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林错裸鲤感染匙形双穴吸虫的种群动态和寄生偏好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瑛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24-930,共7页
文章通过种群动态研究匙形双穴吸虫感染在时空上的变化,并研究该虫感染是否存在对宿主性别、左右眼及眼球不同部位的寄生偏好性,摸清匙形双穴吸虫在色林错裸鲤中的感染情况,分析种群消长原因,探究其生活史策略。跨年按不同季节采捕色林... 文章通过种群动态研究匙形双穴吸虫感染在时空上的变化,并研究该虫感染是否存在对宿主性别、左右眼及眼球不同部位的寄生偏好性,摸清匙形双穴吸虫在色林错裸鲤中的感染情况,分析种群消长原因,探究其生活史策略。跨年按不同季节采捕色林错裸鲤,记录全长、体重和性别,采集并统计匙形双穴吸虫囊蚴数量,计算不同时空下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通过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判断不同性别宿主、左右眼及眼球不同部位的感染数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性,以检验匙形双穴吸虫是否存在寄生偏好。共剖检色林错裸鲤165尾[全长28.7—49.5 cm,平均全长(37.9±4.0)cm,体重196.9—827.2 g,平均体重(473.3±127.9)g,包括雌性82尾,雄性83尾],共检出匙形双穴吸虫515只,最大寄生量为32只/尾。在时间上,匙形双穴吸虫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在2020年夏季最高,秋季和春季呈下降趋势,2021年夏季感染率下降,平均丰度却呈上升趋势,2021年秋季与2020年秋季感染率与平均丰度较为接近。在空间上,根据色林错裸鲤全长范围,以5 cm为分组间隔,将其分为5个全长组,感染率和平均丰度在25 cm≤TL<30 cm全长组最低,在30 cm≤TL<35 cm、35 cm≤TL<40 cm和40 cm≤TL<45 cm全长组均较为接近,在45 cm≤TL<50 cm全长组出现了较大的上升。匙形双穴吸虫对色林错裸鲤的感染,在不同性别的宿主中不存在偏好,对宿主的左右眼也不存在偏好性,但在晶状体和玻璃体中存在明显的偏好性,更多寄生于晶状体中。匙形双穴吸虫种群消长的季节动态,与水温等环境因素、候鸟的迁徙时间和螺类的存在息息相关。随着鱼类宿主全长的增长,眼睛体积增加,可容纳数量更多的复口吸虫,长期积累性接触也使感染数目更多。在45 cm≤TL<50 cm全长组出现了较大的上升,可能是因为更大的体型代表着更大的表面积,不仅可受到更多尾蚴的入侵,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色林错裸鲤在不断增加的感染水平下保持生存,从而积累更多的匙形双穴吸虫。匙形双穴吸虫感染色林错裸鲤的寄生偏好,是适应环境所表现出的一种生活史策略,有利于种群的传播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动态 寄生偏好 匙形双穴吸虫 色林错裸鲤 色林错 西藏
下载PDF
细鳞斜颌鲴双穴吸虫病及防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进刚 林春友 +1 位作者 孙悦 许杰 《科学养鱼》 2023年第2期56-57,共2页
近些年,天津市每年都往本地天然水域或水库中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等净水鱼,用于补充水域渔业资源,降低水质富营养化,保护河流、湿地及水库饮用水源地等水域生态环境。细鳞斜颌鲴病害较少,但在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的疫病监测中发现,不少鱼... 近些年,天津市每年都往本地天然水域或水库中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等净水鱼,用于补充水域渔业资源,降低水质富营养化,保护河流、湿地及水库饮用水源地等水域生态环境。细鳞斜颌鲴病害较少,但在增殖放流细鳞斜颌鲴的疫病监测中发现,不少鱼体眼眶周围充血、眼球水晶体混浊,呈现“白内障”症状(图1),部分病鱼有眼球脱落、瞎眼等现象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斜颌鲴 增殖放流 防控技术 水域生态环境 疫病监测 渔业资源 天然水域 双穴吸虫病
下载PDF
双穴二氧四胺Cu(Ⅱ)和Ni(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德仲 朱守荣 罗勤慧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 本文合成了二种新配体,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乙二酰胺(dsae)和N,N'-双[水杨醛缩(2-氨乙基)]丙二酰胺(dsap)及其Cu、Ni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磁化率表征,测定了CuH-2dsap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Cu、Ni与dsae生成双核配合物,Cu与dsap生成单核配合物,并对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穴二氧四胺 铜络合物 乙二酰胺
下载PDF
“双穴探气法”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雪青 马树祥 +1 位作者 崔建美 李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016-2017,共2页
目的:验证"双穴探气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各种症状及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方法:采用了疼痛SF-MPQ评分,并结合患者的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表现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 目的:验证"双穴探气法"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各种症状及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方法:采用了疼痛SF-MPQ评分,并结合患者的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表现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麻木症状及工作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及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双穴探气法"能较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及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穴探气法 针刺 神经根 颈椎病
下载PDF
扁吻鱼双穴吸虫病的防治 被引量:3
5
作者 叶尚明 张人铭 +1 位作者 高爱刘 陈莉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扁吻鱼 双穴吸虫病 防治 双穴吸虫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下载PDF
新型双穴配体及其Cu(Ⅱ)、Ni(Ⅱ)配合物的合成
6
作者 彭振山 龙云飞 +2 位作者 邓彤彤 向万宏 蔡铁军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配体N ,N’ -双 (2 -水杨醛缩氨基苯基 )草酸二酰胺 ,简写 (H4 L) ,并合成了它的Cu(Ⅱ )、Ni(Ⅱ )两种新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等表征 ,结果表明H4 L与Cu(Ⅱ )、Ni(Ⅱ )分别形成 1∶2和 1∶1型的配...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配体N ,N’ -双 (2 -水杨醛缩氨基苯基 )草酸二酰胺 ,简写 (H4 L) ,并合成了它的Cu(Ⅱ )、Ni(Ⅱ )两种新配合物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摩尔电导等表征 ,结果表明H4 L与Cu(Ⅱ )、Ni(Ⅱ )分别形成 1∶2和 1∶1型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2-水杨醛缩氨基苯基)草酸二酰胺 配合物 双穴配体 酰胺 席夫碱 合成
下载PDF
南粳9108双穴摆栽750kg/667m^2生育指标及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美刚 李锦霞 +1 位作者 高剑波 陈书健 《北方水稻》 CAS 2015年第3期47-48,61,共3页
双穴摆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稻作技术,研制南粳9108双穴摆栽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宝应县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南粳9108双穴摆栽750 kg/667 m2的... 双穴摆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稻作技术,研制南粳9108双穴摆栽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宝应县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南粳9108双穴摆栽750 kg/667 m2的生育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南粳9108 双穴摆栽 生育指标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小麦玉米双覆双穴栽培结果报告
8
作者 张建华 陈志强 董龙祥 《现代农业》 1998年第1期9-9,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双穴 栽培
下载PDF
双穴科吸虫一新种及一种新纪录
9
作者 孙超白 《Zoological Systematics》 1966年第1期25-28,共4页
双穴科吸虫(Diplostomatidae)属于吸虫纲、复殖目、前口亚目。寄生于鸟类及哺乳类。根据卵黄腺和寄主的不同、又分为二个亚科:重翼亚科(Alariinae)及双穴亚科(Diplosto-matinae),前者卵黄腺的分布仅限于前体、寄主为哺乳类。
关键词 吸虫 双穴 新种 寄主 福建 蠕虫 卵黄腺 腹吸盘 口吸盘 纪录
下载PDF
一穴双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丽娟 庞秀花 《光明中医》 2023年第4期694-697,共4页
目的 观察一穴双针针刺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1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依帕... 目的 观察一穴双针针刺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筛选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1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依帕司他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一穴双针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中医证候积分、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velocity,MNCV)、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穴双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促进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好转,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棉地油菜一穴双株移栽应用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正军 田祖庆 +1 位作者 李国安 宋光平 《作物研究》 2006年第3期259-260,共2页
分析了安乡县棉地油菜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认为增加密度是一项很重要解决途径,并根据当地现有的劳动力状况,提出了在不增加劳动强度、不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下,采用一穴双株移栽这一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并剖析了该技术的优势、特... 分析了安乡县棉地油菜单产难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认为增加密度是一项很重要解决途径,并根据当地现有的劳动力状况,提出了在不增加劳动强度、不延长劳动时间的情况下,采用一穴双株移栽这一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并剖析了该技术的优势、特点及需把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地油菜 栽培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0
12
作者 党久占 张建中 +5 位作者 李岩 李中华 米志恒 闫礼 魏玉海 张建强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1期19-22,共4页
针对河套灌区目前玉米生产投入高、产量水平也较高的现状,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2015年在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进行了玉米-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产量达到1120.50—1239.69口/667m3,比对照玉米宽覆膜高产示范田增产14.1%-28.2%... 针对河套灌区目前玉米生产投入高、产量水平也较高的现状,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2015年在杭锦后旗和临河区进行了玉米-穴双株高密度高产栽培试验,产量达到1120.50—1239.69口/667m3,比对照玉米宽覆膜高产示范田增产14.1%-28.2%,效益平均增加464.1元/667mz,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显著。试验证明,一穴双株是河套灌区玉米-项简单易行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极具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密度 高产高效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行距配置 被引量:4
13
作者 党久占 赵强 +5 位作者 刘宇杰 张玉金 张光 任孝忠 李彦英 白勇兴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 为确定河套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挖掘更大增产潜力,于2018年在河套灌区进行了一穴双株不同穴距、行距配置的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栽培,在使用登海618品种,密度9.6万株/hm^2,膜上行距40 cm条件下,穴距×膜间行距最佳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在对生育时期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变化调查分析表明,36 cm×76 cm,33 cm×86 cm穴距、行距配置处理单株叶面积较大且绿叶持续期长,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速度快,36 cm×76 cm与33 cm×86 cm产量差异不显著,但36 cm×76 cm,33 cm×86 cm与39 cm×67 cm差异显著,与30 cm×96 cm,27 cm×114 cm差异极显著。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产栽培穴距、行距配置为33 cm×86 cm,36 cm×76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下载PDF
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最佳施肥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党久占 樊秀荣 +5 位作者 薄中华 张玉金 梁红伟 翟永胜 孙相春 李岩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2期7-10,共4页
采用"3414"完全方案试验,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氮、磷、钾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对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为78.7%,说明足量氮... 采用"3414"完全方案试验,对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证明,氮、磷、钾肥的足量配合施用对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玉米的产量影响较大。氮、磷、钾肥的综合效应为78.7%,说明足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才能发挥肥料的最大效应。氮、磷、钾三种肥料以氮肥效应最大,为52.4%,其次是磷肥,为36.4%。初步确定河套灌区玉米一穴双株高密度栽培经济最佳施肥量N为393.75 kg/hm^2,P_2O_5为291.90 kg/hm^2,K_2O为93.1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施肥量
下载PDF
双侧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荣 沙碧源 +3 位作者 罗海龙 东贵荣 鲍春龄 郭艳芹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与B组分别加用双侧与患侧百会穴透太阳穴针刺治疗。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3例为对照(D组)。均采用双抗体夹... 目的:探讨头穴透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理。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与B组分别加用双侧与患侧百会穴透太阳穴针刺治疗。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3例为对照(D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组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变化;并对A、B、C 3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第10天时,A、B、C 3组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与第1天及D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0.01),A组高于B、C组,B组高于C组(均P<0.05)。治疗30 d时,A、B、C 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A、B组明显低于C组,A组低于B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治疗能显著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VEGF的浓度,保护脑组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其双侧头穴透刺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头透刺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海丽 方淡思 +1 位作者 范迪慧 寿依夏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面肌痉挛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治... 目的:观察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面肌痉挛(H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观察面肌痉挛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组面肌痉挛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痉挛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痉挛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满意率(包括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83.3%,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月,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并且均未影响患者治疗。结论:施氏温针结合双侧取穴法治疗HFS疗效良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针刺 施氏温针 侧取
下载PDF
“一穴双针”刺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幸福 朱俊琛 +5 位作者 王超 苏毅 李迎春 郑智文 熊应宗 聂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7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观察"一穴双针"刺法在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一穴双针刺法、普通针刺、口服塞来昔布,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天、治疗后3个月进行... 目的:观察"一穴双针"刺法在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90例,随机分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一穴双针刺法、普通针刺、口服塞来昔布,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天、治疗后3个月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WOMAC评分中疼痛评分,治疗后三组评分均较前降低,在治疗后第2天,药物组及双针组评分低于普通针刺组,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月随访时,双针组评分低于其他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僵硬评分中,药物组在3个月随访时与治疗后第2天比较评分升高(P<0.05),而双针组与普通针刺组各时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在治疗后2天、3个月随访时,双针组与普通针刺组评分显著低于塞来昔布组(P<0.05),双针组与普通针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功能评分中,三组各时点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在治疗后2d,双针组与普通针刺组评分下降显著,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双针组降低最显著,普通针刺组次之,且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评分总分中,三组评分较前均明显降低,其中双针组在各时点评分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且普通针刺组低于塞来昔布组(P<0.05)。3个月随访时双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穴双针"刺法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18
作者 李锦霞 李爱民 +2 位作者 张洁夫 李祥 陈书健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7-58,共2页
油菜一穴双株移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研制"宁杂1818"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宁杂1818"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 油菜一穴双株移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研制"宁杂1818"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宁杂1818"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每667m2产量达300kg的生育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杂1818 移栽 生育指标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印堂及双侧风池穴揿针埋针对于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评估
19
作者 蔡卫红 吴晓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64-66,共3页
探讨印堂及双侧风池穴揿针埋针对于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脑病科门诊诊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90例并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止痛药物治疗、研究组再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印堂及双侧风... 探讨印堂及双侧风池穴揿针埋针对于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脑病科门诊诊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90例并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双氯芬酸钠止痛药物治疗、研究组再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印堂及双侧风池揿针埋针进行治疗,观察评估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治疗7d的总体疗效率为84.44%(38/45),而对照组则为64.44%(29/4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差异意义(P<0.05,x24.7307)。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4d后的总体疗效率95.56%(43/45),而对照组则为80.00%(36/4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差异意义(P<0.05,x25.0748)。且在治疗3d、7d、14d时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4.42±0.84)、(3.15±0.62)、(2.26±0.45)分,均较对照组治疗3d、7d、14d时的评分要低(P<0.05,t7.0927、9.2228、9.9461)。研究组患者头痛症状缓解天数(3.47±1.13)d短于对照组,以及缓解后24h、3d、7d未加重人数各为1人、3人及4人,均较对照组的少(P<0.05,t5.8657、x24.9390、6.4800、8.0726)。结论 临床对于紧张性头痛患者的治疗,采用印堂及双侧风池穴揿针埋针的效果理想,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印堂及侧风池揿针埋针 疗效评估 头痛评分
下载PDF
人体中的雌雄双穴——破译玄牝之谜
20
作者 张章 《中华气功》 1997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玄牝 雌雄双穴 丹功 气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