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洞互补式隧道通风横通道风机位置的确定 被引量:6
1
作者 武金明 张京龙 +1 位作者 孙三祥 李含 《现代交通技术》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文章分析了诱导风机在横通道不同位置对通风网络的影响。根据射流通风理论,得出射流断面风速大时会导致偏流的出现,影响气流组织的发展。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偏流现象的产生,指出诱导风机射流断面风速及诱导段长度决定风机最佳位置。研... 文章分析了诱导风机在横通道不同位置对通风网络的影响。根据射流通风理论,得出射流断面风速大时会导致偏流的出现,影响气流组织的发展。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偏流现象的产生,指出诱导风机射流断面风速及诱导段长度决定风机最佳位置。研究发现,风机设置在横通道前部比设置在中部有利于气流组织,可减少汇流三通处的阻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互补式通风 诱导风机 风机位置 偏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新场特长公路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姜同虎 沈洪波 汪光裕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334-339,共6页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 新场隧道为特长公路隧道,采用单向坡,左、右线需风量差异明显。针对新场隧道右线通风负荷过大的情况,提出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即增设横向换气风道,将左、右线隧道形成网络通风系统,利用左线中富余的新鲜风稀释右线中的污染空气,使左、右线隧道内空气质量均满足规范标准。根据新场隧道工程情况,通过方案比选,对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对新场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新场隧道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案可以在保证隧道内通风需求的前提下,取消斜竖井以及地下风机房等设施的设置,以较小的初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管理费用,完善通风系统功能并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横向换气风道 通风方案
下载PDF
城市道路长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节能方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喜年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0年第14期69-7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隧道将成为未来市政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道路隧道通风系统都存在非常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城市道路隧道相较于一般公路隧道的不同之处是:早晚交通量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道路隧道将成为未来市政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然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道路隧道通风系统都存在非常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城市道路隧道相较于一般公路隧道的不同之处是:早晚交通量大,阻滞时间长,并且由于城市的发展,原来的郊区隧道随时间的推移发展成为城市主要干道;而原来的城市主要干道则演变为城市重要繁忙路段。该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城市道路隧道工程的通风节能设计进行探讨,针对城市长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的特点,归纳出一些实际运用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双洞互补 长隧道 通风节能 方案分析 技术措施
下载PDF
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在两河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许晓阳 秦鸿 《公路交通技术》 2014年第5期112-117,共6页
针对两河特长公路隧道左右线通风负荷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设计理论及方法,对两河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横向通风道使上下行隧道形成整体通风网络,以下坡隧道内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污染严重的空... 针对两河特长公路隧道左右线通风负荷差异较大的情况,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设计理论及方法,对两河隧道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横向通风道使上下行隧道形成整体通风网络,以下坡隧道内污染物浓度较低的空气去稀释上坡隧道中污染严重的空气,使2条隧道内的通风均满足规范要求。互补式通风方式充分利用隧道内部空间与下坡隧道的富裕通风能力,取消通风竖井,使通风系统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通风设计 双洞互补式通风 横洞通风道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高海拔螺旋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永杰 安斌 《科技与创新》 2021年第1期17-19,23,共4页
在左右洞需风量差异较大的长大隧道中应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时,可以较好地降低左右洞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峰值。依托西北首条螺旋隧道——卧龙沟1号隧道,通过理论设计、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螺旋隧道中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的可行... 在左右洞需风量差异较大的长大隧道中应用双洞互补式通风方式时,可以较好地降低左右洞隧道内的污染物浓度峰值。依托西北首条螺旋隧道——卧龙沟1号隧道,通过理论设计、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在螺旋隧道中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的可行性。初步设计了卧龙沟1号隧道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发现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可以减弱螺旋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局部聚集效应,防止隧道内局部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螺旋隧道中采用双洞互补式通风系统时,在两条隧道中,最靠近螺旋曲线外侧的那一条隧道的湍动强度大于螺旋曲线内侧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隧道 双洞互补 高海拔隧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双洞互补式通风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分析
6
作者 韩帅臣 《中国科技纵横》 202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采用工程实例法,对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公路工程隧道概况、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原则以及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应用。经分析发现,在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应用中,需对纵向全射流... 采用工程实例法,对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公路工程隧道概况、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原则以及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应用。经分析发现,在双洞互补通风形式的隧道火灾救援技术应用中,需对纵向全射流通风法在隧道中的适用长度加以科学计算,并对其通风方案加以合理选择,同时应做好远期和近期的隧道火灾救援组织。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有效确保公路工程隧道的火灾救援效果,尽最大限度降低火灾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双洞互补 隧道通风 火灾救援技术
下载PDF
特长隧道互补式通风方式研究
7
作者 郭婷婷 《山东交通科技》 2022年第4期57-59,90,共4页
依托牛金山隧道,从设备规模、运营成本、土建费用、施工工期等方面对双洞互补与通风斜井相结合的通风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通风方式节省了机电及土建投资,经济效益可观,尤其适用于某些地形条件复杂苛刻、需增设通风井来满足通风... 依托牛金山隧道,从设备规模、运营成本、土建费用、施工工期等方面对双洞互补与通风斜井相结合的通风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种通风方式节省了机电及土建投资,经济效益可观,尤其适用于某些地形条件复杂苛刻、需增设通风井来满足通风要求的特长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隧道 双洞互补 通风斜井
下载PDF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肖尧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8期97-100,共4页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方式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造价、建成后隧道运营费用,还必将影响隧道内司乘人员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而且与隧道的防火救灾直接相关;介绍了目前隧道的3种通风方式——-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和横向式通风,重点结合特长隧道的特点探讨了隧道通风方式,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方式 特长公路隧道 纵向式通风 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
下载PDF
十天高速西秦岭隧道通风方式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谭建德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第10期65-67,64,共4页
西秦岭特长公路隧道是十天高速甘肃段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四车道隧道。该隧道左线全长为5 464 m,右线5 700 m,隧道左右线长度稍大于《细则》给出的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的单向交通隧道的适用长度(5 000 m),按照常... 西秦岭特长公路隧道是十天高速甘肃段全线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四车道隧道。该隧道左线全长为5 464 m,右线5 700 m,隧道左右线长度稍大于《细则》给出的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的单向交通隧道的适用长度(5 000 m),按照常规方案,应采用竖井送排式通风方案。基于上述情况,本论述从降低隧道通风系统土建费用和节省运营电费的角度考虑,建议该隧道采用首期建设费用低、运营管理容易且经济效益显著、方式灵活的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方案,近期关闭两洞换气通道,左右线采用纯射流纵向通风方案;远期开启换气通道,实施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长公路隧道 全射流纵向通风 双洞互补式网络通风 换气通道
下载PDF
瓦斯隧道有害气体运移规律及通风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润双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本文基于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对隧道整体双洞互补式通风条件下瓦斯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瓦斯隧道爆破施工主要产物浓度峰值从掌子面向隧道洞口方向逐渐减小。(2)风速变化梯度随风管附壁程度的增加、距工作面距离的降低... 本文基于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对隧道整体双洞互补式通风条件下瓦斯扩散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瓦斯隧道爆破施工主要产物浓度峰值从掌子面向隧道洞口方向逐渐减小。(2)风速变化梯度随风管附壁程度的增加、距工作面距离的降低而显著提升;另外,局部压力损失会随着风管管口距工作面距离的缩小而增大。(3)在隧道掌子面附近区域瓦斯浓度变化最为显著,且射流区瓦斯浓度相较于回流区要低。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隧道 双洞互补式通风 运移规律 监测 数值分析 通风方案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