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曹艳 孙蕊 +2 位作者 李宇 王丹妮 于苗苗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1期50-51,5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2周出院时,均可带支具步行;术后随访6~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异体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并总结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1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2周出院时,均可带支具步行;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2.31)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大部分患者关节活动度良好,疼痛、错动感完全消失,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阴性,MRI复查结果显示移植肌腱形态良好。结论 精心全面的整体护理以及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是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双束双隧道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护理
下载PDF
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怿斌 《医疗装备》 2020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于关节镜下确诊为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关... 目的探讨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于关节镜下确诊为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双束双隧道 重建术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武志洪 王建军 谌辉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86-87,9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在关节镜下修复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患者在关节镜下施行ACL同种异体腘绳肌(HT)肌腱肌腱双束双隧道韧带重建,采用股骨侧解剖重建、胫骨侧等长重建、股骨悬吊固定胫骨侧...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在关节镜下修复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患者在关节镜下施行ACL同种异体腘绳肌(HT)肌腱肌腱双束双隧道韧带重建,采用股骨侧解剖重建、胫骨侧等长重建、股骨悬吊固定胫骨侧intrafix固定的方法,重建断裂的ACL。其中3例同时实施受损内侧副韧带修补,4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结果 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感染及免疫排斥反应,伤口均1期愈合。14例患者中1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8个月,随访率93%。术后Lysholm评分88分,其中优8膝,良4膝,中1膝,优良率92.3%;前抽屉试验弱阳性1膝;Lachman征阳性1膝,弱阳性2膝。术后膝关节运动后轻度疼痛2膝,膝关节活动受限(5°~15°)2膝。结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双束双隧道重建ACL,减少了自体取材造成的损伤及其相应的并发症,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通过系统的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肌腱 双束双隧道 前交叉韧带 移植
下载PDF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百成 毛远青 +3 位作者 高石军 王飞 邵德成 王晓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8-312,共5页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但屈曲超过30°,特别是超过60°后,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明显大于完整标本(P<0.01)。在膝关节的整个屈曲范围(0°~120°)内,双束股骨双隧道和单束前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离与完整标本接近(P>0.05),在某些角度有轻微的过度限制胫骨后移的现象。结论双束股骨双隧道重建法,在膝关节的整个屈伸范围(0°~120°)内,可以有效地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的后向稳定性;单束前位点重建法维持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也较强;而单束后位点重建法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最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束股骨隧道 十字韧带重建 膝关节后向稳定性 单束重建法 修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