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1年8月4-5日四川盆地双核西南低涡及其带来的降水天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吴珍珍 刘海文 潘丽丽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81-687,共7页
为研究双核西南低涡及其带来的降水天气,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CMORPH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发生在2011年8月4-5日四川盆地的双核西南低涡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此次降水的西南低涡具有双核特征,其中,一个低涡C... 为研究双核西南低涡及其带来的降水天气,利用NCEP-FNL再分析资料、CMORPH降水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对发生在2011年8月4-5日四川盆地的双核西南低涡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此次降水的西南低涡具有双核特征,其中,一个低涡C1的中心位置大约位于巴中附近,另一个低涡C2的中心位置大约位于凉山附近。两个低涡的冷暖结构并不相同,其中低涡C1初期为干冷低涡,并且随着南部暖湿空气北移,低涡C1逐渐转变为暖湿特征,而低涡C2一直维持暖湿结构特征。受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影响下,在双核西南低涡存在的典型时段,在低涡C1和低涡C2之间产生了一明显的东北-西南向雨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学 双核西南低涡 三维结构 暴雨 水汽
下载PDF
2000年以来西南低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海文 毛江南 杨朝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6-344,共9页
西南低涡是形成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一种α中尺度涡旋,是导致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文中简要回顾了2000年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西南低涡的人工智能识别、西南低涡频数的长期变化及其气候学特征、西... 西南低涡是形成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侧的一种α中尺度涡旋,是导致中国夏半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文中简要回顾了2000年以来有关西南低涡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西南低涡的人工智能识别、西南低涡频数的长期变化及其气候学特征、西南低涡的集合预报、双核西南低涡的首次发现等。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需要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包括西南低涡频数变化的外强迫因素,青藏高原特殊地形导致的地形Rossby波、重力波与西南低涡之间的相互关系,双核西南低涡的形成机制以及双核西南低涡与经典西南低涡形成机制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双核西南低涡 青藏高原 回顾与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