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防控近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小芳 邓宏伟 +2 位作者 肖思瑜 朱小丽 邹云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6期21-24,共4页
目的评价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防控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50例100度以内的低度近视儿童,共247只眼被确诊为近视,一方面实施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另一方面做好正确用眼的健康宣教,培... 目的评价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防控近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150例100度以内的低度近视儿童,共247只眼被确诊为近视,一方面实施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另一方面做好正确用眼的健康宣教,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持正确的学习坐姿,平常坚持做眼保健操,6个月后观察视力和眼位变化情况。结果训练前平均裸眼视力为(0.62±0.05),训练后为(0.84±0.07),训练后显著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前后对比,患眼的视力提升率为82.19%(203/247),水平眼位好转率为80.33%(241/300),垂直眼位好转率为81.67%(245/300)。结论在注意保护眼睛,坚持做眼保健操,保持良好用眼习惯的同时,加强VR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有助于提升低度近视儿童的视力,并且改善知觉眼位,值得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眼镜 双眼视知觉功能平衡训练 防控
下载PDF
视感知觉训练与双眼视觉训练对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对比
2
作者 杨丽伟 李萍 朱叶 《实用防盲技术》 2024年第3期126-129,10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共同性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后进行传统双眼视觉训练与视感知觉训练对其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间我科接诊的89例共同性斜视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分为2组,术后1w,常规组44... 目的对比分析共同性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后进行传统双眼视觉训练与视感知觉训练对其术后斜视度及双眼视觉功能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间我科接诊的89例共同性斜视择期行斜视矫正手术患者分为2组,术后1w,常规组44例患者开始行传统双眼视觉训练,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视感知觉训练,随访至术后半年,观察并比较两组斜视度、知觉眼位、扭曲度、正位率、立体视觉功能和复发情况。结果训练6个月末,观察组扭曲度(32.85±5.61)、水平偏移度(86.74±11.83)低于常规组的扭曲度(38.33±6.16)、水平偏移(97.79±13.38),远斜视度(5.03±0.79)、近斜视度度(4.99±0.91)、近立体视觉(2.18±0.07)高于常规组的远斜视度(4.45±0.88)、近斜视度(4.48±0.89)、近立体视觉(2.0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97,4.1299,3.2735,2.6723,8.6745,P=0.0000,0.0001,0.0015,0.0090,0.0000<0.05),垂直偏移(14.84±3.19)和远立体视觉62.22%改善情况略优于常规组的垂直偏移(13.79±3.17)、远立体视觉50.00%,眼正位率91.11%略高于常规组的8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73,P=0.1230>0.05,χ^(2)=1.3500,0.1394,P=0.2453,0.7089>0.05)。结论共同性斜视患者行斜视矫正手术后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和传统双眼视觉训练近立体视功能和眼正位情况均得到了有效重建,其中视感知觉训练对患者扭曲度和水平偏移改善效果更明显,一定程度上促进远立体视觉的改善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 双眼训练 知觉训练 功能
下载PDF
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
3
作者 高娜 周丽丽 +2 位作者 何芳 杜玲芳 黎颖莉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193-119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视功能重建及知觉眼位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间歇性外斜视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未予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术后予以多媒体视功能训练,两组均连续于手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双眼视功能情况、Titmus近立体视情况、知觉眼位、斜视度数情况,术后3个月眼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斜视度数≤10°、同时视、视觉融合、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10°且≤20°的患者占比、水平偏移(像素)、垂直偏移(像素)则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观察组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无立体视的患者占比则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位为正位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欠矫的患者占比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媒体视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降低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斜视度数,增加其正位率,还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双眼视功能、Titmus近立体视情况以及知觉眼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 间歇性 术后 多媒体功能训练 功能重建 知觉眼位
下载PDF
单眼部分遮盖与视感知觉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王吉翔 苏渲迪 +1 位作者 王玉瑾 王福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探究单眼部分遮盖与视感知觉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6)与观察组(n=116)。对照组患儿在术后... 目的:探究单眼部分遮盖与视感知觉训练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就诊的间歇性外斜视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32例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6)与观察组(n=116)。对照组患儿在术后7 d行视感知觉训练,观察组患儿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单眼部分遮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检查及生存质量。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斜视度数≤30°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眼同时视功能与融合功能恢复率及黄斑中心凹立体视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立体视盲例数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视觉功能与社会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视感知觉训练相比,联合单眼部分遮盖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视功能恢复,提高患儿术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 单眼部分遮盖 知觉训练 功能
下载PDF
视感知觉训练对间歇外斜视患儿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王惠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视感知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矫治术及配镜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视感知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矫治术及配镜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视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视功能、斜视度、知觉眼位偏移情况及立体视觉。结果:观察组术后7d视功能Ⅲ级37.50%,术后1个月Ⅲ级57.50%,6个月Ⅲ级82.5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看近和看远的斜视棱镜度、斜视圆周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融合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儿知觉眼位的水平和垂直偏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0.00%、30.00%,术后6个月分别为65.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立体视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2.50%、25.00%,术后6个月分别为5.00%、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间歇外斜视患儿实施视感知觉训练可促进术后视功能的改善,减小知觉眼位偏移程度,促进立体视觉恢复,防止眼位回退,减少无立体视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 知觉训练 功能 立体
下载PDF
双眼视力调节训练对儿童近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何家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双眼视力调节训练对儿童近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近视儿童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佩戴矫正镜,研究组联合双眼视力调节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视功能、疗效。结果 研... 探讨双眼视力调节训练对儿童近视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近视儿童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佩戴矫正镜,研究组联合双眼视力调节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视功能、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最佳矫正视力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各项视功能指标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更高(P<0.05)。结论 近视儿童应用双眼视力调节训练能够显著提升最佳矫正视力、视功能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双眼力调节训练 最佳矫正 功能
下载PDF
视感知觉训练对6~8岁低龄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玉贤 张铁英 卢艳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2498-2500,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视感知觉训练对6~8岁低龄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6例低龄近视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配镜矫正治疗,研究组联合视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双眼... 目的:探讨分析视感知觉训练对6~8岁低龄近视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6例低龄近视儿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配镜矫正治疗,研究组联合视感知觉训练,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屈光度和裸眼视力。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较对照组的79.17%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屈光度和裸眼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双眼视功能正常比例显著上升,屈光度和裸眼视力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双眼视功能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屈光度和裸眼视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6~8岁低龄近视儿童给予视感知觉训练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双眼视功能,提高裸眼视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训练 低龄儿童 功能 裸眼
下载PDF
双眼视感知觉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眼检查的应用
8
作者 孙国荣 陈忠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9-0152,共4页
应用一系列不同时空频率相关联的双眼视感知觉双眼视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检查过程中,初步探讨儿童近视脑视觉双眼时空信息处理不平衡程度以及对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共800例,进行屈光... 应用一系列不同时空频率相关联的双眼视感知觉双眼视生物模型在儿童近视检查过程中,初步探讨儿童近视脑视觉双眼时空信息处理不平衡程度以及对儿童近视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沧州眼科医院小儿眼科就诊的儿童近视患者共800例,进行屈光度和眼轴检查,对其进行不同空间频率的立体视功能生物模型检查和不同时间频率的中心凹抑制生物模型检查。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96%患者近距离(低空间频率)立体视达标,76%患者远立体视(高空间频率)不达标,45%患者有中心凹交替抑制(高时间频率), 27%患者存在中心凹抑制(低时间频率)。结论 双眼视觉信息处理的能力取决于大脑对双眼视网膜图像的空间和时间频率的敏感程度,如果在正视化的过程中,眼睛的结构变化影响大脑对时儿童近视眼空感知的灵敏度,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有许多种类,它们的形态和功能选择性不同,这些结构上的差异意味着不同类型神经节细胞可能受到近视发展的不同影响,导致部分神经元导向的功能异常。初步检查结果表明,儿童近视在高空间频率的立体视上存在缺损(双眼视高级通路),以及在双眼整合过程中存在中心凹交替抑制,这可能是一些脑视觉层面的近视发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双眼生物模型 儿童近 知觉功能 双眼知觉检查系统
下载PDF
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视感知觉训练对各级视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丁艳丽 董彦平 +2 位作者 刘勤 王玉瑾 王福利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IXT)儿童患者术后各级视功能恢复以及知觉眼位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22-01/06就诊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斜视矫正手术且完成术后3mo随访的IXT患者74例。术后1d随机将患... 目的:探讨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IXT)儿童患者术后各级视功能恢复以及知觉眼位改善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22-01/06就诊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行斜视矫正手术且完成术后3mo随访的IXT患者74例。术后1d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训练组35例患者进行双眼视感知觉训练,对照组39例患者不进行任何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d, 3mo各级视功能和知觉眼位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d训练组有同时视者24例(69%),术后3mo同时视功能恢复患者为34例(97%),显著高于术后1d(P=0.002);术后3mo对照组有融合功能者22例(56%)、远立体视者13例(33%)、动态立体视者20例(51%)、静态精细立体视者17例(44%),训练组有融合功能者31例(89%)、远立体视者25例(71%)、动态立体视者30例(86%)、静态精细立体视者27例(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训练组患者知觉眼位偏移程度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结论:IXT儿童患者术后进行视感知觉训练可以促进各级视功能恢复,并改善知觉眼位,提高大脑知觉水平对眼位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 知觉训练 双眼功能 知觉眼位
下载PDF
视感知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双眼视觉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艳丽 王玉瑾 +2 位作者 刘勤 王吉翔 苏渲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4-247,共4页
间歇性外斜视(IXT)是一种发病率高、斜视角度多变、双眼视觉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眼科常见疾病。双眼视觉功能缺损与视觉皮层的改变有关,IXT涉及包括双眼融合相关皮质区域在内的多个脑区的功能改变,部分IXT患者在矫正眼位后,大脑皮层的异... 间歇性外斜视(IXT)是一种发病率高、斜视角度多变、双眼视觉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的眼科常见疾病。双眼视觉功能缺损与视觉皮层的改变有关,IXT涉及包括双眼融合相关皮质区域在内的多个脑区的功能改变,部分IXT患者在矫正眼位后,大脑皮层的异常改变依然存在,双眼视觉的恢复仍然困难。针对这些问题,视感知觉训练逐渐应用到IXT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中,视感知觉训练从大脑层面修复视觉皮质,通过不断刺激视觉中枢,提高大脑视皮层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修复视觉中枢功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双眼视觉功能,稳定眼位,减少复发。本文就IXT患者双眼视觉损伤机制以及视感知觉训练在IXT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希冀为视感知觉训练重建IXT患者术后双眼视觉功能、降低复发率提供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 双眼 觉皮层 知觉训练
下载PDF
双眼视觉训练联合眼位矫正手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叶海力 杜素芬 +1 位作者 张婷 颜玉娥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联合眼位矫正手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普瑞眼科医院收治的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进行眼位矫... 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联合眼位矫正手术治疗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普瑞眼科医院收治的5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均进行眼位矫正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行常规视觉训练,观察组术后予以双眼视觉训练。比较两组眼位情况、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正位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视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正常立体视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斜视度数、双眼视功能、儿童量表、家长评分量表(p-CIXTQ)、家长代理量表(pp-CIXT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儿童量表、pp-CIXTQ、p-CIXTQ评分均高于术前,斜视度数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儿童量表、pp-CIXTQ、p-CIXTQ均高于对照组,斜视度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眼位矫正手术后实施双眼视觉训练效果较好,利于减少斜视度,促进眼位恢复正常,重建双眼视功能,进而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间歇性外斜 双眼训练 眼位矫正手术 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视知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昭蓥 邓海茵 +5 位作者 黄振明 何友泽 涂劲楠 曹蕾 黄佳 吴劲松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397-403,共7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视知觉功能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福州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康复中心招募的60例4~6.5岁学龄前的智力发育障碍(IDD)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儿童视知觉功能的临床康复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2020年12月在福州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儿童康复中心招募的60例4~6.5岁学龄前的智力发育障碍(IDD)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2组在研究过程中分别脱落4例。对照组进行人工认知训练,试验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每周5次,持续训练5周。连续治疗5周后分别比较2组治疗前后以及3个月随访时的视觉-运动整合发展测试第6版(VMI-6)中的视知觉感知分测验(VPT)评分、图片词汇测验(PPVT)评分及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统计分析采用意向性分析集,并应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探讨干预与时间的组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以受试对象的实足年龄、身体质量指数作为协变量。结果:基线期各指标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VPT、PPVT方面具有显著的组×时间交互效应(P<0.05)。治疗前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VPT评分[d=0.56,95%CI(0.05,1.08)]、PPVT评分[d=0.20,95%CI(-0.30,0.71)]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基线期相比,随访期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VPT评分[d=0.80,95%CI(0.27,1.32)]、PPVT评分[d=0.79,95%CI(0.27,1.32)]、PSQ学习问题[d=-0.11,95%CI(-0.62,0.40)]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期5周的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智力发育障碍儿童的视知觉功能,同时也促进了词汇、学习问题、注意力行为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发育障碍 计算机辅助 认知训练 知觉 学龄前儿童 注意力功能
下载PDF
视知觉训练治疗对弱视儿童视觉表征和双眼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敏 林宇驰 +1 位作者 蒋平 朱健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9-1632,共4页
目的:评价视知觉训练治疗对弱视儿童视觉表征和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12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94例94眼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按弱视程度进行分组,采用视知觉训练治疗3mo。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知觉水平眼位和... 目的:评价视知觉训练治疗对弱视儿童视觉表征和双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1/2015-12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94例94眼弱视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按弱视程度进行分组,采用视知觉训练治疗3mo。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知觉水平眼位和差眼视力,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差眼视力差值与知觉眼位差值的关系。结果:轻度弱视儿童临床总有效率高于中、重度弱视儿童(P<0.05),中度弱视儿童与重度弱视儿童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弱视儿童治疗后知觉水平眼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轻、中、重度弱视患儿治疗后知觉水平眼位均明显降低(P<0.05),轻、中度弱视儿童知觉水平眼位改善幅度较重度弱视患儿明显(P<0.05)。弱视儿童治疗后差眼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升(P<0.05);轻、中、重度弱视患儿治疗后差眼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轻、中度弱视儿童差眼视力改善幅度较重度弱视患儿明显(P<0.05)。弱视儿童治疗前后差眼视力差值与知觉眼位差值呈正相关(r=0.371,P<0.001)。结论:视知觉训练治疗能有效改善弱视儿童视觉表征、双眼视功能,适用于弱视儿童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训练 儿童 功能 知觉眼位 觉表征
下载PDF
双眼视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紫燕 郑巍 +1 位作者 王婉珠 倪连红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4期44-45,4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12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所有患儿... 目的 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112例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所有患儿采用相同术式治疗,术后,对照组不进行双眼视觉训练,试验组进行双眼视觉训练。比较两组视功能(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斜视、眼位情况。结果 术后1周,两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斜视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斜视度数≤30△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正位占比高于对照组,欠矫、过矫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眼视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可改善视功能、斜视情况,还可降低眼位回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训练 间歇性外斜 双眼功能重建
下载PDF
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强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1期69-71,75,共4页
目的:探究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术后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8月于常州第三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100例IXT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 目的:探究视感知觉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IXT)患儿术后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8月于常州第三人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100例IXT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予以视感知觉训练+常规术后干预,比较两组视远/近斜视度、三级视功能情况(立体视、融合视、同时视功能)、眼位正位情况、立体视觉结果和间歇性外斜视生活质量量表(CIXTQ)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视近斜视度、远斜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视近斜视度、远斜视度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三级视功能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立体视、融合视、同时视功能各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眼位正位情况优于对照组,近立体视、远立体视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2周、4周后的CIXT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感知觉训练对IXT手术患儿的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促进视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 矫正术 三级功能
下载PDF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视感知觉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邬涵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69-72,共4页
探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视感知觉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IXT)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IXT患儿68例(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观察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视感知觉训练),各34例,判定两组临床疗效... 探究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联合视感知觉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IXT)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IXT患儿68例(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和观察组(双眼外直肌后徙术+视感知觉训练),各34例,判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矫正有效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及动态立体视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斜视度数更低,视觉功能、社会心理维度IXTQ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眼外直肌后徙术的基础上,予以IXT患儿视感知觉训练,可获得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间歇性外斜 知觉训练 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矫正效果
下载PDF
浅析近视合并调节及双眼视功能异常致视疲劳的诊治
17
作者 边忠华 关少伟 +1 位作者 王雪瑶 盛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55-1159,共5页
近视合并调节及双眼视功能异常所致视疲劳,属复合因素致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不典型者较多,不易明确诊断,继而不能给予有效的对因治疗,临床疗效往往欠佳。本文详细阐述了调节灵敏度不足、调节痉挛和调节不足继发集合不足所致视疲劳的... 近视合并调节及双眼视功能异常所致视疲劳,属复合因素致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不典型者较多,不易明确诊断,继而不能给予有效的对因治疗,临床疗效往往欠佳。本文详细阐述了调节灵敏度不足、调节痉挛和调节不足继发集合不足所致视疲劳的临床诊断及鉴别,总结了相应的视觉训练方法,并简要介绍训练步骤。基于此类患者多具有眼、全身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特点,为了发挥中医药整体辨证的优势,在西医对因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药辨证论治,予以口服中药汤剂或配合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临床疗效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 双眼功能异常 训练 疲劳 肝劳
下载PDF
视知觉训练疗法对小儿弱视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南生 《基层医学论坛》 2022年第26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视知觉训练疗法对小儿弱视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表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修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弱视80例(80眼),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40例(40眼)。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究视知觉训练疗法对小儿弱视双眼视功能及视觉表征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修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弱视80例(80眼),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及试验组均为40例(40眼)。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视知觉训练疗法,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立体视、双眼融像功能、眼视力、知觉水平眼位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融像正常率、立体视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儿融像正常率、立体视正常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知觉水平眼位及眼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知觉水平眼位及眼视力均较治疗前提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弱视采用视知觉训练疗法治疗可有效提升视功能,改善视觉表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弱 知觉训练疗法 功能 知觉 水平眼位
下载PDF
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知觉感知训练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觉感知能力、双眼调节功能及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鹏琳 杨弋 张碧霄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知觉感知训练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觉感知能力、双眼调节功能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9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知觉感知训练对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视觉感知能力、双眼调节功能及视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我科收治的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9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训练和观察组给予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知觉感知训练,连续训练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视觉感知能力、双眼调节功能及视力情况。结果(1)疗效比较:训练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46/48),对照组82.98%(3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觉感知能力结果:观察组无运动视觉感知测试(MVPT-4)、视觉障碍儿童社会技能评估工具(SSAT-VI)和加拿大作业表现量表(COPM)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双眼调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调节反应、负相对调节平均值(NRA)、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较对照组升高,正相对调节平均值(PRA)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视力情况:观察组远距离水平隐斜量、近距离水平隐斜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率较对照组升高,集合近点值、平均屈光度较对照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双眼推拉模型的视知觉感知训练可通过改善3~6岁近视性弱视儿童双眼调节功能,提高视觉感知能力和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弱 双眼推拉模型 知觉感知训练 儿童
下载PDF
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价值 被引量:14
20
作者 曾思明 闫玉梅 +2 位作者 陈琦 李敏 赖云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d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进行融合功能训练,观察术后7,30,180,540d的融合功能和立体视并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融合功能恢复率达88%,高于对照组的60%(P<0.05);治疗组训练前后融合范围恢复比较,训练后融合范围明显提高;同视机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P<0.05);Titmus立体图检查治疗组立体视恢复率达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同视机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的患者进行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融合功能和双眼视功能的重建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 融合 双眼功能 间歇性外斜 双眼功能 功能训练 术后患者 功能重建 机检查 价值 融合功能 Titm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