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kW双正弦结构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8
1
作者 阚超豪 王雪帆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3期115-122,14,共8页
将正弦结构引入到基于齿谐波原理的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的设计中来,这一绕组设计方式克服了传统无刷双馈电机的导体利用率低、谐波磁动势含量大的缺陷。该文对转子绕组双正弦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的绕组设计原理、方法以及谐波磁动势计... 将正弦结构引入到基于齿谐波原理的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的设计中来,这一绕组设计方式克服了传统无刷双馈电机的导体利用率低、谐波磁动势含量大的缺陷。该文对转子绕组双正弦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的绕组设计原理、方法以及谐波磁动势计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一台64 kW样机为例说明双正弦转子结构的设计方法。围绕样机在功率绕组带恒定负载时电机的各有功功率曲线和电机的效率、电机温升、恒定转速下功率绕组带载时输出电压的波形,以及无刷双馈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样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正弦方法设计的绕线式无刷发电机具有优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弦 转子 无刷馈发电机 绕组 谐波磁动势
下载PDF
图像式双正弦条码高程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 王志兴 李相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39-742,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双正弦条码标尺代替传统刻度尺,并通过光电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远距离高程测量中标尺自动化读数的方法。基于两正弦信号的相位差与标尺位置一一对应的关系,采用相位法经傅里叶频谱分析解码和精定位两步计算标尺高度值,... 提出了一种用双正弦条码标尺代替传统刻度尺,并通过光电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远距离高程测量中标尺自动化读数的方法。基于两正弦信号的相位差与标尺位置一一对应的关系,采用相位法经傅里叶频谱分析解码和精定位两步计算标尺高度值,测量误差取决于条码中心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且能保证解码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弦条码 相位 解码 定位
下载PDF
一种双正弦信号的快速频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昌菊 唐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85-1587,共3页
信号频率测量在雷达信号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DFT和自相关理论,该文提出了一种双正弦信号频率的快速估计方法。该方法先用DFT估计其中一个频率及其幅度,以此频率对信号解调并对消该频率成分,最后利用自相关理论估计信号的频差。... 信号频率测量在雷达信号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DFT和自相关理论,该文提出了一种双正弦信号频率的快速估计方法。该方法先用DFT估计其中一个频率及其幅度,以此频率对信号解调并对消该频率成分,最后利用自相关理论估计信号的频差。计算机模拟证实了方法具有精度高、测频速率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数字接收机 双正弦信号 快速测频 自相关处理
下载PDF
转子双正弦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阚超豪 张家午 +1 位作者 储国良 马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6-1440,1504,共6页
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是将正弦结构引入到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文章利用Ansoft/Maxwell 2D建立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电机外电路添加激励,对电机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依据仿真结果,并结合电机的磁力线... 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是将正弦结构引入到无刷双馈电机转子绕组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文章利用Ansoft/Maxwell 2D建立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电机外电路添加激励,对电机模型进行有限元仿真;依据仿真结果,并结合电机的磁力线分布、电机转速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以及气隙磁密等验证了电机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与传统的特殊笼型转子和等匝绕组式转子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对比分析,表明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在增强磁场调制效果和降低气隙谐波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进而为深入研究双正弦无刷双馈电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馈电机 双正弦转子 有限元仿真 气隙磁密
下载PDF
圆柱双正弦活齿传动运动学分析及滑动率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孙瑜 李瑰贤 《机械工程师》 2004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研究圆柱双正弦活齿传动的结构特点和传动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对活齿的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为减少圆柱双正弦活齿传动共轭齿廓间磨损并提高系统的传动效率,首次对该种结构进行了滑动率的计算。
关键词 双正弦 活齿 运动学 滑动率
下载PDF
内径量表中双正弦机构原理误差研究
6
作者 王颖 禹静 李东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提高内径量表的测量准确度,采用数学建模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双正弦机构的原理误差进行研究。在正弦机构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内径量表建立双正弦机构的传动模型,通过与百分表刻度特性比较得到原理误差模型。提出两种通过调整传动... 为提高内径量表的测量准确度,采用数学建模与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双正弦机构的原理误差进行研究。在正弦机构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内径量表建立双正弦机构的传动模型,通过与百分表刻度特性比较得到原理误差模型。提出两种通过调整传动特性来减小原理误差的方案,利用软件建模分析表明杠杆臂长的最佳调整模型对减小原理误差的效果更优。自行设计实验平台对原理误差进行重复测量,初步验证杠杆臂长转角与原理误差的非线性特性,建议后续研究可从分析双正弦机构初始位置的角度改进测量实验。该研究为工程实际应用中调修内径量表、提高测量准确度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径量表 双正弦机构 原理误差 非线性特性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双正弦函数受限优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周俊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文章采用遗传算法,研究了受限双正弦函数的极大值问题,给出了遗传算法寻优后的结果,并就遗传算法参数对受限双正弦函数寻优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准确且较快地得到了双正弦函数的极大值。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双正弦函数 受限优化 收敛性
下载PDF
双丝双正弦电流脉冲波形控制
8
作者 恒功淳 陈辉 薛家祥 《焊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8,74-75,共4页
针对数字化双丝焊接提出了双丝双正弦电流脉冲(Twin wire sine pulse MIG简称TSP-MIG)焊接波形,并对该焊接波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该TSP-MIG焊接波形控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相位控制和双丝基值峰值电流正弦调制控制。通过对两... 针对数字化双丝焊接提出了双丝双正弦电流脉冲(Twin wire sine pulse MIG简称TSP-MIG)焊接波形,并对该焊接波形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该TSP-MIG焊接波形控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相位控制和双丝基值峰值电流正弦调制控制。通过对两丝脉冲周期输出过程的分解,得到了两丝在一个周期内不同阶段脉冲输出的匹配规律,并设计了相位控制和正弦调制软件模块。从试验结果可知,实际焊接输出的TSP-MIG焊接波形与软件设定的波形一致,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在试焊中焊缝规整一致,且有明显的鱼鳞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焊接 双正弦 电流脉冲 相位控制 幅值控制
下载PDF
双正弦波片型表冷器的设计
9
作者 陈文煜 姚如生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年第17期22-23,共2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Φ12.7管新型双正弦波表冷器的设计以及与传统Φ16管表冷器的对比,并通过实测来验证Φ12.7管新型双正弦波表冷器在特定条件下的优势,同时浅析这种新型表冷器在大温差空调节能产品中的应用。
关键词 新型表冷器 表冷器设计 双正弦波片
下载PDF
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质量因子M^2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彩霞 胡继刚 +1 位作者 邓小玖 杨艳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3-445,共3页
在标量光场角谱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正弦... 在标量光场角谱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标量光束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计算了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远场发散角、质量因子,并与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质量因子进行了比较研究。数值计算表明,当双曲正弦高斯光束束腰半径较大时,传统光强定义下的光强二阶矩理论近似成立,傍轴与非傍轴理论计算的光束质量因子变化规律完全相同;束腰半径较小时,傍轴理论计算的结果有较大误差,必须采用精确光强定义下的非傍轴光束质量因子的定义作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高斯光束 非傍轴正弦高斯光束 光强二阶矩 光束质量因子
下载PDF
基于DDS技术的程控双通道正弦PWM脉冲源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文利 胡自洁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8-60,63,共4页
提出了一种程控双通道正弦PWM脉冲信号源,介绍了系统的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方案。以单片机ATmega16L为核心控制DDS芯片AD9850输出独立程控的2路正弦PWM脉冲信号。应用Lab-VIEW软件为平台,为信号源设计了程控... 提出了一种程控双通道正弦PWM脉冲信号源,介绍了系统的架构,重点论述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方案。以单片机ATmega16L为核心控制DDS芯片AD9850输出独立程控的2路正弦PWM脉冲信号。应用Lab-VIEW软件为平台,为信号源设计了程控界面,系统软件主要在计算机和单片机之间实现串行通讯,用户可方便地实现信号的频率、2路PWM脉冲的延迟时间、2路PWM脉冲占空比、波形选择的控制。通过Proteus和LabVIEW软件联调,对电路主要功能进行了仿真。该系统已在PCB上通过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 DDS LabVIE 通道正弦脉冲发生器
下载PDF
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传输和聚焦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长伟 康小平 何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6-490,共5页
为了研究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通过像散透镜的传输和聚焦特性,利用部分相干光的传输公式,推导了光束通过像散透镜后光强分布解析的表达式,并据此得到了光束束腰宽度、远场发散角和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光束强度分布和束腰... 为了研究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通过像散透镜的传输和聚焦特性,利用部分相干光的传输公式,推导了光束通过像散透镜后光强分布解析的表达式,并据此得到了光束束腰宽度、远场发散角和M2因子的解析表达式,并对光束强度分布和束腰宽度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相干Sh G光束聚焦的光强分布与像散系数C6,空间相干参数β,离心参数a,菲涅耳数Nw和位置(x,y,z)有关。像散导致x和y方向束宽不同。但M2因子与像散无关,并随相干性的增加和离心参数的减小而减小。适当改变像散和空间相干性,在几何焦面和其它位置可实现部分相干Sh G光束的空间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和聚焦特性 像散透镜 部分相干正弦-高斯(Sh G)光束
下载PDF
量化核最小逆双曲正弦自适应滤波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火元莲 脱丽华 +1 位作者 齐永锋 张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355-362,共8页
针对非线性问题,本文将核方法和双曲正弦函数的逆相结合,提出了鲁棒的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然后利用向量量化对输入空间数据进行量化,构建出能够抑制网络规模增长的量化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降低了原有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量化核... 针对非线性问题,本文将核方法和双曲正弦函数的逆相结合,提出了鲁棒的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然后利用向量量化对输入空间数据进行量化,构建出能够抑制网络规模增长的量化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降低了原有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给出了量化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的能量守恒关系和收敛条件. Mackey-Glass短时混沌时间序列预测和非线性信道均衡环境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和量化核最小逆双曲正弦算法在收敛速度、鲁棒性和计算复杂度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方法 向量量化 核最小逆正弦算法 短时混沌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长伟 康小平 何仲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为了研究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的传输特性,利用部分相干光的传输公式,推导出光强分布解析的表达式,并据此得到了光束传输因子、光束宽度和远场发散角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部分相干ShG光束的光强分布随离心参数、空间相关参... 为了研究部分相干双曲正弦-高斯(ShG)光束的传输特性,利用部分相干光的传输公式,推导出光强分布解析的表达式,并据此得到了光束传输因子、光束宽度和远场发散角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部分相干ShG光束的光强分布随离心参数、空间相关参数和传输距离的变化而不同.适当调整空间相关参数和离心参数,在几何焦面和其它位置可获得不同的光强分布,如钟形、平顶和中心凹陷的双峰结构等,进而实现部分相干ShG光束的空间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相干正弦-高斯(ShG)光束 传输特性 束宽 M2因子
下载PDF
矢量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
15
作者 何仲 康小平 +2 位作者 李刚 钟山 黄宏潮 《琼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6,10,共4页
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推导出矢量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的解析公式,其远场的解析式作为一般传输公式的特例给出。利用所得结果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矢量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双曲正... 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推导出矢量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在自由空间传输的解析公式,其远场的解析式作为一般传输公式的特例给出。利用所得结果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矢量非傍轴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研究表明,双曲正弦-高斯光束的横向光强分布与偏心参数和传输距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傍轴正弦-高斯光束 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 偏心参数
下载PDF
三阶色散对双曲正弦高斯脉冲传输的影响
16
作者 宋秀玲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给出了三阶色散对高斯脉冲传输影响的方程和传播图形.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光纤通信中三阶色散对双曲正弦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的存在导致了脉冲迅速展宽并形成振荡,而三阶色散导致了双曲正... 给出了三阶色散对高斯脉冲传输影响的方程和传播图形.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光纤通信中三阶色散对双曲正弦高斯脉冲在光纤中传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群速度色散的存在导致了脉冲迅速展宽并形成振荡,而三阶色散导致了双曲正弦高斯脉冲的2个脉冲变得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色散 正弦高斯脉冲 啁啾正弦高斯脉冲
下载PDF
双光栅正弦相位调制(SPM)干涉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7
作者 赖秀娟 《江西科学》 2008年第5期741-744,共4页
简述了正弦相位调制干涉法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双光栅正弦相位调制在物体阶梯表面的高度差、物体表面形貌和振动物体表面形貌的等测量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用双光栅正弦相位调制测量振动物体温度的想法。
关键词 干涉测量 光栅正弦相位调制 表面形貌 动态测量
下载PDF
双层金属波纹管抗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洪斌 刘永刚 +1 位作者 吴舟 李冬颖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3,共7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法对双层金属波纹管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选取双重正弦波历程在时域上分别在波纹管的轴向和横向施加冲击载荷。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双层金属波纹管冲击加速度响应曲线和位移响应曲线。并在...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法对双层金属波纹管进行抗冲击性能分析,选取双重正弦波历程在时域上分别在波纹管的轴向和横向施加冲击载荷。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双层金属波纹管冲击加速度响应曲线和位移响应曲线。并在自制的落锤式冲击试验台上,用规定脉冲波形法对该波纹管进行冲击试验,得到了波纹管轴向和横向的冲击响应曲线。冲击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为5.5%,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和数值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该抗冲击分析方法和试验方法为双层金属波纹管的抗冲击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波纹管 抗冲击 瞬态动力学分析 双正弦冲击信号 冲击试验
下载PDF
双余弦活齿传动啮合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劲枝 陈贤湘 程时甘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共2页
在圆柱双正弦活齿传动的基础上,提出圆柱双余弦活齿传动,并推演出平面双余弦活齿传动,实现了任意齿差数的平面活齿传动。
关键词 啮合曲线 数学模型 双正弦 余弦 活齿传动 任意齿差数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界面函数的界面捕捉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康 刘娜 +2 位作者 何志伟 骆龙山 田保林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90-1300,共11页
基于代数重构思想,发展了一种新的双界面函数重构方法,并采用双正弦函数构造了双正弦界面重构方法(double sine interface capturing,DSINC).为验证不同界面函数对界面捕捉效果的影响,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可压缩五方程模型,其中对流项的离... 基于代数重构思想,发展了一种新的双界面函数重构方法,并采用双正弦函数构造了双正弦界面重构方法(double sine interface capturing,DSINC).为验证不同界面函数对界面捕捉效果的影响,用数值方法求解了可压缩五方程模型,其中对流项的离散采用五阶WENO(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method)格式,时间积分采用三阶Runge--Kutta方法,通量计算分别考虑了HLL和HLLC方法,而状态方程采用Mie-Gr¨uneisen状态方程.在数值计算中,在界面附近,采用DSINC来获得体积分数的重构,而在远离界面的区域采用WENO格式来获得高阶插值状态.相比采用单界面函数的方法,如双曲正切界面重构方法(tangent of hyperbola for interface capturing,THINC),DSINC方法同样具有界面重构算法简单,在程序中添加方便等特点,两者区别在于,DSINC方法在重构过程中未知函数更易于求解,而无需求解复杂的非线性超越方程,这就使其具有易于向多维扩展的能力.一些典型的两相流动问题,如圆形水柱对流问题,两相三波点问题和激波-界面不稳定性问题等被用作不同界面函数对界面捕捉效果的影响对比.对比分析发现,DSINC与THINC在界面捕捉效果上大致保持一致,并在计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双界面函数重构思想可以为多相流动界面的代数重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界面捕捉 曲正切界面重构方法 界面函数重构 双正弦界面重构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