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嗪双甾体的化学 被引量:8
1
作者 田伟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21,共11页
吡嗪双甾体,包括从海洋寄生虫Cephalodiscus glichrist体内分离得到Cephalostatins和从海洋生物Ritterella tokioka体内分离得到的Ritterazines以及它们的人工合成类似物,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甾体-生物碱杂化体,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 吡嗪双甾体,包括从海洋寄生虫Cephalodiscus glichrist体内分离得到Cephalostatins和从海洋生物Ritterella tokioka体内分离得到的Ritterazines以及它们的人工合成类似物,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甾体-生物碱杂化体,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表现出极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自从1988年,第一个吡嗪双甾体cephalostatin 1被报道后,至今许多新的天然的或非天然的吡嗪双甾体出现在各种科学期刊中。本文重点综述了1988年至1998年期间有关吡嗪双甾体结构与合成方面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碱 吡嗪双甾体 合成 抗肿瘤 活性 化学结构
下载PDF
一类有强抗肿瘤活性且化学结构新颖的甾体分子吡嗪双甾体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伟生 何立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52-558,共7页
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体、动植物体及微生物(如真菌等)等生物体内,它们与生物体的繁殖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天然甾体化合物的发现与研究不仅在构象分析、立体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等方面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也为发展新型的甾体... 甾体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体、动植物体及微生物(如真菌等)等生物体内,它们与生物体的繁殖和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天然甾体化合物的发现与研究不仅在构象分析、立体化学和不对称合成等方面促进了有机化学的发展,而且也为发展新型的甾体药物提供了机遇。可的松的发现促进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化合物 吡嗪双甾体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吡嗪双甾体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Ritterazine北片断的合成
3
作者 田伟生 何敏生 +1 位作者 殷海峰 廖清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双甾体 合成研究 类化合物 吡嗪 皂甙元 海洋生物 海洋天然产物 化学研究所 抗肿瘤活性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吡嗪双甾体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4
作者 田伟生 李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双甾体 化合物的合成 吡嗪 中国科学院 皂甙元 化学研究所 合成研究 抗肿瘤活性 合成策略 合成
下载PDF
甾体皂甙元资源合理利用研究VIII一个合成吡嗪双甾体的关键中间体…
5
作者 田伟生 何敏生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400-400,共1页
关键词 抗肿瘤药 Cephalostatin 吡嗪双甾体 皂甙元
下载PDF
甾体皂甙元资源合理利用研究IX吡嗪双Recogenin的合成
6
作者 田伟生 姬煜 《合成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A10期401-401,共1页
关键词 皂甙元 吡嗪双甾体 Recogenin 抗肿瘤药
下载PDF
对称的吡嗪双甾体的简便合成方法
7
作者 郭婷 吕亚琼 +2 位作者 叶丽萍 王楠 刘建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0-946,共7页
吡嗪双甾体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甾体-生物碱杂化体,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表现出极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此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极其有限,所以吡嗪双甾体的应用有待于化学方法合成来实现.该文以甾体类化合物番麻皂甙元(hecogen... 吡嗪双甾体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甾体-生物碱杂化体,它们不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而且表现出极其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由于此类化合物的天然来源极其有限,所以吡嗪双甾体的应用有待于化学方法合成来实现.该文以甾体类化合物番麻皂甙元(hecogenin)、胆甾醇(chole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等为原料,经羟基氧化及Rubottom氧化得到α-羟基酮甾体衍生物,将所得α-羟基酮与醋酸胺作用,一步合成得到对称的吡嗪双甾体类化合物.利用这种方法制备得到了10个对称的吡嗪双甾体类化合物,其中7个吡嗪双甾体未见报道(化合物7,14,25,26,28,29及35).与文献报道的方法相比,该研究工作简化了对称的吡嗪双甾体类似物的合成方法,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进一步的活性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嗪双甾体 α-羟基酮 合成方法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双炔失碳醇和双炔失碳酯的雌激素活性与抗生育作用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曹霖 吴师龙 顾芝萍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6-341,共6页
本文观察了乙炔雌二醇(EE)、双炔失碳醇(AF-45)和双炔失碳酯(AF-53)的相对子宫增重效价、与子宫胞浆雌二醇受体(ERc)的相互作用特性和抗生育效应由此分析三者的雌激素活性和抗生育效应的关系。结果指示,三者在... 本文观察了乙炔雌二醇(EE)、双炔失碳醇(AF-45)和双炔失碳酯(AF-53)的相对子宫增重效价、与子宫胞浆雌二醇受体(ERc)的相互作用特性和抗生育效应由此分析三者的雌激素活性和抗生育效应的关系。结果指示,三者在竞争[^3H]-E2结合大鼠子宫胞浆ERc的能力和相对子宫增重效价相平行,若以EE的子宫胞浆ERc的相对结合亲和力(RBA)和相对子宫增重效价的比值为1,则AF-45的比值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失碳 雌激素活性 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