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思想、双曲线贴现与奢侈品消费不足——中国低消费、高储蓄之谜的行为经济学解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叶德珠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186-196,共11页
本文从时间偏好角度,利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儒家思想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技术表达与逻辑演绎。儒家思想的"崇俭黜奢"传统使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时产生负罪感,形成"过度自我控制"认知偏差,这种认... 本文从时间偏好角度,利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儒家思想影响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技术表达与逻辑演绎。儒家思想的"崇俭黜奢"传统使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时产生负罪感,形成"过度自我控制"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会导致跨期消费的时间不一致结果,表现为持续的消费拖延及消费不足,从而可从内因的角度解释中国高储蓄、低消费之谜题的发生机制及其系列特征。本文模型的结论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微观基础:模型内生的消费"锁定"技术能有效抑制消费者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可成为拓宽政府干预边界、实现扩大内需干预政策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双曲线贴现 奢侈品消费 消费锁定 扩大内需
原文传递
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乡村学生决策行为
2
作者 许虎城 缪金耘 +1 位作者 杨昕宜 陈禹尧 《中国市场》 2023年第30期130-133,共4页
乡村教育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在湖南湘西凤凰县山江镇的调研发现,大量14岁左右的学生辍学外出打工,想要精准激励这些辍学学生返回学校,难以通过宏观的政策去分析,需要微观分析这些学生做决策时的心理。这些学生决定辍... 乡村教育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在湖南湘西凤凰县山江镇的调研发现,大量14岁左右的学生辍学外出打工,想要精准激励这些辍学学生返回学校,难以通过宏观的政策去分析,需要微观分析这些学生做决策时的心理。这些学生决定辍学往往是因为更重视短期打工带来的报酬,而忽视了继续上学可带来的回报,同时,也厌恶无法升入高中带来的风险。这符合行为经济学的非理性人的假设,因此文章使用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对学生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建模,并通过实验分析评估模型,进而对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双曲线贴现 决策心理
下载PDF
农村居民时间偏好结构特征与农村旅游市场开发 被引量:13
3
作者 叶德珠 廖卫华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我国农村居民普遍存在对奢侈品消费的负罪感,从而形成短期贴现率低、长期贴现率高的不规则时间偏好结构特征。因此他们在进行长期消费计划时,会认同旅游类奢侈品消费的必要性。但在要进行即期消费时,又由于消费的负罪感而对旅游消费踌... 我国农村居民普遍存在对奢侈品消费的负罪感,从而形成短期贴现率低、长期贴现率高的不规则时间偏好结构特征。因此他们在进行长期消费计划时,会认同旅游类奢侈品消费的必要性。但在要进行即期消费时,又由于消费的负罪感而对旅游消费踌躇不前,发生消费拖延。文章采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这种消费的负罪感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从时间偏好的角度解释了农民旅游消费不足的原因及形成机制。该模型内生的锁定技术可以克制消费者的消费负罪感,因此可广泛用于旅游产品设计,以促成农村居民旅游市场开发的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 双曲线贴现 锁定 农村旅游市场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时间偏好与扩大内需政策创新 被引量:8
4
作者 叶德珠 陆家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国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消费时表现出"重未来、轻现在"的时间偏好。本文揭示了这种时间偏好特征中蕴含的认知偏差根源,并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其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以此剖析了农村居民消费拖延行为偏差... 中国农村居民受传统文化影响在消费时表现出"重未来、轻现在"的时间偏好。本文揭示了这种时间偏好特征中蕴含的认知偏差根源,并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其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以此剖析了农村居民消费拖延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从而可从"内因"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村高储蓄、低消费之谜。该模型派生出来的消费锁定技术能有效克制农村居民的消费认知偏差,抑制其不规则时间偏好作用发挥,纠正消费拖延,达到"治本"的效果,可成为在农村实现扩大内需政策创新的一个理想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时间偏好 双曲线贴现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地方政府投资中的冲动与拖延--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行为经济学解释 被引量:16
5
作者 叶德珠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我国地方政府由于任期制等原因而形成"短视"认知偏差,过分注重项目的短期收益状况,从而会表现出对能带来大量即期收益的"政绩工程"类项目的投资冲动和对需要大量即期成本支付的环保类项目的投资拖延。以此可以部分... 我国地方政府由于任期制等原因而形成"短视"认知偏差,过分注重项目的短期收益状况,从而会表现出对能带来大量即期收益的"政绩工程"类项目的投资冲动和对需要大量即期成本支付的环保类项目的投资拖延。以此可以部分地解析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在我国历次经济过热中的作用机制。绿色GDP的提倡和一票否决制度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反偏差干预手段,也可在此框架内得到统一的逻辑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方政府投资 双曲线贴现 投资冲动 投资拖延 一票否决
下载PDF
不同承诺能力下可耗竭资源的最优消耗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伟 武康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5,共5页
通过对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文献回顾,目前尚没有发现在可变时间偏好理论框架下探讨可耗竭资源的最优消耗等问题。该文尝试在双曲线贴现的可变时间偏好下,对一个可耗竭资源的纯消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不同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 通过对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文献回顾,目前尚没有发现在可变时间偏好理论框架下探讨可耗竭资源的最优消耗等问题。该文尝试在双曲线贴现的可变时间偏好下,对一个可耗竭资源的纯消耗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不同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及对资源的保护效果。模型结果证明,在国家的完全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最慢,选择的初始资源消耗最低,与时间偏好不变情况下的社会计划者问题等价。相反,在完全无承诺能力下,资源的最优消耗速度最快,选择的初始资源消耗最高,其短视的资源消耗行为必然会导致可耗竭资源的过度消耗。部分承诺能力下的情况则介于完全承诺能力情况与完全无承诺能力情况之间。因此,在双曲线贴现的时间偏好下,资源消耗的最优速度依赖于承诺能力,承诺能力的提高会导致更低的有效时间偏好率,从而导致更低的资源消耗速度和初始资源消耗。承诺技术纠正了人们的不耐心程度与短视行为,从而达到保护可耗竭资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耗竭资源 时间偏好 双曲线贴现 承诺能力
下载PDF
消费者认知偏差与信用卡产业政策优化
7
作者 叶德珠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7,共3页
消费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表现出过度消费倾向。流动性约束和"支付的痛苦"可以作为消费者防止过度消费的两个自我保护措施。信用卡类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即期消费、延期支付,破坏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措施的效力,使得过... 消费者存在"短视"认知偏差,表现出过度消费倾向。流动性约束和"支付的痛苦"可以作为消费者防止过度消费的两个自我保护措施。信用卡类产品使消费者可以即期消费、延期支付,破坏了消费者自我保护措施的效力,使得过度消费更经常地实现,导致消费者的福利损失。政府需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强制规定信用卡发卡、服务收费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最低标准,教育消费者,从而为消费者提供降低认知偏差、锁定消费路径的技术补充,防止消费者信用破产和预防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 双曲线贴现 锁定 信用卡 政府干预
下载PDF
中国农村居民时间偏好结构特征与扩大内需政策创新
8
作者 叶德珠 胡北平 《中国经济评论(1536-9056)》 2007年第11期42-49,61,共9页
本文采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并加以参数改造,对中国农村居民保守消费观中所包含的时间偏好的非线性偏差特征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由于“崇俭黜奢”理念的作用会表现出对奢侈品消费的负罪感,形成对消费... 本文采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并加以参数改造,对中国农村居民保守消费观中所包含的时间偏好的非线性偏差特征进行了技术表达和逻辑演绎。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由于“崇俭黜奢”理念的作用会表现出对奢侈品消费的负罪感,形成对消费的过度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和前低後高的时间偏好贴现率结构,从而造成跨期消费中持续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消费不足,以此可从“内因”的角度解释中国农村高储蓄、低消费之谜。本文模型派生出来的消费锁定技术能有效地抑制农村居民的遇度自我控制偏差,进而将其消费锁定在社会最优水平,与政府干预的阶段性和操作性要求相吻合,因此可成为解决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拖延问题,实现扩大内需政策创新的一个理想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 小农消费观 双曲线贴现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家庭金融文化、认知偏差与金融资产选择——基于CFPS数据的经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当如 贾俊 +1 位作者 刘玲 李小军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1,共9页
本文在理论上借助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时间贴现模型刻画家庭金融文化对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和2018年数据,从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禀赋和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两个方面,研究家庭金融文... 本文在理论上借助行为经济学的双曲线时间贴现模型刻画家庭金融文化对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4和2018年数据,从家庭金融文化资本禀赋和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两个方面,研究家庭金融文化对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金融文化资本禀赋,金融文化资本增速更能促进家庭风险金融资产的选择。机制检验发现:家庭金融文化禀赋对自信上的认知偏差有非线性影响,当金融文化禀赋越高时,对过度自信的正向效果越明显,从而促进家庭风险资产的选择;家庭金融文化资本增速通过对基本金融知识和高级金融知识水平的影响作用于风险金融资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文化 认知偏差 双曲线贴现模型 金融资产选择
下载PDF
时间偏好、跨期选择不一致及其神经基础
10
作者 王锦锦 汪思绮 罗卫东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36,共16页
时间偏好是跨期选择行为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它的定性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直到1937年萨缪尔森提出指数贴现模型并成为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的核心技术手段,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得以成为... 时间偏好是跨期选择行为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依据,19世纪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对它的定性分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直到1937年萨缪尔森提出指数贴现模型并成为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的核心技术手段,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得以成为跨期选择问题的主流分析框架。但因其高度理性的假定,指数贴现模型也一直饱受诟病和质疑,几乎每一个关键假设都有系统的实证结果与之相悖。20世纪80年代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行为经济学家们肯定认知偏差的存在并引入了贴现率递减的双曲线贴现模型完成了对许多市场异象的解释,加之神经经济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为时间偏好不一致提供了神经基础,时间偏好的研究迎来了新篇章。文章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评述,借以推动国内时间偏好理论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理论 跨期选择 指数贴现模型 时间偏好不一致 双曲线贴现模型 神经经济学
下载PDF
传统文化、认知偏差对居民住房消费的影响
11
作者 林永民 赵金江 陈琳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50-56,共7页
传统文化对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基于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买房置地,有房才有家”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居民住房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技术表达。研究行为主体在传统文化的作用下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自控力不... 传统文化对主体经济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基于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对“买房置地,有房才有家”的传统文化影响我国居民住房消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技术表达。研究行为主体在传统文化的作用下产生认知偏差,导致自控力不足,在高房价背景下形成过度追求住房自有,从内因的角度对我国高房价与高住房自有率并存进行了逻辑推演。在政策干预方面,研究结论为纠正住房消费行为偏差,大力培育租赁性住房市场,构建“租售并举”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政策的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住房消费 双曲线贴现模型 认知偏差 租赁性住房
下载PDF
跨期选择中的偏好反转:概率贴现的新视角
12
作者 佘升翔 马超群 +1 位作者 谢筱玲 王卓 《系统工程》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传统研究认为结果贴现的动态非一致性导致了跨期选择中出现偏好反转,但该观点忽略了事件的概率属性。为此,界定并分析了跨期选择中的偏好反转现象,基于"概率-时间权衡"模型在结果贴现之外引入概率贴现的新视角,系统地分析了... 传统研究认为结果贴现的动态非一致性导致了跨期选择中出现偏好反转,但该观点忽略了事件的概率属性。为此,界定并分析了跨期选择中的偏好反转现象,基于"概率-时间权衡"模型在结果贴现之外引入概率贴现的新视角,系统地分析了偏好反转的原因并给出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动态非一致的概率贴现能够并行地解释跨期选择中的偏好反转。该结论挑战了现有的贴现理论模型,为跨期选择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期选择 偏好反转 概率贴现 概率-时间权衡 双曲线贴现
原文传递
消费文化、认知偏差与消费行为偏差 被引量:165
13
作者 叶德珠 连玉君 +1 位作者 黄有光 李东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92,共13页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 本文放松了理性经济人假设,在行为经济学双曲线贴现模型框架下,以"自我控制"认知偏差及相应的模型参数设定对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进行了技术表达,进而阐明了消费过度(欧美国家)和消费不足(东亚国家)这两类消费行为偏差的形成机制。本文采用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以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作为消费文化的替代变量检验了文化与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解释东西方消费率差异时,预防性储蓄等传统理论的解释力远低于不可观测的国家个体效应。儒家虚拟变量和性生活指数能分别解释国家个体效应的28%和58%。这表明消费文化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个体因素比传统变量更能解释各国居民的消费差异。实践层面上,双曲线贴现模型中锁定技术能有效纠正"自我控制"认知偏差,从而消解儒家文化对消费的深度抑制,可为扩大内需政策创新提供思路启发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自我控制认知偏差 双曲线贴现 扩大内需
原文传递
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4
作者 叶德珠 王聪 李东辉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3,共5页
以指数贴现技术为代表的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一直以来是跨期分析的标准框架,但在目前遭遇到许多"市场异常"的挑战;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通过对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的确认,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 以指数贴现技术为代表的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一直以来是跨期分析的标准框架,但在目前遭遇到许多"市场异常"的挑战;行为经济学时间偏好理论通过对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认知偏差的确认,提出了双曲线贴现模型,成功地解释了诸多市场异常。本文重点阐述了这一理论范式转换的思想路线和技术路线,剖析了双曲线贴现对指数贴现的继承和突破,并就该贴现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做了说明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偏好 指数贴现 双曲线贴现 行为经济学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短视偏差、行政拖延与锁定强制——“一票否决”考核制度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德珠 《制度经济学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187-196,共10页
由于存在"短视"认知偏差,地方政府在跨期计划执行时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结果,形成持续的拖延,使实际任务完成偏离最优水平。"一票否决"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强制考核制度,起着一种最后期限式的锁定作用,可以... 由于存在"短视"认知偏差,地方政府在跨期计划执行时会出现时间不一致结果,形成持续的拖延,使实际任务完成偏离最优水平。"一票否决"作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一种强制考核制度,起着一种最后期限式的锁定作用,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克服认知偏差,达到最优任务完成水平。本文以行为法经济学模型演绎结论为依据得出"一票否决"的作用条件和适用范围,为评价和规范目前广泛开展的"一票否决"行为提供参照系,以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视 双曲线贴现 锁定 一票否决 行政考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