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肺癌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孙定涛 郝怀海 +2 位作者 李润华 邢漠 马洪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肺癌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均行手术病理检查的106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CT平扫及双源CT三期增... 目的:探讨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肺癌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均行手术病理检查的106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检查、CT平扫及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原发性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的“金标准”,分析106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观察CT平扫及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对106例疑似原发性肺癌的诊断结果,且计算其诊断效能及与金标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06例疑似原发性肺癌患者,经“金标准”确诊恶性96例,良性11例。CT平扫确诊恶性62例,良性6例。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确诊恶性88例,良性10例。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CT平扫(P<0.05)。经“金标准”确诊96例恶性病灶均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N0期38例、N1期25例、N2期33例。CT平扫确诊52例恶性病灶发生淋巴结转移,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确诊86例恶性病灶发生淋巴结转移。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与“金标准”Kappa值显著高于CT平扫(P<0.05)。结论: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肺癌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CT平扫对比,前者在原发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 原发性肺癌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磁共振联合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雪凤 井桂银 葛尚 《肝脏》 2023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HHE)与肝细胞癌(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HHE患者(共51个病灶)与60例HCC患者(共65个病灶)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联合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HHE)与肝细胞癌(H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HHE患者(共51个病灶)与60例HCC患者(共65个病灶)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比较HHE与HCC患者病灶CT平扫影像学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对HEE与HCC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MRI检测结果:42例HHE患者检测出46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0.20%,60例HCC患者检测出60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92.31%。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检测结果:42例HHE患者检测出41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80.39%,60例HCC患者检测出54个病灶,病灶检出率为83.08%。HCC患者病灶圆形、边界模糊、单发病灶高于HHE患者病灶(P<0.05),HHE与HCC患者病灶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HEE与HCC鉴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1.38%,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821,P<0.05,MRI与病理诊断对HHE与HCC鉴别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对HEE与HCC鉴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1.90%,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714,P<0.05,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对HHE与HCC鉴别具有一般的一致性;联合检查对HEE与HCC鉴别结果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6.55%,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0.895,P<0.05,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对HHE与HCC鉴别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OC曲线结果显示,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HEE与HCC的AUC值分别为0.913、0.817、0.965(P<0.05),MRI鉴别诊断的AUC值高于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诊断的AUC值(P<0.05),二者联合鉴别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检查方法鉴别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MRI、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在鉴别诊断HHE与HCC中具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双源ct三期增强扫描 肝血管瘤 肝细胞癌 鉴别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紫瑞 盛美红 李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检查,根据增强扫描中能量和碘海醇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80 keV、270 mgI/mL)37... 目的探讨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检查,根据增强扫描中能量和碘海醇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80 keV、270 mgI/mL)37例、A2组(低能量高剂量,80 keV、350 mgI/mL)35例、B1(高能量低剂量,140 keV、270 mgI/mL)40例、B2组(高能量高剂量,140 keV、350 mgI/mL)28例。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信噪比(SNR)]评估各组图像质量,计算各组图像的有效照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癌的价值。结果各组图像可清晰显示血管及脏器组织,均达到诊断要求。各组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腹主动脉腹腔干、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主干图像SN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所得图像SNR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腹部增强扫描的DLP及E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1组DLP及ED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140例疑似肝癌患者经病理确诊为肝癌79例,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出75例,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07%、91.80%和88.57%,Kappa值为0.769。结论低剂量双源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在80 keV的低能量行单能量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最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满足影像诊断的要求,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低剂量扫描 腹部三期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4
作者 吕绍兴 熊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关于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择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80例,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以上患者均给予西门子... 目的:关于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择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样本例数为80例,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间。以上患者均给予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该项检查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比80kv及100kv下原发性肝癌的扫描图像质量。结果:80例疑似肝癌患者中,经过病理诊断,26例为阳性,54例为肝癌。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的疾病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44%、76.92%、88.75%。肝癌患者的VNC参数结果显示,其BF明显升高,BV升高,出现TTS延长和PS增加,相比于良性结节存在明显差异,P<0.05。80kv及100kv的扫描图像结果评分,分别为3.62±0.22,3.69±0.24分,对比t=1.923,P=0.056>0.05。结论:西门子双源CT双能量低剂量增强扫描技术于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可获得理想的应用价值,其可以准确检出疾病,向病症诊断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双能量 低剂量 增强扫描技术 原发性肝癌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血清CA125、CA153结合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卵巢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5
作者 李玉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结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卵巢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在本院2...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结合多层螺旋CT(multisliecs helieal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卵巢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在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疑似卵巢癌患者中选取80例,均进行血清CA125、CA153水平检测及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单一检查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比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据病理诊断结果显示,80例疑似卵巢癌患者中,阳性患者70例,阴性患者10例,其中血清CA125检测组检出52例真阳性,4例真阴性;血清CA153检测组检出55例真阳性,5例真阴性;MSCT三期增强扫描检出60例真阳性,8例真阴性;联合检测组检出64例真阳性,9例真阴性。血清CA125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4.29%、40.00%、70.00%;血清CA153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57%、50.00%、75.00%;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71%、80.00%、85.00%;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1.43%、90.00%、91.25%;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与单一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对比(P>0.05)。血清CA125检测组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4.29%(52/70);血清CA153检测组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8.57%(55/70);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5.71%(60/70);联合检测组病理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1.43%(64/70);4组对比(P>0.05)。结论:血清CA125、CA153结合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进一步筛查卵巢癌,并明确卵巢癌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卵巢癌 术前诊断
下载PDF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价值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永祝 史红媛 穆西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412-415,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sPLC)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肝内有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行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记录病灶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 目的 探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原发性肝癌(sPLC)的价值。方法 2019年2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肝内有结节的肝硬化患者,行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记录病灶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血流量(BF)和肝动脉灌注量(HAP)。取外科手术组织或肝穿刺活检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和增强灌注扫描参数诊断sPLC的价值。结果 在130例存在肝内结节的肝硬化患者中,发现sPLC者85例;病灶直径为0.8~3.0 cm,平均为(1.85±0.37)cm;动脉晚期和动脉中期扫描病灶CT绝对值分别为(69.8±15.9)Hu和(65.8±15.2)Hu,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48.4±10.3)Hu,P<0.05】,病灶强化值分别为(24.9±5.1)Hu和(23.6±4.9)Hu,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15.2±3.9)Hu,P<0.05】,病灶检查率分别为91.3%和88.0%,显著高于动脉早期扫描的40.2%(P<0.05);sPLC病灶BV、HAF、BF和HAP分别为(17.4±5.1)mL/100 g、(0.21±0.02)、(183.8±15.4)mL/(min·100 g)和(38.4±4.9)mL/(min·100 g),显著低于45例良性结节【分别为(19.4±6.9)mL/100 g、(0.26±0.03)、(201.9±18.3)mL/(min·100 g)和(52.3±5.6)mL/(min·100 g),P<0.05】;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与增强灌注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sPLC的AUC值(95%CI)分别为0.842(0.768~0.899)和0.888(0.821~0.936),其灵敏度分别为83.5%和90.6%,特异度分别为84.8%和87.0%(Z值=1.012,P值=0.312)。结论 应用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有助于发现肝硬化背景下sPLC病灶,而增强灌注扫描可有效评估病灶性质,对确定诊断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双源ct肝动脉三期扫描 增强灌注扫描 肝硬化 诊断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刘宵瑞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年第17期79-81,共3页
探究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双源CT扫描腹部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双源CT扫描,观察组使用低剂量双源CT扫描。... 探究低剂量双源CT扫描在腹部三期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双源CT扫描腹部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双源CT扫描,观察组使用低剂量双源CT扫描。对比两组的脂肪SD、肝脏和肝腺SNR值和射线剂量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脂肪S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肝脏和胰腺SN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射线剂量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部三期增强检查的双源CT扫描使用低剂量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双源ct扫描 腹部三期增强检查 应用效果
下载PDF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8
作者 董攀 闵凡 +2 位作者 王小林 龚海荣 李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肾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为肾癌,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 目的探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对肾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58例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肾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活检确诊为肾癌,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学活检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准确率高于CT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后CT值为(32.18±8.55)HU,病灶直径平均(4.94±4.31)cm。大部分病灶为等密度状态,密度均匀,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肾周间隙有“线状”“毛刺”结构;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发现患者动脉期CT值为(85.12±30.43)HU,实质期为(62.11±21.63)HU,大部分患者病灶外观为类圆形,6例表现为不规则形,在动脉期患者出现一定程度中-高度强化,大部分增强后边界清晰,大部分可发现有假包膜与“短刺”征,中心区诸如坏死、出血、囊变等情况无明显强化,在实质期强化程度呈递减变化,病灶区域有“快进快退”的特征,在静脉期扫描强化的程度有明显衰退。结论应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癌患者诊断率较高,可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病灶状态,为后续治疗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方圆 王珊珊 +5 位作者 邱晓晖 任永凤 刘旭东 王超 王胤 涂胜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宝石能谱CT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60 keV、300 mg/kg)、A...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用于肝脏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图像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需要行宝石能谱CT肝脏三期增强检查的患者14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A1组(低能量低剂量,60 keV、300 mg/kg)、A2组(低能量高剂量,60 keV、450 mg/kg)、B1组(高能量低剂量,70 keV、300 mg/kg)、B2组(高能量高剂量,70 keV、450 mg/kg)4组,每组35例。采用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评估各组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计算4组图像的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及有效射线剂量(Effective Dose,ED)]。结果4组在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4组被试动脉期和门静脉期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腹主动脉腹腔干、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主干)及肝占位病变的图像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2组所得图像客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4组被试肝脏增强扫描的DLP及E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1组DLP及ED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宝石能谱CT联合低剂量扫描在60 keV单能量重建时,肝脏三期增强检查患者图像质量最佳,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低剂量扫描 肝脏三期增强检查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成像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马春燕 乔洪梅 +3 位作者 刘虎 单惠萍 沈维英 易亚辉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47-148,15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的34例胰腺炎患者,应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别采用100kV、140kV、最佳单...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图像质量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的34例胰腺炎患者,应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分别采用100kV、140kV、最佳单能量及70keV单能量4种模式模式模式重建处理,测量并计算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4支血管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并进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4种模式下脾动脉、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4支血管的SNR和CNR均有差异(P均<0.01),进一步组间两两比较,140kV模式下4支血管的图像SNR、CNR均最低,与其他三组模式比较均有差异(P<0.05);在70keV单能量模式下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SNR、CNR均最高,在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脾静脉SNR和肠系膜上静脉的SNR和CNR均最高,在100kV模式下的脾静脉CNR最高与其他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不同能量成像技术重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周血管成像质量有影响。建议采用多模式重建,70keV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最佳单能量模式下观察肠系膜上静脉,对于脾静脉应同时采用最佳单能量模式和100kV模式观察,从而提高胰周血管的显示,有利于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作出预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双源ct 双能量增强ct扫描技术 胰周血管
下载PDF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兴明 滕红 +2 位作者 谢英 赵张平 陈友琼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69-71,共3页
目的分析64排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大瘤体直径分为5~10cm组(46例),>10cm组(22例)... 目的分析64排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肝脏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最大瘤体直径分为5~10cm组(46例),>10cm组(22例);根据血供情况分为富血供组(39例)和乏血供组(29例),并比较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差异。结果68患者治疗显效10例(14.71%),有效35例(51.47%),无效23例(33.82%),总有效率66.18%。术后180天时,5~10cm组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均高于>10cm组(P<0.05),富血供组瘤体缩小率、动脉期强化比率缩小率均高于乏血供组(P<0.05)。结论D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效观察肝脏血管瘤血供,而评估介入治疗适应性及效果,使患者得到更适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双源ct 64排螺旋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何丽 曹红岩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41-1642,共2页
目的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均行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效能,比... 目的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均行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炎症性肠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疑似炎症性肠病患者中52例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36例,溃疡性结肠炎16例。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克罗恩病的灵敏度为94.44%(34/36),特异度为87.50%(21/24),准确度为91.67%(55/60);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93.75%(15/16),特异度为95.45%(42/44),准确度为95.00%(57/60)。克罗恩病的肠腔狭窄及多节段性病变占比均高于溃疡性结肠炎(P<0.05)。结论双源螺旋CT小肠动态增强扫描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较高,依据影像学特征可有效鉴别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双源螺旋ct 小肠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原发性肝癌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能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智 王晓虹 +1 位作者 黄芬 吴涛 《当代医学》 2023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原发性肝癌(PHC)、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87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MS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病理组织均送至病理... 目的评估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鉴别原发性肝癌(PHC)、肝海绵状血管瘤(HCH)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87例疑似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MS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病理组织均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良恶性检测,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性质病灶增强扫描影像特征,比较PHC与HCH病灶大小、病灶分布情况及不同分期增强扫描对PHC病灶的检出率。结果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PH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3.33%、98.00%、95.79%、97.67%、94.23%,Kappa值为0.915;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HCH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8.00%、93.33%、95.79%、94.23%、97.67%,Kappa值为0.915,均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多数PHC病灶在三期增强扫描中强化呈现“高-低-低”的变化趋势,HCH总体呈现向心进展性变化趋势;MSCT三期增强扫描检出的PHC病灶平均大小及分布位置与HC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对PHC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通过对比病灶内强化程度变化趋势鉴别诊断PHC、HCH,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海绵状血管瘤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分级护理预防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海燕 杨丽平 +3 位作者 黄榕 刘昌华 王志斌 欧阳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预防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8月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CT室接受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6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94例,女752例,年龄(48.30±8.65)岁;将2021...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预防双源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8月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CT室接受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6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94例,女752例,年龄(48.30±8.65)岁;将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接受双源CT增强扫描检查的受试者168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912例,女770例,年龄(48.38±8.79)岁。对照组实施常规双源CT护理流程,研究组根据受试者的年龄、近3个月化疗次数、高血压、近1周静脉血管穿刺次数、糖尿病状况确定造影剂外渗风险分级,并执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检查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CT图像质量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结果研究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59%(10/1682)比1.40%(23/1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1,P=0.019)。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9例,中度1例;对照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轻度12例,中度11例,重度1例;研究组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9,P=0.031);研究组CT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0.45)分比(2.75±0.43)分](t=1.297,P=0.295)。结论分级护理在双源CT扫描受试者中应用可降低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减轻造影剂外渗所致损伤严重程度分级,且CT图像质量无明显变化,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增强扫描 造影剂外渗 分级护理
下载PDF
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价值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涛 尤国庆 《临床研究》 2023年第9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CT值、CT净增值(ΔCT值)和CT强化率。以病理结果为... 目的探讨CT三期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SPN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获取CT值、CT净增值(ΔCT值)和CT强化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SPN患者CT平扫、三期增强扫描的CT值;比较良、恶性SPN患者ΔCT值、CT强化率;计算CT三期增强扫描对SPN恶性诊断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结果纳入患者82例,其中33例为良性SPN(40.24%),49例为恶性SPN(59.76%);良性SPN和恶性SPN平扫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的主动脉期、延迟期增强CT扫描CT值均显著低于恶性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以肺动脉期强化为主,三期ΔCT值及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以主动脉期强化为主,三期ΔCT值及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SPN肺动脉期、主动脉期的ΔCT值、强化率均显著高于恶性SP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SPN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为79.59%、81.82%(Kappa=0.602);ROC结果显示,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诊断恶性SP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期增强扫描是SPN定性诊断的可靠方法,可作为SPN良恶性诊断的可靠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期增强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定性诊断 ct净增值
下载PDF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庆元 孙海涛 李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胃癌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 目的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胃癌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对胃癌患者术前的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126胃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侵犯程度Tis期15例,占11.90%;T 1期23例,占18.25%;T 2期26例,占20.63%;T 3期38例,占30.15%;T 4期24例,占19.05%。淋巴结转移N 0期31例,占24.60%;N 1期43例,占34.13%;N 2期33例,占26.19%;N 3期19例,占15.08%。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对胃癌术前肿瘤侵犯程度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24%(120/126),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的总符合率为75.40%(95/126),经Kappa一致性度量,其检查胃癌术前肿瘤侵犯程度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9,P<0.001);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66,P<0.001)。结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对胃癌患者术前的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具有诊断价值,其检查肿瘤侵犯程度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分期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多平面重建 评估价值
下载PDF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李季 闫军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11期1800-1802,共3页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 目的 分析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在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经接诊医师初诊为右肺上叶肺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单次多层螺旋CT平扫、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均行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右肺上叶肺癌病理类型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80例患者手术及肺穿病理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3例,肺鳞癌20例,小细胞肺癌16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9例;CT平扫诊断为肺腺癌20例,肺鳞癌17例,小细胞肺癌13例,肺腺鳞混合癌8例,纵隔淋巴结转移9例;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检查诊断为肺腺癌22例,肺鳞癌19例,小细胞肺癌15例,肺腺鳞混合癌10例,纵隔淋巴结转移11例;以手术及肺穿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经诊断四格表计算,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明显高于单纯CT平扫检查;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CT平扫检查。结论 采用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联合CT平扫诊断右肺上叶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ct平扫 三期动态ct增强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肝癌三期增强CT扫描特点及与病理分化的关系研究
18
作者 朱秀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17期2644-26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三期增强CT扫描特点及与病理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6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与三期增强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病灶检出率,三期增强CT扫描强化类型及与病理分化关系。结果三期增强C...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三期增强CT扫描特点及与病理分化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6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与三期增强CT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病灶检出率,三期增强CT扫描强化类型及与病理分化关系。结果三期增强CT扫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其中动脉期相对表现为高密度,门静脉期与延迟期相对表现为低密度(P<0.05)。以病理及Edmondson-Steiner分级为金标准,三期增强CT扫描结果与病理分化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化等级越高,肿瘤强化越明显,高分化、低分化肿瘤强化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三期增强CT扫描具有较高病灶检出率,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门静脉期与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且与肿瘤细胞病理分化之间具有关联性,可作为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患者 三期增强ct扫描特点 病理分化
下载PDF
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应用MS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分析
19
作者 杨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5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究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多发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共60例,均予以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MSCT在肝脏多发血管瘤中的诊断效能... 目的:探究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多发血管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共60例,均予以MSCT三期增强扫描,以临床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记录MSCT在肝脏多发血管瘤中的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记录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病灶直径的性别差异;比较MSCT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病灶状况(病灶个数、强化状况、密度)。对比肝脏多发血管瘤与肝脏血管肉瘤图像特点(密度、强化部位、强化形态、边缘状况、延迟期高或等密度)。结果: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43例(71.97%)共有116个病灶,肝脏血管瘤11例(18.33%),肝脏血管肉瘤6例(10.0%)。MSCT诊断为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40例(66.67%)共有112个病灶(96.55%),肝脏血管瘤11例(18.33%),肝脏血管肉瘤9例(31.67%);MSCT在肝脏多发血管瘤中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5%、82.35%。60例疑似肝脏多发血管瘤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5例。经MSCT检查可见,男性肝血管瘤平均直径为(1.83±0.04)cm,女性肝血管瘤平均直径为(1.94±0.06)cm,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血管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技术下,动脉期扫描105个病灶,呈C型强化,病灶边缘有结节状呈向心性;门静脉期扫描101个病灶,呈向心性强化,且有部分完全强化;延迟期共扫面112个病灶,且均发生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MSCT三期增强扫描下,肝脏血管肉瘤与肝脏多发血管瘤密度、强化部位、边缘状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血管肉瘤与肝脏多发血管瘤强化部位、强化形态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多发血管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亦是鉴别肝脏血管肉瘤的有效手段,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多发血管瘤 三期增强扫描 螺旋ct
下载PDF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临床价值探析
20
作者 钟能枝 罗威 彭川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5期893-896,共4页
目的:探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肾癌患者98例,采用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不同类型肾癌患者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CT值。结果:三期动... 目的:探讨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肾癌患者98例,采用CT平扫、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不同类型肾癌患者平扫期、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CT值。结果:三期动态增强诊断准确率97.96%(96/98)较CT平扫74.49%(73/98)高(P<0.05);乳头状癌平扫期CT值较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高(P<0.05),透明细胞癌皮质期、髓质期、排泄期CT值较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高(P<0.05)。结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肾癌具备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清晰显示病灶在不同期相的强化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诊断准确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