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泵式粉煤灰恒压输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肖艳军 孙英培 +1 位作者 李永聪 孟宪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123,共3页
目前国内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多采用单泵制输送运行,针对于单泵制存在的缺点,研究设计了双泵式粉煤灰恒压输送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章介绍了粉煤灰恒压输送的原理以及双泵式独有的特点,经过现场调试证实了该系统可大大提高输送效率... 目前国内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多采用单泵制输送运行,针对于单泵制存在的缺点,研究设计了双泵式粉煤灰恒压输送系统并进行了试验研究。文章介绍了粉煤灰恒压输送的原理以及双泵式独有的特点,经过现场调试证实了该系统可大大提高输送效率,具有可靠性强、有效减少管道磨损、降低能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泵式 恒压输送 粉煤灰 气力输送
下载PDF
导叶涡壳组合式双级泵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建瑞 施卫东 +1 位作者 孔繁余 金树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84,共5页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导叶涡壳组合式双级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泵在高速运转时,导叶、涡壳组合式双级泵液体具有稳定的相对运动,从叶轮流出来的高速液体的动能迅速转换为压能,消除液体的速度环量,减小径向力。在泵吸入口增设消旋器,解决...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导叶涡壳组合式双级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该泵在高速运转时,导叶、涡壳组合式双级泵液体具有稳定的相对运动,从叶轮流出来的高速液体的动能迅速转换为压能,消除液体的速度环量,减小径向力。在泵吸入口增设消旋器,解决了泵在高转速下容易产生汽蚀等问题,又起支撑轴的作用,泵运转平稳、可靠、寿命长。论述了泵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泵的性能试验结果;泵的效率比国家标准规定效率提高8%,泵汽蚀余量比国家标准规定值低0.7m。最后总结了泵的优点,该泵的研究是成功的,而且质量减轻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涡壳组合 结构 工作原理 消旋器
下载PDF
平衡式双定子泵流量脉动理论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闻德生 刘忠迅 +3 位作者 刘巧燕 高俊峰 周瑞彬 吕建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55-1158,共4页
为了解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输出性能,分析了1个作用周期内不同叶片数对泵流量脉动性的影响,得到了叶片数与瞬时流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双定子泵的起始相位角对内、外泵单独工作和滞后角对内、外泵联合工作流量脉动的影响.分析... 为了解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输出性能,分析了1个作用周期内不同叶片数对泵流量脉动性的影响,得到了叶片数与瞬时流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双定子泵的起始相位角对内、外泵单独工作和滞后角对内、外泵联合工作流量脉动的影响.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作用数为偶数且在1个作用周期内的叶片数≤9时,偶数叶片输出流量的脉动性较小,叶片数>9的奇数叶片输出流量的脉动性较小.研究结果为平衡式双定子泵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传动与控制 排量 瞬时流量 流量脉动 叶片数 平衡定子
下载PDF
双热源式热泵热水机
4
《五金科技》 2003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热源热水机 节能 环保 太阳能 原理 大气热能
下载PDF
6000m^3/h水下泥泵型双耙式吸泥船的改装
5
作者 毛学昌 《江苏船舶》 2005年第5期9-10,共2页
关键词 水下泥吸泥船 疏浚工作 船舶改装 喷水推进装置 电动机
下载PDF
泵与压缩机双动力直膨式制冷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6
作者 周会芳 臧润清 马克臣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0,66,共7页
为了解决有些地区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冷凝压力过低使得膨胀阀压降不足影响蒸发器供液量,在传统直膨式制冷系统(TDX)的储液器与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路上加装工质泵,变为泵与压缩机双动力直膨式制冷系统(DXPC)。对两种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并... 为了解决有些地区环境温度过低导致冷凝压力过低使得膨胀阀压降不足影响蒸发器供液量,在传统直膨式制冷系统(TDX)的储液器与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路上加装工质泵,变为泵与压缩机双动力直膨式制冷系统(DXPC)。对两种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并搭建了TDX与DXPC制冷系统对比实验实验台,研究发现,实际DXPC制冷循环与TDX循环相比,冷量[火用]增加了2.76 kJ/kg,供给[火用]下降了27.65 kJ/kg,循环[火用]效率增加了12.6%;TDX系统冷凝器[火用]损失最多,DXPC系统压缩机[火用]损失最多,相比于TDX系统,冷凝器[火用]损失由36.12 kJ/kg降低到12.61 kJ/kg,降低了65.1%,膨胀阀[火用]损失由9.02 kJ/kg降低到4.05 kJ/kg,降低了55.1%;理论分析对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的误差较小,合适的选择泵与压缩机的等熵指数有助于提高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制冷系统 与压缩机动力直膨制冷系统 [火用]损失
下载PDF
一种单缸双作用往复泵泵头的设计
7
作者 朱科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对一种全新结构的双作用往复泵泵头结构及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其应用方法。
关键词 作用往复 作用 侧罐作用 平面密封
下载PDF
水平井有杆泵深抽工艺的设计与评价 被引量:13
8
作者 曹刚 吴晓东 +3 位作者 朱秀峰 李巍 周汉鹏 唐龙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4,共3页
有杆泵是当前工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举升方式之一,在水平井中的应用规模也相当大。针对大庆外围深层低渗透油田水平井的特殊条件,介绍了包括差动式举升、新型大斜度抽油泵举升在内的几种新的有杆泵深抽工艺设计方案,并对新型大斜度... 有杆泵是当前工艺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举升方式之一,在水平井中的应用规模也相当大。针对大庆外围深层低渗透油田水平井的特殊条件,介绍了包括差动式举升、新型大斜度抽油泵举升在内的几种新的有杆泵深抽工艺设计方案,并对新型大斜度泵设计和抽油杆扶正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详细说明。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差动式举升和新型大斜度泵举升工艺具有泵效高、安全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大庆外围油田水平井深抽的要求,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有杆 深抽工艺 大斜度 差动举升
下载PDF
提高输液泵效率
9
作者 Al Presher 《工业设计》 2009年第6期52-52,共1页
换一次电池就能够注射8到10个小时的输液泵。
关键词 输液 平衡 反电动势反馈
下载PDF
气力输干灰系统堵管原因及处理
10
作者 豆怀承 《电力安全技术》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介绍了气力输干灰系统中双仓泵的结构及工作过程,分析了运行过程中双仓泵管道堵灰的各种原因,结合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干灰堵管的判断方法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气力输干灰 浓相上引 堵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