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双磨粒抛光单晶Si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岳海霞
戴厚富
胡洋
周玉琪
-
机构
贵州大学
-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70-378,共9页
-
基金
贵州省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黔教合YJSCXJH[2020]05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一般项目(JC[2020]1Y227)
+2 种基金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Y[2019]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27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675172)。
-
文摘
目的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获得双金刚石磨粒抛光单晶Si的去除机理。方法采用一种新的单晶硅三体磨粒抛光方法,测试双磨粒的抛光深度和横向/纵向间距对三体磨粒抛光的影响,从而获得相变、表面/亚表面损伤等情况,并获得抛光过程中温度及势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对比抛光深度为1、3 nm时配位数的情况,发现抛光深度为1 nm时,抛光完成时相变的原子数是4319,而抛光深度为3 nm时,相变原子数为12516。随着磨粒在Si工件表面抛光深度的加深,抛光和磨蚀引起的相变原子和损伤原子的数目增加。仿真结果还表明,单晶Si相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随磨粒横向间距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纵向间距的增加反而减少。系统的初始温度设为298 K,抛光深度为1 nm时,抛光完成时的温度是456 K,而抛光深度为3 nm时,温度是733 K。抛光完成时,纵向组和横向组的温度仅相差30~40 K。在抛光深度、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3个对照组中,抛光深度对亚表面损伤的影响最大。抛光深度为3 nm时,亚表面的损伤深度最大,从而导致更多的材料从单晶Si工件表面去除。结论双磨粒的抛光深度和间距不仅对硅的表面微观结构产生影响,还对相变产生影响。模拟参数相同时,较大的抛光深度和横向间距下会产生更多的相变原子,因此相变受抛光深度的影响最大,受纵向间距的影响最小。
-
关键词
单晶Si
双磨粒
三体磨粒抛光
去除机理
分子动力学
-
Keywords
single crystal Si
double abrasive
three-body abrasive polishing
removal mechanism
molecular dynamics
-
分类号
TG580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
-
题名电感式磨粒在线监测传感器的激励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 2
-
-
作者
李萌
郑长松
李和言
陈讬
-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
出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2,30,共5页
-
基金
总装装备预先研究项目(40402010104)
坦克传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910C340101113402)
-
文摘
针对电感磨粒传感器对小颗粒感应电动势微弱的现象,运用电磁原理、交流电原理、毕奥—萨伐尔原理,建立了该型传感器的感应电动势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激励频率、磨粒大小对感应电动势的影响,以及双磨粒通过传感器的情况,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该型传感器的工程应用设计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磨粒传感器
数学模型
激励频率
磨粒大小
双磨粒
-
Keywords
wear particle sensor
mathematical model
incentive frequency
wear particle size
two wear particles
-
分类号
TP212.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