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凝固Ti-55合金中稀土第二相双模型分布的形成
1
作者 李阁平 李东 +1 位作者 刘羽寅 胡壮麒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A417-A421,共5页
对快速凝固Ti-5Al-4Sn-2Zr-1Mo-0.25Si-1Nd(Ti-55)高温钛合金980℃,5h处理样品的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稀土第二相在合金中以双模型分布,较小颗粒尺寸为20-80nm,较大颗粒尺寸为200... 对快速凝固Ti-5Al-4Sn-2Zr-1Mo-0.25Si-1Nd(Ti-55)高温钛合金980℃,5h处理样品的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稀土第二相在合金中以双模型分布,较小颗粒尺寸为20-80nm,较大颗粒尺寸为200-300nm.在扩散控制第二相粒子长大动力学方程的基础上,运用扰动理论,分析了第二相颗粒尺寸的定态解的稳定性,并验证了双模型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凝固 稀土第二相 双模型分布 钛合金
下载PDF
栅格新安江-地表地下双人工调蓄分布式水文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珂 张企诺 +5 位作者 陈新宇 李致家 黄鹏年 姚成 王晟 周佳奇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101,139,共9页
为了提高地表地下双重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流域洪水模拟精度,基于调蓄水库概念提出了考虑地表水利工程和地下水超采影响下的网格化降雨径流模拟方法,通过在栅格新安江模型基础上引入地表地下双调蓄模块,构建了栅格新安江-地表地下双人工调... 为了提高地表地下双重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流域洪水模拟精度,基于调蓄水库概念提出了考虑地表水利工程和地下水超采影响下的网格化降雨径流模拟方法,通过在栅格新安江模型基础上引入地表地下双调蓄模块,构建了栅格新安江-地表地下双人工调蓄分布式水文(GXAJ-DAR)模型,将该模型同半分布式新安江-海河模型在海河的典型流域清水河流域进行了验证比较。结果表明:GXAJ-DAR模型在清水河流域的模拟精度高于新安江-海河模型;基于栅格的双调蓄结构能根据水利工程控制区域和地下水埋深的实际空间分布对地面和地下径流人工调蓄过程进行准确模拟;GXAJ-DAR模型对自由水蓄水库蓄水容量参数的取值较新安江-海河模型更加合理,能有效提高清水河流域的洪水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地下水超采 降雨径流 栅格新安江-地表地下人工调蓄分布式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海河流域
下载PDF
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岚岚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第1期35-37,72,共3页
文章以淮河上游息县水文站以上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研究区内外附近8个气象站点2000-2010气象要素数据,运用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实现了研究流域蒸散发的时空全过程模拟,为对所构建的蒸散发模型进... 文章以淮河上游息县水文站以上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的数字高程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以及研究区内外附近8个气象站点2000-2010气象要素数据,运用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实现了研究流域蒸散发的时空全过程模拟,为对所构建的蒸散发模型进行验证,结合研究区内息县水文站2000-2010实测蒸散发资料进行了回归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并选用F检验和T检验两种方法从日尺度和年尺度对所构建的回归方程进行了拟合度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分布式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结果与息县实测蒸散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在日尺度和季尺度上,相关系数均可达到0.85以上,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a=0.01的F检验和T检验,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蒸散发的计算,特别是无资料地区的蒸散发计算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源蒸散发模型 蒸散发计算 息县站 淮河上游
下载PDF
基于椭圆双β分布模型的喷涂问题分析
4
作者 安洁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3期222-225,共4页
本文以喷涂工艺为背景,针对加工面分别为平面、曲面时的釉料喷涂的问题,基于椭圆双β分布模型,求解得到了加工面喷涂的累计情况模型。
关键词 椭圆β分布模型 喷涂工艺 累计情况
下载PDF
喷漆机器人空气喷枪的新模型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永贵 黄玉美 +1 位作者 高峰 王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6-233,共8页
针对实际生产中喷漆机器人空气喷枪喷雾的形状及其附着在平面工件表面形成椭圆形喷漆区域的情况,进行喷枪静止的喷涂试验,得到漆膜厚度测量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漆膜表面函数拟合,通过比较拟合后的x、y方向的不同断面上的漆膜... 针对实际生产中喷漆机器人空气喷枪喷雾的形状及其附着在平面工件表面形成椭圆形喷漆区域的情况,进行喷枪静止的喷涂试验,得到漆膜厚度测量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漆膜表面函数拟合,通过比较拟合后的x、y方向的不同断面上的漆膜分布曲线,提出一种新的椭圆形区域的漆膜厚度分布函数——椭圆双β分布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及最小二乘法对椭圆双β分布模型进行数学拟合,求得其参数。以此模型对一个喷枪行程进行仿真,并与实际的单行程喷漆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给出该模型用于一般曲面喷涂时工件表面上任意点的漆膜厚度计算公式,以及喷漆机器人为了保持喷枪姿态需要的喷涂运动方程,为喷漆机器人采用离线编程技术提供一个更为实用的空气喷枪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漆机器人 喷枪模型 椭圆β分布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复小波包变换域混合统计模型图像降噪算法
6
作者 闫河 何光敏 张小川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5-343,共9页
该方法利用四树复小波包变换具有的移不变性、良好的方向选择性和对高频信号的细致分析能力等特点,把含噪图像分解成低频逼近子图和若干高频方向子图;在保留低频逼近子图复系数不变的同时,利用复系数层间相关性的强弱把高频方向子图分... 该方法利用四树复小波包变换具有的移不变性、良好的方向选择性和对高频信号的细致分析能力等特点,把含噪图像分解成低频逼近子图和若干高频方向子图;在保留低频逼近子图复系数不变的同时,利用复系数层间相关性的强弱把高频方向子图分为主要类和次要类.对主要类和次要类复系数分别进一步采用非高斯双变量模型和零均值高斯分布模型进行噪声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峰值信噪比(PSNR)指标,还是在视觉效果上,本文方法的去噪性能均好于传统的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四树复小波包变换去噪和小波域高斯尺度混合模型去噪,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同时,具有很好的图像边缘和细节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四树复小波包变换 层间相关性 非高斯变量模型:零均值高斯分布模型
下载PDF
双随机分布细观分析模型与复合材料性能预报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玉佳 燕瑛 苏玲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发展了一种细观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拟真实的参数化双随机分布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真实微结构特点和纤维单丝综合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离散性特征,模拟了复合材料中纤维排列和强度分布的随机性。借助移动窗... 发展了一种细观力学有限元分析方法——拟真实的参数化双随机分布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真实微结构特点和纤维单丝综合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的离散性特征,模拟了复合材料中纤维排列和强度分布的随机性。借助移动窗口法研究了该参数化双随机分布模型的可靠性,确定了其代表性体积单元的尺寸。基于能量法原理推导了单向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预测公式,结合能量法和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利用该细观力学有限元方法分别预测了单向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T300/5228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性能。数值模拟结果和大部分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发展的细观力学有限元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细观力学有限元法 力学性能 随机分布模型 代表性体积单元 能量法
原文传递
喷涂机器人的喷涂轨迹规划 被引量:6
8
作者 潘洋 冉全 邹梦麒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333-339,共7页
为了解决喷涂机器人喷涂作业后涂料不均匀堆积问题,在平面静态喷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喷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椭圆双β喷涂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出了平面喷涂中相邻轨迹涂层的最佳重叠距离;在平面喷涂的... 为了解决喷涂机器人喷涂作业后涂料不均匀堆积问题,在平面静态喷涂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曲面的喷涂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椭圆双β喷涂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计算出了平面喷涂中相邻轨迹涂层的最佳重叠距离;在平面喷涂的基础上,分析了平面喷涂与复杂表面喷涂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最小二乘自然二次曲面拟合的方法将复杂曲面拟合成规则的圆形曲面;最后通过多段分割曲线逼近目标函数,找到了复杂曲面上相邻两条路径之间的最优区间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为解决涂料不均匀堆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机器人 轨迹规划 椭圆β分布模型 最小二乘自然二次曲面拟合法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方腔内自然对流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寿广 王公利 +1 位作者 程清芳 周长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78-482,共5页
基于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建立了适合于流体流动和换热的热格子Boltzmann模型.温度分布函数中采用D2Q9离散速度模型.以热格子Boltzmann模型,模拟了方腔内自然对流的形成及其演化,通过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热格子Boltzm... 基于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建立了适合于流体流动和换热的热格子Boltzmann模型.温度分布函数中采用D2Q9离散速度模型.以热格子Boltzmann模型,模拟了方腔内自然对流的形成及其演化,通过与相关文献的计算结果对比可以发现,热格子Boltzmann模型在处理流体流动与传热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优点,文中建立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和程序是切实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格子Boltzmann 分布函数模型 流动换热
下载PDF
Q345E钢焊接热影响区相变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薇 金成 史春元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4,共5页
以Kirkaldy和Koistinen-Marburger相变模型为基础,建立焊接热影响区相变模型。以Q345E钢平板对接焊为例,用Goldak双椭球功率密度分布热源模型计算焊接热循环,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的相变进行数值模拟。以相同... 以Kirkaldy和Koistinen-Marburger相变模型为基础,建立焊接热影响区相变模型。以Q345E钢平板对接焊为例,用Goldak双椭球功率密度分布热源模型计算焊接热循环,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焊接过程中的热影响区的相变进行数值模拟。以相同焊接规范进行焊接试验,利用Image-pro-plus软件进行组织测定。将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吻合良好,证明本焊热影响区相变模型可以准确分析焊接热影响区相变情况,对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改善焊接接头性能、提高焊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球功率密度分布热源模型 相变模型 有限元软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运移的三维LBM仿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秋琴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85-2390,共6页
为了研究瓦斯在巷道某处集中涌出后的运移规律,提出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运移的三维LBM仿真方法。应用速度-浓度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分别建立了瓦斯运移速度和浓度三维LBM模型。由于通风网络复杂,为加快运行速度,计算过... 为了研究瓦斯在巷道某处集中涌出后的运移规律,提出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运移的三维LBM仿真方法。应用速度-浓度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分别建立了瓦斯运移速度和浓度三维LBM模型。由于通风网络复杂,为加快运行速度,计算过程采用三维分块耦合算法。该算法将每个巷道看成一个独立的块,各巷道分别独立并行地计算,只在巷道壁面处交换数据,从而提高运算速度。模拟实例表明,用该仿真方法可得到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蔓延的直观信息和速度、浓度等大量数据;可以得到每条巷道瓦斯浓度峰值个数、瓦斯浓度峰值大小、位置和到达的时间,从而提供有效避开瓦斯浓度峰值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瓦斯运移 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 通风网络 分块耦合算法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地下矿巷道系统热流态仿真
12
作者 陆秋琴 韦献刚 黄光球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6-332,共7页
提出了基于分块耦合的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地下巷道热流态仿真模型。在该模型中,分别建立了LBM速度和温度模型,并采用Boussinesq方程将其有机耦合;平直边界采用反弹格式处理,曲边界采用曲边界反弹格式处理;采用分块耦合算法... 提出了基于分块耦合的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地下巷道热流态仿真模型。在该模型中,分别建立了LBM速度和温度模型,并采用Boussinesq方程将其有机耦合;平直边界采用反弹格式处理,曲边界采用曲边界反弹格式处理;采用分块耦合算法将复杂巷道分成若干规则块,各块分别独立计算,在边界处交换数据,从而去除冗余网格,简化网格计算,提高系统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基于该模型开发出的仿真系统的运行表明,该仿真系统将时间、空间和系统各参数有机结合起来,在形象、直观的条件下观测到火灾发生时地下矿巷道系统热流的演变过程,获得巷道系统关于热流流动速度,温度,压力等方面的详细数据,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热流规避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 热流态 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 分块耦合算法 边界处理
下载PDF
基于LBM的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蔓延仿真
13
作者 陆秋琴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5,共6页
应用速度-浓度双分布格子 Boltzmann模型建立了基于LBM的瓦斯蔓延速度模型和浓度模型,并通过Boussinesq方程将2个模型有机耦合起来。采用基于分块耦合算法的速度-浓度LBM模型将巷道分成若干规则的块,对各块分别独立计算,仅在边界处交换... 应用速度-浓度双分布格子 Boltzmann模型建立了基于LBM的瓦斯蔓延速度模型和浓度模型,并通过Boussinesq方程将2个模型有机耦合起来。采用基于分块耦合算法的速度-浓度LBM模型将巷道分成若干规则的块,对各块分别独立计算,仅在边界处交换数据,从而去除冗余网格,简化了网格计算,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模拟实例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可得到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蔓延的直观信息和其速度、体积分数、压力等大量数据,还可以得到每条巷道内瓦斯体积分数峰值及其个数、位置和到达时间,从而能提供有效避开高浓度瓦斯的方案。集中涌出瓦斯在通风网络中蔓延一段时间后总体体积分数会降低,但是由于某些位置(如巷道拐角、巷道风流交汇处)的风流处于紊流状态,其瓦斯体积分数相对比较高,人员进入矿井时应尽量避免在这些地方停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 通风网络 瓦斯蔓延 分块耦合算法
下载PDF
界面Rayleigh对流现象模拟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博 袁希钢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带有双分布函数的LBGK模型,在介观尺度上实现了对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对流现象的模拟,比较了不同Sc数、Ra数以及有局部浓度扰动的界面溶质扩散,对发生界面Rayleigh对流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临界Ra数在1.0...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带有双分布函数的LBGK模型,在介观尺度上实现了对气液传质过程中界面对流现象的模拟,比较了不同Sc数、Ra数以及有局部浓度扰动的界面溶质扩散,对发生界面Rayleigh对流的临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临界Ra数在1.0×104—2.0×104之间。模拟结果和已有实验现象一致,证明双分布的LBGK模型适用于界面对流及扩散现象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LBGK模型 分布模型 界面扩散
下载PDF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数值模拟Rayleigh-Benard对流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鹤林 马建敏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较大Rayleigh数范围下的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引入能量分布函数,利用该能量分布函数与粒子速度分布函数耦合来求解一个热流场,能量分布函数与粒子速度分布函数和Boltzmann方程构成了一个新... 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较大Rayleigh数范围下的二维Rayleigh-Benard对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引入能量分布函数,利用该能量分布函数与粒子速度分布函数耦合来求解一个热流场,能量分布函数与粒子速度分布函数和Boltzmann方程构成了一个新的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在考虑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Rayleigh-Benard对流速度、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系统的流线和等温线分布及平均Nusselt数与Rayleigh数的之间的关系,与相关文献数据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非常吻合,证明了改进的双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Benard自然对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分布格子Boltzmann模型 平衡分布函数
下载PDF
柱状岩体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以重庆甑子岩崩塌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祥曌 李滨 +3 位作者 贺凯 罗浩 常文斌 邢爱国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
柱状岩体崩塌具有分布范围广、破坏能力强、影响范围大的特点。2004年8月12号,重庆甑子岩W12危岩体发生崩塌,崩塌体运动距离约600 m,形成显著超前空气冲击效应,激起浮尘高度约150 m。文章基于MatDEM离散元软件对甑子岩崩塌动力特征与破... 柱状岩体崩塌具有分布范围广、破坏能力强、影响范围大的特点。2004年8月12号,重庆甑子岩W12危岩体发生崩塌,崩塌体运动距离约600 m,形成显著超前空气冲击效应,激起浮尘高度约150 m。文章基于MatDEM离散元软件对甑子岩崩塌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按照实际节理分布的崩塌模型,实现了崩塌全过程的模拟,并结合影像资料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MatDEM进行二次开发,统计分析了崩塌过程中岩块粒径演化规律,确定了崩塌过程中的四个显著颗粒破碎时刻,分别为崩塌源区底部岩体受压破碎、中上部岩体撞击低速三角区、中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与上部岩体撞击斜坡地面。引入分形维数与双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分析了崩塌前后颗粒破碎规律,结果显示崩塌后颗粒破碎明显,细粒颗粒占比显著增加。文章为岩体崩塌的动力特征与破碎规律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状岩体崩塌 甑子岩崩塌 动力特征 破碎规律 分形维度 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
下载PDF
A Real-Time 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Algorithm of Ocean Color Based on Bio-Optical Model 被引量:4
17
作者 MA Chunyong XU Shu +2 位作者 WANG Hongsong TIAN Fenglin CHEN Ge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6期996-1006,共11页
Abstract A real-time 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algorithm of ocean color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which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ocean bio-optical model. The ocean bio-optical model mainly involves the phytoplankton,... Abstract A real-time 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algorithm of ocean color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which considers the impact of ocean bio-optical model. The ocean bio-optical model mainly involves the phytoplankton, 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erial (CDOM), inorganic suspended particle, etc., which hav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to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of light. We decompose the emergent light of the ocean surface into the reflected light from the sun and the sky, and the subsurface scattering light. We estab- lish an ocean surface transmission model based on ocean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and the Fresnel law, and this model's outputs would be the incident light parameters of subsurface scattering. Using ocean subsurface scattering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bio-optical model, we compute the scattering light emergent radiation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Then, we blend the re- flection of sunlight and sky light to implement the real-time ocean color rendering in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Finally, we use two kinds of radiance reflectance calculated by Hydrolight radiative transfer model and our algorithm to validate the physical reality of our metho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our algorithm can achieve real-time highly realistic ocean color sc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ean color BRDF subsurface scattering bio-optical model
下载PDF
Modeling of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metallic microscale rough surface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爱华 蔡九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482-1487,共6页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a gold surface with one-dimensional Gaussian random roughness distribution were obtained with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and the recursive convolution treatment of th...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a gold surface with one-dimensional Gaussian random roughness distribution were obtained with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 method and the recursive convolution treatment of the Drude Model. The 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for both TM mode and TE mode were obtai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highly accurat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earlier work. The incident wavelength varies from 1.152 μm to 3.392 μm and incident angle is at 300-70°,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value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highly specular peak in the BRDF is reproduced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TM mode BRDF is found to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a variation in the optical constant at the incident wavelength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directional reflection distribution function Gaussian random roughness distribution gold surface 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 method
下载PDF
釉喷轨迹优化方法
19
作者 杨欣彤 刘婷 蔡晨阳 《神州》 2018年第33期231-231,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喷涂轨迹规划作为自动化喷涂系统的关键技术,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了建立平面釉膜厚度双β分布函数,为了对实现对釉喷轨迹的优化,其次运用遗传算法,以釉膜厚度方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对轨道宽度... 随着社会的进步,喷涂轨迹规划作为自动化喷涂系统的关键技术,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了建立平面釉膜厚度双β分布函数,为了对实现对釉喷轨迹的优化,其次运用遗传算法,以釉膜厚度方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对轨道宽度进行优化,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利用MATA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实现对釉喷轨迹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筹学 β分布模型 遗传算法 路径规划
下载PDF
A unified canopy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BRDF) model for row ceops 被引量:3
20
作者 YAN BinYan XU XiRu FAN WenJi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824-836,共13页
Row sowing is a basic crop sowing method in China,and thus an accurat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model of row crops is the foundation for describing the canopy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ch... Row sowing is a basic crop sowing method in China,and thus an accurate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model of row crops is the foundation for describing the canopy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estimating crop ecological parameters.Because of the macroscopically geometric difference,the row crop is usually regarded as a transition between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vegetation in previous studies.Were row treated as the unit for calculating the four components in the Geometric Optical model (GO model),the formula would be too complex and difficult to retrieve.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row crops.Regarding the row crop as a result of leaves clumped at canopy scale,we apply clumping index to link continuous vegetation and row crops.Meanwhile,the formula of clumping index is deduced theoretically.Then taking leaf as the basic unit,we calculate the four components of the GO model and develop a BRDF model for continuous vegetation,which is gradually extended to the unified BRDF model for row crops.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ntroduce clumping index into BRDF model.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unified BRDF model,the canopy BRDF data collected in field experiment,"Watershed Allied Telemetry Experiment Research (WATER)",from May 30th to July 1st,2008 are used as the validation dataset for the simulated valu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fied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able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non-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anopy reflectance for row crops.In addition,the model is simple and easy to retrieve.In general,there is no irreconcilable conflict between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vegetation,so understanding their common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s advantageous for simulating canopy BRDF.It is proven that the four components of the GO model is the basic motivational factor for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of all vegetation 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w crop BRDF CLUMPING clumping index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