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及其与惰性颗粒双组分体系的流化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桂英 杜爱月 +1 位作者 张锴 蒋剑春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MDMDY-300型全自动密度仪和体积法测量了生物质和3种惰性颗粒的颗粒密度和堆密度,在有机玻璃流化床内考察了生物质单组分及其与3种惰性颗粒双组分体系的最小流化空隙率和流化速度。结果表明,单组分颗粒密度随粒径的变化可以忽略,而... 采用MDMDY-300型全自动密度仪和体积法测量了生物质和3种惰性颗粒的颗粒密度和堆密度,在有机玻璃流化床内考察了生物质单组分及其与3种惰性颗粒双组分体系的最小流化空隙率和流化速度。结果表明,单组分颗粒密度随粒径的变化可以忽略,而堆密度却随粒径的增大有所减小;双组分体系的最小流化空隙率随细颗粒组分增加而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细颗粒组分体积分数为30%左右,且颗粒粒径差异越大变化趋势越明显;双组分体系的起始流化速度、最小流化速度和完全流化速度均随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当细颗粒体积分数达到30%左右后起始流化速度的下降趋势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惰性颗粒 双组分体系 流化特性
下载PDF
植物信号转导中的双组分体系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高岩 蒋广龙 +1 位作者 杨奇志 印莉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5-68,72,共5页
双组分体系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体系 ,主要由组氨酸激酶和反应调节子两个组分组成 .双组分体系信号通路一般包括信号输入、组氨酸激酶自身磷酸化、反应调节子磷酸化和信号输出等环节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 。
关键词 植物 信号转导 双组分体系 组氨酸激酶 反应调节子
下载PDF
肉桂醛—苯甲醛双组分体系的紫外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荣欢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5-58,76,共5页
研究了肉桂醛和苯甲醛的紫外吸收光谱,肉桂醛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91nm,在该坡长下,肉桂醛在0.8~8 mg/L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苯甲醛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49nm,在1~12mg/L的浓度范围内,苯甲醛溶液浓度与其吸光度... 研究了肉桂醛和苯甲醛的紫外吸收光谱,肉桂醛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91nm,在该坡长下,肉桂醛在0.8~8 mg/L的浓度范围内,其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朗伯—比耳定律;苯甲醛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49nm,在1~12mg/L的浓度范围内,苯甲醛溶液浓度与其吸光度也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和吸光度的加和性推导出混合体系中苯甲醛和内桂醛含量的快速测定公式:c_(苯甲醛)=8.329×10^(-5)×A_(A~·_1)~总-9.627×10^(-6)×A_(A~·_1)~总,c_(桂醛)= 4.123×10^(-5)×A_(A~·_1)~总-4.375×10^(-6)×A_(A~·_1)~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苯甲醛 双组分体系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及水杨酸双组分体系含量的方法学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汉启 张卫军 +3 位作者 吕娅男 孙长河 赵霞 王丽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对双组分体系含量测定中运用的多种计算分光光度法的优劣进行比较。 方法 :以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双组分体系为例 ,对等吸收双波长及系数倍率法、差量线性法、水解法、导数曲线下面积法等的部分效能指标与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经典... 目的 :对双组分体系含量测定中运用的多种计算分光光度法的优劣进行比较。 方法 :以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双组分体系为例 ,对等吸收双波长及系数倍率法、差量线性法、水解法、导数曲线下面积法等的部分效能指标与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经典的等吸收双波长及系数倍率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 ,但对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差量线性法和导数曲线下面积法的适用范围较窄 ,但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在某些条件下是首选方法 ;水解法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创新探索 ,尚不适宜于实际操作。结论 :上述方法各有优劣 ,可根据分析体系的光谱特性 ,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法 水杨酸 双组分体系 方法学
下载PDF
利用CASIO 9750编程计算双组分体系泡点参数
5
作者 戎欠欠 《广东化工》 CAS 2012年第7期214-214,203,共2页
文章利用CASIO 9750编程计算中低压条件下双组分物系的泡点参数,通过对甲醇—水体系进行编程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编程计算法所得的泡点温度及汽相组成与实验值非常接近,此方法可以作为工程中计算两相平衡数据的快捷方法。
关键词 CASIO 9750计算器:双组分体系 汽液平衡
下载PDF
PEO/CF双组分助留体系的助留机理
6
作者 黄元波 郑志锋 邹局春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8-80,共3页
二元助留体系在非木质原料造纸中的助留效果较好,其中以PEO/CF二元助留体系为代表.简要介绍助留剂的发展,阐述PEO/CF双组分助留体系的作用机理,并对PEO用作助留剂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助留 PEO/CF双组分助留体系 机理
下载PDF
双组分冷模射流流化床气化炉内流体动力学特性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锴 张济宇 张碧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9-704,共6页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体系,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非等密度 直径的双组分体系(树脂和砂子)为研究对象,以Goossens等提出的平均物性法则计算了固体混合物的平均粒径和平均密度,采用欧拉-欧拉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FD)... 针对实际工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体系,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非等密度 直径的双组分体系(树脂和砂子)为研究对象,以Goossens等提出的平均物性法则计算了固体混合物的平均粒径和平均密度,采用欧拉-欧拉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CFD)模拟了二维冷模射流床气化炉内,诸如气、固相流场的时空分布、时均空隙率分布、射流穿透深度等流体动力学的时空特征,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模射流床气化炉 欧拉-欧拉CFD模型 双组分体系 平均物性法则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复合功能吸附树脂对双组分萘系化合物的竞争吸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福强 陈金龙 +3 位作者 葛俊杰 李爱民 程秀梅 张全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83,144,共4页
1-氨基 -2 -萘酚 -4 -磺酸 ( 1,2 ,4-酸 )和 2 -萘酚自不同双组分吸附体系中吸附至复合功能吸附树脂 AL -1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F reundlich等温模型。1,2 ,4-酸的吸附为吸热过程 ,而 2 -萘酚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固相上的 2 -萘酚几乎不影... 1-氨基 -2 -萘酚 -4 -磺酸 ( 1,2 ,4-酸 )和 2 -萘酚自不同双组分吸附体系中吸附至复合功能吸附树脂 AL -1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 F reundlich等温模型。1,2 ,4-酸的吸附为吸热过程 ,而 2 -萘酚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固相上的 2 -萘酚几乎不影响 1,2 ,4-酸的吸附 ,而固相上的 1,2 ,4-酸大大削弱了 2 -萘酚的吸附。两种溶质在吸附位点上的竞争为主要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树脂 1-氨基-2-萘酚-4-磺酸 竞争吸附 双组分吸附体系 有机污染物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振动流化床中双组分颗粒流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靳海波 张济宇 张碧江 《煤化工》 CAS 1998年第3期25-29,共5页
本文研究了内径为148mm振动圆柱床中等密度和不等密度的双组分颗粒流化特性,考察了不同振动强度对双组分颗粒的床层空隙率、最小流化速度及相图的影响,给出了床层空隙率和最小流化速度的计算式,此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且对... 本文研究了内径为148mm振动圆柱床中等密度和不等密度的双组分颗粒流化特性,考察了不同振动强度对双组分颗粒的床层空隙率、最小流化速度及相图的影响,给出了床层空隙率和最小流化速度的计算式,此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且对振动流化床的实际操作和工程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流化床 双组分颗粒体系 流化速度 流化床
下载PDF
重金属捕获剂EDTC协同处理EDTA-Cu/RhB的去除特性
10
作者 赵丹华 廖欣欣 +4 位作者 邓颖欣 陈柳名 梁兰芳 黄嘉豪 陈作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48,共8页
以乙二胺(C_(2)H_(8)N_(2))和二硫化碳(CS_(2))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合成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乙二胺(EDTC)。考察物料配比、投加顺序、溶液pH、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EDTC作为药剂协同处理废水中络合态铜(EDTA-Cu)和染料罗丹明B(Rh... 以乙二胺(C_(2)H_(8)N_(2))和二硫化碳(CS_(2))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合成重金属捕集剂N,N-双(二硫代羧基)乙二胺(EDTC)。考察物料配比、投加顺序、溶液pH、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EDTC作为药剂协同处理废水中络合态铜(EDTA-Cu)和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双组分体系的去除特性影响,并与单组分EDTA-Cu和RhB体系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温下,于180mg/L的EDTA-Cu和1800mg/L的RhB水体中投加1.3g/L EDTC时,EDTA-Cu和RhB的去除量分别高达150mg/g和850mg/g,水体pH在2~10范围内运行稳定。与EDTC处理水体中单组分EDTA-Cu和RhB的去除效果相比,EDTC可有效同时去除水体中的络合铜和RhB,且具有协同效应。因此,EDTC可作为水处理药剂应用于协同处理带有络合态金属和染料的复杂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捕集剂 络合铜 罗丹明B 双组分体系 去除特性
下载PDF
造纸工业中几种常见的复式助留体系
11
作者 徐青林 胡惠仁 +1 位作者 谢来苏 王华山 《黑龙江造纸》 2000年第4期8-10,共3页
介绍了造纸工业中几种常见的复式助留体系 ,包括双组分助留体系。
关键词 助留剂 双组分体系 微粒体系 絮凝体网络体系 造纸 复式助留体系
下载PDF
二组分非理想溶液特性的热力学论证
12
作者 郑燕升 《柳州师专学报》 1998年第1期87-89,共3页
用热力学方法对二组分非理想溶液进行分析得出:(1)若组分A具有正偏差,则组分B也具有正偏差;若组分A具有负偏差,则组分B也具有负偏差;(2)在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时伴随有吸热效应和体积增大;
关键词 非理想溶液 热力学 正偏差 双组分溶液体系
下载PDF
用于工业吸盘的低硬度聚氨酯体系
13
《聚氨酯信息》 2003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工业吸盘 低硬度聚氨酯体系 加拿大CrosslinkTechnology公司 双组分体系
下载PDF
双组分有机体系的O_2-CCT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军民 刘正平 +1 位作者 曹维孝 冯新德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9期2064-2068,共5页
测定了双组分有机体系的O2 CCT吸收光谱 ,讨论了不同有机分子与O2 形成CCT的能力以及组分浓度对形成O2 _CCT的影响 .如果双组分体系中两组分形成CCT能力相差很大 ,在紫外区只出现最易形成CCT的化合物的吸收峰 ,同理 ,当形成CCT能力相... 测定了双组分有机体系的O2 CCT吸收光谱 ,讨论了不同有机分子与O2 形成CCT的能力以及组分浓度对形成O2 _CCT的影响 .如果双组分体系中两组分形成CCT能力相差很大 ,在紫外区只出现最易形成CCT的化合物的吸收峰 ,同理 ,当形成CCT能力相差较小时 ,O2 在两组分之间容易形成两种O2 CCT的动态平衡 ,其结果在整个浓度区两种O2 CCT吸收迭加后表现为 1个吸收峰 ;而若形成O2 CCT的能力之差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在二氧六环和乙醇体系中 ,同时存在二氧六环 O2 和乙醇 O2 两种CCT ,在中间浓度区两种O2 CCT吸收峰迭加后表现为两个吸收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体系 有机物体系 吸收光谱 氧化
原文传递
十二例双组分混合体系检验方案设计
15
作者 吴朝辉 《教学考试》 2017年第5期27-28,共2页
物质检验(鉴别)试题是历年高考的'常客',要求根据物质或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的特性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这类试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可全面检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 物质检验(鉴别)试题是历年高考的'常客',要求根据物质或组成物质的离子、基团的特性设计方案,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并得出最终结果。这类试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可全面检验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有些试题会将性质相近、会相互干扰的两种物质组成双组分混合体系,这就需要慎重设计实验方案。例1: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知识 白色沉淀 高中化学 双组分混合体系 方案设计
原文传递
振动流化床中颗粒的混合与分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丽萍 叶世超 吕芹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8-10,13,共4页
在矩形有机玻璃的振动流化床中,对小米和钛精矿双组分体系进行颗粒的混合与分离研究。实验表明,在低气速、小振动频率的情况下,颗粒的分离效果好。另外,在床中增设内构件也能促进颗粒混合物的分离。
关键词 振动流化床 颗粒 混合 分离 分离效果 混合物 双组分体系 有机玻璃 振动频率 钛精矿
下载PDF
常压蒸馏实验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锋 陈红军 +1 位作者 白红进 蒋卉 《塔里木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24-27,共4页
关键词 常压蒸馏 物质的量分数 双组分体系 温度变化 加热方式 高沸点组分 开始沸腾 低沸点 有机混合物 记录温度
下载PDF
靶向腺病毒
18
作者 张艳丽 杨克恭 陈松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本文介绍了靶向腺病毒与传统腺病毒载体相比之优势以及两种不同的靶向腺病毒构建策略。靶向腺病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去除天然嗜性 ,二是靶向新受体。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双组分体系”中 ,腺病毒与双特异分子结合 ,该双... 本文介绍了靶向腺病毒与传统腺病毒载体相比之优势以及两种不同的靶向腺病毒构建策略。靶向腺病毒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去除天然嗜性 ,二是靶向新受体。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双组分体系”中 ,腺病毒与双特异分子结合 ,该双特异分子可同时去除天然嗜性和靶向新受体。“单组分体系”中 ,病毒颗粒经基因修饰后 ,不再与天然受体结合 ,并加入了新配基。双组分体系可灵活地通过某特异受体而达到靶向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靶向性 双组分体系 组分体系 基因治疗
下载PDF
糊化活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活性基团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国涛 单志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
氧化组分1与氧化组分2在适当的配比下构成的双组分氧化体系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将糊化后的可溶性淀粉活化成具有较多活性基团的糊化活化淀粉。经过糊化后活化的淀粉,含有更多的活性基团,从而增加了后续反应的活性。由正交实验可... 氧化组分1与氧化组分2在适当的配比下构成的双组分氧化体系能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将糊化后的可溶性淀粉活化成具有较多活性基团的糊化活化淀粉。经过糊化后活化的淀粉,含有更多的活性基团,从而增加了后续反应的活性。由正交实验可以看出,得到含羧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3.0;氧化组分1用量4%;温度85℃;时间4 h。而得到含羰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5.0;氧化组分1用量12%;温度95℃;时间2 h。并且J值也远远小于I值,表明所得到的含羰基量远远多余含羧基量,得到含羰基量较多的糊化活化淀粉的反应条件要相对容易控制。并且得到的含羰基糊化活化淀粉可以与蛋白质的氨基之间形成交联,可作为淀粉填料的中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双组分氧化体系 羧基 羰基
下载PDF
聚氧化乙烯类助剂的助留机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沈静 刘温霞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06,共5页
阐述了聚氧化乙烯单组分助留体系和聚氧化乙烯/辅助剂双组分助留体系的溶液性质和助留机理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类助剂 助留机理 组分助留体系 双组分助留体系 溶液性质 助留机理 造纸助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