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双相扫描在诊断细支气管病变中的价值
1
作者 童卫玲 辛玉静 +1 位作者 刘青 娄琳 《医疗装备》 2016年第16期2-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CT双相扫描在诊断细支气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细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吸/呼气双相扫描,对比细支气管病变各种CT征象在常规吸气末及双相扫描对比中的检出率。结果双相扫描更容易显示细支气管病变,并且马赛克征及空气... 目的研究分析CT双相扫描在诊断细支气管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细支气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吸/呼气双相扫描,对比细支气管病变各种CT征象在常规吸气末及双相扫描对比中的检出率。结果双相扫描更容易显示细支气管病变,并且马赛克征及空气潴留在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小结节影伴树芽征,小支气管增厚、扩张,小斑片状实变影在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双相扫描更易发现细支气管病变,尤其对马赛克征及空气潴留更有意义,可作为临床初步诊断的客观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扫描 ct双相扫描 细支气管病变
下载PDF
基于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早期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吉超 秦舒婕 +1 位作者 陈林 王雁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特点以及CT定量参数对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对其进行呼吸双相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分别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双相CT定量参数特点以及CT定量参数对COP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12例,对其进行呼吸双相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分别记录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肺活量比值(FEV1/FVC),采用FACT-Digital lungTM数据分析软件获取患者CT定量参数呼吸气相肺容积(LV)、平均肺密度(MLD)和肺气肿指数(EI),并检验CT定量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的FVC为2.95±0.86 L,FEV1%为2.06±0.78 L,FEV1/FVC为(61.76±11.93)%。COPD患者呼气相的LV小于吸气相,MLD和EI大于吸气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相LV与FVC无相关性(P>0.05),LV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MLD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EI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吸气相LV与FVC呈正相关关系,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关系(P<0.05),MLD与FVC呈负相关关系,与FEV1%和FEV1/FVC呈正相关关系(P<0.05),EI与FVC、FEV1%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呼吸双相CT定向参数指标与肺功能指标有较好的相关性,对于COPD早期诊断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双相ct扫描 ct定量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吸呼双相CT定量参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像学表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雯婷 王晓华 +1 位作者 贺蓓 沈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2242-2245,共4页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年龄43~80(66.1±9.0)岁,男性37例。进行吸呼双相CT检查,测量肺气肿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Emph%);小气道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SAD%)及假定气道内周长为10 mm时的管壁面积的平方根(Pi10)。基于Emph%... 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年龄43~80(66.1±9.0)岁,男性37例。进行吸呼双相CT检查,测量肺气肿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Emph%);小气道病变占全肺体积百分比(SAD%)及假定气道内周长为10 mm时的管壁面积的平方根(Pi10)。基于Emph%、SAD%及Pi10进行聚类分析,将患者分为未见显著异常型(n=11)、小气道型(n=9)、支气管壁增厚型(n=8)、肺气肿型(n=6)及混合型(n=6)5种影像学表型,结果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相同的COPD患者病变组成并不一定相同。与传统COPD影像学分型不同的是,即使在肺气肿程度较轻的情况下,依据气道病变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小气道型和支气管壁增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聚类分析 吸呼双相ct扫描
原文传递
吸呼双相肺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张立 吴振超 +9 位作者 王雯婷 吴楠 杨萍 梁翠霞 陈德彦 许家璇 郑劲平 王晓华 贺蓓 沈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3,共7页
目的探讨吸呼双相肺部CT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其在无法配合肺功能检查的潜在患者中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纳入67例男性受试者,年龄43~74(57.0±5.9)岁。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包括慢阻肺组26例,对照组41例... 目的探讨吸呼双相肺部CT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评估其在无法配合肺功能检查的潜在患者中诊断的可行性。方法纳入67例男性受试者,年龄43~74(57.0±5.9)岁。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包括慢阻肺组26例,对照组41例。进行吸呼双相肺部CT检查,测量全肺及各肺叶的肺气肿病变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emph%)、功能小气道病变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fsad%)以及正常肺组织占全肺/肺叶体积百分比(norm%)。结果基于全肺和各肺叶的emph%、fsad%及norm%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像特征函数1和影像特征函数2,从而进行两个影像特征函数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像特征函数1是慢阻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8.749,P<0.001),并且明确影像特征函数1可以用于辅助诊断慢阻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43(P<0.001)。结论影像特征函数1是慢阻肺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用于慢阻肺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主成分分析 二元LOGISTIC回归 吸呼双相ct扫描
原文传递
螺旋CT监测COPD吸气相和呼气相体积变化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经义 李淑梅 +2 位作者 李素萍 张跃宾 王晓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0期3885-388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螺旋CT吸气相和呼气相扫描体积变化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内在关系。方法:记录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缓解期的肺功能(FEV1%),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吸气相和呼气相扫描,计算...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螺旋CT吸气相和呼气相扫描体积变化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内在关系。方法:记录4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缓解期的肺功能(FEV1%),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吸气相和呼气相扫描,计算吸气前后肺体积变化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plasma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lCAM-1)和TNF-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变化水平。对比分析肺功能、肺体积变化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双相CT扫描肺体积变化百分比为24.27±9.82%,FEV1%平均值为53.50±12.21%,血清slCAM-1和TNF-α表达水平为166.58±25.15 ng/ml、22.05±4.36 pg/ml。COPD肺功能、体积变化百分比与细胞因子表达存在负相关性,肺功能与肺体积变化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双相扫描能准确反映COPD肺体积的顺应性变化,与slCAM-1和TNF-α表达水平都可作为判断COPD肺功能及疗效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双相螺旋ct扫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