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杨振兴 张宇琦 +5 位作者 刘挨师 吴慧 赵磊 高伟 施琳 郝粉娥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女性64例(42.7%)、男性86例(57.3%),平均年龄为(62.3±...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对直肠癌壁外血管侵犯(EMVI)的术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间拟手术治疗的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女性64例(42.7%)、男性86例(57.3%),平均年龄为(62.3±11.8)岁。两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独立分析术前影像资料(包括ctEMVI情况及有无局部淋巴结浸润和远处转移),判断是否存在术前EMVI。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VNC诊断EMV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150例直肠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56例(37.3%)为EMVI阳性,94例(62.7%)为EMVI阴性。医师1对EMVI评价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80.36%、89.36%、81.82%、88.42%,AUC为0.831(95%CI 0.756~0.905);医师2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7%、80.36%、93.62%、88.24%、88.89%,AUC为0.870(95%CI 0.802~0.938),医师1与医师2的评估结果一致性较高(k=0.943)。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直肠癌EMVI术前评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能量虚拟 直肠癌 壁外血管侵犯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陈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6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62例,使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效能、平均噪声...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湖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62例,使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诊断效能、平均噪声、伪影、辐射剂量,对比良性病变及原发性肝癌患者的VNC参数。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28例;常规平扫准确诊断恶性27例、良性21例;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恶性32例、良性27例;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准确率95.16%、特异度96.43%高于常规平扫的77.42%、75.00%(P<0.05);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诊断灵敏度为94.12%,与常规平扫的79.41%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常规平扫平均噪声、伪影数量、辐射剂量均高于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P <0.05);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原发性肝癌患者BF、BV、TTS、PS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与常规CT平扫相比,实施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可提升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效能,减少图像伪影、噪声,提高图像质量,为该病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准确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肝占位性病变 检出率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在三期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曹学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在三期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三期肝脏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期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扫描,观察两组检查...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扫描在三期肝脏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对比。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三期肝脏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动脉期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扫描,观察两组检查效果。结果:两组平均噪声,伪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辐射吸收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吸收剂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成像辐射剂量小于常规CT扫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常规 肝脏疾病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泌尿系结石CTU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邵军 张宏 +1 位作者 李慧 牛声宝 《中外医疗》 2019年第23期182-184,共3页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VNCT)在泌尿系结石CTU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5例泌尿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检查序列有常规平扫、增强扫描与排泄期双能... 目的分析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VNCT)在泌尿系结石CTU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5例泌尿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检查,检查序列有常规平扫、增强扫描与排泄期双能量扫描,并获取线性融合平扫图像(DNCT)、VNCT图像。比较TNCT、DNCT、VNCT 3种图像的肾实质CT值、SNR和结石检出数量。结果 3组图像中,正常肾实质平均CT值最大的为VNCT图像(44.23±2.54)%,其次DNCT图像(32.78±2.42)%,最小的为TNCT图像(32.32±2.01)%;SNR由大到小分别为VNCT(3.68±0.32)%、TNCT(2.42±1.03)%、DNCT(2.50±0.26)%;其中VNAT图像的肾实质CT值和SNR与DNCT、VN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质量住院评分在3~5分之间,平均得分(3.5±0.4)分,所有图像评分均超过3分,满足了影像学诊断的要求;3组图像对结石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且对直径超过2 mm的结石检出率均达到了100.00%。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泌尿系结石CTU检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于结石的检出率较高,图像质量好,并且对患者辐射较小,应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 泌尿系结石 ctU检查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肝脏常见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盼 王凤 +3 位作者 李邦国 罗显丽 王梦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诊断肝脏常见良性病变的价值及限度。方法:利用双源CT对226例上腹部病变患者行常规平扫(CNC)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将门脉期数据经Liv-er VNC软件处理,获得VNC图像。对比分析其中117例肝脏...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诊断肝脏常见良性病变的价值及限度。方法:利用双源CT对226例上腹部病变患者行常规平扫(CNC)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将门脉期数据经Liv-er VNC软件处理,获得VNC图像。对比分析其中117例肝脏常见良性病变在常规平扫(CNC)及虚拟平扫(VNC)中的检出数量,并比较单能模式与双能模式下的辐射剂量。结果:虚拟平扫检出钙化或结石58个(85.3%)、血管瘤28个(73.6%)低于常规平扫68个(100.0%)、37个(97.3%)(P<0.05);虚拟平扫检出囊肿68个(95.8%)稍高于常规平扫65个(91.5%),检出脂肪肝12例(85.7%)稍低于常规平扫14例(100.0%)(P>0.05);双能模式下CTDI、DLP及ED均低于单能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平扫对血管瘤、钙化或结石的检出低于常规平扫,对囊肿及脂肪肝的检出无差异。VNC技术可减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能量 虚拟 肝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结直肠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勇 雷静 +3 位作者 韩丹 赵卫 杨石平 熊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技术在结直肠病变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85例临床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经双能软件处理得到动、静脉期VNC图,比较真实平扫与VNC在图像质量、辐射剂...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技术在结直肠病变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85例临床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经双能软件处理得到动、静脉期VNC图,比较真实平扫与VNC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诊断符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双能双期扫描辐射剂量较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降低约34.8%。VNC CT值在肠道病变、转移淋巴结、肠周脂肪中低于真实平扫(P<0.05或P<0.01),而在肝脏及肝转移灶高于真实平扫(P<0.01),动、静脉期VNC无明显差异(P>0.05)。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VNC观察到的肠壁厚度、淋巴结大小、周围侵犯及肝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肠道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噪声低于真实平扫(P<0.05),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于真实平扫,图像评分与真实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病变,双源CT双能量VNC技术可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病变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量虚拟技术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路凯 兰国宾 戴士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9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临床疑诊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取虚拟平扫图像,比较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图像... 目的探究双源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临床疑诊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患者,行腹部CT平扫及动、静脉期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取虚拟平扫图像,比较真实平扫与虚拟平扫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情况,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双能量虚拟平扫的诊断效能。结果单期真实扫描辐射CT剂量指数(CTD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水平均显著低于单期虚拟扫描(P<0.05),常规三期扫描辐射剂量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双能双期扫描(P<0.05);真实平扫及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疑诊患者经病理诊断检出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36例;结直肠癌23例,乙状结肠癌9例,直肠癌3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5例;CT真实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检出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35例,淋巴结转移检出率80.00%(12/15);双源CT双能量虚拟扫描+增强扫描检出良性肿瘤36例,恶性肿瘤24例,淋巴结转移86.67%(13/15);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癌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为:灵敏度94.44%、特异度91.67%、准确率93.33%、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91.67%。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用于诊断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辐射剂量较常规平扫更低,可保证图像质量,具有更高诊断效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能量虚拟 结直肠肿瘤 良恶性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肝癌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平扫的影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莫家强 刘彪 黎军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肝癌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拟诊肝癌的患者,先行常规平扫(CNC)后,再行双源双能量动脉期、常规门脉期、实质期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Liver VNC得出VNC图像,将CNC图像作为对照,分析两组...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肝癌C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拟诊肝癌的患者,先行常规平扫(CNC)后,再行双源双能量动脉期、常规门脉期、实质期扫描。应用后处理软件Liver VNC得出VNC图像,将CNC图像作为对照,分析两组在辐射剂量、图像CT值、图像信噪比等方面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VNC图像的颗粒感相对较粗,但能满足诊断要求,其图像质量评分无2分和1分图像,与C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VNC组图像的平均信噪比为(3.23±0.751),CNC组为(3.58±1.0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辐射剂量方面CNC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8.62±1.95)mGy,VNC组为(4.64±1.51)mGy,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源CT双能量VNC在肝癌CT诊断中可以替代CNC,能显著降低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能量 虚拟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CT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薇 阳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978-4980,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CT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48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结直肠肿瘤患者,分别以常规CT与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患者进行检测,根据两种检测方法的...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与常规CT应用于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48例,均经手术证实为结直肠肿瘤患者,分别以常规CT与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对患者进行检测,根据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评估,以常规CT检测结果为对照组,以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检测结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的诊断率,术前分期评估结果与实际病理结果,辐射吸收量与平均噪声结果。结果观察组对结直肠肿瘤术前T分期、N分期、M分期的总诊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患者术前T1~4期,N1~4期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术前分期评估结果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辐射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噪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能准确诊断结直肠肿瘤,在患者术前分期评估优于常规CT,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 常规ct 结直肠肿瘤 术前分期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上腹部不同扫描时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凤 李邦国 +3 位作者 刘盼 罗显丽 王梦 金开元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92-396,402,共6页
目的评价双源CT上腹部动脉期、门静脉期双能量虚拟平扫(VNC)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对200例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常规平扫(CNC)采用单能模式,动脉期与门静脉期采用双能模式,选择Liver VNC应用程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两... 目的评价双源CT上腹部动脉期、门静脉期双能量虚拟平扫(VNC)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对200例患者行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常规平扫(CNC)采用单能模式,动脉期与门静脉期采用双能模式,选择Liver VNC应用程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两期虚拟平扫图像,对比分析CNC、VNC图像质量评分、平均CT值、信噪比(SNR)、病灶检出率及辐射剂量。结果 VNC图像质量评分低于CNC,两期VNC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VNC图像中除了脾脏及腹膜后脂肪的CT值、SNR及胆囊的SNR与CNC无统计学差异,其他感兴趣区(ROI)的CT值、SNR均与CNC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脉期VNC肾脏CT值低于门静脉期VNC,动脉期VNC腹主动脉CT值高于门静脉期VNC,其余两组感兴趣区的CT值、SNR无统计学差异。CNC、两期VNC图像的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期VNC对病灶检出率高于动脉期VNC。双能量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平扫(P<0.05),动脉期、门静脉期之间无差异;如减少常规平扫,受检者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可减少38.73%。结论上腹部VNC不仅能够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同时减少了辐射剂量,门静脉期VNC的图像质量评分及病灶检出率更接近于C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量 虚拟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原发性肝癌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俪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及双能量增强扫描,记录其扫描时间、病灶检出率、定性诊断率、临床分期率、C... 目的分析双源CT(DS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平扫及双能量增强扫描,记录其扫描时间、病灶检出率、定性诊断率、临床分期率、CT值、信噪比(SNR)、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对比原发性肝癌、肝脏良性病变的VNC特点,分析VNC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双能量增强扫描下获得的VNC扫描时间短于CT平扫,容积CT剂量指数、DLP、ED低于CT平扫,而VNC的病灶检出率、定性诊断率、临床分期率、CT值、SNR值、图像质量评分高于CT平扫。106例患者中DSCT检出原发性肝癌41例,肝脏良性病变65例(其中肝血管瘤33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7例,脂肪肝15例),与肝脏良性病变相比,原发性肝癌者BF、BV升高,TTS延长,PS增加(P<0.05)。结论DSCT下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的VNC图像对原发性肝癌有较高诊断价值,其CT值及SNR较高,病灶检出率高,图像质量也能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虚拟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肝脏常见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冰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肝脏常见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6例上腹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源CT进行常规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并双能量扫描,以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析单纯平扫与虚拟平扫的诊断情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肝脏常见良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6例上腹部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源CT进行常规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并双能量扫描,以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为参照标准,比较分析单纯平扫与虚拟平扫的诊断情况及不同扫描模式对患者的辐射量。结果:126例行腹部CT扫描的患者中,经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诊断共检出存在肝脏良性病变者66例(共109处病变),包括肝囊肿41处,肝内胆管结石或肝脏钙化灶32处,肝血管瘤15处,脂肪肝13处,炎性假瘤8处。在胆管结石或肝脏钙化灶检出率方面,常规平扫高于虚拟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肝囊肿、肝血管瘤、脂肪肝及炎性假瘤的检出率方面,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面,双能模式扫描时患者接受的CT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均明显少于单能模式扫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虚拟平扫在肝囊肿、肝血管瘤、脂肪肝及炎性假瘤的检出率方面与CT平扫基本相当,且该扫描方式对患者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CT平扫,在肝脏良性病变诊断中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良性病变 双源ct 虚拟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胜男 刘利 +1 位作者 施蒋巍 沈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0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DS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系结石、息肉或肿瘤患者的DS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行DSCT腹部常规平扫、动脉期双能量扫描、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常...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DS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胆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系结石、息肉或肿瘤患者的DS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行DSCT腹部常规平扫、动脉期双能量扫描、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常规增强扫描后,利用LiverVNC软件处理得到动脉期虚拟平扫图像,比较虚拟平扫和常规平扫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率、平均CT值、信噪比(SNR)及辐射剂量。结果虚拟平扫图像质量有所下降(P〈0.05),但对于病灶的显示仍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尤其对于阴性胆结石(病理提示为胆固醇结石或混合性结石)的显示,反而明显优于常规平扫。虚拟平扫图像的噪声低于常规平扫,SNR明显高于常规平扫(P〈0.05);在阳性结石、息肉和肿瘤等病变检出中,结合增强扫描,二者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00%、88.9%、90.9%),在胆系阴性结石中,虚拟平扫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平扫(分别为94.7%、52.6%);虚拟平扫的总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01)和总剂量长度乘积(DLP)均低于常规平扫(P〈0.05),分别降低了39.4%、34.3%。结论DSCT动脉期虚拟平扫具有良好的图像质量,对病变的检出率高,尤其对阴性胆结石的显示有特殊优势,并且降低了辐射剂量,有望取代常规平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胆系疾病 虚拟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在泌尿系结石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泉桦 黎军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7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irtual non-enhanced CT,VNCT)技术在尿路结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临床拟诊尿石症患者行双源CT检查,序列包括常规CT平扫(true non-enhanced CT,TNCT)、双能量CT平扫(100kV和140kV)、常规增强...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irtual non-enhanced CT,VNCT)技术在尿路结石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9例临床拟诊尿石症患者行双源CT检查,序列包括常规CT平扫(true non-enhanced CT,TNCT)、双能量CT平扫(100kV和140kV)、常规增强(动脉期、实质期)及排泄期双能量CT扫描,双能量CT平扫及增强数据经后处理获得线性融合比率为0.5的CT平扫图像(dual-energy non-enhanced CT,DNCT)和VNCT图像。比较TNCT、DNCT及VNCT三组图像正常肾实质CT值、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sise ratio,SNR)并比较三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以及对结石的检出敏感性差异。结果:三组图像正常肾实质平均CT值由大到小为VNCT>DNCT>TNCT;SNR为VNCT>TNCT>DNCT;经单因素分析显示TNCT与VNCT图像的CT值及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TNCT与DNCT图像平均CT值及SNR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图像评分均在3分以上,基本可以满足影像诊断要求。TNCT和DNCT图像均显示107枚结石,以此为标准,DNCT图像对长径为1~2mm结石和>2mm结石的检出率分别为88.2%(15/17)、100%(10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0.02)。结论:VNCT、DNCT与TNCT在结石检出中具有很高一致性,特别是在长径>2mm的结石检出上三者完全一致,DNCT及VNCT均可代替TNCT,从而减少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能量虚拟技术 泌尿系结石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基于双源双能量CT的上腹部虚拟平扫技术代替常规平扫的可行性研究
15
作者 高丽嫦 崔恩铭 蒋基荣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7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的上腹部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 VNC)技术代替常规平扫(true non-contrast, TNC)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0例上腹部CT扫描患者,均有常规平扫(TNC)及基于动脉、门脉期双能增强图像的虚拟平...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的上腹部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 VNC)技术代替常规平扫(true non-contrast, TNC)的可行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00例上腹部CT扫描患者,均有常规平扫(TNC)及基于动脉、门脉期双能增强图像的虚拟平扫(arterial phase virtual non-contrast, VNC-AP和portal vein phase virtual non-contrast, VNC-PVP)图像。分别测量和统计三组图像中各腹部组织的CT值及辐射剂量。方差分析用于组间CT值比较,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用于组间一致性分析。结果:皮下脂肪、腹主动脉、右肾实质、左肾实质、双肾实质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皮下脂肪、脾脏实质、右肾实质在三组图像中测量的CT值一致性较强(ICC=0.69-0.79),而空气的一致性较弱(ICC=0.33),其他组织部位一致性极强(ICC>0.8)。结论:在上腹部CT检查中,可利用VNC代替TNC以便减少辐射剂量。然而脂肪、腹主动脉、肾实质的CT值对诊断较为重要时,需结合TNC图像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能量ct 虚拟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双能量CT虚拟平扫与Flash CT平扫在儿童腹部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李政远 郝跃文 +1 位作者 胡文 张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150-152,共3页
目的比较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和真实CT(TNC)平扫在儿童腹部扫描应用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行增强扫描患儿28例,Flash模式采集平扫图像,以双能量模式的方法收集动脉、静脉期影像。并通过syngo.v... 目的比较双能量CT虚拟平扫(VNC)和真实CT(TNC)平扫在儿童腹部扫描应用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行增强扫描患儿28例,Flash模式采集平扫图像,以双能量模式的方法收集动脉、静脉期影像。并通过syngo.via20处理软件中Liver VNC分析获取动脉、静脉期的虚拟平扫影像(VNCA、VNCV),对每例患儿三期图像中肝脏、肾脏、脾脏、胰腺、竖脊肌的CT值、信噪比(SNR)和SD值进行记录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不同期相的影像效果由三位中年资主治医师的主观评定。结果VNCA、VNCV两期图像的SNR值高于常规平扫(P<0.05)。CT值、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期图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与TNC有效剂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平扫辐射剂量下降42.06%;结论虚拟平扫图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此项技术对常规CT平扫拥有良好的可替代性,可以有效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虚拟 真实 辐射剂量 腹部 儿童
下载PDF
基于双源CT双能量成像虚拟平扫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玉柱 王健 +5 位作者 敖炜群 张翠 戴百灵 朱芳梅 庄春红 杨光钊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虚拟平扫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替代真实平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对比虚拟平扫和真实平扫的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评估两种检查技术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评估真实平扫和虚拟...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虚拟平扫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替代真实平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对比虚拟平扫和真实平扫的CT值,噪声、信噪比、对比噪声比,评估两种检查技术是否存在明显差异、评估真实平扫和虚拟平扫的图像质量评分、评估单源单能平扫和双源双能量扫描的辐射剂量。结果孤立性肺结节的虚拟平扫和真实平扫相比较,在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图像质量评分(3.06±1.98),虽略低于真实平扫,但也无统计学意义;单源单能与双源双能量单期增强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总剂量有统计学意义,双源双能量CT辐射剂量更低。结论双源双能CT虚拟平扫图像可替代真实平扫,进而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量成像 孤立性肺结节 虚拟
下载PDF
第二代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在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欢欢 张欢 +8 位作者 石磊 潘自来 李向亭 杜联军 丁蓓 宋琦 凌华威 陈克敏 严福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T)技术在临床直肠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盆腔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采用Liver VNC软件分别得到直肠癌病灶、髂腰肌、皮下脂肪、髂外动脉动脉期... 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VNCT)技术在临床直肠癌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对49例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行盆腔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双能量扫描,采用Liver VNC软件分别得到直肠癌病灶、髂腰肌、皮下脂肪、髂外动脉动脉期及门脉期的VNCT图像,分别测量并比较常规平扫及动脉期、门脉期VNCT这3组图像中病灶的平均CT值、图像噪声、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规平扫与VNCT图中所测得的组织平均CT值除髂外动脉、皮下脂肪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NCT的图像噪声低于常规平扫而信噪比高于常规平扫(P<0.01),但其图像质量略低于常规平扫(P<0.01),不过仍可达到诊断需求。动脉期VNCT为(3.96±0.46)分,门脉期VNCT为(3.80±0.54)分,省略常规平扫降低的辐射剂量为(31.49±1.47)%。结论:VNCT在直肠癌术前检查中可减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诊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能量计算机断层 虚拟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双源CT双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家强 黎军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3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上腹部虚拟平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拟诊上腹部病变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后,再行双源双能量CT扫描,并应用后处理技术得出虚拟平扫图像,将常规扫描图像作为对照,比较两组图像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CT值、信噪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种CT扫描所得的图像均可清楚辨识,虚拟平扫图像的颗粒感较粗,其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性噪比与常规平扫图像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NC组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CNC组,组间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进行上腹部疾病的诊断,不仅诊断准确率较高,还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能量 虚拟 上腹部
下载PDF
双源双能量CT虚拟平扫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红丽 李为民 +2 位作者 王晓玲 陈亮 赵梓君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0期192-193,共2页
双源双能量CT自问世以来,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相当成熟,其中虚拟平扫技术不仅可以替代常规真实平扫,而且可以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部位检查。本研究主要对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临... 双源双能量CT自问世以来,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相当成熟,其中虚拟平扫技术不仅可以替代常规真实平扫,而且可以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各部位检查。本研究主要对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虚拟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