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与宫腔镜刨削系统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沈招娣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82-84,8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与宫腔镜刨削系统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E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试验组... 目的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与宫腔镜刨削系统在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E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治疗,试验组应用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两组术后均采用黄体酮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月经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术前及术后1、3个月的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月经情况、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试验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相比,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EP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膨宫液用量少,能有效控制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宫腔镜电切系统 宫腔镜刨削系统 黄体酮 子宫内膜息肉
下载PDF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41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夏秋霞 《河北医药》 CAS 2002年第12期945-946,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重度宫颈炎患者 41例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 80 % ,术...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重度宫颈炎患者 41例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 80 % ,术后 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 10 0 % ,宫颈光滑 ,一次性治愈率达 97.5 % ,有效率达 10 0 % ,85 %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平均手术时间 12min ,术中出血 5~ 2 0ml。随访半年 ,无息肉及糜烂复发。结论 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 ,并发症少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病人痛苦少 ,易接受。可作为慢性宫颈炎治疗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宫腔镜 电切 治疗 慢性宫颈炎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41例分析
3
作者 夏秋霞 《右江医学》 2002年第2期128-129,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在门诊就诊的 41例重度宫颈炎患者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约 80 % ,术后 2个月宫颈上皮覆...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在门诊就诊的 41例重度宫颈炎患者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个月宫颈上皮覆盖约 80 % ,术后 2个月宫颈上皮覆盖达 10 0 % ,宫颈光滑 ,一次性治愈率达 97.5 % ,有效率达 10 0 % ,85 %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平均手术时间 12分钟 ,术中出血 5~2 0ml。结论 :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 ,并发症少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病人痛苦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宫腔镜 电切治疗 慢性宫颈炎
下载PDF
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效性及宫腔黏连发生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倩 包晓琴 郑儿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4期790-793,共4页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效性及宫腔黏连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15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50,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观察组(n=165,宫腔镜下双... 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效性及宫腔黏连发生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15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50,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观察组(n=165,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观察组根据宫腔黏连发生情况分为宫腔黏连组(n=30)、未宫腔黏连组(n=135),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7%(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P<0.05)。宫腔黏连组息肉直径>1 cm、年龄、孕次>1次、息肉个数多个、宫内节育器、合并子宫内膜异位比例高于未宫腔黏连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息肉直径>1 cm、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宫内节育器均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宫腔镜下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较好,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导致术后发生宫腔黏连的危险因素较多,早期对存在的危险因素患者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有助于降低宫腔黏连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子宫内膜息肉 有效性 宫腔黏连 因素
下载PDF
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探讨
5
作者 夏秋霞 《临床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 10 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月宫颈上... 目的 :探讨双极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选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 10 2例重度宫颈炎患者 ,用双极宫腔镜行宫颈锥形切除 ,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 ,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术后 1月宫颈上皮覆盖约80 % ,术后 2月宫颈上皮覆盖达 10 0 % ,宫颈光滑 ,一次性治愈率达 97% ,有效率达 10 0 % ,85 3 %的患者宫颈恢复正常大小 ,平均手术时间 12分钟 ,术中出血 5~ 2 0ml。结论 :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治愈率高 ,并发症少 ,安全可靠 ,操作简单 ,病人痛苦少 ,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宫腔镜 慢性宫颈炎 电切治疗 宫颈上皮 切除 患者 并发症 大小 恢复 痛苦
原文传递
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秦学玉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1期112-115,124,共5页
目的 研究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在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取传统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 目的 研究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在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收的86例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取传统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取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的43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灌注介质总量及吸入量、手术时间、术后至首次月经来潮时间)、围术期生理指标[血钠、血糖、血清卵泡雌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以及术后并发症(宫腔粘连、尿路刺激征、盆腔感染、子宫穿孔)总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灌注介质总量及吸入量较低,手术时间较短,术后至首次月经来潮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血钠较术前稍有下降,血糖、FSH较术前稍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生理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2,P<0.05)。结论 在育龄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应用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与应用传统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在稳定患者生理状况上的效果相当;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能够较好控制术中出血风险及灌注介质用量,提高手术操作效率及安全性,促进患者月经尽快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宫腔镜刨削系统 育龄女性 子宫内膜息肉 双极宫腔镜电切术
下载PDF
双极等离子宫腔镜的热损伤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代学丽 许为 +1 位作者 洪健 黄可欣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组织的热损伤情况,寻找安全有效的电极功率设置。方法:设置电切电极功率为160 W、200 W、280 W,电凝电极功率为80 W、2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3~5 s和6~8 s,作用于离体子宫后行HE染色和尼克酰... 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组织的热损伤情况,寻找安全有效的电极功率设置。方法:设置电切电极功率为160 W、200 W、280 W,电凝电极功率为80 W、2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3~5 s和6~8 s,作用于离体子宫后行HE染色和尼克酰胺腺嘌呤核苷酸-黄递酶(NADH-d)染色,观察热损伤深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①相同功率及作用时间下,凝固电极下方的组织热损伤深度明显大于切割电极;②电凝时热损伤深度与功率、作用时间均有一定相关性;③在设定功率及作用时间下,对离体子宫最大热破坏深度为3.68 mm,占宫壁厚度的17.6%。结论:①双极等离子宫腔镜电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新兴技术,施术最佳电切功率为200 W,电凝功率为160~200 W。②离体实验证明双极等离子宫腔镜行子宫内膜电切术是安全的,其组织热损伤带小,可避免意外电损伤,降低子宫穿孔及周围脏器损伤的发生率。③离体实验研究表明双极等离子宫腔镜手术中凝固电极下方的热损伤带大于切割电极,电切术中尤应注意对电凝电极功率及作用时间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等离子宫腔镜 子宫内膜去除术 热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