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1
作者 马军 赵东陆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55-758,共4页
文章主要对《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进行解读。作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领域目前唯一上市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 文章主要对《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进行解读。作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领域目前唯一上市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分子,贝林妥欧单抗在多个临床研究中被证明能为B-ALL患者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和可管理的安全性。本解读深入分析贝林妥欧单抗的关键临床研究数据,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探讨了B-ALL领域治疗格局改变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 免疫治疗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
作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 +5 位作者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马军 王建祥 吴德沛 黄晓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9-636,共8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化疗和移植的规范化应用已极大改善患者预后,但仍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近年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BiT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之一,发病急、进展快,化疗和移植的规范化应用已极大改善患者预后,但仍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近年以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BiTE)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发展迅速,为ALL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对临床诊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家组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相关指南和临床实践,对2022年版《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指导原则》进行更新,制定了该版中国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清泓 梁红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2-947,共6页
随着抗体工程的不断发展,靶向CD3的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已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结构,从而满足更多临床治疗的需求。依据是否含有Fc段可将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分为IgG样和非IgG样两种结构。其中轻重链错配问题是双特异性抗体最常... 随着抗体工程的不断发展,靶向CD3的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已经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结构,从而满足更多临床治疗的需求。依据是否含有Fc段可将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分为IgG样和非IgG样两种结构。其中轻重链错配问题是双特异性抗体最常见的制备难点,为解决该问题,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应用于其结构设计中,包括杵臼技术、结构域交换技术等。由于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机制是将T细胞重定向至肿瘤细胞继而发挥杀伤作用,因此Fc段杀伤功能的沉默、靶点的亲和力设计,以及免疫突触形成的距离设计均是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设计的重点。本文将围绕以上针对T细胞依赖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t细胞接合 抗体结构 蛋白质工程 综述
下载PDF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αβT细胞CDR3谱系漂移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微 温茜 +1 位作者 周明乾 马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19-923,共5页
目的探讨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1)介导的αβT细胞CDR3谱系漂移,为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T细胞在人卵巢癌SKOV3细胞联合BHL-1刺激前后的... 目的探讨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1)介导的αβT细胞CDR3谱系漂移,为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T细胞免疫应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免疫扫描谱型分析技术,分析6例正常献血员T细胞在人卵巢癌SKOV3细胞联合BHL-1刺激前后的TCR库多样性变化(CDR3谱型分布特征)及刺激后T细胞TCRα、β链CDR3优势利用情况,对克隆性增生T细胞的CDR3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刺激前6例正常献血员TCR CDR3谱型均呈高斯分布,刺激后发生CDR3谱系漂移,部分TCR Vα、Vβ家族出现优势增生,明确了BHL-1介导下单克隆增生T细胞的α、β链CDR3序列。结论 SKOV3联合BHL-1诱导的T细胞CDR3谱系出现明显漂移,提示CDR3的选择性表达可能与BHL-1介导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有关,特异应答T细胞TCR CDR3序列的确定,将为卵巢癌的T细胞免疫治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t细胞受体 互补决定区3 基因扫描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与T淋巴细胞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少荣 汪森明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68-270,共3页
导向免疫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BsAb)可以同时结合靶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和效应细胞表面的触发分子,能引发正常的细胞防御机制到肿瘤细胞上来,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肿瘤免疫制剂。其中根据T细胞活化的双... 导向免疫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ies,BsAb)可以同时结合靶细胞的肿瘤相关抗原和效应细胞表面的触发分子,能引发正常的细胞防御机制到肿瘤细胞上来,是一种新型高效的肿瘤免疫制剂。其中根据T细胞活化的双信号识别理论发展而来的导向T淋巴细胞的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某些肿瘤的免疫治疗临床前研究报告了令人瞩目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本文就此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t细胞 抗肿瘤免疫
下载PDF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鉴定、免疫活性测定及其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
6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4 位作者 陆丽英 沈茜 黄强 王文仲 朱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 目的 :鉴定自制的抗 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双向结合能力 ,测定其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的作用。 方法 :用标化凝胶柱洗脱、免疫组化等方法对自制双抗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双向结合能力进行测定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等方法对双抗的双向免疫活性及其对 T淋巴细胞表型的作用进行测定 ,并观察 T淋巴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 :经洗脱证实该双抗相对分子质量为 11万 ;经双抗作用后 ,胶质瘤细胞和淋巴细胞阳性染色率分别 >80 %和 >90 %;免疫活性测定显示双抗不仅可与 T淋巴细胞结合 (结合效价为 1∶ 32 0 0 0 ) ,还可结合胶质瘤细胞 (结合效价为 1∶ 80 0 0 ) ;在细胞表型方面 ,被双抗活化时 ,CD3+细胞数占绝大多数 ,CD8+细胞比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结论 :所制备的复合物确系具有双向结合能力的双抗 ,有双向免疫活性 ,并可活化 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免疫活性 t淋巴细胞 神经胶质瘤
下载PDF
细胞因子释放风险潜能评估:一种降低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物在非临床研发中风险的良好手段
7
作者 谢进 张宏峰 +2 位作者 柳华春 潘心红 Renke DA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22-530,共9页
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具有很好的抗癌特性。然而,潜在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对于所有BiTE而言都是危险的信号。尽管这种毒性被认为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CRS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为进一步深化BiTE临床应用研发,对BiTE进行... 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具有很好的抗癌特性。然而,潜在的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对于所有BiTE而言都是危险的信号。尽管这种毒性被认为与细胞因子释放有关,CRS的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为进一步深化BiTE临床应用研发,对BiTE进行CRS风险评估的非临床研究是降低药物研发风险的关键。本综述讨论了CRS的可能机制,特别是包括一些有助于CRS发展的主要因素,如T细胞的激活和白细胞介素的升高。T细胞活化可能只是CRS级联反应的开始,其他类型的细胞也可以极大促进CRS,包括由下游B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触发的连锁反应。可基于CRS级联中的这些组件来设计非临床前风险规避程序。体外细胞因子释放测定与体内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研究的结合可以预测和减轻临床中的CRS风险。此外,良好的风险规避程序能够为药物候选物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一些CRS风险区域性排列,并提供足够的信心来选择临床试验首例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体 可变片段单链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下载PDF
新型双特异性单链抗体BiTEs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8
作者 于蕊 陈昭烈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BiTEs(bispecificTcellengagers)是一种以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它具有两个抗原结合臂 ,可以同时和T细胞及靶细胞结合 ,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病变细胞。和其它双特异性抗体相比 ,BiTEs的分子柔韧性更好 ,能更好地促... BiTEs(bispecificTcellengagers)是一种以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的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它具有两个抗原结合臂 ,可以同时和T细胞及靶细胞结合 ,并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病变细胞。和其它双特异性抗体相比 ,BiTEs的分子柔韧性更好 ,能更好地促进CD3复合体和肿瘤靶标的连接 ,并且它不受T细胞受体和靶细胞上MHCⅠ类分子的约束 ,不需要共刺激分子的参与 ,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抗体形式。就BiTEs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其在肿瘤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几个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ES 双特异性单链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 肿瘤 临床治疗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CAR-T耐药双重挑战下的格菲妥单抗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9
作者 毕江涵 张炎 王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本文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情况下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且未见COVID-19感染加重... 本文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情况下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且未见COVID-19感染加重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治疗经验,同时回顾文献中格菲妥单抗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以及双特异性抗体在合并COVID-19的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格菲妥单抗 双特异性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 淋巴瘤
下载PDF
靶向抗TIGIT和PVRIG双特异抗体的制备及体外生物性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叶银松 米梓毓 +4 位作者 雷毅 康金森 郝锋 宁金鹰 杨建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153-1160,共8页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 目的制备靶向抗T细胞免疫球蛋白-ITIM结构域蛋白(T cell immune receptor with Ig and ITIM domains,TIGIT)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Poliovirus receptor-related immunoglobin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PVRIG)双特异抗体,探究其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用PVRIG人源化抗体hP1和TIGIT人源化抗体hT1构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将纯化得到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热稳定性检测和稳定性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检测双特异性抗体的结合活性;采用生物干涉膜技术(Bio-layer interferometry,BLI)检测双特异性抗体亲和力;用Jurkat-NFAT-Luc2-PD1-TIGIT-PVRIG细胞和293T-OS8-PVRL2-PDL1细胞中检测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对于TIGIT/PVRIG靶点的阻断作用;采用CMV recall assay法检测IFN-r在上清液中的浓度。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KY-TIGIT-hlgG4M-PVRIG-SCFV双特异性抗体纯度>95%;Tm结果为Tm1:66.34,Tm2:80.95。采用SEC-HPLC对双特异性抗体KY-TIGIT-hlgG4M-PVRIG-SCFV进行稳定性分析,其纯度均>90%。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PVRIG的人源化抗体hP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16870μg/mL和0.03865μg/mL,与293T-cyno-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3714μg/mL和0.03198μg/mL,与Human PVRIG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1.74E-10M和1.69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和TIGIT的人源化抗体hT1与293T-PVRIG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7027μg/mL和0.03121μg/mL;与293T-cyno-TIGIT cell line的EC 50分别为0.02028μg/mL和0.02822μg/mL;与Human TIGIT Protein,His Tag的亲和力为8.50E-10M和8.47E-10M。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阻断PD1/PDL1/TIGIT/PVRIG相互作用活性,且KY-TIGIT-hlgG4M-PVRIG-SCFV的EC 50为0.007μg/mL,优于单独人源化抗体hT1(EC 50为0.013μg/mL)和hP1(EC 50为0.048μg/mL)的作用。在含pp65 peptide条件下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分泌IFN-r为349.72 pg/mL,明显高于其他抗体。结论KY-TIGIT-hlgG4M-PVRIG-SCFV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和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开发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抗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 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结构域蛋白 人源化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和活性鉴定
11
作者 晋瑞娜 边海波 +2 位作者 张晓敏 杨帆 王晚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构建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OX40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外初步验证其对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作用。方法构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F细胞进行表达和纯化。构建外... 目的构建同时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OX40的双特异性抗体,并在体外初步验证其对T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作用。方法构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293F细胞进行表达和纯化。构建外源表达OX40和EGFR的HEK293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双抗与靶蛋白表达细胞的结合活性。并利用Jurkat-OX40-NF-κB-GFP报告细胞,验证双特异性抗体对报告细胞的激活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分泌,进一步验证抗OX40/EGFR双抗对原代T细胞的激活。结果成功构建并且纯化了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并且验证了该双抗可以特异性地结合表达EGFR和OX40的HEK293T细胞。在表达EGFR的A549肺癌细胞介导的交联作用下,该双特异性抗体较OX40单抗更强地激活OX40-NF-κB报告细胞,并且促进PBMC分泌IL-2和IFN-γ细胞因子。结论抗OX40/EGFR双特异性抗体构建成功,可同时识别OX40和EGFR受体并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40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双特异性抗体 癌症 t细胞激活
下载PDF
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及其IgG1亚型的抗癌活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红梅 于秋红 +2 位作者 杨毅 沈月雷 刘柏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对BsAb及其IgG1亚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和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和扩增并纯化不同结构及抗体亚型的PD-1/CTLA-4抗体... 目的:构建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对BsAb及其IgG1亚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和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和扩增并纯化不同结构及抗体亚型的PD-1/CTLA-4抗体BsAb1、BsAb2和BsAb3,对纯化BsAb进行靶点亲和力检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FCM检测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基于B-hPD-1-hPD-L1-h CTLA-4人源化小鼠的MC38-hPD-L1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对BsAb进行体内药效评估,并通过移植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分析PD-1/CTLA-4抗体的作用机制。结果:成功制备的BsAb1、BsAb2及BsAb3对靶点PD-1和CTLA-4均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对靶点通路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滞活性,均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或P<0.01)。IgG1亚型BsAb体内药效更优(P<0.01),TIL分析发现BsAb2-IgG1明显增加了CTL百分率(P<0.05),显著降低了肿瘤浸润Treg细胞百分率(P<0.01),使肿瘤免疫微环境更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增强ADCC活性的Fc突变体亚型BsAb2-SI则不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活性。结论:具有Fc效应功能的IgG1亚型的PD-1/CTLA-4抗体体内抗癌药效更优,因其可以更好地清除TIL中的Treg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亚型优化 肿瘤 MC38-hPD-L1结肠癌细胞
下载PDF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介钻 张众 +4 位作者 马骊 姚新生 周明乾 王祥斌 王小宁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7-791,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常规疗法已难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已有实验数据及临床前试验结果表明,双特异性抗体能有效介导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的生物学活性,为其临... 背景与目的目前,常规疗法已难以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已有实验数据及临床前试验结果表明,双特异性抗体能有效介导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的生物学活性,为其临床前试验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察BHL-I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PBL)与靶细胞SKOV3结合、MTT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增殖及PBL对靶细胞SKOV3杀伤效应,ELISA法检测杀伤过程中PBL分泌hIFN-γ、hTNF-α变化。结果BHL-I介导的花环形成率(15.7%)显著高于对照组(11.1%)(P<0.01);在抗原存在下,BHL-I显著促进PBMC增殖和PBL对靶细胞的杀伤(P<0.01),且杀伤率与花环形成率呈正相关(r=0.946);杀伤过程中上清液中hIFN-γ、hTNF-α显著增高(P<0.01)。结论BHL-I能介导PBL和SKOV3结合并活化PBL特异杀伤效应,杀伤可能与其hIFN-γ、hTNF-α表达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scBsAb) 肿瘤/免疫疗法 卵巢癌细胞 细胞结合率 t细胞杀伤率 人类
下载PDF
T细胞活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宇煊 谢仕廷 +2 位作者 王鸿鑫 叶才果 白银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56-67,共12页
将围绕T细胞活化,对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s)技术及嵌合型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portor T cell,CAR-T)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T细胞活化技术开发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探索... 将围绕T细胞活化,对超抗原(superantigen,SAg)、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ies,BsAbs)技术及嵌合型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portor T cell,CAR-T)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促进T细胞活化技术开发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 超抗原 双特异性抗体 嵌合型t细胞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靶向DLL3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姚云峰(综述) 曹春(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3-737,共5页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侵袭性神经内分泌癌,针对SCLC的一线治疗改善有限,目前尚无靶向治疗方法。Dalta样配体3(DLL3)是Notch信号抑制配体,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其在SCLC细胞表面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上几乎不表达。当前...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侵袭性神经内分泌癌,针对SCLC的一线治疗改善有限,目前尚无靶向治疗方法。Dalta样配体3(DLL3)是Notch信号抑制配体,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其在SCLC细胞表面过表达,而在正常细胞上几乎不表达。当前正在开发几种DLL3靶向疗法,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细胞衔接器(TCE)分子和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SCLC和其他神经内分泌癌。在SCLC治疗中,DLL3靶向ADC药物临床研究结果不理想,但DLL3靶向TCE和CAR在目前的研究中显示出了有效的抗肿瘤活性。本文回顾了目前正在开发的几种靶向DLL3药物的临床前和临床试验数据,讨论了DLL3靶向治疗的挑战和机遇,为临床治疗SCLC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Delta样配体3 抗体-药物偶联物 t细胞衔接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叶家利 李增政 +2 位作者 何逸凡 姚翔媚 王娅婕 《中国医药导刊》 2024年第5期455-460,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主要影响儿童和成人的血液恶性肿瘤,源于淋巴样前体细胞的恶性增殖,侵入骨髓并可扩散到髓外部位。虽然近几十年儿童ALL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但儿童ALL中的某些亚组预后很差,特别是复发和难治亚组,且在这些预后不良亚组中进一步增加常规化疗强度会带来显著的不良反应。此外,使用了多种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会导致在治愈患儿中出现多种长期并发症,包括多器官功能障碍、继发癌症、精神恶化以及社会和心理问题等。迄今为止,成人ALL患者的存活率仍然较差,复发率高且治愈率不令人满意。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法来改善ALL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过去十年中,免疫疗法和分子疗法的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FDA已批准的基于抗体的治疗(Blinatumomab和Inotuzumab ozogamicin)和基于T细胞的治疗(Tisagenlecleucel)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的反应率和预后。将这些免疫疗法纳入ALL治疗中,有望降低常规化疗的强度,减少相关毒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本综述讨论了新的治疗选择,包括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基于嵌合抗原受体(CAR)的疗法,旨在为ALL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抗体偶联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
下载PDF
一种新的靶向CD19抗原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制备及其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曼玲 彭楠 +8 位作者 刘晓雨 张婷 徐颖茜 田征 邢海燕 唐克晶 饶青 王建祥 王敏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靶向CD19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融合蛋白(19TriTE),研究其对CD19阳性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9TriTE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19TriTE对T细胞的活... 目的制备一种新的靶向CD19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融合蛋白(19TriTE),研究其对CD19阳性血液肿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19TriTE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该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19TriTE对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作用及介导T细胞发挥对CD19阳性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结果①成功构建19TriTE融合蛋白表达质粒,并通过真核蛋白表达系统成功表达。②19TriTE可以特异性结合T细胞和Nalm6细胞,与T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9.21 nmol/L,与Nalm6细胞的平衡解离常数为11.67 nmol/L。③2 nmol/L浓度的19TriTE与T细胞及Nalm6细胞共培养时,T细胞中CD69阳性表达率为35.4%,CD25阳性表达率为49.8%,较对照组显著升高。④19TriTE在浓度为1 nmol/L时即可显著促进T细胞增殖,第12天时,T细胞绝对计数由初始1×10^(6)扩增至7.4×10^(7),增殖74倍。⑤19TriTE融合蛋白能明显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浓度为10 nmol/L时,靶细胞裂解率达50%。⑥脱颗粒实验验证,CD19阳性靶细胞存在时,19TriTE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且与剂量呈正相关。⑦将19TriTE融合蛋白分别与过表达RFP及Luciferase基因的靶细胞及T细胞共培养,19TriTE能够介导T细胞杀伤CD19阳性的靶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及表达19TriTE融合蛋白,体外实验验证其可以有效活化T细胞,并促进T细胞增殖。同时,能够结合CD19阳性靶细胞和T细胞,促进T细胞发挥体外抗白血病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D19 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 融合蛋白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靶向CD33抗原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的制备及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张婷 陈曼玲 +8 位作者 刘晓雨 何慧珍 徐颖茜 田征 邢海燕 唐克晶 饶青 王敏 王建祥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研究靶向CD33抗原双特异性及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对T细胞增殖及其抗白血病作用。方法构建抗CD33scFv-抗CD3scFv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BiTE)及在BiTE基础上加入CD80胞外段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TriTE)表达载体, 使用真... 目的研究靶向CD33抗原双特异性及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对T细胞增殖及其抗白血病作用。方法构建抗CD33scFv-抗CD3scFv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BiTE)及在BiTE基础上加入CD80胞外段的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CD33-TriTE)表达载体, 使用真核细胞表达系统表达蛋白并进行亲和层析纯化。检测CD33-BiTE及CD33-TriTE对T细胞活化增殖功能及对白血病细胞杀伤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①成功构建了CD33-BiTE及CD33-TriTE表达载体,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纯化得到的融合蛋白能与相同靶抗原流式抗体竞争结合于靶细胞表面。②CD33-BiTE及CD33-TriTE分别与人T细胞共培养12 d后, T细胞数扩增至基线值的(33.89±19.46)倍和(81.54±23.62)倍, CD33-TriTE促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优于CD33-BiTE(P<0.05)。③体外实验证实CD33-BiTE和CD33-TriTE均可增强T细胞对表达CD33白血病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浓度越高, 抗体的杀伤作用越强。④与CD33-TriTE相比, CD33-BiTE杀伤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增加其PD-L1表达, 而TriTE对过表达PD-L1的Molm13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作用。结论该研究构建了CD33-BiTE及CD33-TriTE表达载体, 并在真核细胞表达了融合蛋白, 体外实验证实其促T细胞增殖活化的特性, 并具有促T细胞抗白血病作用。其中CD33-TriTE较CD33-BiTE促增殖效果更强, 且对PD-L1高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杀伤效果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三特异性t细胞衔接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CD3/KIF20A双特异性抗体介导T淋巴细胞对KIF20A阳性胰腺癌PANC1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19
作者 贾原 张俊萍 +3 位作者 薛昭君 杨晓玲 冯慧晶 刘鹏敏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双特异性抗体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及其对KIF20A阳性表达的胰腺癌PANC1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经凝胶分子排阻Sephrose-G25层析纯化,制备CD3/KIF20A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并浓缩。采集健康志愿者外... 目的探讨胰腺癌双特异性抗体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及其对KIF20A阳性表达的胰腺癌PANC1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化学交联的方法,经凝胶分子排阻Sephrose-G25层析纯化,制备CD3/KIF20A双特异性抗体(双抗)并浓缩。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核细胞,再分别培养为树突样细胞(DC)及T细胞,并联合培养为DC-T细胞,同时应用维生素C干预DC-T细胞(vcDC-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T细胞亚群及培养上清中IFN-γ、IL-2、IL-4、IL-12水平。将10、50、100、300 ng双抗装载的1×105个T细胞、DC-T细胞、vcDC-T细胞与PANC1细胞(20∶1)共培养2、6、10 h后,明确杀伤率最高的双抗装载剂量;将DC-T细胞及装载杀伤率最高的双抗剂量的DC-T细胞、vcDC-T细胞与PANC1细胞(20∶1)共培养2、4、6、8、10、1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聚集效应,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肿瘤细胞杀伤率。结果CD3/KIF20A双抗经SDS凝胶电泳鉴定,其分子质量为130000。与DC-T细胞比较,vcDC-T细胞的CD8+CD28+及CD40L亚群比例增加[(47.6±15.8)%比(38.2±7.6)%,(52.1±4.9)%比(44.7±3.2)%],负性调节细胞Treg比例降低[(4.3±0.8)%比(8.3±1.1)%],分泌的IL-2、IFN-γ、IL-12增加[(201.2±17.3)ng/L比(163.4±13.1)ng/L,(303.3±22.6)ng/L比(221.8±17.6)ng/L,(190.4±11.7)ng/L比(80.3±8.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显微镜下可观察到100 ng CD3/KIF20A双抗装载T细胞对KIF20A+胰腺癌PANC1细胞有明显的靶向性,有最强的杀伤力。效靶细胞比20∶1、共培养4 h时,双抗vcDC-T细胞对PANC1细胞的杀伤率为(88.6±2.6)%,显著高于双抗DC-T组的(68.4±3.4)%及DC-T组的(39.2±2.1)%,杀伤率分别提高20%及45%以上。结论CD3/KIF20A双特异性抗体装载的DC-T细胞能显著提高对KIF20A阳性表达的胰腺癌PANC1细胞的杀伤率,维生素C干预后更进一步增强对双抗装载T细胞的细胞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驱动蛋白 抗体 双特异性 t淋巴细胞 ADCC效应
原文传递
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向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栾春燕 菅子莹 +1 位作者 程韬 陈宝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01-1705,共5页
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因其在恶性骨髓瘤细胞上高度选择性表达,故是理想的精准治疗靶点。本文就BCMA的生物学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以及针对抗B细胞成熟抗原开发的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 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因其在恶性骨髓瘤细胞上高度选择性表达,故是理想的精准治疗靶点。本文就BCMA的生物学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的意义以及针对抗B细胞成熟抗原开发的免疫疗法(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细胞成熟抗原 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药物偶联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