation between two macroscopic atomic ensembles localized in two spatially-separated domains. The conception is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double-exciton dark states due to the collective destructive quantum interference of the emissions from the two atomic ensembles. With an adiabatically coherence manipulation for the atom-field couplings by stimulated Ramann scattering, the dark states will extrapolate from an exciton state of an ensemble to that of another. This realizes the transport of quantum information among atomic ensemb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传输 激发 原子群 量子干涉
下载PDF
Y型四能级中的双电磁感应透明和超窄吸收 被引量:8
8
作者 张衍亮 张循利 +2 位作者 孙真荣 丁良恩 王祖赓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63-567,共5页
采用密度矩阵方程 ,对双光场耦合的分子Y型四能级系统的粒子数分布和吸收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在此能级系统中得到了双暗态共振和双电磁感应透明 ,并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同时 ,我们讨论了Y型四能级两个上能级的自发辐射产生的量子... 采用密度矩阵方程 ,对双光场耦合的分子Y型四能级系统的粒子数分布和吸收特性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在此能级系统中得到了双暗态共振和双电磁感应透明 ,并讨论了相应的物理机制。同时 ,我们讨论了Y型四能级两个上能级的自发辐射产生的量子干涉效应对电磁感应透明的影响 ,发现自发辐射干涉相消可以产生超窄线宽和导致探测光的吸收增强 ,自发辐射干涉相长可以展宽谱线和减弱探测光的吸收 ,并运用缀饰态理论对以上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量子干涉 双暗态共振 电磁感应透明 超窄线宽 自发辐射 密度矩阵方程
原文传递
Optomechanical Dark State in a Dual-Species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9
作者 景辉 D.S. Goldbaum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551-556,共6页
We study cavity optomechanics of ultracold dual-species atomic mixtures with nonlinear collisions.Interspecies interactions provide a direct parametric coupling of fictitious mechanical elements which,through interfer... We study cavity optomechanics of ultracold dual-species atomic mixtures with nonlinear collisions.Interspecies interactions provide a direct parametric coupling of fictitious mechanical elements which,through interfering with the intracavity optical field,leads to a switchable optically-dark state for either species.This demonstrates a matterwave analog of recently observed mechanical wave mixing and quantum motional-state swapping,with applic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phononic devices,and the cavity-enhanced detection of quantum degenerate atomic mix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OMECHANICS Bose-Einstein condensate BISTABILI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