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维化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段显英
魏梅林
《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51-55,61,共6页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三维配位聚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1)[BDC=对苯二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含有类似配...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三维配位聚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1)[BDC=对苯二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含有类似配位环境的金属2个Ni^(2+)离子,2个BDC^(2-)配体,1个m-bix分子,3个配位水分子和3个游离的溶剂水分子。两个Ni^(2+)离子分别采用八面体构型,通过桥联水分子形成双核单元,然后通过全部脱质子的BDC形成三维孔洞结构,m-bix配体通过连接两类双核金属原子形成三维框架,游离水分子存在于框架之中。有趣的是,化合物的结构是单一六节点,具有自穿插特征。而且对化合物的红外和热重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双核单元
晶体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化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
1
1
作者
段显英
魏梅林
机构
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51-55,6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501047)。
文摘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三维配位聚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1)[BDC=对苯二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通过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化合物含有类似配位环境的金属2个Ni^(2+)离子,2个BDC^(2-)配体,1个m-bix分子,3个配位水分子和3个游离的溶剂水分子。两个Ni^(2+)离子分别采用八面体构型,通过桥联水分子形成双核单元,然后通过全部脱质子的BDC形成三维孔洞结构,m-bix配体通过连接两类双核金属原子形成三维框架,游离水分子存在于框架之中。有趣的是,化合物的结构是单一六节点,具有自穿插特征。而且对化合物的红外和热重性质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配位聚合物
双核单元
晶体结构
Keywords
coordination complex
binuclear unit
crystal structure
分类号
O614.813 [理学—无机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维化合物[Ni_(2)(BDC)_(2)(m-bix)(H_(2)O)_(3)·3H_(2)O]_(n)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段显英
魏梅林
《化学研究》
CAS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