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相电震除颤对心肌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忠彬 薛智谋 +4 位作者 王禹斌 卞士中 周慧英 周正宇 黄猛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3年第1期36-38,42,30,共5页
对 30只太湖猪进行单双相电震心脏除颤 ,采用病理检查、心电图记录以及除颤前后肌酸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 CPK和 CPK- MB)测定来评价心肌损伤。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发现 ,单双相电震都有心内膜水肿、心肌出血、局部心肌断裂及退行性病变... 对 30只太湖猪进行单双相电震心脏除颤 ,采用病理检查、心电图记录以及除颤前后肌酸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 CPK和 CPK- MB)测定来评价心肌损伤。肉眼观察和显微镜检查发现 ,单双相电震都有心内膜水肿、心肌出血、局部心肌断裂及退行性病变等病理变化。但双相电震效果明显好于单相电震 ,单相电震的 4只猪 (除颤 9~ 1 2次 ,能量 2 0~ 5 0 J)心肌变软 ,切开后可见凝血 ,心内膜附有血栓 ,体外除颤时有 5只猪 (除颤 5次 ,能量 360 J)局部心肌断裂 ;而双相电震的体内和体外各有一只发生心肌退行性病变。心电图记录到单相电震 4只猪发生 ST段压低或 ST段抬高和 2只房室阻滞 ;双相电震时 ,心电图发生的变化分别为 2只 ST段压低和 1只房室阻滞。而 CPK和 CPK- MB检测数值相差较大 ,未作具体评价。本实验提示 :双相电震引起的心肌损伤好于单相电震 ;损伤可能由热和电等因素造成 ;除颤总能量相仿 ,用高能量少次数的除颤方法比低能量多次数对心肌的损伤要大 ;损伤部位可以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电震 心脏除颤 心肌损伤 病理检查
下载PDF
双相电震诱发的心脏易损区与其高效除颤的关系
2
作者 李翠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4-521,共8页
兔离体心脏用Langendorf方法灌流,500ms周长起搏。通过两只方形钢板电极对每只心脏平均施加(84±11)个电震强度(SS)和偶联间期(CI)随机组合的双相电震。心脏对电震的反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来... 兔离体心脏用Langendorf方法灌流,500ms周长起搏。通过两只方形钢板电极对每只心脏平均施加(84±11)个电震强度(SS)和偶联间期(CI)随机组合的双相电震。心脏对电震的反应用单相动作电位(MAP)来记录。易损区(AOV)由诱发室性纤颤(VF)的数据点组成,为SS和CI的二维函数。由易损性上下限(ULV,LLV)和易损区左右边界(LBV,RBV)4个点所限定的AOV是均一的。ULV和LLV发生的SS分别为(373±62)和(213±39)V;发生时间分别为(187±9)和(175±12)ms,p<0.01,这导致ULV的复极水平(84%±9%)比LLV(73%±7%)更完全(p<0.01)。易损区左右边界分别为(170±13)和(194±5)ms;且右边界的SS比左边界抬高了(64±51)V(p<0.01)。ULV发生时间较LLV的右移以及右边界比左边界SS的抬高导致双相电震AOV呈现向右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电震 易损区 单相动作 心脏除颤
下载PDF
双相电震致心律失常性的降低及其与高效除颤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翠兰 胡大一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3期154-157,共4页
双相电震比单相电震除颤更有效,但其机制未明。除颤的易损性上限(ULV)假说认为一个无效电震是由于它再次诱发了心室颤动(VF),因此研究VF诱发的机制可能有助于理解除颤的机制。单、双相电震以电震强度(SS)与偶联间期(... 双相电震比单相电震除颤更有效,但其机制未明。除颤的易损性上限(ULV)假说认为一个无效电震是由于它再次诱发了心室颤动(VF),因此研究VF诱发的机制可能有助于理解除颤的机制。单、双相电震以电震强度(SS)与偶联间期(CI)及波形随机结合的方式施加于Langendorf灌流的兔离体心脏上,比较心脏对单、双相电震的VF易损性。结果心脏对双相电震的反应有如下几点不同于其对单相电震的反应:①易损区(AOV)小(8.9±4.2个区域单位vs13.9±6.0个区域单位,P<0.05)。②易损区与非心律失常反应区之间的过渡区窄(14.7±4.8个区域单位vs29.9±6.4个区域单位,P<0.001)。③双相电震将整个AOV向更长的CI移动(左边界右移了11.0±8.8ms,右边界右移了6.0±5.2ms,P均<0.01)。这种双相电震致心律失常性的降低可有助进一步解释双相电震除颤阈值降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电震 除颤阈值 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