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1,77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水平正压通气与肺康复训练在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1
作者 卢坤琴 张华俊 陈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与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三组,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BiPA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BiPAP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肺康复训练。对比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三组运动耐力、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血清学指标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均高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BiPAP治疗组,且BiPAP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常规组,FVC、FEV_(1)、FEV_(1)/FVC、PaO_(2)、SpO_(2)均高于常规组,PaCO_(2)、PCT、IL-6、SGRQ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BiPAP或肺康复训练均能改善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BiPAP相比,肺康复训练能更好地增强AE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运动耐力、肺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慢性呼吸衰竭 双水平正压通气 肺康复训练
下载PDF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阳 柏秋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 目的探讨分析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1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肠道内营养支持以及经鼻持续低流量吸氧,实验组患者给予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周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营养指标以及住院基本情况。结果实验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气管切开率和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最大的呼气流量(PEF)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氧气分压(PaO_(2))、血酸碱度(pH)、血氧饱和度(SaO_(2))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蛋白(TP)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方式辅助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血气功能与肺功能方面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D Ⅱ型呼吸衰竭 肠内—肠外联合营养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A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范群 江萍 +3 位作者 张金换 沈晓玲 万健 孙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4-358,共5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重症AHF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的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重症AHF患者的临床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急救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51)和联合组(n=56)。所有患者均进行强心、利尿、抗感染等常规急救措施,对照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72 h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撤机时间及24 h尿量。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联合组患者LVEF为(55.13±4.45)%,显著高于对照组[(47.96±4.75)%],LVESV、NT-proBNP分别为(53.61±5.45) mL、(1 848.43±209.31) 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9.14±5.37) mL、(2 731.35±221.57)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联合组患者心率及MAP、PaCO_(2)水平分别为(86.75±10.52)次/min、(89.32±1.25) mmHg、(40.24±3.63) 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8.18±8.65)次/min、(100.74±2.15) mmHg、(48.02±3.97) mmHg],PaO_(2)水平为(69.37±5.07)mmHg,高于对照组[(59.16±5.3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 h后,联合组患者SOD、CAT、GSH-Px水平分别为(558.16±54.35)μg/g、(281.07±45.69)μg/g、(55.34±4.14)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9.67±55.14)μg/g、(229.81±45.62)μg/g、(41.05±4.91)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撤机时间为(22.31±5.81) h,短于对照组[(29.05±6.63) h],24 h尿量为(1 628.85±138.92) mL,大于对照组[(1 337.95±110.59)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用于重症AHF衰竭急救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及抗氧化指标,对促进钠排泄和缩短撤机时间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重组人脑利钠肽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疗效 心功能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娜 房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8例)与试验组(118...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2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18例)与试验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试验组给予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肺功能、血气指标,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SV、LVEF高于对照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血氧分压(PaO_(2))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EV1%、FEV1/FVC、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AP呼吸机辅助冻干重组人脑钠肽对肺心病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下载PDF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谢璟 董鹏 +2 位作者 甘语波 何敏 王荣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4-17,97,共5页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探讨对患者更有益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探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探讨对患者更有益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选取80例,使用计算机随机数据生成器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BiPAP组(对照组),BiPAP+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组(试验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BiPAP,试验组患者同时加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吸入治疗,2吸/次,2次/d,连续7 d。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2 h、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时对所有患者测定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检测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用力肺活量(FVC)、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治疗12、24 h及治疗结束时动脉血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24 h及治疗结束时动脉血PaO_(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肺功能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血清IL-6、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BiPAP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肺功能、呼吸困难症状及炎症反应,且治疗作用优于单用BiPAP,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双水平正压通气 布地格福 肺功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唐晨 何盈盈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重症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重症心力衰竭(HF)患者血气指标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治疗的90例重症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BiPAP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2h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均高于治疗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后,两组右心房平均压(RAMP)、肺动脉平均压(PAMP)及肺动脉楔压(PCWP)均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RAMP、PAMP均高于对照组,PCW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两组每搏输出量(SV)均大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V、LVEF均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HF的效果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力衰竭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 面罩吸氧 血气指标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于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行纤支镜肺泡灌洗+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30例)实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炎性指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0)。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炎症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细致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梁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8期50-52,59,共4页
目的分析细致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细致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萍乡市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行BiPAP呼吸机治疗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1日前就诊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将2020年7月1日后入院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细致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率(FEV_(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a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IL-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EV1、FVC、FEV_(1)/FVC较对照组更高,TNF-α、IL-4、MC-1较对照组更低,CD3^(+)、CD4^(+)、CD4^(+)/CD8^(+)较对照组更高,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面部压伤、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致化综合护理在AE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BiPAP呼吸机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者肺功能的恢复,纠正炎症病变,改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致化综合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沈建超 尹大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儿接受BiPAP治疗,研究组5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肺损伤指标[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吸入氧浓度(FiO_(2))]及治疗期间呼吸衰竭、败血症、肺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指标、肺损伤指标、血气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呼吸衰竭、败血症、肺出血和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联合BiPAP能显著改善NRDS患儿的临床指标、肺损伤和血气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 双水平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指标 肺损伤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10
作者 张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目的 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1例COPD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 目的 探究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71例COPD合并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联合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患者FEV1(2.03±0.34)L、FVC(2.86±0.11)L、FEV1/FVC(83.17±4.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2±0.27)L、(2.13±0.36)L、(67.27±3.56)%(P<0.05)。观察组患者PaO2(89.52±4.75)mm Hg(1 mm Hg=0.133 kPa)、PaCO_(2)(41.35±2.03)mm Hg及AHI(10.86±1.48)次/h均优于对照组的(80.37±4.54)mm Hg、(43.36±3.55)mm Hg、(35.25±5.50)次/h(P<0.05)。观察组患者IL-6(9.62±1.45)pg/ml、CRP(13.15±2.47)mg/L、PCT(0.05±0.08)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3±3.21)pg/ml、(22.32±4.28)mg/L、(0.08±0.02)ng/ml(P<0.05)。结论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与BiPAP呼吸机联合治疗COPD合并OSAHS患者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王建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正压通气方案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 目的探究不同正压通气方案治疗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12 h,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PH值水平均提高,观察组各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住院时间、氧疗时间、无创正压通气时间、有创呼吸机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通气治疗方式对临床相关指标改善无明显差异,但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及总疗效的改善更佳,可降低并发症率,提升安全性,应用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血气分析 双水平正压通气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2
作者 刘振江 邵铭心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0期21-26,共6页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双水平... 目的探究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检索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rhBNP治疗重症AHF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7月1日,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应用Rev-Man 5.4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患者57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25,95%CI(1.14,1.36),P<0.00001]、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MD=-7.42,95%CI(-8.93,-5.92),P<0.00001]、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SMD=-2.23,95%CI(-3.55,-0.90),P=0.001]、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SMD=1.86,95%CI(1.31,2.42),P<0.00001]。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rhBNP治疗重症AHF可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缩短撤机时间,增加24 h尿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心力衰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重组人脑利钠肽 撤机时间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双水平路由注意力机制的时序Transformer临近预报研究
13
作者 卢姁 王也英 +4 位作者 李一玲 董先飞 初奕琦 王曦 孙国栋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24年第11期208-217,共10页
0~2小时的临近预报是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重要手段,准确的临近预报是气象防灾的重要屏障。临近预报是气象预报的一个重要业务。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时序Transformer的全局特征提取的Encoder-Forecasting临近预报模型结构。该模型的Transfor... 0~2小时的临近预报是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重要手段,准确的临近预报是气象防灾的重要屏障。临近预报是气象预报的一个重要业务。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时序Transformer的全局特征提取的Encoder-Forecasting临近预报模型结构。该模型的Transformer利用双级路由注意力机制定位特征中的几个最相关的键值对来提高计算效率。模型同时采用MaxPool和AvgPool提取目标对象的局部特征,并将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充分提取目标对象的特征用于临近预报。提出的模型与几个模型在一个公共的临近预报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我们提出的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The nowcast of 0~2 hour is an important toolth for forecasting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Accurate nowcast is an important barrier to prevent from weather disaster. Therefore, nowcast is a very important field in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wcast model which based on Encoder-Forecasting architecture and temporal Transformer. The transformer utilizes bilevel routing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posed model also use the operations of Maxpool and AvgPool to extract the local features. The global features and local features are effectively fused to represent the objects’ feature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and four state-of-art models are conducted on a public datas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effectively show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预报 深度学习 双水平路由注意力 视觉Transformer
下载PDF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
14
作者 郑李龙 何晃养 +5 位作者 严家兴 李泽茂 梁瑜 刘歆 刘维强 张丽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对射血分数降低型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非随...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对射血分数降低型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AHF伴射血分数降低型AH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PAP组和BiPAP组,各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BiPAP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高于CPAP组[(93.65±7.48)mmHg vs(89.36±7.45)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CPAP组[(35.06±4.01)mmHg vs(39.54±3.6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8、4.433,P均<0.05)。治疗后,两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均随时间的推移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CPAP相比,BiPAP可更好地改善AHF患者的呼吸功能,二者均不会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射血分数降低型 急性心衰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采取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莫旖旎 赵年贵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51-2354,共4页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OSAH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OSAHS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以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为对照,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的实施价值。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幅度较大,肺功能各指标数值较高,且患者夜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次数较少,夜间呼吸暂停最长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OSAHS患者有显著效果,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睡眠质量,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功能而降低夜间呼吸暂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正压通气 持续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疗效 血气指标 肺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16
作者 叶文浪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取72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联合甲强龙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呼吸功能、肺功能、...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方法选取72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联合甲强龙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呼吸功能、肺功能、血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R、HR、MAP、PaO_(2)、PaCO_(2)、SaO_(2)、FEV1、FVC、FEV1/FVC、PCT、CRP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R、HR、MAP、PaO_(2)、PaCO_(2)、SaO_(2)、FEV1、FVC、FEV1/FVC、PCT、CRP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肺功能、血气水平、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甲强龙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抑制气道和肺部炎症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加速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甲强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高辰馨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北辰医院2020年9月~2023年7月收治的14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天津市北辰医院2020年9月~2023年7月收治的140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进行干预,研究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进行干预。对患者的血气指标、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炎症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97.14%)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14%)(P <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淋巴细胞总数(TLC)[(1 850.01±272.84)个/ml]、免疫球蛋白A(Ig A)[(2.97±0.59)g/L]、免疫球蛋白G(IgG)[(14.99±3.19)g/L]水平高于对照组[(1 560.62±273.73)个/ml、(2.29±0.58)g/L、(11.19±3.41)g/L](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5.39±1.13)mg/L]、白细胞介素-6(IL-6)[(42.44±5.50)pg/ml]、降钙素原(PCT)[(0.75±0.34)ng/ml]低于对照组[(18.66±1.23)mg/L、(57.76±3.83)pg/ml、(1.30±0.57)ng/ml](P <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躯体疼痛[(87.63±6.85)分]、生理职能[(87.16±9.53)分]、精神状况[(88.23±9.02)分]、情感职能[(87.15±9.11)分]、总体健康[(87.62±7.82)分]、精力[(88.13±7.30)分]、生理功能[(85.81±8.40)分]、社会功能[(86.48±6.19)分]评分高于对照组[(73.20±6.13)分、(75.81±9.10)分、(72.64±8.83)分、(75.76±8.75)分、(74.03±7.26)分、(73.13±7.19)分、(73.17±8.78)分、(74.17±6.55)分](P <0.05)。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6.50±3.13)mmHg]低于对照组[(51.73±3.46)mmHg](P <0.05),研究组pH值(6.29±0.20)、氧分压(PaO2)[(70.84±3.06)mmHg]高于对照组[(6.17±0.19)、(63.01±3.15)mmHg](P <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以有效改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18
作者 张艳 谢芳 崔晓慧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BIPAP治... 目的:比较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90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BIPAP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联合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研究组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临床相关指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平均体质量)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_(1)、FEV_(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平均体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NRDS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相关指标水平,效果优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磷脂注射液 牛肺表面活性剂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猪肺磷脂支持治疗NRDS的效果
19
作者 何汝固 夏红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059-1060,共2页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猪肺磷脂支持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NRDS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猪肺磷脂支持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NRDS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O_(2)、SaO_(2)升高,MAP、PEEP、PaCO_(2)降低,且观察组PaO_(2)、SaO_(2)高于对照组,MAP、PEEP、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B、NK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PAP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NRDS患儿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儿肺通气功能及血气指标,增强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猪肺磷脂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估
20
作者 王振 肖敦宏 王兰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16-0019,共4页
讨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方案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发挥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定为2022.7-2023.7,对象是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抽选76例展开研究,抽签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组成均为3... 讨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方案在急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发挥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定为2022.7-2023.7,对象是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抽选76例展开研究,抽签法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组成均为38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比组、试验组,二组患者入院之后均以常规治疗方案展开救治,与此同时,以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方案为对比组实施辅助治疗,以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技术对试验组患者展开辅助治疗;观察患者血气分析、治疗时间、治疗有效性、并发症、预后效果。结果 对比组及试验组干预前的血气分析对比无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干预之后,二组血分析比较有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统计治疗时间并行比较可知,试验组用时短,对比组用时长,二组比较有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统计总临床有效率可知,对比组低,试验组高,二组比较有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统计住院期并发症情况可知,试验组少,对比组多,二组比较有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试验组随访3月时,6min步行测试远于对比组,对比组生活质量分数高于试验组,二组比较有突出性差异,结果:P<0.05。结论 为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助疗法,能够快速改善血气分析,减少并发症,是疗效确切的辅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